“孔乙己”去向之謎?終於找到答案了

“孔乙己”的名氣之大,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只要上過學,就算不認真聽講,也或多或少知道他,魯迅先生在文章末尾寫道“我到現在終於沒有見——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

“孔乙己”去向之謎?終於找到答案了


大約,的確。這樣的句式很有趣的,就像“我家門口有兩棵樹,一顆是棗樹,另一顆還是棗樹。”一樣的有趣。可是孔乙己最後去了哪裡?筆者今天終於發現了答案。

“孔乙己”去向之謎?終於找到答案了


“孔乙己”大約的確沒有死,他改名換姓隱藏了起來,這個答案的準確性,不在書裡。對,的確不在書裡,而在我們的生活裡。如果你仔細去挖局,發現。就會找出馬腳。然後恍然大悟,然後一拍腦袋,叫道“啊,孔乙己,原來是你!”

“孔乙己”去向之謎?終於找到答案了


當然在找出“孔乙己”之前,我們先了解下,“孔乙己”的特徵。

首先,“孔乙己”是個讀書人,或者說,孔乙己有文化。

第二,“孔乙己”不願欠人錢財,或者說,孔乙己正直。

第三,“孔乙己”很驕傲,或者說,孔乙己有堅持。

最後,“孔乙己”很孤獨,或者說,孔乙己與這世界格格不入。

“孔乙己”去向之謎?終於找到答案了


這世上大多數人和事都是有邏輯可尋的。瞭解完“孔乙己”這個人的特徵,又知道他確實藏了起來,找起來就方便了。

筆者喜歡郭德綱老師說過的一句話,各行各業拼到最後,拼到頂尖,拼的都是文化,郭德綱老師文憑不高,卻有文化。後來他成為了相聲界的頂尖 。那麼問題來了,各行各業中,那些沒有成為頂尖,卻又比較有文化的人,有人注意到了麼?

“孔乙己”去向之謎?終於找到答案了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這句話騙了好多人。為何?因為我只能看見發光的金子,而那些沒發光的金子,就被打成了廢鐵,混入泥潭。比如,那個得了詩詞大會冠軍的外賣小哥。

“孔乙己”去向之謎?終於找到答案了


你見過在工地搬磚,又在空閒時間裡悠閒讀書的人麼?你見過小區保安,在保安室裡拿著一本基礎經濟學麼?你見過照片之外的人,在星巴克,在公交車上讀一本《飄》麼?以前見過吧,後來他們消失了,消失在人們異樣的眼光中。

“孔乙己”去向之謎?終於找到答案了


因為他們忽然發現,他們的形象似乎在哪裡見過,直到有一天有人提起了“孔乙己”。那些人才恍然大悟,對著鏡子驚訝地叫道“啊,原來是你。”

“孔乙己”去向之謎?終於找到答案了


“孔乙己”驚訝地找到了自己,然後迅速隱藏了起來。他們再也不敢在人群中展示自己,他們使自己儘量演得更像身邊的人,然後更他們一樣,用異樣的眼光,行為,死死地盯著另一個“孔乙己”。直到另一個“孔乙己”消失或者同化,然後如釋重負。再去尋找下一個,藉此隱藏自己。

“孔乙己”去向之謎?終於找到答案了


現在,“孔乙己”們隱藏的更深了,更難找到了,雖然他們還留下了一點點的痕跡,那是刻在骨子裡的,驕傲,孤獨與正直。

“孔乙己”去向之謎?終於找到答案了


“孔乙己”去向之謎,寫到這,筆者覺得已經寫出答案了。

“孔乙己”去向之謎?終於找到答案了


關於“孔乙己”那時年紀小,到如今已經記不起來為什麼要去嘲笑“孔乙己”了。不知道是不是跟今天依然有人嘲笑他一樣,可是回到魯迅先生的書裡來說,“孔乙己”真的是負面的諷刺人物麼?樑上君子真的是“偷”麼?竊書和偷盜如果不用書的物質價值去衡量,而是用知識價值去衡量,又算什麼呢?

“孔乙己”去向之謎?終於找到答案了


當然,這世界上有些事,是沒有統一答案的,至少人是複雜的,而人看待視物的角度又是不同的,如果說夏蟲不可語冰,顯得有些驕傲了。可是總有夏蟲總說夏,真的是孤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