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初心使命 科学精准防控中川园区凝心聚力打赢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川园区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园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用党组织的强大凝聚力织密筑牢新区发展核心区疫情防控的"防火墙"。

吹响"集结号" 众志成城战"疫"情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加快蔓延的严峻形势,中川园区各级党组织站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协同立体作战、上下联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工作。一是织密疫情防控"责任网"。园区党委坚持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迅速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分析研判疫情防控形势,第一时间成立了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交通检疫组、重点管控组等8个专责组,抽调150名工作人员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建立了"园区—镇(街道)、部门—村(社区)—小区、住户、驻区企事业单位"四级疫情防控机制,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控责任体系,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二是强化党建引领"聚合力"。园区党委班子成员带头取消休假,靠前指挥,深入防疫一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主动请缨,从正月初二开始坚守岗位、冲锋在前,全力落实应急响应各项措施。中川镇及各街道党组织建立"1+3"工作组,推行"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队+党员先锋岗""党建+疫情防控"工作机制,成立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3个,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队70支,设立党员先锋岗155处,划分党员责任区169个,发动党员干部、居民群众1025名,形成了"党委号召、支部响应、党员带头、全员行动"推动疫情防控工作的良好局面。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强信心"。园区党委及时准确发布疫情防控权威信息,依法处置造谣行为,引导群众科学防控,不信谣、不传谣。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户外电子屏、村组社区广播等方式,发布宣传信息1000余篇,发放《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告知书》《致武汉来甘返甘人员的一封信》、防护知识宣传手册等2万余份,广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各村及各小区群众和志愿者自发组成防控工作队,设置卡口检测点,对过往人群开展体温检测、防疫知识宣传和劝返工作,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

争做"急先锋" 干群携手共筑防护网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园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战"疫"一线,凝聚起了抗击疫情的党心民心。一是支部建网格,织密疫情防控"监测网"。彩虹街道下属的社区党组织联合小区物业公司,全面落实网格化楼栋责任包抓制度,将辖区划分为38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2名网格员并明确1名责任人,由党员带头深入一线开展入户摸排、电话微信巡访,对辖区13个小区337栋楼宇23211户居民及商贸集市、建筑工地等重点场所人员开展全方位、无死角疫情知识宣传、入户排摸等工作。同时建立信息反馈系统,设立彩虹街道流动人口网上信息采集系统,运用数字化科技手段,开展流动人口扫码登记个人信息。从上门登记到电话问询,再到网络平台运用,把被动变主动,实现了居民、物业、社区间信息互动,让摸排工作更加便捷。

二是党员做表率,逆风而行筑牢疫情"防火墙"。从正月初二开始,栖霞街道全体党员干部放弃休假,24小时在岗,佩戴党徽亮明身份,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先后为居家隔离人员送去了"爱心大礼包"和"五个一"415件,同时每天为居家隔离户代购生活用品,架起了一座隔离不隔心的"连心桥"。退休教师党员王春兰主动请缨,每天和社区干部一道逐楼逐户核查居民信息。廖家槽村34名党员及青年志愿者主动递交疫情防控"请战书",重温入党誓词,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廖永昌自觉守在卡口第一线,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三是群众全发动,众志成城打出疫情防控"组合拳"。园区党委整合社区党组织、党建网格、共建单位、红色物业等多方资源,建立全民科学防疫战线。园区机关抽调150余名党员及干部,充实到镇和街道,对7万多户家庭开展"地毯式、拉网式"排摸。大力实施"出入证+体温检测"的工作方法,严防外来人口交叉传染风险。认真落实"五个一"措施,采取人盯人的方式,对重点人员进行24小时居家隔离监督。积极开通社会捐赠通道,先后依法合规接受新区永兴生活超市等企业和个人捐赠的各类物资共计12万余元。按照"喜事推迟、丧事从简"的原则,从简办结丧事12起,取消群体性聚餐231场,有效杜绝了疫情传播情况的发生,切实形成了群防群治的强大工作合力。

