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实事求是”真经 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

念好“实事求是”真经 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

广州市海珠区,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制药生产厂区车间复工生产。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邱伟荣 通讯员海宣摄

统筹/徐锋、夏振彬

文/广州日报评论员夏振彬、练洪洋、毛梓铭

2月19日,广州新冠肺炎疫情连续第二天零新增、零疑似!与此同时,在一个个工地车间,机器再次轰鸣。

这一天,距离广州报告首个确诊病例已近一个月。这一天,距离广州复工复产已过去11天。疫情防控成果,仍需巩固拓展;企业复工复产,还要有序推动。

如何迎难而上?2月12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强调,要实事求是做好防控工作。在这次疫情防控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分区施策,一再强调科学防治、精准施策。这些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方法。

实践反复证明: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打赢这次大战,答好这场大考,实事求是是最有效的“疫苗”。科学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实事求是是最重磅的“武器”。越是形势严峻,越要头脑冷静;越是情况复杂,越要念好“实事求是”的真经。

疫情发生以来,广州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始终将实事求是作为疫情防控工作的思想指引、行动指南。

念好“实事求是”真经

直面问题敢担当

2月18日深夜,496名云南籍务工人员戴着口罩抵达广州南站。这是节后首趟抵达广州的务工人员专列。数据显示,2月9日以来,每天有数十万人从全国各地抵达广州。

讲实事求是,先要把“实事”搞清楚。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人流量大、用工大市,这正是广州“实事”的一个方面。

广州,一座超大城市。向外看,处在“两个前沿”,作为“两个窗口”,广州辐射能力大,交通网四通八达,直通珠三角、港澳以及国外各大城市。向内看,全市常住人口超1490万人,实际管理人口超2000万人。城中共11个区,7295个小区(村),1144个行政村;老旧小区密集、超高层建筑遍布,再加上大大小小的城中村、批发市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广州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

这些就是广州的部分“实事”。它的另一面,皆是难题。

一座城、一个人能否坚持实事求是?对待难题的态度,是最好的“检测试剂”。

1月20日,国家将疫情确定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广州市委市政府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在机场、火车站等重点场所全面启动体温监测,落实各项源头防控措施。

1月21日,广州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强调采取最有力措施,全力以赴科学有序防控,要求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1月22日,广州市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会议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工作硬仗。

一次次动员部署,一个个强有力的举措。梳理广州市委常委会会议,“最有力”“全力”“严”等词汇频频出现,“为全国全省疫情防控工作作出广州贡献、体现广州担当”被一再强调。全市动员,全面发力,不封路,不“劝返”,“官宣”不会封城,一再要求发挥医疗高地优势,强化科研攻关……

疫情防控是一场总体战,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在紧急关头,广州强化大局意识,强化城市担当,各项决策体现出坚决守好“南大门”的决心意志。把责任担起来,而不是把“外人”拦下来;为大局做贡献,而不是把风险都阻隔在辖区之外。

担当,体现在党委政府的决策,也体现在人上。肯定存在“人传人”,病毒很可能来自野味……1月20日,钟南山院士接受央视采访时的回答,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战局”。钟南山正是广州的一名党员。直面问题,敢言敢干,豁得出来,冲在一线,广州各级党委、政府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不断落实疫情防控五级责任体系,切实做到“令行禁止、有呼必应”。

一座城、一个人能否坚持实事求是?如何对待群众,是试金石。

“你们太辛苦了,我心里感谢,感谢,再感谢。”2月6日,对于81岁的郑阿姨而言,无疑是难忘的一天。这一天,她成为广州首个出院的高龄重症患者。出院时,老人数次哽咽,数次鞠躬,连声道谢。

通过数据比对发现,近期广州新增出院人数开始“跑”赢新增确诊病例。从2月10日起,广州治愈出院人数连续超过新增确诊病例。截至18日,累计出院148例,治愈率超过四成。

这背后,得益于广州一系列“硬核”命令——千方百计提高治愈率,以更大力度全力救治感染患者,千方百计调动医疗资源力量,决不因费用等问题耽误患者救治……

做到实事求是,必须真正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心中有民。而此处的“民”,不仅仅包括广州市民。疫情之下,不分国籍、区域,每个人都是活生生的个体。当一些地方对部分省市人员“劝返”、严防死守,广州却敞开了大门。1月27日,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发布了《关于积极协助改签广州的湖北武汉出境游组团的通知》。很快,11个区超20家酒店,开始成为湖北籍游客温暖的家。

