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农村老年人很反对年轻人搞养殖业?

堕落的俗人西瓜号


因为在传统的农村人眼里,农村里能做的事情无非是搞一些瓜果蔬菜种植啊,还有养些鸡鸭牛羊这些。在他们眼里都是一些脏累的活,而且风险也比较高一点,养不好可能就血本无归,还要倒贴。

农村里的人都比较向往城市,要是在城里面有一份体面的工作那样就会让人心里肃然起敬,长辈脸上也有面子。

现在年轻人在农村里面搞养殖或种植那些都要有规模还有相应的技术配套设施,要科技兴农啊,不再是那种靠蛮力赚钱的活了。应顺应时代,利用互联网技术推销产品。

我是85后,我现在也在农村里。自我感觉生活也还可以,比我之前在城市里面生活好多了。赚的也比之前多,过的日子也比之前要惬意。我觉得没啥不好的,靠自己总比靠别人要强。

总之年轻人想搞养殖这一行业得学会吃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管你资金有多少,很多方面还是得你亲力亲为,才能够做得好的。





天牧豪情小叶


1998年那年我老丈母娘退休了。退休了一下来没啥事儿了待着闹心。寻思干点啥呢?得了养猪去吧!以前他家就是农村江北的。离嫩江江边儿特别近,村子叫哈拉村。

在村子花了1万多买了三间平房。院子200多平方米。带了一个大猪圈。雄雄气昂昂高高兴兴地去了搬过去了。准备大干一场。抓了两头老母猪。过了俩多月,下了两窝崽。一个母猪下12个。一个母猪下十个。

可把我老丈母娘乐坏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九八年一场大水。把房子冲垮冲破。猪圈也冲没了。村委会地势高。把猪和猪崽子抱到村委会去了。大水退了。把猪崽子和猪都给卖了。连本儿带仓都赔进去了。这一下子积极性就没了。房房子1万块钱买的。6000块钱卖了。这一下子眼睛直了。点儿也背呀!现在一提养殖的事儿,他直摇脑袋。

所以农村养殖风险挺大。你得了解市场行情。还得懂得养殖技术。

还得成天和粪便打交道。小型养殖场抗风险能力太差。大养殖场有国家扶持。要是赶上禽流感。猪瘟就完了。。老年人经历太多了。不如出去打工。和养殖挣得差不多。没有多大风险。所以有的老年人不赞成年轻人养殖。就这个道理。


东北二刚


大家好,我遇到过这种情况。首先说,我就是农村长大的。

大概是在2013年的时候,我在当地城市里面做药品销售的工作。我们这里属于三线城市,那时候市里面的基本工资是3000元左右吧。

有一次回到农村老家,看到一个朋友养鸡挺好的,觉得很赚钱。他养的是肉鸡,就是那时候很火的,供应的某某洋品牌连锁快餐店做炸鸡,汉堡的。40多天养一批,一只鸡可以赚3元左右,一批可以养10000多只,一批就可以赚好几万元。40多天的收入抵得上我的一年收入了。当时我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觉得这是我觉不能错过的发财机会。当天晚上就去朋友的鸡棚好好参观,甚至当时就计划好在哪选址建鸡棚。

回到家给父母说这个事的时候,谁知受到了坚决的反对。首先他们说我的工作虽然不是特别挣钱,但是好在稳定,日后会更好的发展。再者养鸡需要投资20万建鸡棚,什么时候能回本,是否顺利都不一定。最后一个原因,觉得我受不了那个苦,养鸡需要24小时值班的,更别谈喂鸡,清理鸡粪啦。父母又给我举了很多养殖赔钱的例子。我当时没听进去,一心只想养鸡。

后来机会来了,我和一起朋友在邻村租了一个建好的鸡棚,一年租金20000元,比起自己建棚划算多了。

结果呢,呵呵,我们俩轰轰烈烈的失败而归,养了两批,赔了两批。每个人都瘦了十几斤,据说养肉鸡的人刚开始都会瘦的。

老人不让搞养殖是对的,里面风险太大了。有想入行的朋友,望你三思,也可以给我留言探讨一下。


苹果味的小葡萄


老人反对也是有考虑的,只不过观念陈旧了点。年轻人现在搞养殖其实还挺有前景的。

  1. 不好找老婆。老人会觉得年轻人嘛,天天在家搞养殖,不好找老婆,毕竟现在的年轻女孩谁愿意跟你一起养猪养羊的,找不到老婆就是个光棍,别人会笑话。我有一个同学就是养羊的,20岁开始养,养到24岁。最后他爸回去偷偷把他养的羊全卖了,直到去年结婚了。才让他继续养。
  2. “没出息”。老人的观念就是年轻的时候就要出去闯,吃点轻松饭,做点轻松事。只有在外面混不下去的人才回去养猪养羊。哪个老人不希望别人夸自己子女能干哦。
  3. 规模小,不挣钱。以前农村养猪养羊都是为了贴补家用,一家最多也就喂几头猪,几只羊。养殖方法也不科学,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所以才反对。

