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知识科普:骨质疏松症的病因以、临床症状以及治疗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量减少,小梁骨强度降低,皮质骨变薄,骨易骨折的疾病。它是根据双能X射线吸收法测量的骨密度(BMD)来定义的.a骨密度2.5标准差低于20岁者标准被认为是骨质疏松症。

流行病学

据估计,有1000万人患上了骨质疏松症,另有3400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即骨量低,导致骨质疏松症。它每年造成150万次骨折,大部分涉及腰椎、髋部和腕部。预计大约50%的妇女和25%的男子在其一生中会患上骨质疏松症。2001年,估计用于骨质疏松和相关骨折的国家直接支出(医院和疗养院)为170亿美元。


医学知识科普:骨质疏松症的病因以、临床症状以及治疗

原因

绝经后雌激素缺乏会导致骨密度迅速下降。这一点,再加上衰老导致跌倒的风险增加,导致手腕、脊柱和髋部骨折。其他激素缺乏状态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如睾酮缺乏。糖皮质激素或甲状腺素过量也会导致骨质疏松。最后,营养不良造成的钙和/或维生素D缺乏症增加了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危险因素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

不可修改

  • 成人骨折史
  • 一级相对断裂史
  • 女性性别
  • 高龄
  • 痴呆症
医学知识科普:骨质疏松症的病因以、临床症状以及治疗

潜在风险

  • 当前吸烟
  • 体重<58公斤(127磅)
  • 雌激素缺乏
  • 绝经早期(<45年)或双侧卵巢切除术
  • 经前经期经期延长(>1年)
  • 低钙摄入量
  • 酗酒
  • 矫正后视力受损
  • 反复跌落
  • 体力活动不足
  • 健康不良/虚弱
医学知识科普:骨质疏松症的病因以、临床症状以及治疗

与骨质疏松有关的疾病清单:

性腺低状态-Turner综合征,Klinefelter综合征,神经性厌食症,下丘脑闭经,高泌乳素血症。

内分泌紊乱-库欣综合征,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腺中毒,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肢端肥大,肾上腺功能不全营养和胃肠疾病-营养不良,肠外营养不良,吸收不良症状,胃切除术,严重肝病,特别是胆汁性肝硬化,恶性贫血。风湿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血液疾病/恶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和白血病、肥大细胞增多症、血友病、地中海贫血。

遗传性疾病--成骨不全症、马凡综合征、血色素沉着症、低磷症、糖原储存疾病、同型尿症、Ehler-Danlos综合征、卟啉症、门克斯综合征、大疱表皮松解症。

其他疾病--固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妊娠和哺乳,脊柱侧凸,多发性硬化,结节病,淀粉样变。

医学知识科普:骨质疏松症的病因以、临床症状以及治疗

病机

骨质疏松症的潜在机制是骨吸收和骨形成之间的不平衡。要么是骨吸收过度,要么是骨形成减少。骨基质由成骨细胞制造,而骨吸收则由破骨细胞完成。小梁骨是长骨和扁平骨中心的海绵样骨。皮质骨是骨头的硬外壳。由于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栖息在骨表面,小梁骨更加活跃,更容易发生骨转换和重塑。在任何明显的骨折发生之前很久,小梁骨的小毛刺破裂,并在被称为重塑的过程中被改造。在生理压力下,骨骼会生长和改变形状。跑步者的骨性日珥和附着物在形状和大小上与举重运动员不同。它是一种骨折的积累,在小梁骨,不完全修复,导致骨质疏松的表现。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部位包括腕部、髋部和脊柱,小梁骨与皮质骨的比例相对较高。这些区域依靠小梁骨来获得力量。

低峰值骨量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骨量在25岁和35岁之间的男性和女性都达到峰值,此后逐渐减少。在青春期通过运动和适当的营养达到更高的峰值骨量对于预防骨质疏松是非常重要的。

医学知识科普:骨质疏松症的病因以、临床症状以及治疗

骨重塑很大程度上受营养和激素因素的影响。钙和维生素D是正常骨骼生长所需的营养素。甲状旁腺激素调节骨的矿物质组成,较高的水平导致钙和骨的吸收。糖皮质激素导致破骨细胞活性增加,导致骨吸收。降钙素、雌激素和睾酮增加成骨细胞活性,导致骨生长。绝经后雌激素的丢失会导致一个阶段的快速骨丢失。同样,男性的睾酮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并且与男性骨质疏松有关。

体力活动会导致骨骼重塑。终生保持体力活动的人患骨质疏松的风险较低。相反,卧床不起的人的风险显著增加。运动对青少年的影响最大,对峰值骨量的影响最大。在成年人中,体力活动有助于维持骨量,并可使其增加1%或2%。最后,如果不是因为导致骨折的跌倒,骨质疏松症本身就不会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与年龄有关的石棺症,或肌肉质量的丧失,平衡的丧失和痴呆在很大程度上导致骨质疏松患者骨折风险的增加。晚年的身体健康更多的是下降的风险,而不是增加的骨密度。

自然史

今天,大多数骨质疏松症都是在症状发展之前就被诊断出来的。这是由于广泛的骨质疏松筛查使用DEXA扫描。治疗后骨密度增加,骨折风险降低。

在缺乏治疗的情况下,公开的骨质疏松症是骨折的预兆。有些骨折,如椎体压缩骨折或骶骨功能不全骨折,一开始可能不明显,病人和医生认为是非常严重的背部疼痛或完全没有症状。髋部骨折和腕关节骨折更为明显。

医学知识科普:骨质疏松症的病因以、临床症状以及治疗

髋部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在美国,骨质疏松每年导致250,000多个髋部骨折。据估计,50岁的白人女性患股骨近端骨折的风险为17.5%。从第六次到第九次,所有人口的髋部骨折发病率每十年增加一次。在80岁或80岁以上的男女中发病率最高。

据估计,每年有70万妇女有第一次脊椎骨折。在50岁的白人女性中,临床发现的症状性脊椎骨折的终生风险约为15%。桡骨远端骨折,通常为Colles‘型,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第三种最常见类型。Colles‘s骨折每年的总数约为25万。白人女性患Colles骨折的终生风险约为16%。到70岁时,大约20%的女性至少有一次手腕骨折。

诊断

双能X线吸收法被认为是诊断骨质疏松症时,骨密度(BMD)在2.5以下。为了鉴别骨质疏松的可能原因,血液检查和X光检查通常是为了排除癌症与骨转移,多发性骨髓瘤,库欣氏病和上述其他原因。

患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如使用类固醇)通常使用维生素D和钙补充剂。在肾脏疾病中,使用了几种不同形式的维生素D(D3),因为肾脏无法从前体中充分合成D3。

医学知识科普:骨质疏松症的病因以、临床症状以及治疗

在骨质疏松症(或很高的风险),双膦酸盐药物是处方药。最常处方的双膦酸盐是阿仑膦酸盐(Fosamax?)每天10毫克或每周一次70毫克。最近,重组甲状旁腺激素(Terparatide)已被证明是有效的骨质疏松症,无论是单独或与阿仑膦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