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有座被譽為“小蘇州”的古鎮,可與烏鎮相媲美,卻少有人知

作為土生土長的北方人,自從第一次在電視中看到了江南古鎮的身影,便對江南水鄉古鎮一直有著無限的嚮往,以至於畢業後就到了南方工作生活。每一次到古鎮遊玩彷彿都會領略到不同的風景,感受不同的古鎮韻味,如果說記憶中最深的古鎮,除了周莊外,我覺得位於江蘇省無錫市錫南區的盪口古鎮給我的感覺最好、印象最深。

江蘇有座被譽為“小蘇州”的古鎮,可與烏鎮相媲美,卻少有人知

不是有句話這樣說嗎?每個人的記憶深處,都有一個古鎮情懷,縈懷於心,難以忘懷。在城市中生活久了,生活的瑣碎、工作的煩躁、社會的喧囂等等影響著每一個人的心情,內心渴望著一種安靜的生活,以至於很多人趁著週末尋一古鎮,偷得半日閒。

江蘇有座被譽為“小蘇州”的古鎮,可與烏鎮相媲美,卻少有人知

盪口古鎮是在一次不經意間發現的,當時本也打算前往江南某個古鎮小住兩日,後來發現了這座小鎮子,這是一種有著悠久歷史的小鎮子,盪口古鎮昔日是一座商業重鎮,名人輩出,有中國近代科學先驅華蘅芳、漫畫大師華君武、傑出科學家錢偉長、國學大師錢穆等名人,因此盪口古鎮也被列入了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在無錫市可是唯一一座哦。

江蘇有座被譽為“小蘇州”的古鎮,可與烏鎮相媲美,卻少有人知

在江南像這樣的小鎮子也比較多,比如周莊、烏鎮、同裡、西塘等名氣較大、遊人較多的水鄉古鎮,不過相比遊人較多、商業化嚴重的小鎮子我更喜歡盪口古鎮的寧靜,寧靜的小橋流水、寧靜的白牆灰瓦、寧靜的石板路,讓這座小鎮子更顯的古樸韻味十足。

江蘇有座被譽為“小蘇州”的古鎮,可與烏鎮相媲美,卻少有人知

誠然,盪口古鎮並不是以小橋流水著稱,但這裡的小橋流水景觀也足可以讓來訪者大飽眼福,溫文爾雅是我對這座小鎮子的第一印象。穿小鎮子而過的河流兩旁的白牆灰瓦式的明清古民居建築大多保存完好,站在橋前順著河流的方向望去,猶如一幅安寧祥和的水墨畫,加之一抹紅色點綴其中,美麗極了。

江蘇有座被譽為“小蘇州”的古鎮,可與烏鎮相媲美,卻少有人知

江蘇有座被譽為“小蘇州”的古鎮,可與烏鎮相媲美,卻少有人知

在這裡住了幾日,每天一早起來推開窗戶,映入眼簾的是一副江南所特有的美景,一座座粉牆黛瓦的房屋錯落有致分佈於河流兩岸,烏篷船穿行的河流之上,人們穿橋而過,這樣的畫面怎能不令人過目不忘呢,不愧為人們眼中的“小蘇州”、“銀盪口”。

江蘇有座被譽為“小蘇州”的古鎮,可與烏鎮相媲美,卻少有人知

江南古鎮的橋一直是我最熱愛的,小鎮子的橋是充滿滄桑歷史的橋,彷彿是一首詩、是一幅畫,是小鎮子最忠實的陪伴著,永遠橫跨在奔流不息的河流兩岸,見證著小鎮子的古往今來的歷史歲月。拒不完統計,盪口古鎮有28座形態各異、大小不一的古橋,比如太平橋、學士橋、傳芳橋、千慮橋、春暉橋等等,殊不知有多少愛情故事發生在這些橋頭之上。

江蘇有座被譽為“小蘇州”的古鎮,可與烏鎮相媲美,卻少有人知

江蘇有座被譽為“小蘇州”的古鎮,可與烏鎮相媲美,卻少有人知

在盪口古鎮主要居住的是華氏居民,昔日的華氏先祖華貞固帶領族民搬遷至此處,並繁衍生息,因華貞固熟讀諸子百家,族內人們個個講孝義、行好事,其後文人輩出,經濟發展迅速。所以現在的盪口古鎮內保存著許多的歷史遺蹟,比如華氏義莊、華蘅芳生平事蹟陳列館、錢穆舊居、王莘故居等名人故居,且華氏義莊有著“江南第一義莊”的美譽。

江蘇有座被譽為“小蘇州”的古鎮,可與烏鎮相媲美,卻少有人知

另外,小鎮子的夜景也是十分的美,來這裡一定不要過錯古鎮的夜景,夜色下的盪口古鎮彷彿煥發了新的生機,在一條條燈光帶的映襯下,小鎮子顯得更寧靜了,更有歷史韻味了。對了,晚上逛小鎮子不需要買門票哦,可以節省80元門票費用,別說我沒告訴你!

江蘇有座被譽為“小蘇州”的古鎮,可與烏鎮相媲美,卻少有人知

雖然這裡有許多的名人故居,但並沒有被太多人所熟知,一直默默無聞的存在著,如果你喜歡寧靜悠閒、古韻味兒、名人故居頗多的古鎮的話,盪口古鎮是不二之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