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雨水什么意思?

帆感恩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节气。每年阳历2月18到20日。这是一个反映降水的节气,是古代祖先总结的一个农耕文化。雨水节气标志着降雨的开始,雨量逐渐增多,俗话说“春雨贵如油”,就是反应出这个时候春雨对农作物的重要性,节气很重要,我举个例子,比如冬天打雷会遭瘟疫,为什么这么说呢,二十四节气有个节气叫惊蛰,只有到了这个节气才会打雷,是要把那些冬眠的动物给震醒,开始活动了,如果冬天打雷就意味着温度变化提前惊蛰,全球气候变暖,气流交替才会打雷,这些动物惊醒,乱窜容易感染疾病,冬眠的动物多带有致病菌


浔懜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2020年2月19日,也就是明天,是二十四节气中“雨水💦”。那么这一节气代表什么呢?

🧚‍♀️🧚‍♀️🧚‍♀️🧚‍♀️

1)首先,雨水和谷雨、大雪、小雪一样,都是反映天气降水现象的节气。一般出现在每年都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太阳到达黄经330°。我们的祖先把雨水分成三候:“一候濑祭鱼(雨水节始,水獭开始捕鱼,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状);二候鸿雁来(五天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三候草木萌动(再过五天后,草木随着地中阳气的上腾,并在春雨的滋润下开始抽芽”。)

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欣欣向荣景象。

2)雨水节气,时段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惊蛰节结束。

雨水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草木)开始萌动,东风起,天气暖,冰雪融,雨气增而降水。春天就要来了。正如《逸周书》所记,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

3)雨水节时,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此时,北半球日照时数和强度增加,气温回升快。同时,冷空气在减弱的趋势中不甘心,频繁与暖空气较量,常常出现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倒春寒”现象。所以朋友们一定要注意衣服的增减适量,以免身体不适。

另外,这个季节,各种传染病毒会有可乘之机随风传播,特别是流行性感冒时有发生。尤其是我们当前的冠状肺炎病毒还在猖獗,战疫还没有结束,所以提醒朋友们一定注意防护措施到位,保护好自己,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综上所述,雨水节不仅表明一年降水的开始,也表示气温会渐渐升高。天气变暖,大地回春,万物复苏,春耕开始,姹紫嫣红……将出现一派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象。

让我们张开双臂迎接“雨水”节的到来吧!

把酒沐唐风 2020.02.18


把酒沐唐风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二个节气,一般在阳历的2月18日一20日,今年雨水节是2月19日。

人们常说,“立春天气暖,雨水送肥忙。"意思是到了雨水这个节气,春风遍吹,冰雪融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所以才叫"雨水”。

古人将雨水节气分为三候:“一侯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到了雨水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春雨中,草木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雨水节气是一个乍暖还寒的季节,也是数九寒冬的最后时间段,冷暖交替频繁,但对农民来说,正是春管和备耕的重要季节,“户家最解农田事,备好犁机陌野耕。“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雨水节气,天气一天天暖和起来,加上“贵如油"的春雨,一幅生机盎然的美景将很快展现在我们面前!

图片源自网络,谨表谢忱!


秋水长天H


24个节气中的雨水时节,是第二个时节,你知道它的来历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雨水的来历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2月19日前后,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书》中就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载。

雨水的习俗

雨水这天在民间有一项特具风趣的活动叫“拉保保”。(保保则是干爹)

以前人们都有一个为自己儿女求神问卦的习惯,看看自己儿女命相如何,需不需要找个干爹。而找干爹的目的,则是为了让儿子或女儿顺利,健康的成长。(这可能也与以前的医疗条件有关,因为医疗条件不好,好多孩子生病根本无法医治。所以需要借助干爹的福气将孩子带大)于是便有了雨水节拉保保的活动。此举一年复一年,久而成为一方之俗。

而雨水节拉干爹,意取“雨露滋润易生长”之意。川西民间这天有个特定的拉干爹的场所。这天不管天晴下雨,要拉干爹的父母手提装好酒菜香蜡纸钱的篼篼、带着孩子在人群中穿来穿去找准干爹对象。如果希望孩子长大有知识就拉一个文人做干爹;如果孩子身体瘦弱就拉一个身材高大强壮的人作干爹。一旦有人被拉着当“干爹”,有的能挣掉就跑了,有的扯也扯不脱身,大多都会爽快的答应,也就认为这是别人信任自己,因而自己的命运也会好起来的。拉到后拉者连声叫道:“打个干亲家”,就摆好带来的下酒菜、焚香点蜡,叫孩子“快拜干爹,叩头”;“请干爹喝酒吃菜”,“请干亲家给娃娃取个名字”,拉保保就算成功了。分手后也有常年走动的称为“常年干亲家”,也有分手后就没有来往的叫“过路干亲家”。

