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三岁小朋友知道哭闹是令人讨厌的?

那些心酸的日子


最近看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抖音短视频,是一个孩子把爸爸嘴里的棒棒糖给抢走了,结果爸爸顺势往地上一躺又是撒泼又是哭。孩子当时给吓到了也愣住了,半晌他把嘴里的糖还给了爸爸,然后学着大人一样还安慰一下爸爸。所以,当三岁孩子无缘无故哭闹时,我们也可以模仿他,甚至比他更闹人哭地更厉害。让他也体会到,我们在他面前哭闹时他的感受。


ccff668899


如何让3岁的孩子知道哭闹让人讨厌呢?

我们之所以想让3岁的孩子知道哭闹是让人讨厌的目的是,希望让孩子知道哭闹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那我们要怎样做才能让孩子知道这个事情呢?在让宝宝知道这个“哭闹”行为会被讨厌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哭闹”行为与“情绪”的关系。

(1)讨厌是父母的自身情绪,不是宝宝的行为

首先,我们需要来了解的是,“哭闹行为”与“讨厌”这个情绪的关系。“哭闹”这个行为发生在孩子身上,而“讨厌”这个情绪发生在爸爸妈妈身上。所以对于孩子来说,讨厌是爸爸妈妈情绪的问题,跟他的行为是没有关系,他们还会疑惑为啥你们会讨厌,因为他们这个阶段还不能理解自己的行为跟你们情绪的关系。所以不要试图去让他们知道自己哭闹行为跟你们情绪有啥关系,他们暂时还没有发育到那个阶段。

(2)“哭闹”是孩子展示爱的方式,与表达沟通需求的方法

再则,我们来看看孩子为啥会对你产生“哭闹”行为?你孩子会对陌生人产生“哭闹”行为吗?换位思考一下,你会对陌生人去发泄你的情绪吗?肯定不会,你只会对熟悉的人去发泄自己的情绪。同样的,孩子对你采取“哭闹”行为,说明您是孩子最信任的人,最亲近的人。而您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链接建立的很不错。18个月之前的孩子是属于信任与不信任的状态,他们需要寻找一个自己信任的过的人作为队友一起探索世界,孩子对您采取“哭闹”行为,能够很好的说明您从那个阶段开始跟孩子建立的亲子链接非常的好。孩子觉得您是最安全最可靠,最可以依赖的人,所以才采取“哭闹”行为。孩子对您是满满的爱与喜欢,这个时候,请千万不要让自己讨厌的情绪,把孩子的爱往外推。

孩子为什么只会用哭闹来表达自己呢?

(1)语言表达能力跟不上,只能用“哭闹”行为解决

我们时常会以为孩子不舒服了,受伤了等等之类的,才会用“哭闹”来表达自己,但是我们忽视了孩子真正问题所在。他们不舒服了,受伤了,或者有需求的时候,采用“哭闹”的行为,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跟你用语言沟通。而当孩子采取这种方式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去思考如何告诉她,“哭闹”是让人讨厌的,而是第一时间去发现孩子的问题,帮助他们做语言表达。这个时候不仅是他们需求我们帮助,让我们建立沟通的机会,更是他们学习词汇,语言表达的机会。所以当您孩子采用哭闹行为的时候,我们要思考一下,他是不是遇到新的事物,或者情绪没有办法用语言表达出来,所以才会这样。

(2)希望被理解,所以采取“哭闹”行为

在孩子1岁半-3岁期间是自我意识发展时期,这个时候自我意识非常强烈,不仅认识到自己是不同的,同时也觉得自己看到的一切都是我自己的,因为自己的不同,所以在我的世界里都按我的要求来。这个时候要是父母不知道孩子的这些小心思,孩子语言能力又没有发育完善,只能采取“哭闹”行为,来寻求家长的理解。

面对孩子哭闹行为,我们该怎么做呢?

(1)接纳孩子

面对孩子的“哭闹”行为,对家长来说可能情绪上不舒服,会伤心,挫败。但是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希望被理解,以及表达“爱意”的行为。所以当孩子出现这个“行为”的时候,我们第一件事情是接纳孩子的这个行为,以及这个行为孩子的情绪,让他知道他的需求是由被回应的,他的问题是能被解决的。

(2)拥抱孩子,先进行肢体交流。

当孩子产生这种行为的时候,我们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后,接纳孩子的行为与情绪。我们首要采取的方法是拥抱我们的孩子,或者拍拍背,摸摸手之类的,先从肢体上让孩子去感受我们的存在,让他在我们的怀抱里逐渐平静下来,情绪逐渐被安抚,这样才能进行后面的沟通交流。

(3)与孩子平视,进行沟通交流

当孩子在我们怀里情绪平复下来后,我们需要与孩子做眼神与语言的交流,尽量做到跟孩子平视的水平交流。让孩子除了从身体上感受到我们,也能从眼神交流里感受到我们的存在,相信我们是与她共同解决问题的。