现在不一样了,政府支持年轻人回家创业,其中养殖业更是大力支持。科学养殖,规模养殖还是很有前景的。


摆渡小勇子


农村老年人,一辈子跟土地、种植、养殖打交道,非常明白其中的艰辛,也有丰富的经验,所以反对年轻人搞养殖业,其出发点是好的,真正发自内心在爱年轻人。

在我小时候,村里的老年人就曾经告诉我们,养殖的家畜,都是有生命力的,违心的说法,有生命力的产品,如果要赚到钱除非他上辈子欠你的,言下之意,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等等。难怪,我曾经的一个合作伙伴,在农村搞了三年养殖,喂猪猪死喂鸡鸡瘟,想想还是有点道理。

再好好想想,即使有这么多人反对,还是有许多农创人回家搞养殖,而且是发财了的。去年,猪肉价格猛涨,到现在每斤都30-40元,随之鸡鸭蛋也涨起来。说明,年轻人搞养殖还是蛮有前途的,因为老年人不知道现在科技相当发达,信息化程度提升很快,过去他们那个年代解决不了的问题,现在在网上分分钟就找到方法;再者,原来老年人时代,很难形成规模化养殖,说白了赚点小钱讨生活,而现在在社会资本的推动下,规模化养殖业早就让年轻人通过努力奔小康了。

所以说,时代变了,撸起袖子加油干,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绝对不是说出来的。





胡老师说三农


我家老人跟我说:家财万贯,带毛不算。就是养殖带毛的动物一天没卖出变成钱,一天不能算你的财产。搞养殖需要有足够的精力还有经验。不能瞎摸索着和蛮干。养殖业大多群养,一但出现病瘟,群体得病。那就是血本无归甚至负债累累。而且养殖业的价格不太稳定。今年高明年低也是正常。我家老人就反对我搞养殖。


农村虎妞的生活


因为养殖业风险大,投资大,当然利润也是可关的。比如说猪吧,去年猪肉疯长,去年养猪赚了一大笔,但是前年呢?我没记错的话,前年猪肉便宜的要命,为啥那么便宜,就因为前年生猪的疫情严重,从而造就了去年的猪肉疯长。所以老人们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冒这么大的风险去闯荡养殖业。毕竟谁也不知道在自己搞养殖的时候会不会碰到那种灾害性疫情。


忽然见石头


农村的老年人反对年轻人搞养殖业,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对养殖业能否赚钱比较清楚,甚至有的老人曾经有过从事养殖业的失败教训,还存在有不少在养殖当中留下的痛苦烙印,一提到养殖业就会忆起当初自己失败的经历,出于对年轻人的关爱,也就会反对年轻人不要参与到养殖业当中去。


一、养殖业的风险大、投资大

在农村有一句老俗话,叫做“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从这句俗话中可见,养殖业是存在着很大风险的。这句俗话也就是说即便你家里面再有钱,一旦从事了养殖行业,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会赔个底朝天,如患病快速死亡,受自然灾害影响等。这也是农村老人出于对稳定生活的考虑,不建议年轻人在家里面搞什么养殖业。

搞养殖业不仅风险很大,投资方面对于农民来说也不少,在当前要从事养殖业,场地、设备、饲料、种苗等,少则需要10万8万的启动资金,多者就需要几十上百万元的投入。这么大的一笔投资,有不少从事养殖业的农民,是需要进行贷款或筹借的,也就意味着只能赚不能赔,但是做生意哪有只赚不赔的理呢,一旦赔进去了,对于不少农民朋友而言,可能需要好多年都不能翻身。


二、养殖业很辛苦

养殖行业还不同意种植业,种植业也许不需要天天守护着,但是对于养殖业而言,却需要时时刻刻的监护者。一年365天都不得清闲,每天都需要给畜禽喂食,还要看管着,时时都要小心,防止其挤压踩踏,预防相互掐架受伤等造成的经济损失。

没有从事过养殖业的人,是很难理解养殖业当中的艰辛,就农大村里面有户养牛的人家,为了考虑到能够节省工人工资,所有的工作都是夫妻两人去做,他们每天晚上都要忙到半夜,早上天一亮又要起来,需要给牛粉碎秸秆储备草料,喂食、喂水,清理圈舍等,这样周而复始的辛苦劳作,一般的年轻人还真的难以承受,这也是农村老人所担心的事情,就怕有些年轻人干了一半就半途而废了。


三、销售渠道的问题

养殖业当中销售的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从当前就能够看得到,因受疫情的影响,对于一些养殖业打击也是很大的,比如说肉鸡、肉鸭类就难以销售,有不少养殖户到了肉鸡出栏日期,却找不到客商,没办法的情况下,只有自行屠宰放入冷库临时存放,这样就造成了资金的积压,与加大了成本与风险。

关于养殖销售困难的问题,农大也有过切身的经历,大约在20多年前,当地发展肉兔养殖业,于是农大也引进了两百只肉兔进行养殖,直到后来发展到五六百只,但是在销售的时候就遇到了困难,根本找不到销售渠道,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很低的价格销售给周边村民,也有部分进行屠宰自用,甚至赠送给了村民们饲养。