雨水节的另一个主要习俗则是女婿,女婿去给岳父岳母送节。送节的礼品则通常是两把藤椅,上面缠着一丈二尺长的红带,这称为“接寿”,意思是祝岳父岳母长命百岁。送节的另外一个典型礼品就是“罐罐肉”:用沙锅炖了猪脚和雪山大豆,海带,再用红纸,红绳封了罐口,给岳父岳母送去。这是对辛辛苦苦将女儿养育成人的岳父岳母表示感谢和敬意。如果是新婚女婿送节,岳父岳母还要回赠雨伞,让女婿出门奔波,能遮风挡雨,也有祝愿女婿人生旅途顺利平安的意思。

在川西民间,雨水节是一个非常富有想象力和人情味的节气。这天不管下雨不下雨都充满一种雨意蒙蒙的诗情画意:早晨天刚亮,雾蒙蒙的大路边就有一些年轻妇女,手牵了幼小的儿子或女儿,在等待第一个从面前经过的行人。而一旦有人经过,也不管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拦住对方,就把儿子或女儿按捺在地,磕头拜寄,给对方做干儿子或干女儿。这在川西民间称为“撞拜寄”,即事先没有预定的目标,撞着谁就是谁。“撞拜寄”的目的,则是为了让儿女顺利、健康的成长。当然“撞拜寄”现代社会一般只在农村还保留着这一习俗,城里人一般或朋友或同学或同事相互“拜寄”子女。

雨水节回娘屋是流行于川西一带的另一项风俗。民间到了雨水节,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生育了孩子的妇女,须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久不怀孕的妇女,则由母亲为其缝制一条红裤子,穿到贴身处,据说,这样可使其尽快怀孕生子。此项风俗现仍在农村流行。

雨水的日期计算

雨水日期的计算[Y*D+C]-L

公式解读:年数的后2位乘0.2422加18.74取整数减闰年数。21世纪雨水的C值18.73。

举例说明:2008年雨水日期=[8×0.2422+18.73]-[(8-1)/4]=20-1=19,2月19日雨水。

例外:2026年计算得出的雨水日期应调减一天为18日。


千指魔音


答:

雨水节气

  雨水一到雨水多。雨水时节,全国大部分地区严寒多雪的天气已过,而雨量开始渐渐增多。在雨水节气的巧天里,我们从“七九”的第六天走到“九九”的第二天。俗话说:“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说明在我国除西北、东北、西南高原的大部分地区仍处在寒冬之中外,其他许多地区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了由冬天向春天的过渡,在春风雨水的滋润下,众多农村开始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春耕景象。

  丰富的雨水唤醒了原野上喜爱潮湿的生物,冬眠的青蛙钻出地面,对于它们而言,这个时节是它们恋爱与繁衍的最佳季节,雄蛙用它动人的鸣叫吸引雌蛙的注意,它们交配产下的蛙卵,蛙卵快速成长,变成一只只可爱的小蝌蚪,游动在沟壑田边的一池春水中。雨季,也唤醒了田园里的翠竹,它拔节的速度令人叹为观止,一天一米的生长速度远远超过其他植物。雨水润如油,它有声、有色、有情、有韵。

  雨水季节,北方冷空气的活动仍然频繁,天气变化多端。初春阳气渐生,气候日趋暖和,人们逐渐去棉穿单。而此时北方阴寒未尽,气温变化大,虽然雨水之季不像寒冬腊月那样凛冽,但由于人体皮肤腆理已变得相对疏松,对风寒之邪的抵抗力会有所减弱,因而易感邪而致病。所以,此时人们也要在一定程度上注意保暖。

  另外,雨水时节,是全年寒潮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在告别了雪花纷飞、寒气浸骨之后,春天在乍暖还寒之中亦步亦趋地悄然来临。“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新泥。”雨水时节,农家敞开窗户,开始迎接燕子的归来。田野里,农夫开始驭牛下田,新一年耕种正在孕育之中。

