鄆城各種“暖心服務”直達田間地頭

疫情防控,一刻也不放鬆。春耕時節,菏澤市鄆城縣雙橋鎮在緊緊抓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時,及時為冬小麥灌溉,調運備足化肥等農資,做好農機檢修服務等措施,暖心服務到地頭,確保春耕,不誤農時。

郓城各种“暖心服务”直达田间地头

早春灌溉:戴口罩

“幹啥去,志友”,“趁著疫情形勢嚴峻,不能外出,俺把家北二畝地,澆澆去。”近日,郭莊村幹部在街頭執勤時,對拉著“水管子”的郭志友予以放行。但是囑咐他一定帶好口罩,在田地裡也不能忘記防疫。

這是菏澤市鄆城縣雙橋鎮郭莊村群眾在抗擊疫情,保春耕的一幕。雙橋鎮及時聯繫黃河水利部門,爭取水源,過境河道均能通上黃河水,確保全鎮八萬多畝過冬小麥,及時“喝”上甘甜的黃河水。外出春灌的群眾,採取分批次進行,一個小隊一個小隊的排好,並確保不造成人員聚集。嚴把出村路口,並對每一名群眾進行體溫檢測,確保身體無異常,再放行。同時,在田間地頭的群眾比往常多了兩樣裝備——口罩和消毒液,百姓們在操作灌溉設備的時候,戴著口罩,在地頭放著84消毒液,不定時進行滅菌消毒。

郓城各种“暖心服务”直达田间地头

儲備農資:去辦證

“書記,馬上就要春耕施肥了,可倉庫裡還是空空如也,咱老百姓等著用化肥啊”,2月16日一大早,雙橋鎮平安街上“運國農資”負責人王運國一臉焦急,對著鎮書記張振聲發起了牢騷。

張振聲問清楚了原委,原來是疫情防控期間,所有運輸車輛進行臨時管控憑“證”出入,王運國供貨的廠家沒能及時辦理“通行證”,訂購的肥料運不來,卡在路上。張振聲馬上安排,幫助他在最短的時間內辦好綠色“通行證”。不到一天的時間,“運國農資”的倉庫裡就堆起了小山似的肥料。他不敢怠慢,馬上通知村裡預定的群眾依次拉走。

農資先行,不誤農時。這是鄆城縣雙橋鎮在備春耕中的一個縮影。為了讓老百姓,及時用上肥料,該鎮及時協助審核辦理通行證100餘張,協調投入運輸車輛近百輛。為全鎮協調儲備農資500餘噸,給疫情防控中的百姓備耕吃下“定心丸”。

郓城各种“暖心服务”直达田间地头

農機檢修:要掛號

“各位老少爺們,家裡有急需維修的‘化肥樓’,請到村委會來登個記……”2月15日傍晚,雙橋鎮丁莊村的大喇叭就響起來了。原來,在疫情防控期間,該村農機維修點實行“掛號制”。一是防止人員扎堆,造成病毒擴散;二是防止外村人員進入維修點。

雙橋鎮丁莊村是全鎮有名的農機生產大村,其中春耕施肥中利用率最高的“化肥樓”就是該村的主打產品,不僅暢銷附近十里八鄉,還銷售到附近縣市區。農閒時節,長久未用的機械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許多農戶就趕在農忙前,“售後服務”,保養機械。但今年新冠肺炎的形勢下,村幹部想到了電話“掛號”制,為每一個維修農機的戶,登好記,排好隊。提高了維修效率,也避免了人員聚集。雙橋鎮將這一做法,推廣到各村,每個行政村開放一個修理點,“掛號”維修,備戰春耕。

編輯:馬曉妍 通訊員:崔繼剛 嶽勝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