“他们都是来我们广州的客人,不是病人。”番禺疗养院副院长李忠华说的这句话,代表了这座城市的心声。

一座城、一个人能否坚持实事求是?信息公开,也是一扇窗口。

把记忆拉回17年前,面对“非典”疫情,广州日报一篇评论文章《百姓知情 天下太平》被广为传颂。直面群众关切,确保信息公开透明,成了广州一个突出的城市特征。

2月2日,广州在公布疫情数据时,将179例确诊病例所涉及的小区或场所一一列出。这在全国都是首次。此后,这一“操作”成为惯例,每天更新。

回头来看,这一举措既满足了群众的知情权,又没有引起恐慌,反而更有助于社区防控。对于一个人口密集的超大城市而言,能做到这一点,背后正是直面问题的勇气,需要城市的“治理自信”。这一点,着实不易。

念好“实事求是”真经

求真务实精准施策

坚持实事求是,关键在“求是”,就是探求和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过去经验反复证明,能否按客观规律办事,是决定我们的工作有无主动权和得失成败的关键所在。

1月6日,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内,一场院长办公会正在举行。会议内容竟是专题讨论疫情应对工作。“去年12月底我们已经做好了全部准备。”院长雷春亮表示。

疫情当前,经历过“非典”历练的广州早有预判。早在2019年12月31日,广州市卫生健康委便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全市加强排查监测,并组织人员培训,召开专家会议。

根据专家判断,疫情输入广州的风险极大。广州市委市政府加强组织领导,专门成立专家组,依靠专家,科学决策,理性应对,从确定收治医院到出台防控措施,严格符合传染病防治规律,发挥专家作用。

当然,人类对于事物客观规律的认识,只能在实践中完成。勇于实践、善于实践,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使认识得到检验、修正、丰富和发展,这是认识客观规律的必由之路。纵观广州战“疫”措施,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始终从实际出发,密切关注“实事”的运动变化,快速反应,不断调整修正。

最有效的措施,用最科学严谨的工作,最有力措施……战“疫”之初,广州全力以赴,在最严上下功夫,这符合实际,也是形势使然。

很快,广州将精准摆在更突出的位置。广州面积广阔,人口众多,各区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小区与城中村之间,情况各不一样。只有因地制宜才能掌握全面、真实的第一手材料,进而精准施策,解决问题。

石牌村,广州中心城区最大的城中村。这里有3200多栋出租屋、6万多外来人口。但截至2月19日,村中未出现一例疑似或确诊病例。有什么经验?直接把指挥部设到村里,同时以网格化管理,将石牌村分为4个网格27个小网格,落实到责任人。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从党员突击队到治保队、志愿者,几分钟内即可精准定位、及时响应。

除了网格,精准还必须向技术借力。“市民如果有发热症状,无论是任何原因,建议第一时间到发热门诊治疗”,这是广州市疾控中心的提醒。具体去哪就医?广州市疾控和腾讯地图合作上线一项新服务,把全市所有定点收治医院和全市发热门诊标注出来,方便市民就诊。在白云区三元里街松柏岗社区,约有4900多名湖北人回老家探亲。该街道专门研发“报到”小程序,大大提高了效率,提高了精准度。

“实事”是运动变化的。一座超大城市,不能长时间按下暂停键。根据疫情变化,如何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如何统筹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这是“两难”。

早在2月4日,广州市委常委会会议提出,在严格落实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全力支持各类生产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突出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这一时间点,再次反映了广州结合实际、提前预判的“功力”。2月7日下午,广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13号通知,明确2月9日后全市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

“两难”意味着风险加倍、难度陡增。而坚持实事求是,解决“两难”,不能粗枝大叶,不能生搬硬套,而要开拓创新,根据实际情况找到灵活有效的方法,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目的。

1分钟,这是达能从在复工备案系统上提交,到南沙区批复的时间。

2天,1000万元,这是一笔贷款发放到广州紫川电子的时间。该公司生产的在线式红外热成像测温仪,可实时监测旅客体温。

2月6日,广州推出“暖企十五条”,诚意十足,含金量满满,预计为企业减负50亿元。此后,“越秀10条”“增城20条”“花都6条”“黄埔8条”密集出台。精准有力的支持、服务,推动企业复产复工和重大项目复工开工不断提速。据统计,截至2月18日,广州4482家“三必需”企业有4376家复工,复工率97.6%;“四上”企业复工率达到70.4%;高新技术企业复工率达到51.7%。

2月18日这天,广州防治组组织专家分成6个督察组,开展新一轮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督导,并组织开展风险排查。2月18日、19日,广州疫情防控好消息频出,刷爆朋友圈:连续两天,广州新冠肺炎零确诊、零疑似!

