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發行呈常態化,但上百家企業批文“難產”……

雖然鼠年尚未有IPO企業上會,但截至2月19日,證監會在鼠年已發佈三波IPO批文,包括五家企業。

據媒體報道稱,因減少疫情期間的人員流動,所以暫無上會安排。不過,證監會始終堅持新股發行常態化,“新股發行常態化”也多次被證監會所提及,比如2019年11月至少有6則公告有所提及。

那麼在新股發行常態化下,目前已過會但還未上市的企業情況如何?

新股发行呈常态化,但上百家企业批文“难产”……

部分企業批文“難產”

IPO日報發現,有的企業雖然成功過會,卻依舊不知何時才能上市。

東方財富顯示,截至2020年2月19日,共有105家企業順利過會,但尚未拿到批文。

從時間線來看,2019年和2020年過會但尚未上市的企業最多(多次上會按最新一次上會日期統計),共有74家,佔比為69.81%。

新股发行呈常态化,但上百家企业批文“难产”……

(過會但尚未上市企業情況,數據來源:IPO日報整理)

在這74家企業中,有2家企業是在通過審議會後終止註冊的科創板公司,它們分別是世紀空間和利元亨。對於終止註冊的原因,IPO日報彼時均向其發過採訪函,但均未進行回覆。另外一家科創板公司恆安嘉新則是證監會首個註冊被否案例,其被否的主要原因之一為財務數據“變臉”。

除去這三家“掉隊”的科創板公司外,剩餘71家企業中有15家企業曾經終止過IPO。甚至有的企業是曾經順利過會,但久久拿不到批文,然後終止IPO,又成功過會的。

雷賽智能便是上述15家企業之一,該公司於2015年4月17日上會並獲通過。不過出人意料的是,雷賽智能久久未獲批文,直到2017年12月29日終止IPO時已過去兩年半。之後,雷賽智能又在2018年11月報送申報稿,並於2019年12月過會。

而剩餘的31家企業在2018年以前便已過會,但因種種原因尚未上市。這31家企業中,有21家企業終止審核後至今尚未再過會,2018年以前過會但尚未上市的企業共有10家。

以申龍電梯為例,據媒體報道,2015年7月26日,一對母子在商場中不慎被電梯捲入,最終母親在成功將孩子托起獲救的同時,自己卻因此喪命。這起悲劇的發生,也隨之被社會輿論關注,並紛紛將矛頭對準電梯生產商申龍電梯。隨後,官方出具的調查報告進一步顯示,申龍電梯被認定需要承擔事故主要責任,這也成為公司雖然成功過會,但遲遲無法獲得發行批文的主要原因。

新股发行呈常态化,但上百家企业批文“难产”……

(過會但尚未上市企業情況,數據來源:

IPO日報整理)

某知名券商董事總經理對IPO日報表示,部分企業是有條件過會的,這些條件如果沒有落實會導致批文“難產”,比如喬丹體育就是因為品牌糾紛沒解決。

一位資深企業管理諮詢人士對IPO日報表示,過會沒拿到批文,應該是有問題未解決或者過會後出現新的大問題,這種情況一般是要等問題解決了才能拿批文的。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對IPO日報表示,每個公司的情況千差萬別,不能一概而論什麼原因導致未達到發審委的條件。

不過,大部分企業過會後雖然一直未拿到批文,但是並沒有終止IPO或註冊被否。這意味著,這些企業仍堅持IPO,尚未“掉隊”。綜合目前情況來看,截至記者發稿,尚未“掉隊”的待上市企業共有81家,但有10家企業等待批文的時間已超過一年。

尚未“掉隊”企業大起底

那麼這81家尚未“掉隊”的企業情況如何?

從待上市板塊來看,

這81家中有29家企業欲創業板上市,佔比為35.8%。其次便是科創板,共有21家企業,佔比為25.93%

從擬融資金額來看,創業板為171.33億元、科創板152.79億元、中小板119.49億元,主板156.41億元(中泰證券未在申報稿披露擬募資額)。

新股发行呈常态化,但上百家企业批文“难产”……

(待上市板塊摘要,數據來源:IPO日報整理)

從所屬地區來看,“儲糧”最多的地區是廣東,有18家尚未“掉隊”的待上市企業,佔比高達22.22%。緊隨其後的是江蘇(12家)、北京(9家)、浙江(7家)、四川(5家)、安徽與湖南和山東均為4家、福建和上海均為3家。

新股发行呈常态化,但上百家企业批文“难产”……

(所屬地區摘要,數據來源:IPO日報整理)

不過,這些“儲糧”獲得批文還需要時間。如果以周為單位進行統計,近12周(即2019年11月16日至2020年2月14日)每週核發批文的企業平均約為4.83家,要想完全消化掉這些“儲糧”還需要不少時間。

新股发行呈常态化,但上百家企业批文“难产”……

(近12周獲批文的企業數量,數據來源:IPO日報整理)

從保薦機構情況來看,有6家保薦機構保薦的企業數量在5家以上,它們分別是中信建投(9家)、光大證券(8家)、國金證券(7家)、海通證券(6家)、民生證券和中金公司均為5家。

新股发行呈常态化,但上百家企业批文“难产”……

(保薦機構摘要,數據來源:IPO日報整理)

新股发行呈常态化,但上百家企业批文“难产”……

從財務數據來看,這81家企業中共有66家企業披露了2018年數據。這66家企業2018年平均營業收入為15.26億元(同比增長17.7%),平均歸母淨利潤為1.45億元(同比增長18.41%),平均研發費用為4086.68萬元。

將板塊細分化來看,雖然科創板2018年平均營業收入最低,但淨利率和平均研發費用最高。

新股发行呈常态化,但上百家企业批文“难产”……

(財務數據摘要,數據來源:IPO日報整理)

記者 鄒煦晨

排版 潘潔

熱文推薦:

華榮科技IPO質檢僅得70.5分!存在營銷模式遭質疑、客戶質量存隱患、成長性較差等問題

凱龍高科對賭協議亮了:IPO不成功,便成“仁”!

孟美岐吳宣儀退出“火箭少女”,經紀公司樂華娛樂是為上市?

狂犬疫苗“老大哥”成大生物赴港上市,角逐“新三板+H股”第一股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