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怎麼樣,值得買嗎?

南京萬通汽修學校01


關於電動車這個問題,現在什麼想法的的有,但是新能源是汽車行業發展的的必然趨勢,隨著石油資源的不斷減少,新能源終究會代替傳統動力車輛。

雖然新能源不一定是電動,但是電動也是發展的一個方向!並且是現在國家大力推廣的,雖說現在補貼減少,但是隨著這幾年的技術逐步完善,還是值得購買的。

現在對電動汽車發展的最大阻礙就是,充電問題和續航問題。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科技的發展。這些問題必然會解決的!

隨著這幾年電動汽車的不斷髮展,保有量在不斷的增加,但是還有有很多在電動車的選購上有些盲目和不知所措,以下我給大家一些建議。

  1. 如果你是僅僅作為日常代步來說,不要買太高續航的,大概200左右的就可以了,比如北汽EV220手續辦齊才4萬多!電池保修8年。不僅可以日常代步也可做周邊的短途旅行,現在用油車的費用和電車的來做個對比,按照一年行駛10000公里來計算油車一公里0.6元,一年費用6000,八年48000。電車一公里0.05元,一年費用500元,八年4000。這個是沒有加5000公里保養一次的費用!好多人擔心不保值,現在看來保不保值還用我來說嘛,八年給你省出一輛車。
  1. 如果你是做生意經常跑長途,我建議買油電混合(插混)的,當然油電混合的價格也會高一些,但是混動的優點就是你跑長途不用在擔心充電耽誤時間,並且百公里油耗在3升左右,跑短途也可用純電,一舉兩得!

所以對於新能源不用過分的牴觸,按需購買就可以。

如果大家喜歡我的回答就幫我點個關注


博愛明華


我是新能源汽車公司的市場部員工,從事新能源汽車市場及產品相關工作多年,希望我的建議能夠對你有所幫助。我的建議是:電動車近年來發展迅猛,在國內已經被更多的人所接受。下面就對電動車做一個全面的分析:

第一、電動車的優勢:

1、5大限牌城市購車不限牌。上、廣、深、杭、津(限牌城市北京需單獨申請,才能搖號配置指標),購電動車上牌不限牌;並且在一些限號城市,駕駛不受限號影響;

2、免交購置稅。國家規定,購買新車必須繳納新車購置稅。新車購置稅率為10%,計算公式為:汽車銷售發票價格÷1.17×10%,如按10萬的成交價,10萬÷1.17×10%=8547元。你如果購買電動車,就可以省去這筆8千多的費用。

3、日常駕駛省錢。首先是日常行駛費,電動車行駛費大約為0.1元/公里,大致是汽油車的1/5左右。其次保養費,燃油車的保養費大致在400元/次,而電動車則僅100元/次。並且保養週期為1萬公里。

4、電動車所具有的獨特優點。駕駛過電動車的司機都有這樣的感覺電動車起步非常迅速,並且車內噪音非常小。

第二、電動車的不足:

1、電動車價格偏高。相同車型,電動車價格普遍偏高6-9萬元左右;

2、電動車充電時間長。電動車家庭慢充在8小時左右,而快充也需要30分鐘;

3、電動車續航里程還較短,使用戶有里程焦慮症。雖然現在電動車續航里程普遍在300-400公里,但用戶仍會存在續航焦慮症。

4、電動車高速費電。因為電機高速區電流頻率增加,所以銅損和鐵損都會增加,因此電機的損耗增加,為確保相同出力,因此就耗電了。

5、電動車使用空調費電。這是因為電動車製冷使用的是電動壓縮機,而制熱使用的是PTC汽車加熱器,這些都是耗電工作的,因此就會影響行駛里程。

6、電動車保值率低。這是因為電池的性能會隨著使用的時間增加而逐步下降;並且當前二手車無法有效的對電動車進行評估。兩方面的原因促使電動車保值率普遍較低。

7、電動車充電麻煩。首先是充電樁的普及率較低,特別是4~5線城市更低;其次各大城市充電樁車位,經常被燃油車當成停車位使用,當你需要充電時,更是一位難求;最後就是快充也需要30分鐘,相對於燃油車,還是要多幾份耐心。