(4)询问方式与孩子沟通解决问题

看着我们的孩子,用平静温和的语气阐述事情的经过,提问的方式与孩子进行交流,让孩子尝试表达自己遇到的问题,以及表达自己的需求。

每当我们遇到孩子出现“哭闹”行为的时候,不要第一时间去跟孩子讲道理,虽然我们的目的是希望他不要通过哭闹来解决问题,但是讲道理不是我们第一件事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去接纳孩子,让他感受到我们是在身边,是与他一起解决问题的。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作者:热爱生活热爱分享的鹅 | 90后育儿小宝藏,专注于早期教育,深耕母婴行业。做专业的育儿知识输出,让父母更懂孩子,与父母共同成长。

免责申明:本文分享内容纯属个人论点,仅作参考,如果我分享的内容有误,请留言于我,我非常愿意核实并更正,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热爱生活热爱分享的鹅


前一秒还笑逐颜开,后一秒就眼泪哗啦啦。面对动辄以哭闹来表达自己情绪的宝宝,新手爸爸妈妈们总是感到困扰不已。

首先,应该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甚至可拥抱而哭,让孩子知道你也难过,和孩子找出失败的原因;其次,可以“成就转移法”来协助孩子再站起来;再次,父母给孩子建立一个温馨的家庭;最后,父母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并训练孩子以积极的精神对待生活。

eg6例如:

宝宝为什么哭?

对于大一些,已经能用简单的语言、表情或肢体动作表达需求的宝宝,排除了疾病因素的影响之外,他们哭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

1、我好害怕

有些宝宝比较胆怯,如果大人让他去做一件他不想做的事,而这件事很吓人,例如,让他和陌生人打招呼,或是让他一个人呆在房间里,他就会感到害怕而哭泣。对于这类宝宝,妈妈不要急躁地斥责孩子胆小,而是应该多给宝宝锻炼的机会,慢慢地用经验来孵化他的勇敢。

2、我一哭妈妈就会满足我的要求

有些宝宝被家里人宠惯了,只要一哭,大人就会缴械投降,任何要求都会统统满足。妈妈应该跟宝宝立好规矩,比如,去商场前就和他说好,只能挑一样东西。告诉他,你不哭不闹,妈妈就可以实现承诺,下一次还可带你去。事先都说好了,孩子如果还任性,妈妈就按说好的规矩做事。这样重复几次,孩子发现用哭闹要挟大人是无效的,就会乖乖听话了。

3、我哭是因为我就是想哭

小孩子是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他的自控能力不好与神经发育尚未成熟有关。当他宣泄时,妈妈可以任由他哭一会儿,或用别的事情来转移注意了。等他停止哭泣、情绪稳定之后,妈妈可以抱抱他,轻柔地对他说:“宝宝我知道你很难受,妈妈也难受。”让宝宝感受到妈妈对他的关心与爱护。



艺术造物主


首先家长要了解孩子的情绪,尤其是孩子表达情绪的方式。故事里面的萌萌一心想吃红薯,妈妈怕烫着她,剥好了,吹凉了才送到她嘴边。可是萌萌对“烫”并没有清晰的了解,认为妈妈不能理解她迫切想吃到红薯的心情,因此大发脾气,后来妈妈的责备和打骂更加深了她的不满,所以才会又哭又闹。如果是我,可能我会蹲下来让萌萌亲手用手碰一碰红薯,让她理解“烫”的概念,萌萌就不会这样乱发脾气了!

其次,孩子的情绪表达往往很直接而且是通过行为来表达的。而我们大人的情绪表达通常会比较含蓄、委婉,不会不顾时间场合乱发乱发脾气,而孩子则是喜怒哀乐都形于色,想让他们隐藏自己的情绪实在是很难。通常情况下孩子越小表达情绪的方式就越直接。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何为“掩饰”,因为越小的孩子,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就越有限,因此他们更会用行动来表达他们自己的情绪。比如孩子开心了就会笑,难过就会哭,有些孩子不高兴了会咬人,这些行为都是大人摸不着头脑的,而这样的行为恰好是孩子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 所以我们平时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就要清晰的掌握孩子是会用什么样的动作,什么样的方式来直观的表达自己的情绪。

最后家长们还要合理利用孩子情绪多变性和波动性。孩子的情绪变化是很快的,而孩子又喜欢通过行为将情绪变化表现出来。因此我们作为家长,一定要摸清自己孩子的脾气或,秉性在孩子情绪即将产生波动时不要斥责和打骂,而要及时的察觉并引导孩子将他们自己的情绪清晰的表达出来,这样做才有利于孩子情绪的健康发展。



四人组合


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三岁处于前运算阶段,这个阶段很显著的特点,就是以自我为中心。那么家长还怎么做呢?

