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阵“父子兵”,并肩抗疫情—莒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众志成城战疫情

连日来,在莒县洛河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场上,出现了两对坚守在战“疫”前线的党员父子:父亲周建海和儿子周升展,父亲周贵方和儿子周升刚。

上阵“父子兵”,并肩抗疫情—莒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众志成城战疫情

严防死守,筑牢铜墙铁壁

这是一对普通的父子,一个56岁,一个27岁;父亲周建海是洛河镇周家庄村的党支部书记,在疫情防控战打响的第一时间,他迅速行动,带领村党员干部封堵道路,设立疫情防控卡点,每天24小时轮流值班。儿子周升展,在部队服役8年的他于2019年转业成为一名西藏移民管理警察,正处于休假期间的他主动请缨参加村里值班,“你这三年才回来一次,多在家里待待吧。”村里人说到,周升展目光坚毅的说:“以前我是一名军人,现在我是一名警察,还是一名共产党员,无论何时都应该冲在第一线”。

上阵“父子兵”,并肩抗疫情—莒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众志成城战疫情

值班执勤期间,周升展需要对来往的行人和车辆进行信息登记,测量人员体温,并做好消杀毒工作。可执勤工作并没有他想的那么顺利,部分村民在面对检查时,会表现出不友好的态度,不愿意配合工作。而看到父亲值班时总会耐心地向群众做好解释,周升展意识到,虽然自己工作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也要掌握方法方式。于是他学着父亲的样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做好解释劝导工作。果然,村民也因此转变了态度,主动配合做好检查工作并承诺少出门。

“脱下军装仍是兵,若有战事再出征”,疫情防控值守的10多天里,周升展先后检查外来车辆70辆次,排查人员80余人次,劝返人员30人次……每一辆车、每一个人的信息都详细记录在册,他用信念和责任彰显了新时代退役军人本色。

上阵“父子兵”,并肩抗疫情—莒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众志成城战疫情

拉网排查,让村民吃下“定心丸”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17年前,您在一线,我在家中;17年后,您在一线,我也在一线。一个是抗击过“非典”的“老战士”,一个是初次面临疫情的“新兵蛋子”。

父亲周贵方是村里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会计,同样也是一名有着多年党龄的老党员,说起村子里的人和事,他如数家珍。此次疫情防控排查及政策宣传工作,自然就交到了他手里,每天早出晚归成了工作常态,为了解各家各户的人员情况,他时常工作到深夜。儿子周升刚是现役军人,春节休假返乡的他按照要求自觉隔离了14天。出了隔离期的第二天他就站到了父亲身边,协助父亲在村里的检查路口进行人员排查。“在部队我的使命是保家卫国,回到家乡,我更要完成自己的使命,守护好自己的家。”周升刚坚定地说。

这天,看到父亲吃饭时紧皱着眉头,不时叹气。周升刚看在眼里,经问才知道,原来父亲在入户排查时碰了壁。有两户人家觉得他成天在村里转悠,接触的人多,认为他最有可能被传染,就紧闭大门,不愿与他接触。这样一来他不仅了解不到这几户人员的在家情况,准备好的口罩也送不出去。“爸,你可别犯愁,就算进不去,也有办法了解情况,口罩也能送出去。”听儿子这么一说,周贵方又来了精神。“咱可以用视频聊天,用手机就能知道人是不是都在家。口罩放在门口,再让人家取就是。”通过微信为主,上门为辅的方式,父子俩一户不落地完成了全村385户,1118人的摸排。

提起2003年前的那场“非典”,周升刚历历在目:“那年,我正在读初中,学校通知放假就一直呆在家里。父亲当时作为村会计,一直早出晚归,奋战在防控一线。那时我很不理解,觉得外面不安全为什么爸爸不回家,现在才明白他身上肩负的责任和担当。我有义务在这次抗‘疫’中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