第三、自身條件要求

1、你必須要有足夠經濟條件。你需要拿出比購買燃油車更多的錢,來購買電動車;

2、你家裡最好有停車位。這樣就可以安裝專用的充電樁,這樣駕駛電動車就非常方便了;

3、如果你有兼職或專職做專車司機的,購買電動車就非常有必要了。這是因為電動車日常的使用成本超低。

好了,以上從三個維度分析了電動車的優劣勢,並且給出了自身的條件要求。你可以一一對照,全面的分析你是否值得購買電動車。

各位朋友,如果是你 ,你會購買電動車嗎?歡迎各位在評論區發表你們的言論~~

有興趣的童鞋可以關注我,我們一起探討關於汽車的那些事!


車車哈哈


就目前電動汽車的技術來看,個人建議不要購買,車輛故障率高,電池技術停滯不進。

我有幾個朋友都是買的電動汽車,結果都很後悔,冬季充滿電續航里程顯示500公里,結果跑到300公里就沒有電了,雖然這種問題救援免費,但是耽誤事情。

買完車後,各種原因給車輛升級系統,難道就不能出廠之前測試好嗎? 原因只有一個,現在的電動汽車廠都是為了趕快得到國家給的新能源汽車補貼,40%的補貼,打個比方原車價10萬,他們可以拿到4萬的國家補貼。自己琢磨吧。



九五汽車養


電動汽車作為一種新生事物,有優點也有缺點,近幾年被炒的沸沸揚揚,其保有量也逐年上升。但具體落實到消費者到底是否值得買?相信這個問題相信很多想買車的朋友都遇到過。作為一個汽車行業從業10年多的媒體工作者,我總結出以下幾條原則,僅供參考。

三不買

一、經常跑長途的不要買:

新能源汽車,尤其是純電動汽車其續航里程大多有虛標的潛規則,廠家號稱續航500KM的純電動汽車,大多隻能跑260—300KM。隨著鋰電池技術的發展,續航里程會逐漸增加,但三年內增加有限。2025年後固態鋰電池的量產,或將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

二、無充電樁的不要買:

一線城市車主,周邊1公里沒有充電樁的不要買。雖然有國家政策指導在各城市小區安裝充電樁,但是縣官不如現管,因為變壓器擴容等問題,大多數小區物業是禁止安裝充電樁的。充電樁目前成為制約電動汽車的一大難題。沒有私人充電樁,周邊1公里又找不到公用充電樁的車主,建議不要買電動汽車。

三、首車慎買:

第一次買車的朋友,選擇買電動汽車要慎重。要多方面的考慮家庭第一輛車的多種用途後,再下決定。

三必買

一、網約車必買:

開車做滴滴業務的司機朋友,推薦購買指數5星。近期92汽油又突破7元大關,相信開汽車的司機都坐不住了。常年開滴滴的朋友,如果選擇一輛真實續航為300KM的電動汽車,3年來省下一輛車的錢,是很容易的。

二、城市短途強烈推薦:

買車後,僅僅作為日常上下班的代步工具,推薦指數4星。這種情況下,建議車主選擇一輛10萬以內,真實續航150KM的電動汽車。

三、北上廣深城市必買:

此類一線城市,大多對電動汽車非常友好,不限號,不限行。而且燃油車指標一號難求,購買電動汽車成為車主們的首選。

提示:2020年是我國新能源汽車補貼的最後一年,從2021年開始,新能源汽車補貼將全面取消。新能源汽車漲價成為必然。


縱橫觀點


個人認為,油電混合才是未來長時間的趨勢,為什麼呢?先說,純油車,純油車現在最為普遍,但是現在隨著保護環境的重視,國際氣候大會討論最多的就是氣候變暖以及pm2.5,隨著以後政府對環境越來越重視,還有石油能源總有一天會枯竭,純油車在未來徹底淘汰,再說純電動車,純電技術現在雖然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是實際的續航能力遠遠還是達不到預期,再加上充電樁的普及不到位,導致對純電車有一定的限制,還有就是氣候,氣溫過冷和過熱都會導致電池的不穩定性,極大的影響續航能力。我覺得在汽車領域雷克薩斯還是做的比較到位,一直在研發油電混合技術,油電混合解決基本上解決了以上的幾個問題,因此在未來長時間內我更看好油電混合動力系統的車子,在國內我感覺眼光比較遠的是汽車之家和理想汽車的創始人李想,李想的理想汽車採用的是增程技術,類似於油電混合,在電力不足的情況下才會啟動燃油增程器給電瓶充電,這個我感覺不錯。




