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秦巴山脉区域城乡空间流域化发展

秦巴山脉区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源涵养重要区,也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水源地,区域山形水势相互交织、山地水文过程显著,呈现出典型的流域化发展趋势。

探索这一区域的城乡空间绿色转型发展,对于环秦巴城市群乃至全国区域绿色协调发展均具有示范意义。

一、城乡空间流域化发展的必要性

(一)以流域为解构依据能够有效解读区域城乡环境的山水特质

秦巴山脉区域“两山夹盆”的山地环境特点显著,自然水文过程与山地环境联系密切,城乡人居环境与山地流域特征高度耦合,孕育了秦巴山脉区域独具一格的流域人居环境。


新理念∣秦巴山脉区域城乡空间流域化发展

图1 秦巴山脉区域地形图

以流域为解构依据,能够有效维护秦巴山脉区域自然水文生态过程的完整性。相比传统的行政区划单元,自然流域单元更适合作为“自然生态–社会经济–资源管理–空间规划”的综合研究单元。

(二)以流域为认知视角有助于实现区域城乡发展的绿色协同

区域内地理自然环境相差悬殊,城乡人口的集聚密度和人居空间的组织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流域中城乡空间沿河谷、丘陵、山地的扩展与收缩效应明显。流域单元内部与流域单元之间的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尤为突出。

以流域为认知视角,能够突破行政区划对于流域生态过程的割裂,支撑建立流域跨行政区运作机制,有效配置流域城乡发展资源,合理安排流域城乡产业、重大设施、人居空间布局,提高流域城乡空间的运行效率。

(三)以流域为统筹单元有利于促进区域城乡空间规划与制度管控的衔接落地

长期以来,秦巴山脉区域的城乡空间规划体系未能有效衔接,导致空间管控体系不健全。宜将流域空间规划与河长管理制度相结合,兼顾生态治理、环境保护与城市发展等综合目标。

以流域作为统筹单元,利于从以行政区划为基础的城乡治理模式转向以流域为尺度的分层治理模式;有利于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等资源的空间管理,形成自上而下、系统完善的全域空间管控体系。

二、秦巴山脉区域流域基底划定

立足于区域山水环境特质,借鉴国际上流域规划的先进经验,借助流域自身多尺度的层级嵌套关系,由宏观至微观,建立“省域—市域—县域—镇域及城市片区—村域”五级流域空间嵌套体系。

表1 秦巴山脉区域流域等级体系框架

新理念∣秦巴山脉区域城乡空间流域化发展

三、城乡空间流域化发展战略

(一)以流域生态管控为基础的城乡结构

以生态安全格局划定为基础,借助流域生态单元划分,兼顾流域生态单元的完整性及单元之间的关联性,提出“一芯四核、一环两域、多点支撑”的秦巴山脉区域城乡空间结构。合理引导城乡人口流动和产业集聚,促进环秦巴山脉区域之流域城乡的绿色协同发展。

表2 秦巴山脉区域城乡空间结构要素

新理念∣秦巴山脉区域城乡空间流域化发展

(二)以流域绿色转型为导向的城乡模式

结合城乡生态基础条件、产业发展趋势及现实问题,对接流域宏观发展战略,分级分类管控引导,提出不同类型小流域城乡绿色发展模式(全绿–深绿–中绿–浅绿)。

全绿型发展模式适用于海拔高、地形起伏度大,处于自然保护区及水源涵养地等生态环境极为敏感或生态服务功能极为重要的流域上游区域。应引导城乡人口向用地条件平坦、交通便捷的中下游中心村或城镇转移,采用生态移民、迁村并点的方式逐步实施。

深绿型发展模式适用于海拔较高、地形起伏度较大,且多濒临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或生态服务功能重要的流域中上游区域。应控制城乡人居点规模,对于地势复杂、人口较少或交通不便的村镇宜适度拆迁并点,整合优化小流域城乡人居空间结构。

中绿型发展模式适用于海拔相对较低的中下游流域,受中心城市(镇)辐射带动明显,是未来区域产业的集中建设区。关注城镇化进程中潜在的生态环境威胁,实行严格保护下的适度开发。

浅绿型发展模式适用于海拔低、地形起伏度小,且生态环境敏感性低的流域中下游河谷区域,是城乡空间集约布局的潜力区。应合理评估、预测城镇人口及用地规模,划定流域生态红线,明确城镇空间增长边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