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控中心发表超7万例新冠肺炎病例流行病学研究,有哪些关键信息?

余夕阳


在2月份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上发表了,中国疾控中心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的研究文章。这是截止目前,国内发表的最大规模的流行病学数据,研究对象包含了70000多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包括确诊及疑似)(研究数据截止到2月11日,当时确诊病例40000多例)。

在这样及时而所调查的发病人数“巨大”的文章里,有哪些内容算是关键信息,值得我们注意呢?

可以说,这样的一篇文章,它的内容应该都十分关键,对我们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下一步的防治及遇到类似的疫情如何应对都非常有参考价值。下面我就我自己比较关心的几个方面和大家交流一下。

1.确诊病例中85.8%有武汉暴露史。

虽然这个结论大家可能也知道,而且现在这个比例可能已经有所不同了,但仍然提示我们,传染性疾病,传染源在整个传染链中的关键作用。而我们自身避免传染性疾病,最重要的就是尽量避免接触传染源,另外要通过戴口罩、勤洗手等方式来切断传播途径。

2.从人口分布看,老年比年轻多;男女差不多

调查的患病人群中,60岁以上的占比,武汉为44.1%,全国平均为31.2%。男女比例全国是1.06:1。这说明可能老年人的“抵抗力”还是相对年轻人弱一点;遇到类似的情况,更要加强防护。也提示老年朋友们,每年冬季来临前,注射流感疫苗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防护。

3.从合并基础疾病上看,合并慢性老年疾病的人发病率比健康年轻人高

从这篇文章中调查的患者来看,患病的人中合并有高血压占12.8%,合并有糖尿病的占5.3%,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的占4.2%。这有两个原因,第一是有这些疾病的人年龄一般比较大,而老年人也是受新型冠状病毒影响比例高的人群;第二是高血压在中国成年人中发病率很高,所以高血压在病人中占的比例与普通人群中的高血压总体分布也不矛盾,并不是像有些朋友们担心的那样,高血压的病人更容易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4.从死亡病例来看,80岁以上比例高

截止到2月11日,文章中调查的44672例确诊病例中,死亡1023例,粗测死亡率为2.3%。但年龄大于等于80岁的病人中,死亡率为14.8%,远远高于平均水平。这也跟老老年病人,合并疾病多、身体基础状况弱有关,在发生疾病时,这些老老年人群容易引发并发症而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5.从疾病的病情分布来看,轻中症为主

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病例,还是以轻中度患者为主,占各类型患者的80.9%。这篇文章中确认无症状患者889例(1.2%)。

这告诉我们两点:第一.大家不要恐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还是以轻中度为主,但也有很重的病例并有一定的死亡率,所以大家还是要做好防护,尽量避免感染;第二、无症状感染者的百分比虽然不高,但绝对数并不少;有症状者大家很容易识别,无症状者做为潜在感染源,可能带来更多的感染风险,但所幸的是,推测无症状者携带的病毒毒力也较弱,对身体造成的危害也相对低一点。

6.病毒潜伏期绝大多数在14天以内

这是一个好消息。湖北省已经采取了很严格的措施,隔离了发病的人群。自湖北省严格隔离后,大家在家自我隔离14天,发病和不发病就“筛出来”了,发病人的接触史也比较容易追问出来,这样就能更快的控制湖北省外的疫情。连续10几天湖北省外病例的连续降低也说明了这一点。大家再坚持一下,湖北省外的疫情应该就快控制了。但现在千万还不要掉以轻心,大范围的聚集,造成群体事件。

一篇好的流行病学资料,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不同专业的人解读也可能不同,多角度看问题,收获更多。


李博士和你谈健康


回答这个问题说实话不是每个人都能回答的。毕竟不是专业人士。也只能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中国疾控中心发表了已超过7万人感染了冠状病毒肺炎。这是一个可怕的说字,病毒的厉害程度不是想像中那样简单。每当打开新闻头条。看到每天病毒感染者不断上升。心里面真不是滋味。特别看到那些医护人员工作者也感染了肺炎。有的甚至丧生了自己的年轻的生命。为了国家,为了人民的健康。舍自己为大家。这种精神我们是所能不及的。是无法体现的。

为了防护疫情的扩散。国家管控不让我们出门。虽然这些日子不能上班。没有收入。但是我们在家里安然无恙的活着,吃着自己亲手做的美食。享受着家人和孩子团聚乐趣。我们付出了什么。难道我们还有怨言。比比那些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我们还能说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