首先,了解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这个特点,在孩子发生哭闹这个行为的时候,你可以试着去忽视他,孩子被忽视之后可能就会自觉停止这种行为。

其次,教育好一个孩子,一个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当孩子又一次哭闹之后,你可以给他一个负强化,即给他一个惩罚,让他长个记性。当然这么小的孩子我们还是要适当鼓励,如果他哭闹的次数减少,或者最近表现比较好的时候,可以给他一个奖励,奖励的目的就是让他继续保持这种好的行为表现。

最后,如果前两种办法对于您的孩子都不适用的话,你可以试着跟她讲道理,或者找一些小孩哭闹,结果受到惩罚,或者有不好后果的案例给他看。可以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

教育孩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家长要付出很多耐心,还要科学教育,切记不要棍棒教育。每个孩子都是带着好奇来到这个世界的。希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可爱的小金265


3岁的小孩子一般已经具有基本的判别意识了,所以想要孩子知道哭闹时不好的还需要父母细心的去引导,而大部分小孩子哭闹的原因无非以下三种。

  • 1.感到疼痛

首先就是孩子感受到疼痛了,孩子就会以哭闹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而3岁小孩是没有情绪控制能力的,所以会不停的哭,直到适应疼痛。

  • 2.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

有些小孩子在父母一离开自己就开始哭闹,这是因为有些小孩子对于这个世界还是有着恐惧的,而哭闹可以给他带来父母的守护和陪伴,这给孩子造成了一个潜意识的行为。

  • 3.“哭”可以如愿

现实中就有很多小孩在得不到某样东西的时候,用哭来获得,而他的“哭”的行为可以让自己“如愿”。

我认为3岁的孩子想要让孩子知道哭闹时让人讨厌的最好的方法还是父母的引导,毕竟这个年龄段的小孩子心智还不成熟。


北鼻驾到


1、换个人手。有时候,宝宝就是喜欢闹脾气,如果一直是妈妈抱着哄,习惯了妈妈怀抱就变得不容易哄了。在这个时候可以换上爸爸来抱,也许爸爸上场就管用了。变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宝宝是出于好奇或者是害怕的原因,渐渐会变得安分起来,哭闹也会随之消失。

2、用鼻子触摸脖子。有的时候,宝宝一直哭闹,哭得妈妈都没法子了,抱也不行,背也不对的时候,妈妈可以尝试用自己的鼻子触摸一下宝宝的脖子。脖子是宝宝比较敏感的位置,这么做可以让宝宝有瘙痒的感觉。同时燃起宝宝的好奇心,就会忘却哭闹了。

3、换一个奇怪的姿势。可以尝试让宝宝脸朝下趴在妈妈的手臂上,然后妈妈用手掌托起宝宝的脸,注意手不可以太用力弄宝宝的脸,不然会造成不必要的损伤;然后用左手轻轻地晃荡,右手轻轻抚摸宝宝的背。当视野突然改变了,会使宝宝感觉很新奇。


凯哥爱钓鱼


3岁的小孩子一般已经具有基本的判别意识了,所以想要孩子知道哭闹时不好的还需要父母细心的去观察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哭闹,而大部分小孩子哭闹的原因无非以下三种。

1.感到疼痛

首先就是孩子感受到疼痛了,孩子就会以哭闹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而3岁小孩是有情绪控制能力的,所以会不停的哭,直到适应疼痛。

2.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

有些小孩子在父母一离开自己就开始哭闹,这是因为有些小孩子对于这个世界还是有着恐惧的,而哭闹可以给他带来父母的守护和陪伴,这给孩子造成了一个潜意识的行为。

3.“哭”可以如愿

现实中就有很多小孩在得不到某样东西的时候,用哭来获得,而他的“哭”的行为可以让自己“如愿”。


财源滚滚Yan


我认为重点不是让他知道哭闹是让人讨厌的,重点是让他觉得这不是个好的表达方式,至少让他知道哭闹不是让他如愿以偿的方式。
转移注意力。小孩的有意注意力时间很短,当被其他事物吸引,就会很快忘记现在发脾气,哭闹等不良行为,破涕为笑了。


迅速说出孩子的感受允许他哭一会。这个过程让孩子知道你是理解他的情绪被理解以后再哭一会,释放完了,心气就会顺了,接下来就好办了。
放下身段,蹲下来,这不就是身高上还有心态上。管教、批评、教育,在这种居高临下的状态下孩子感受到的只要压力。所以只有当家长平和平等的状态下,孩子情绪才能平静下来。
所以作为家长得我们,是不是应该拿出更多的耐心来对待爱我们的孩子呢?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96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e03000076fabbc6f1fb\

军嫂的幸福小生活


哭闹是小孩子的特性。但哭闹的原因有很多,作为家长要懂得视情况来决定教育方式。

不能一味的安慰,那样会导致他哭闹的依赖性。

不能不分缘由的训斥,如果是委屈那样会加剧孩子的反抗心理。

耐心的聆听,适宜地安慰,正确的引导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