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到底是老师在教还是家长在教?

威ver


看了你的详细描述,也觉得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你可能觉得以前的咱们这辈没有网络,学习基本上都是独立完成,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也很多,学生学习受到干扰的因素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能做到自觉自制,所以这就需要家长的配合!另外我们可以换位思考,老师每天要面对很多学生,同时还有教学之外的任务,而且你可以把陪学生作业当做亲子陪伴的一个过程,了解孩子当前的学习状态,所以心态很重要!要知道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也是失败的,二者所承担任务各有不同而已,毕竟孩子管你叫爸妈,老师不过是孩子人生路上的一阶段导师而已!



任楠小燕子


既然是说到了“现在”,那么自然应该有一个“过去”。

我不知道你的过去是怎样的, 我的过去是父母基本上是不管孩子的学习的,当然也不能说完全不管,尤其是当老师“告状”的时候,那就不是一般的管教了……

但是在学习这件事情上,多数父母确实操心很少。

毕竟我那个年代中职毕业都包分配,成绩好的反而才能考得上中专,很多父母的认识就是早点工作挣钱比什么都好。

我父亲是那个时代的高级知识分子了,我家算是书香门第了,然而又能怎样?

我搜遍了自己的所有能够记得起来的回忆,除了能够回想起每次(我也不确定是不是每次)快到考试的时候父亲最多跟我说一句:“快考试了,少玩点。”

我小学成绩属于倒数,父亲也从不生气,我也没啥不一样的感觉。

等我上初中开始突然开窍了直接逆袭到了最优秀的那部分学生时,他还是那样的淡定,我有印象他第一次初中考试考了班级前几名时候只是给我来了一句:“你本来就应该考这样!”然后就没啥了。

除此之外大概就是就是每个学期末的家长会发下来成绩单(我们的成绩单是含有各科分数、班级名次和年级名次的)之后他会给我分析一下理论我还能够在考多少分……好吧,我觉得他确实挺神的,仅仅只是看看成绩单上的分数就给我订了一个目标,然后也就没然后了。

到后来考上重点高中,然后有考上了一所985大学我都没有任何的印象家人对我学习问题有多多少期待或者是要求。

但是现在我孩子都六年级了,最初几年我工作很忙,忙到了一周可能会有3、4天甚至更多时间都不在家。

等到我时间宽裕了孩子都5、6岁了。

从那时候开始,我就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孩子的教育问题上。

你说的这些问题我全都遇到过,但是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在我的求学过程中,我可以说是孤独的走完了整个学习之路,事实上也因此走了不少的弯路。而我现如今有很多的经验和心得可以帮助我的孩子提高效率、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和更全面的锻炼,所以我会尽全力去帮助他。

因此面对你说的这些事情甚至比你说的这些事情还过分的事情我都是坦然面对的。

在我看来,这些问题根本不配让我觉得为难的,如果区区这点破事儿都会让我烦躁、恼火、抱怨什么的,我还有什么资格去要求孩子面对各种困难的时候不要轻言放弃,还有什么脸跟孩子谈“方法总比办法多”?

你说的每一件事情我都有多种办法可以解决,我都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搞定完成,而且过程是我跟孩子都开开心心的搞定,然后我们会把节省出来的时间用来做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情比如说我们的巩固拓展,比如说阅读,比如说兴趣特长等等。

我也因为孩子的一些问题生气过,孩子嘛总不可能什么时候表现的都很好。

但是问题终究是要解决的,而且如果你越是对教育心理学等有所了解的时候,你就越是觉得生气发火是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的。

那怎么办?

多跟身上有积极正能量的人交流——于是我加过很多家长群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全国的父母。

我把我的想法分享给大家,大家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给我。

就这样,孩子在学,我们也在学,慢慢地孩子进步了,我们也进步了。

所以到了今天我可以跟这位家长说:“你说的都不是事儿。”

但是这也是一个过程,我不可能要求你作为刚上学的孩子家长就能够知道那么多,但是作为过来人,我还是想提醒你:父母身上的正、负能量都会给孩子带来正面的或者是负面的影响。而父母解决问题时的态度、行为甚至干脆就是父母努力的样子都会对孩子带来耳濡目染的影响。

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认为我们做父母的不说也要做成那样的人,但是应该尽量把那种品质传递个孩子,而这个传递的最好方式,就是我们的言行。

你问:“孩子到底是老师在教还是家长在教?”