像养殖业中还需要专业的技术、市场前景的分析等,过多就不用再说了,仅从以上这三点,就可以看得出来在农村从事养殖业的困难,如果自己没有一定的流动资金,没有过硬的养殖技术,没有持之以恒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良好的销售渠道,没有很好的市场环境,不仅农村老年人会反对年轻人去搞养殖业,农大在此也提醒有想从事养殖业的广大农民朋友们,在没有认清楚以上这几点之前,还是需要慎重从事养殖业。

更多关于三农的文章,请点上面的“关注”二字。您的每一次转发与收藏都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您有什么疑问,请在评论区留言,本栏目会尽力帮您解答,谢谢!(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农大知事


农村老年人反对子女搞养殖,是基于自己的养殖经验作出来的反应。农谚曰: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就是对于养殖风险和养殖收益的基本概括。

既然畜禽养殖不赚钱又还有风险,那么农村对于畜禽的养殖,为什么从古至今又会延绵不断呢?

我们先从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说起。那个年代,在我国广袤的农村,其实家家户户都会有畜禽养殖。只是规模数量都不大而已。通常情况下,一户农家,能够养三四十只鸡,十来只鹅,二三十只鸭,两头猪,或者三只羊,就是比较有规模的养殖了。有这样养殖规模的,必须是家里有两三个半大的孩子进行辅助,如放养鹅鸭就需要专人看管,大人因为需要下地挣工分不能看管放养鹅鸭,所以看管放养鹅鸭就交给半大的孩子们。

那时候农家养殖禽畜,除了家里留下少量用于改善生活,大多都是卖了换钱。我昨天在超市买了一个差不多三斤重的猪肘子,花了接近一百块钱,我随口说道:一个猪肘子,比我家当年卖一头猪还值钱!卖肉的营业员也深以为然。可见当时养殖畜禽也卖不了几个钱,更不要说赚钱了。

农村农家当年养殖畜禽不赚钱,但是花费也很小。如养鸡,幼苗时会喂一些大米小米,到了三两重左右的时候,老母鸡就会带着小鸡出去找虫子吃,到晚上才会喂一点粮食,不存在喂专用饲料。养猪则是喂加工稻麦的米糠和麦麸子,在加上秸秆野草粉调制的饲料。猪长得很慢,一两年才可以长二百多斤,也就只能卖一百块钱左右。这都是聚少成多攒出来的钱。真正用粮食喂养,肯定是得不偿失。那时畜禽防疫也不行,若是畜禽发生疫病死亡,就亏得更大了。农家之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还养殖畜禽,也就是把米糠和麦麸子攒成了现钱,没有其它。

老年人正是因为有当年的养殖经历,加上现实中也有搞养殖失败的案例,所以反对子女搞养殖,担忧子女搞养殖亏损。

那么,是不是养殖业就不能进入呢?非也!养殖业在当下是很有钱途的。关键是需要技术和相应的规模,还有就是选项。技术可以通过学习掌握,规模可以按照投入资金进行掌控。对于养殖项目,其实牛羊猪鸡鸭鹅都可以养殖赚钱,只要防疫不出问题,饲料自己可以进行配制,管理跟得上,开源节流,降低成本。虽然市场总体上畜禽价格会有浮动,但也是涨的时候多,降的时候少,平衡以后还是赚钱的。也就是说,养殖业还是可以搞得。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大规模的现代化养殖场的存在了。

我是老牛爱遛弯,是一位庄稼老把式,资深农民工。愿用我昨日的干货经历,换取你明天的成功喜悦。


老牛爱遛弯


为什么一些农村老年人很反对年轻人搞养殖业?邹城小娟娟是在农村长大的九零后,老年人反对基本上是出于一下考虑!

一、年轻人阅历少,无法分辨养殖业的风险

年轻人基本上都是三十五岁以下的年轻人,刚从大学毕业,认为,我只要吃苦耐劳就一定成功,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比如养殖业中蛋鸡的市场行情,在2019年12月份,鸡蛋价格到了4.6一斤,那几天应该是养蛋鸡的老板最高兴的一段时间,但现在一场疫情,让鸡蛋价格暴跌到1.9元。是不是现在的老板们已经欲哭无泪啊!

二、政策影响,环保压力太大,投资的设备太多

随着我国越来越重视环保,对养殖业污水排放进行了严厉的管理。养殖户为了经营,只好买环保设备,一次投资就需要很多钱,导致资金链紧张,从而破产跑路!

三、养殖户最怕养殖的动物得传染病,比如禽流感

禽流感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一旦有一只染上这种病,整个养殖场的鸡,都得捕杀!从而造成养殖户资金打水漂!

四、投资太大,比如房屋,饲料,饲料加工设备

现在不仅房屋所需的原材料贵,而且建筑工人的工钱太贵,一个会砌墙师傅的工资一天得开三百多块的工资;饲料加工设备一套得十几万;饲料一天不能缺,而且还得现金结算。

好了,就为大家介绍这点,希望对想进入养殖业的朋友有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