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最美商丘政法人」寧陵縣雙警伉儷高攀迪、高志強:警徽下的責任 肩章裡的擔當


「抗擊疫情·最美商丘政法人」寧陵縣雙警伉儷高攀迪、高志強:警徽下的責任 肩章裡的擔當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邵顯哲

高攀迪,女,漢族,31歲,本科學歷,睢縣人,2014年12月參加公安工作,擔任寧陵縣公安局督察大隊民警內勤。

高志強,男,漢族,35歲,本科學歷,封丘縣人,2012年10月入警,現任寧陵縣公安局程樓派出所社區民警。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哪裡需要我,我就在哪裡!”每天梳理全縣抗疫一線民警精神狀況和在崗情況,對抗疫一線突發事件進行第一時間彙總,晚上八點鐘對局直值班民警視頻點名,從穿上那個警服以來,高攀迪憑藉著強烈的工作責任心和認真踏實的工作作風,把日常工作幹得即精細又通透。

高攀迪和高志強是典型的“雙警雙異地家庭”。結婚以來,因為兩人都忙於工作,生活上是聚少離多,夫妻二人很少有時間回老家陪家人,而照顧孩子和家庭的重擔,則更多的落在高攀迪的肩上。

春節前,根據單位值班安排,高志強年三十至大年初三值班,原本打算初四才回封丘,那天是母親一週年祭,突發的疫情,讓夫妻二人帶著對親人的遺憾和愧疚,匆匆投入到疫情防控的工作中。剛剛兩歲半的女兒“小月亮”也寄在了睢縣父母那裡。“其實我知道,在這個特殊時期,他雖然忙的顧不上家,但心中卻時刻牽掛著一家老小”。高攀迪說。

隨著疫情的迅速蔓延,寧陵縣陸續出現了確診病例,病例數有持續增加的趨勢,按照縣公安局部署,利用自己熟悉轄區環境的優勢,高志強隨即開始展開對湖北返鄉人員排查工作,其管轄的轄區有7個村委,15個自然村,轄區有1.6萬人,回族人口占三成,外出務工人員多,要在短時間內排查完畢,排查任務十分繁重。但疫情就是警情,更是命令,每天往返於大街小衚衕,逐個打聽武漢返鄉者。對心存顧慮的返鄉者,還要不厭其煩地勸說大家及時上報村委,並在家中自我隔離,落實體溫測量,身體有異常立即報告。高志強利用微信群“平安程樓”,發佈一些新型冠狀病毒常識和防護方法,讓群眾正確認識它,消除大家對新冠病毒的恐懼。

“你所待的膩的地方,正是他人想回而回不去的家”,正是有人舍小家的負重前行,才有大家的歲月靜好!

同在抗“疫”一線,一家三口,分隔三地,手機視頻成了唯一能相見的地方,面對被妊娠反應折磨的日漸消瘦的妻子,高志強對著視頻說:“在你最困難的時候沒能在你身邊照顧你,辛苦你了!”。繁重的疫情防控任務和劇烈的妊娠反應同時壓在了高攀迪身上,每次現場督察回來,她都會第一時間衝到廁所,吐的昏天暗地。兩歲半的“小月亮”已經有一個月沒有見過爸爸媽媽了,有一次,高攀迪正在值班,接到母親打來的視頻,接通後,只見女兒眼淚汪汪地對著視頻裡的媽媽問:“小白兔有爸爸媽媽,妞妞爸爸媽媽在哪裡兒”,稚嫩的聲音讓一向堅強的高攀迪忍不住落下眼淚,哽咽著安慰說:“爸爸媽媽正在外面打壞蛋,等把壞蛋打跑了,爸爸媽媽再回家陪妞妞好不好?”。原來,母親陪小月亮看動畫片時,小月亮看到小白兔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突然大哭著問自己的爸爸媽媽在哪裡,母親哄不住,只好給值班的女兒打了視頻。

“只要大家團結一心、眾志成城,一定能夠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我們會平安歸來,請家人放心!”

他們是夫妻,是警察,更是戰友,他們舍小家、為大家,在同一個崗位上共阻疫情,守護著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