其实你可以不学的,你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教的。

如果你自己不准备做这些,那么你可以选择是否跟现在的老师去学。

但是你不能因为你自己不适应就去否定老师。

现实中,同样是一位严厉的老师,有多少人反对就有多少人支持,这点你慢慢就会知道了。

不要说这种话,因为看你的问题描述我就可以肯定你现在没有能力自己教,真的,不是我瞧不起你,而是我真的就这么确信。

你看不到老师的价值的时候不是老师价值低,而是你的认知有问题。

但是现在有人告诉你可以怎么去做,你却认为这是给你找麻烦。

退学或者转学吧。

真的不要抱怨了,没用的,最终受到影响的只是自己和自己的孩子。

事实上,我绝对相信你孩子班有很多家长持有跟你完全相反的意见——他们会认为自己孩子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以为认真负责的老师,会非常愿意积极配合好老师帮助自己孩子进步……

你能想通这点的时候,你就不会再为这些破事儿而感到闹心了。


随便看看微笑不语


我觉得现在的孩子是因为家长的过度紧张,本来是老师在教的,变成家长在教了。

想当年我们读书家长从来不看作业,不听背诵,我们一样的读过来了,现在的孩子有哪个家长不看作业,不听背诵的。

现在的教育有点本末倒置了。



半个村妇


老师教学生知识,家长教孩子长大。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既然出发点是一样的,必然需要家校共同合作。

中国的教育主要还是考试为主,而且,现在的知识点越来越来,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了,学生和家长压力很大也是一种趋势。

建议这位家长可以这么做:

一、调整心态

感觉你现在是带着情绪在辅导幼儿了,所以,容易影响幼儿,完成学习效果不好孩子学不好,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遇到不懂的会问很正常,如果你不会就让他记录下来,明天回学校问同学或者老师。不要责备和吼叫孩子。

二、了解情况

如果觉得应付不来,可以找其他家长聊聊,听听别人的想法和意见,如果只是你会有这方面的问题,那可能是你太焦虑了,如果其他家长跟你意见一致,建议可以大家一起跟学校老师反应下,看能不能采取一些措施,或者做出调整。

三、家校合作

老师的教法大同小异。学生的领悟也各不相同。而且和家庭氛围也有关,老师尽力教好自己的课,而学生学不好是学习能力有差异。老师和家长要多关注孩子,及时沟通孩子的情况。有什么意见,主动提出来。


十月微光


你问这个问题是否想说明,现在老师让家长监督孩子有错?那我们来看看监督跟辅导的区别。监督是指孩子有没有做作业,家长应该了解,辅导是孩子遇听写,需要家长辅导完成。现在的家长,恨不得孩子完全按家长思维去做作业,一旦看见孩子没有按自己思维,就唠唠叨叨的不停。在学校老师属于教育,回家属于家长教育,作业属于孩子自己。


令狐青云89088282


老师与家长都在尽心尽力地在教,特别是面对学期阶段和小学阶段的孩子,家长和老师都非常的用心在教。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开老师和家长任一方都不可能得到健康成长。虽然老师和家长承担的教育责任与义务是一样的,其区别就是教育与培养孩子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罢了。

老师的教育与培养孩子的重点主要侧重于孩子的智商方面的内容,家长的教育与培养孩子的重点主要侧重于孩子的情商方面的内容。

无论以孩子的智商内容为核心的教育活动,还是以孩子的情商内容为核心的教育活动。都不是绝对的和独立的,是不能分清界限的。在对孩子的全面培养上,对于老师和家长来说,应该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只有老师与家长的常态化的彼此密切配合与协同,才能真正教育好孩子。


关注新教育


这个设问提得很沉重,大致可能代表了以下三种疑惑:一是教导孩子的主体是家长,教师退到从辅的位置,家长觉得教师不给力,把过多的负担强加给了自己,而自己又力不从心,故生怨气;二是教导孩子的主体是教师,家长处于配合的角色,但这个配合常常缺失,使教师许多教育措施得不到家长的有力支持或协助落实,教师也心生不平;三是家长、教师共同教育,但定位不准主次不明,有些事或大家都管,有些事或大家都不管,故犯疑惑。

不管上述问题指的是哪种情况,实际上对孩子良好的有效的教育从来都应该是家长、教师的密切配合,使孩子在家、校、社会的不同成长环境中都能得到科学的、完整、和谐、良性的影响。当然,要达到这个效果,就依赖于家、校间的协调沟通密切配合,共商育儿大计,互授育儿技术、共筑成长乐园!


春涧鸣鸟


我认为现在的教育并不像以前一样了,老师也不像以前一样尽心尽力,尤其是一年级最为严重,因为现在的孩子幼儿园结束都会上幼小衔接,有的甚至在幼儿园大班就已经把一年级的内容学完,一年级的老师也会知道这一现象,就不会那么尽心尽力的教了,所以对于那些接受能力比较慢的孩子来说,讲课时间短,理解不了内容,自然而然就要家长来教了。


幼教布丁


说到教育,我认为社会、家庭、学校都有责任。社会应该提供一种良好的教育氛围和环境;父母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家庭教育十分重要;学校不光是给孩子们传授知识、还应该致力于培养孩子们的完整人格和品德!


雁城侠客


现在的孩子老师和家长都应该付出辛苦,形成教育合力,帮助孩子成材。随着观念的变化,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也来越多的参与到了孩子的教育中,特别是文化课的教育中。这对孩子来说是个好事情。再出色的孩子,没人正确引导和鼓励,也难以成材。其实现在家长的付出,帮助了孩子,也就是帮助了家庭,帮助了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