文胸肩帶


現在電動汽車還是很值得購買的,新能源政策補助也在相對應減少,特斯拉的入住完全是為了刺激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與進步,中國在新能源汽車方面技術能力還是很強的。而現在很多大部分問題都是考慮續航能力和充電是否便利,我個人認為這個不需要擔心太多,國家在10時就開始在佈局充電網,也把新能源行業規劃前景早已預判,基本高速休息站和沿海地區基本都已經佈局充電樁,特斯拉的獨資入住也在規劃充電樁佈局,寶馬也已經在與中國車企合作大力佈局國內充電樁市場,福特企業也開始有規劃進行,車企都明白未來的市新能源是一塊而充電樁更是決定車企為了大規劃的中心問題,現在新能源汽車已經佔據各大媒體市場,都知道將是風口產業。續航能力我想更不用過多擔心,特斯拉.比亞迪.蔚來的續航里程已經是不落於汽油車的里程了。2020年特斯拉也將響應國家要求全面實施國產化,實現一套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為後期其他車企開發佈局和研發加快速度發展,類似當年蘋果在國內的產業結構。

推薦新能源汽車:蔚來ES6。如果擔心後期續航能力和充電問題買蔚來ES6能量無憂服務,一鍵加電.一鍵換電免費服務,對後期加電便利性提高,同時能節約充電費用,雖然每月限制15次但長期來看也是一筆資金節約,同時蔚來的服務講讓您享受如上帝一般。未來是服務的蔚來。

其次特斯拉:MODEL3,不到30萬的售價確實讓人心動不已,品牌性.科技性.性能優勢是你選車時不得不考慮的車,小編2020年也考慮購買。

接著比亞迪汽車,中國行業領先技術在科技.技術也相對實力雄厚,考慮價格20萬左右可以考慮。

總體來說考慮遠程續航選擇蔚來汽車能量無憂上帝般的服務,性能品牌性特斯拉MODEL3,性價比技術過硬比亞迪。





MAX創造未來


電動汽車應該不算新鮮事物了,有純電動的,插電式混動的,走在路上總能看到幾輛,這裡著重探討純電動汽車。而它為什麼沒能像電動自行車那樣迅速普及呢?這跟大家最關心的續航能力有關,而直接影響續航的是電池技術及電池管理技術。

純電動汽車的標杆應該屬特斯拉了,其電池管理技術也是目前最好的。ModeⅠS和ModelX用的是7000多個18650鋰電池,就是充電寶那種,而能夠將這麼多電池分組分模塊管理好、控制好是其最厲害的核心技術。到Model3使用的是21700電池,減輕了自重,增加了續航。這幾乎已經是極致了,再增大電池其發熱會帶來安全隱患,增加電池數量會讓自重增加,能量都用來克服自重了。這些都是現有電池技術決定的,電池能量密度遠遠低於汽油,不到其2%。電池技術沒有質的飛躍,電動汽車也就不可能普及。而充電樁並不能根本改變這個事:實。

那到底值不值得買呢?主要看使用情況,以下幾點建議供參考!

一、城市上下班,平時不出遠門,活動半徑150公里內,可以買,每天回家充個電還是可以的;

二、經常外出的,出去旅遊,辦事,路程都超150公里的,果斷放棄,路上車子沒電可不同於手機沒電;

三、家裡有幾輛車的,買輛體驗一下也可以;

總結:就目前技術、政策、使用環境、配套服務等方面看,應該慎重考慮純電動汽車!