念好“实事求是”真经

真正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实事求是的智慧;紧紧依靠群众,广泛凝聚群众,就是实事求是的做法。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疫情发生以来,广州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心中有民、务实为民、听取民意、团结民心,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在大街小巷、社区村落内,这样的场景随处可见:村居干部、基层民警和医务人员结成“三人小组”,挨家挨户上门走访,一个不漏摸排情况。“有没有发烧咳嗽”“有没有身体不适””记得不串门、不扎堆”“记得勤洗手、戴口罩”……暖心、耐心架起爱的桥梁,“三人小组”的首创模式,把战“疫”力量不断汇聚。2月12日开始,新增确诊病例100%主动发现,足以证明这一办法可靠、有效。

这几天,海珠区官洲街道的干部赖燕丽,比往常还要忙碌,给居民测体温、到社区做登记、为大家派口罩、帮住户买米油,有时刚刚歇下,一阵电话响起,便又开始了新的工作。防控一线上,无数党员干部的“逆行”身影,筑起了一道道铜墙铁壁。

在何棠下村,24个经济社实行“党员拍门”行动,党员上门了,群众放心了,各项宣传、值守工作有了“主心骨”和“带头人”;在沙涌南社区,在职党员放弃休假、驻守社区,利用短信、电话、微信等方式引导居民做好防护……在广州,每一个社区进入战时状态,每一栋楼宇织就防控大网。“地毯式”“洗楼式”“围院式”摸排,不留死角;体温监测、出入管理“滴水不漏”;“一人一册”健康管理,落细落实;还有很多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主动请战。疫情下的广州社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万千个社区,恰如万千座堡垒。抗击疫情的人民防线,愈发坚不可摧。

面对疫情,科研要大显身手,医疗战线的首创精神分外重要。日前,省药监局官网发布消息,同意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申报的“肺炎1号方”用于全省30家定点救治医院临床使用。而这只是医疗战线创新的一个缩影。

不久前,一则《关于推广广州市医护口罩预约发放经验做法的通知》备受瞩目。此前,一款叫“穗康”的小程序,在广州走红。如今,从申报信息到预约口罩、从在线问诊到上报线索,一部手机就能全部解决。在一线城市中,广州成为率先上线口罩预约系统的城市。很快,这一经验在全省推广。

一座超大城市如何抵挡住疫情,遏制其蔓延?走好群众路线,是关键一招。当整个城市同心应战、合力作战,当千万民众心手相牵、风雨同舟,胜利的终点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念好“实事求是”真经

绝不能让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贻误战机

实事求是,贵在实,最怕虚。中央三令五申,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2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再次强调,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

有人说,广州是一座低调得不像一线城市的城市。因为,讲实话、办实事,求真务实是广州的一贯作风。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工作中,广州一如既往,崇尚实事求是、尊重科学规律,念好“实事求是”真经,坚持反对一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战“疫”至此,疫情防控显现积极势头,但各地在工作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填表抗疫”“盖章复工”等形式主义,不敢担当、作风飘浮、推诿扯皮等官僚主义,饱受诟病。鉴于此,广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再三强调要一以贯之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忌“盲目封村”“一封了之”“一堵了之”。

疫情发生以来,一些地方的封闭管理,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比如用大型车辆、大石头、大土堆等把进村的路全部封住,甚至干脆挖断,极端做法引起群众不满。不久前,广州实行居住小区严格管理,同时发文强调,“切实防止因机械、教条地执行规定而引发的导致严重影响市民生活、严重损害市民利益的事情发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会自己跑掉,必须与其作坚决斗争。疫情发生以来,广州市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强调强化纪律督导,对失职渎职的依纪依法惩处。

根据通报,近日返回广州的海珠区琶洲街某小区住户隐瞒病情未及时接受隔离诊治,导致该家庭及小区共6人被确诊感染。广州市纪委监委对有关单位领导及工作人员防控责任落实不力问题进行了严肃问责,起到了很好的警示警醒作用。

坚决反对一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的就是抓实抓细抓落地。把该完善的完善,该改进的改进,该落实的落实,才算念好了“实事求是”的真经。

“大战”并未结束,“大考”仍在继续。

当下,复工复产又进入“旺季”。广州还有急流险滩要蹚,还有艰难险阻要闯。继续奔着问题去,继续念好“实事求是”真经,广州将奋力把“两难”变成“两全”,实现“双胜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