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给你带来了哪些收获?

桃叶渡络白


《红楼梦》多读几次,你就会诘问或者反省到底什么才是《红楼》的结局,或是人生的结局。《红楼梦》这本书读到某个阶段,你会希望走进人间,在六合夜市、官场、商场……进入滚滚红尘你将会更懂《红楼梦》。

《红楼梦》的结局绝对不在小说里,它的结局是在现实的人生里,曹雪芹经历过现实人生的起伏跌宕,这个时候他对大观园的破灭,忽然有了新的领悟,因为当他走进现实人间,去经验所有生命应该经验的东西时,才发现现实未必全是残酷的、肮脏的,这才是人生最大的开悟。

目睹了大观园土崩瓦解和青春的消亡,如果宝玉就是曹雪芹的话,他开始到嘈杂的庙口去听《好了歌》,发现“好”就是“了”,“了”就是“好”。他不再是当年的富贵公子,没有了当年的高雅、俊美,可能在一夜之间,家里什么都没有了,忽然就有了一个大的领悟,被癞头和尚、跛脚道士拉到了一个不知名的地方,那是《红楼梦》的开始,也是《红楼梦》的结束,一个怀抱着大观园青春挽歌梦想的宝玉,将要走向哪里,才是《红楼梦》真正的结局。


黄河口異客


读一本同样的书,一万个人就有一万种不同的收获。可能杜康的收获只是九牛一毛,但是很乐意与大家分享。

《红楼梦》对于我来说,最大的收获是:让一个诗词中的小白爱上古诗词。

无论是神秘而又美丽的判词,还是海棠诗社中创作的众多文艺清新诗作,都对刚刚接触古代文学的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诗社这一富家公子小姐们的雅集,给读者创造了较高的情操环境,而且在小说的故事背景下读诗,更加营造了品诗的意境,让读者不得深爱读诗,不得自拔。

◎诗社成员创作的诗歌介绍

《红楼梦》前八十回的诗歌创作中,除开第三十七回、第三十八回、第五十回海棠诗社的三次集会和元妃归宁时贾府姐妹众人各做的一匾一咏之外,其余都呈星零散布。这些诗作数量少、格式韵律较松散,质量良莠不齐。远不及诗社活动中严格限韵限时,井喷式的诗歌创作。

逐步统计下来,诗社的三次雅集创作有如下诗歌:

第三十七回,由探春牵头在秋爽斋第一次集会,以《咏白海棠》为题,宝玉、黛玉、宝钗和探春先作了一首,第二日赶来的史湘云再和韵做了两首,总计六首诗作。

第三十八回,由史湘云做东,薛宝钗在旁边协助,两人举办了第二次海棠诗社的集会。这一次以菊花为吟咏对象,史薛两人拟了诗题。黛玉作《咏菊》、《问菊》、《菊梦》三首,宝钗作《忆菊》、《画菊》两首,宝玉作《访菊》、《种菊》两首,湘云作《对菊》、《供菊》、《菊影》三首,探春作《簪菊》、《残菊》两首,后宝玉、黛玉、宝钗又分别赋《螃蟹咏》一首,总计十五首。

第五十回,在所有人芦雪庵争联即景诗后,邢岫烟、李纹、薛宝琴、贾宝玉又各作一首咏红梅诗《赋得红梅花》,总计四首。这样,在海棠社的三次雅集中,分别以海棠、菊花和螃蟹、红梅为主题,共作诗二十五首。





孤山杜康酒


企图用一个故事解释复杂的社会和企图用一句话概括复杂的人生一样是没有前途的。

当身处在特权之内,所有的荒诞不经都变成了理所当然。当特权退去,所有的不近人情都早己注定了悲剧。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既文章。虽世事纷飞,繁荣落尽,却还是掩盖不了深埋其中的人情事故。

当你懂了红楼,不是老了,只是多了一分人情事故,看懂了更多的人情,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能明白初闻不知曲中意,醒时己是曲中人。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纵然世事变幻,岁月变迁,亦改变不了人情冷暖,世事无常。躲不开的人情事故,做不完的表面文章,古今皆同。

人情二字有多少人能认清,很多人只是看到了皮肉并不触及灵魂,冲其量只不过看了一本好书而已。


无知无畏无所谓无语了


《红楼梦》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描写的是封建社会,家庭伦理,三纲五常,男尊女卑,王公贵族与老百姓的生活差距,封建社会衰败的一个历史故事。是以描写宁荣国府兴衰为主线,主人公有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王熙凤,贾琏等等。读了红楼梦,让我了解了封建时代人们的生活情况,让我更加珍惜我们现在的生活,我们现在女孩子获得了更多自由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男女平等没有尊卑之分。加之红楼中有很多典故,有很多诗句可以增加自己的学识和文采。例如葬花词: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林黛玉虽多愁善感,但是非常的有才华,这告诉我们女孩子要多读些书增加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要有一技之长。虽柔弱但不自卑,不卑不亢,努力生活。红楼梦中丫鬟晴雯虽出身不好,但是敢于抵抗束缚活出了真我,虽性情耿直,但内心很善良。最后因有人告密而被赶出贾家。她的遭遇告诉我们虽然深处逆境,但一定要勇敢冲出重围,不被权利所压迫。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感情是戏中的看点之一,他们虽两情相悦,但是因为家人反对活活被拆散,一个香消玉殒,一个出家为僧。这告诉我们遇到爱情要勇敢去追不要因为其他的原因放弃了真爱。四大名著有很多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研究的地方。古人曹雪芹非常的有才华。