把牢"出入关" 严防死守打好阻击战

中川园区作为新区建设发展的核心区,园区党委牢固树立"中川无则新区无,中川胜则新区胜"的意识,在新冠肺炎疫情伊始,面对中川机场、高铁站、高速公路等重要交通枢纽流动人口多、感染风险高、防控难度大的严峻形势,以高度政治站位先行一步,以最快速度守好省门"第一关",以最实举措彰显"中川担当"。一是强化关口联动。联合新区卫健局,建立"人员隔离、全面消杀、快速移送、社会面管控"一体联防联控应急处置机制,衔接新区公安局、机场、火车站及客运站,抽调58名工作人员,在机场高速出口等交通要点设置24小时防疫检测点5处,成立中川园区机场高速路出口(盘旋路)疫情交通检疫站值班组临时党支部,班组党员坚守防疫一线,检测人员体温,进行车辆消杀,从源头上切断疫情传染途径。同时强化与机场集团建立信息互通、人员协管机制,切实把好省门"第一关"。是强化工作创新。园区各级党组织积极采用"互联网+党建模式",率先利用"微信扫码登记"小程序等平台,登记往来车辆及人员居住地址、工作单位、联系电话、身体状况、途经中转疫区等信息,有效避免了信息重复录入及接触产生疫情传播的风险。同时,利用"智慧城市"、健康甘肃APP等平台进行大数据分析,动态掌控人员活动轨迹、身体健康状况,第一时间排查处理潜在隐患,大大提高了疫情防控工作效率。

三是强化社会治理。园区各级党组织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先后组织园区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依法关停活禽经营场所65家,停业整顿酒店宾馆60家,对湿地公园野生动物场所实施封闭管理,组织108家养殖场集中开展消毒灭源,严控畜禽随意调运。在各酒店全面推行"测温—查询—扫描—入住"智能化管理,全方位落实管控措施,做到疫情防控无遗漏。持续加大爱国卫生运动和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及时清扫环境卫生,定期对单元楼等进行全面消毒,设立废弃口罩垃圾专用箱,科学有序、依法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坚持"两手抓" 防控复产同步齐推进

中川园区党委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坚持防疫情、促经济"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有序组织企业复工复产,多措并举打好经济发展"总体战"。一是积极主动为企业服务。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主动加强对各企业、各施工单位疫情防控的督查指导,提前向辖区内企业下发了《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告知书》和《关于坚决做好新型肺炎疫情防控阻击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按照"一企一策、一企一案"的原则,主动联系企业,指导企业制定复产复工方案,及时为企业发布防控信息,建立重点企业派驻党员干部联络员制度,协调解决机器、用工、资金不足等问题。督促各企业在抓好复工复产的同时,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协调为企业落实口罩、消毒液等物资,用心用力为企业复产复工做好各项服务,预计2月底,复产复工率达到90%以上。

二是精准分类开展复产防控。针对143家已复产企业,督促落实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疫情防控及消毒灭菌全覆盖,对已到岗的14720名企业职工落实体温检测管理,对2621名省外返岗人员实施隔离措施,确保企业在复产复工中不发生疫情传染问题。针对农业项目建设,及时召开新希望和兰牧工商项目协调推进会,结合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组织成立春耕生产党员干部指导队,指导辖区农业企业以奶牛和生猪养殖等项目服务为抓手,带动园区规模化种植苜蓿、玉米等饲料。同时,积极引导动员农户根据各自情况提早制定种植计划,做好草莓、蔬菜种植相关工作,保证春耕工作顺利开展。三是倡导企业勇担社会责任。园区非公企业党委及时下发《关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倡议书》,倡导非公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各企业党组织积极响应园区党委号召,协调园区医药企业全负荷生产酒精、口罩、防护服等疫情防护用品。甘肃兰药日产75%酒精消毒液已达到5吨,佛慈制药向社会捐赠藿香正气丸、安宫牛黄丸等药品及防控物资约213万元,甘肃建投集团、甘肃紫金实业、南水房地产等企业共计捐助价值近100万元疫情防控物资,九州通加强省内外医药物资配送,共同守护疫情防控物资供应生命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