鉻陽極周輝


電動汽車相對燃油車有優勢也有劣勢。具體解釋如下:優點為起步快,振動噪音小;大城市拍牌難,能夠獲得綠牌,方便出行;購買電動汽車免購置稅;日常用車成本低,保養週期相對較長,保養費用更低;劣勢為續航里程仍較短,導致司機有里程焦慮;充電時間長,即使採用快充也得半小時以上,慢充則六到八個小時;需要有固定車位安裝充電樁;整體質量不穩定,很多電動車發生自然;保值率很差,二手車商給出的回收價格很低。所以目前來看,對於限號的大城市裡面用於上下班出勤的可以購買電動車更適合。


汽車信息部落


以下是自己觀點:1,優點:上牌:目前政策如果不是遠距離使用,可以考慮電動車,深圳,廣州,電動車上牌都是很好上的,大大方便了出行,停車:例如深圳來說,電動車有專門的停車場,有專門的公用充電樁,優惠:電動車雖然經歷了多次補貼減少,但是目前來看,國家和當地政府給與補貼還是可以的,前期省錢:為什麼強調前期省錢呢,這個後面缺點再說,電目前肯定比油便宜,比加油省錢,目前對充電樁有專門的補貼,前期環保:這個有目共睹的,這個也是強調前期,車子零排放!適合近距離100km以內使用!

2,缺點:說了優點肯定要說一下電動車的缺點,電池行程短,這個目前國內電動車電池參差不齊,很多都是為了套國家補貼,才謊報行程,等手段,實際上遠遠達不到他們標的,他們的行程估計是理想情況下的行程,不適合長途行車,目前很多服務器都有充電樁,但是中國南北東西跨度大,充電又特別慢,本來行程一天的,因為充電可能耽誤1天時間,後期成本高,電動車前幾年電池沒有衰減的情況下,行車還可以,一旦牽涉到換電池,那成本就高了,目前車電池沒有幾w應該下不了,後期環保有待考證,因為電池的汙染目前沒有明確的給出,車子貶值快,看看網上的二手電動車,動不動都是50%的下跌!

以上是個人觀點!


李小笨25573173


您好,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電動化是汽車的發展方向之一,由於國內石油將近70%靠進口,而且石油屬於不可再生能源,所以為了避免石油危機,國家鼓勵發展電動汽車。

目前電動汽車受制於電池密度和充電技術,暫時無法全部替換燃油車。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電池技術也有了質的飛躍,目前大部分電動汽車續航里程能夠達到300km-500km。我們在選擇電動汽車的時候,是不是值得購買,需考慮以下幾點:

第一、 車的用途,如果購買電動汽車為了不限號,作為上下班通勤的工具,購買電動汽車還是比較實用的,因為上下班通常路途較近,不用擔心電池包電量不足導致拋錨,說用車成本來說也便宜。假如購買電動汽車跑長途,顯然不合適,因為大部分電動汽車續航能力有限,而且路途中要找充電樁,充電時間至少要2小時。

第二、 續航里程,雖然有些廠家在宣傳時說某某車型能夠達到500km,但實際使用中很難達到所宣傳的續航里程。廠家所宣傳的續航里程是在特定環境下測試出來的,我們使用的路況存在很大區別。另一方面,電動汽車上的電器裝置的電能都是從電池包獲取,例如開空調/暖風、燈光、多媒體等等。

第三、 電池包質保,電池包成本作為整車成本中最大的,電池包質保時間關係到後期的用車費用,通常情況下,電池包質保時間為8年或15萬公里,兩者先到為準,當然質保時間越長越好。

第四、 購車價格,目前市場上的電動汽車價格均偏貴,例如蔚來ES6最低配價格在35.8萬元,然而就算30萬以下的合資車型數不勝數,性能也絕對強。

總結,通過以上分析,購買電動汽車之前務必三思,不然購買容易,想要再賣就難了。現在二手車市場上的電動汽車也不是很景氣,很多二手車商家拒絕電動車。也許,再過幾年,電動汽車才能到達真正實用化水平。不過,毋庸置疑,電動汽車肯定會給汽車產業帶來革命性影響。希望能夠幫到您,有什麼問題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