蜗牛影视城


《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给我带来收获有三,简述如下。

首先,读完书的成就感。作为传世经典,市面上流通的通常版本有八十多万字,靠业余时间第一遍读完很耗费心神,但我在高中毕业的那个暑假读了盗版书,错误百出,一直懵懵懂懂。直到三年前认真边查字典、边上网查阅资料、边听蒋勋细说红楼边读,读完第一遍,成就感爆棚,而且后面又已读了两遍,每年一遍。

其次,是读优美词句的体验感。读红楼梦源于追一步网络小说,其作者尤为喜欢红楼梦,我也因此再读红楼,结果一发不可收拾,文中诗句精彩绝伦,尤其是葬花词,我不禁背诵的喜不胜收,忘记了决定再次背诵。即使是描写人物环境的四字用词,也让人直感精巧无比,一书在手,别无所求。

最后,是整本书直击人心的荒凉感和醒悟感。第一遍读结局,是半夜十一点多,结果不忍中断,读到凌晨一点多才完成。心中一叹,反复听着87版红楼梦电视剧中的洞箫曲,黛玉焚稿断情、宝玉雪地拜别如在眼前发生,又似自己成了通灵宝玉亲历一遍,怅然若失。

最后,回答有朋友问过我的一个问题:你不觉得现在读红楼梦太年轻了吗?我说,读着读着就老了,收获只有自己知道罢了。





秋阳lsl


有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红楼梦可以成为四大名著,而且是四大名著之首,于是,趁有一段空闲的时间,我去看了一下红楼梦,看了以后我发现红楼梦确实写得不错,很好看。不过,我还是不太明白为什么可以成为那么经典的名著。首先,我也看过一些其他类型的书,比如平凡的世界,悲催世界,兄弟,三重门,以及一些玄幻小说,论字的数量,红楼梦也只有区区七十几万字而已,其他的一些书,几百万字甚至几千万字的书都数不胜数,论吸引力,我觉得远没有一些玄幻小说来的那么过瘾,那么好看,虽然我主要是冲着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这条主线去看的,众所周知,红楼梦有两条主线,还有一条便是贾府由盛到衰的一个过程,不过我可能对于这个不是很关心,我对于当时的背景也了解了不少,所以我感觉这并不会对于我欣赏这部著作有什么较大的影响,后来经过和朋友的讨论,我发现我想通了一些,虽然玄幻小说确实很有吸引力,故事情节也不错,但是这只要求作者有足够的想象力和推理逻辑能力以及大量的阅读量,但是红楼梦绝不是靠这些就能写出来的,我觉得如果没有亲眼见过当时那种繁华的景象,没有在那种环境里面生活过,光靠想象是绝对写不出来的,当然也有很多人说红楼梦是一部可以反映当时在那种背景下,我国十八世纪中叶广阔的社会现实;集中地表现了封建社会里种种尖锐复杂的矛盾斗争;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本质,对封建的科举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封建伦理道德观念,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和否定,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不过我至今还是只觉得红楼梦写的特别好,不过至于具体哪里好,我还是带不上来。希望大家可以指点迷津。谢谢


石头熬成汤371


《红》是世界文学海洋中一棵璀璨明珠,以神奇的艺术魅力,诗意逻辑和美学,吸引着如醉如痴的读者。

它的思想文化底蕴极其深邃,很多学者从不同层面研究审视和探讨。它是整个社会面貌的缩影。民俗,建筑,服装,美食,爱情,社会风情,园林艺术,亲属关系,给人以美的享受。

《红》伟大贡献是以生动深刻说服力的艺术,证明了封建家庭灭亡的不可避免性,《红》以家庭为素材,可称为封建社会的一部衰亡没落史。



王伟863


大学时代有幸读过《红楼梦》一书,该书以上层贵族为背景,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四大家庭展开的一场封建道路与叛逆者之间的激烈斗争,以贾宝玉和林黛玉这对叛逆者的悲剧为主要内容,通过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没落过程的生动描述,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种种黑暗和腐朽,它讽刺了我国古代封建恶势力独霸一方的丑态与它最终将会走向灭亡的必然命运。

《红楼梦》的结构严谨,人物生动,语言优美,学到了很多写作技巧,能够应用于写作当中;用心去领悟,去体会,也是一次情感,思想上的洗礼,见识了人间的美与丑、善与恶,让我们更懂得珍惜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幸福生活。此外书中描绘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方面的卓越成就,非常值得后人品味,鉴赏。




尧山渔夫


读完《红楼梦》让我见识了人间的美与丑、善与恶,让我懂得人们之间并不只有美好的事物,也有肮脏与丑陋的灵魂,所以在现代社会你要学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没事少说话!


打小我就憨


《红楼梦》写尽了人间的情。

它不仅仅写爰情,也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世间沧桑、生活万象阐述了情,抒发了情。从红楼梦里的情,我们会理解、认知、看透人生应该追求的真、善、美。时光匆匆,人生几何,情归哪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