  每年2月19日前后太阳移到黄道330度,便是雨水节气。雨水,“斗指壬为雨水,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雨水不仅表示降雨的开始,也表明雨量开始增多。雨水这个节气一到,西北风开始收敛了,而且开始刮东南风了,东南风带来一股暖湿气流,冰雪消融,就开始降水了,所以我们管这个节气叫“雨水”。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水也。”

  雨水节气一到,就是“九九,中的“七九”了,“七九六十三,皮袄脱得狗子穿。”这时气温逐渐升高,下雪的日子就相应的少了,下雨的时候反而多了起来。

  当然也还有下雪的时候,这时下的雪,俗称“百洋水”。就是说,在未来一百天左右,就会下一场大雨。这时下的雪越大,那时的雨就大。人们往往以这时下雪来预料今年夏天是否有大水涨。

  可是在气候温暖的南方地区,即使隆冬时节,降雨也不罕见。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段时间候平均气温多在10℃以上,桃李含苞,樱桃花开,确已进入气候上的春天。

  华南继冬干之后,常年多春旱,特别是华南西部更是春雨贵如油。农业上要注意及时浇灌,以满足小麦拔节孕穗、油菜抽蔓开花需水关键期的水分供应。

  雨水时节,应该是春雨绵绵的季节。北方由于暖冬效应,眼下降雨不多,而我国南方雨日与雨量有明显增加,杜甫有诗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在春天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一个“好”字,表达了人们对雨水的盼望。

  “一场春雨一瓢油,麦收大秋全丰收。”在传统农耕时代,这也是农民最喜欢的季节。

  农谚说得好:“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雨水节气的天气特点对于农业生产来说,非常重要,“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正是备耕的重要时期,同时我们的生活也迎来了新的希望。




默道18K


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是正月的中气,是全年反映降水的四个节气之一。雨水节气在每年的公历2月18日至21日之间交节。这时的太阳黄经到达330度。

雨水期间“七九河开、八九雁来”。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

雨水节气话养生

雨水节气中,地湿之气渐升,且早晨时有露、霜出现。所以针对这样的气候特点,饮食调养应侧重于调养脾胃和祛风除湿。脾胃能消化五谷,是气血生养之源。五行中肝属木,在味为酸;脾属土,在味为甘。


XGC上善若水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今天就是雨水。

雨水节气跟大雪、小雪一样,是反映降水的节气,雨水之后,天气转暖,冰雪融化,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空气湿润,降水增多。
雨水之后,太阳直射由南北球向赤道靠近,因此,气温回升很快,但是,北方的冷空气也不甘示弱,冷暖空气交锋,会出现“倒春寒”,作为农民朋友,一定要提高意识,防范于未然。


雨水节气,也是各种传染病高发季节,各种细菌和病毒会乘虚而入,如流行性感冒会时有发生,特别是老人和孩童,早晚一定要添加衣服,注意保暖,尤其是当前冠状病毒还没完全消失,我们一定要做好自我防护。


落英乡间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雨水节气后,太阳的直射点也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我们所处的北半球日照时数和强度也随之增加,气温就会慢慢回升。带来的变化就是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并渐渐向北挺进,降雨逐渐增多。雨水节气不仅表明降雨的开始及雨量增多,而且表示气温的升高。雨水节气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的春天。

我国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可以形象地说明,这个节气带来的气候变化。雨水之前天气寒冷,但见雪花纷飞,难闻雨声淅沥;雨水之后气温回升,雪渐少,开始融化。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本色137947217


雨水表示降水逐渐增多,阳历2月19日前后到来。

雨水三候:“獭祭鱼,鸿雁来,草木萌动。”意思是:水獭出来捕鱼了,它总是把鱼一条条摆在岸上,就像在祭祀;南方大雁飞来北方了,花草树木发出嫩芽了。

春天的雨水特别珍贵,雨水节气前后,越冬的冬麦、油菜等农作物开始生长了,它们都非常渴望雨水的滋润。农民祈求此时雨水充足,秋天才会有更好的收成。

  • 关于雨水节气的古老习俗

回娘家

雨水节气,有些地方新嫁的女儿有回娘家的习俗,还会带上一罐炖肉和一把藤椅,肉罐用红纸封盖,藤椅系上红带,用这种方式表达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踏古寻迹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二个节气,代表着春天里万物复苏,尤其草木山川期待着春雨到来;并且,是全年第一个有雨的季节,证明气温回升,当然北方地区还处在冬天的尾季,也没有南方的春雷,还不定期的下着雪。这也就像汽车喜欢汽油和柴油一样;所以,就有了“春雨贵如油”的说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