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入園準備怎麼做?抓好這2方面,家長不再“眼淚汪汪”愁翻天

孩子自從出生以後,一直在爸爸媽媽身邊長大,沒有長時間的離開爸爸媽媽,因此到了孩子上幼兒園的年紀,是第一次離開爸爸媽媽身邊獨立的生活,許多寶寶在進入幼兒園後非常不適應,甚至不願意去上幼兒園。

孩子入園準備怎麼做?抓好這2方面,家長不再“眼淚汪汪”愁翻天

我們對門鄰居家這幾天兵荒馬亂的,原因就是他們家的寶寶樂樂到了該上幼兒園的時候。上學第一天,全家人出動把樂樂送到了幼兒園,結果樂樂出門的時候扒著門死活不願意去,費了好大勁兒。到了幼兒園又哭著不讓爸爸媽媽走,老師怎麼哄都不行。

最後還是樂樂媽媽狠心讓樂樂自己待在那兒,扭頭就走了,樂樂哭了一會兒在老師的百般安慰下,不情不願的跟其他小朋友玩耍去了。

可誰知剛過中午幼兒園老師就給樂樂的家長打電話,讓把樂樂領回家。原來樂樂不小心尿了褲子,而家長忘了給他準備換洗的衣服了,水杯也沒有帶,樂樂一上午沒有喝水,只好讓家長把樂樂先接回家處理一下。

孩子入園準備怎麼做?抓好這2方面,家長不再“眼淚汪汪”愁翻天

看到這個場景,許多有過經歷的家長是不是覺得感同身受呢。每天送帶上幼兒園的寶寶去上學,簡直是家長最頭疼的一件事情,有的時候家長還會和寶寶一起眼淚汪汪的哭起來,因為實在是太愁人了,其實只要把握好以下這兩個大方面,家長就能夠做好充分的入園準備,讓孩子順順利利開開心心的去上幼兒園。

孩子入園準備怎麼做?抓好這2方面,家長不再“眼淚汪汪”愁翻天

一、物質準備

1、相關材料和證件

寶寶第一次上幼兒園的話,是需要帶戶口本,出生證明以及免疫接種證明等相關證件去的。其中戶口本和出生證明家長只要提前準備好帶去就行了。

容易出錯的是免疫接種證明,兒童自出生以後都要定期進行接種,在入園時必須攜帶規定進行接種的證明才可以入園。有的家長粗心大意,沒有定期按照規定給孩子打針,到了上幼兒園時發現沒有接種完,這是沒有辦法上幼兒園的,家長一定要提前確認好。

孩子入園準備怎麼做?抓好這2方面,家長不再“眼淚汪汪”愁翻天

2、幼兒園用的隨身物品

孩子上幼兒園時,因為年紀太小需要帶一些相關的生活用品去幼兒園。例如家長要給孩子準備午睡用的被褥枕頭,喝水用的水杯,擦臉用的毛巾,帶1~2套換洗衣服,一個漂亮的小書包。這些都是孩子在幼兒園玩耍和學習必不可少的用品。

孩子入園準備怎麼做?抓好這2方面,家長不再“眼淚汪汪”愁翻天

以上是寶寶入園所需要做的一些硬件上的準備,但實際上家長只准備好這些是遠遠不夠的,更為重要的是孩子離開父母進入一個陌生環境,會有不安全感,家長要關注孩子的心理,讓孩子能夠更好的適應入園後的生活。

孩子入園準備怎麼做?抓好這2方面,家長不再“眼淚汪汪”愁翻天

二、心理準備

1、習慣養成

孩子猛然從一個小家庭中進入一個大集體,有許多習慣需要改變。家長可以提前在家裡培養孩子定期定點進行如廁的習慣。在家裡讓孩子提前按照幼兒園的時間進行作息。也可以在家裡模擬老師給孩子上課,讓孩子提前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學習規律。

孩子入園準備怎麼做?抓好這2方面,家長不再“眼淚汪汪”愁翻天

2、營造良好的心理氛圍

其實很多寶寶不願意上幼兒園,是因為離開父母心裡不安,並且進入陌生的環境十分緊張。家長們可以耐心的和寶寶進行溝通,告訴寶寶媽媽在家裡等他上幼兒園回來,媽媽依然像原來一樣愛她,讓寶寶明白幼兒園並不是遠離爸爸媽媽了。家長也可以讓孩子先去熟悉下幼兒園的環境,減輕寶寶的陌生感,營造一個良好的心理氛圍。

孩子入園準備怎麼做?抓好這2方面,家長不再“眼淚汪汪”愁翻天

只要家長從物質和心理兩方面做好硬件和軟件共同的準備,就能夠雙管齊下,讓寶寶更快的適應幼兒園生活,讓寶寶的入園不再兵荒馬亂。

孩子入園準備怎麼做?抓好這2方面,家長不再“眼淚汪汪”愁翻天

除了以上這些,在上幼兒園之前,家長要讓孩子適當瞭解幼兒園的生活方式、環境,調整孩子的作息,提前讓孩子做好心理準備,進入上幼兒園的生活狀態,避免孩子對幼兒園產生牴觸心理。青青推薦<strong>寶寶入園繪本——《我愛幼兒園》和<strong>兒童安全知識書——《幼兒安全早知道》。

孩子入園準備怎麼做?抓好這2方面,家長不再“眼淚汪汪”愁翻天

《我愛幼兒園》繪本中彙集了孩子上幼兒園後會出現的問題,並給出解決方法。用各種小故事,讓孩子更容易明白、接受幼兒園的生活,並學會適應。而《幼兒安全早知道》則通過故事、場景描述和童謠等方式,教給孩子一些生活安全常識,學會更好地保護自己。

孩子入園準備怎麼做?抓好這2方面,家長不再“眼淚汪汪”愁翻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