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區水務局“三位一體”助推重點項目復產復工

成立防疫工作小組、安排專人輪流值守、設置隔離場所、提升防控效果……武侯區水務局積極採取多種措施,“人防、物防、技防”三管齊下,織密織牢疫情防控網,緊盯重點水務工程復工聚焦用力,扭住河道日常管護跟蹤問效,圍繞汙水處理站運營加強監管,督導企業始終以務實舉措助推施工單位積極復工。

武侯區水務局“三位一體”助推重點項目復產復工

外防輸入,內防擴散,雙管齊下構築安全防控網

武侯區水務局為確保水務工程有序復工,指導成都德潤錦隆環境治理公司、成都建工集團“宜居水岸”項目部、信泰建築公司等企業成立由項目負責人任組長的防疫工作領導小組,要求嚴格落實省市區疫情防控要求,扭住建立健全專職防控隊伍不放鬆,有的放矢地展開防控工作。

武侯區水務局“三位一體”助推重點項目復產復工

“我們分類制定了防控措施18條,配備了保障應急車輛6臺,同時在各個企業內部,也安排專人定崗定位輪流值守,加強對進出人員的體溫檢查、車輛(機具)的消毒。”防疫工作領導小組相關負責人說道。

“人防”是組織疫情防控的關鍵。同時為保證疫情防控工作紮實開展,武侯區水務局指導各企業組織專班工作人員進行疫情防控專項培訓,增強全體人員防護意識,做到“自身不感染、不交叉感染”,確保防控措施有效落實。

武侯區水務局“三位一體”助推重點項目復產復工

在“物防”方面,多方籌措物資器材。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武侯區水務局的協調下,我們採取購置、自制等方式,儲備防控物資、添置防控器材、設置隔離場所,盡全力滿足疫情防控期間復產復工所需。”記者在部分項目建設現場看到,企業結合場地實際和工種作業特點,自制簡易隔離墩、隔離網、消洗池、噴灑器等器材,設置觀察區和隔離室,指定固定場所放置酒精、消毒液等危險品並安排專人保管,確保復產復工安全順利。

“一防兩保”,優化提升技術流程,三位一體提升防控效果

“技防”是提升防控效果的關鍵。以防控疫情擴散、保安全生產、保職工健康的“一防兩保”為工作重點,改進汙水處理站汙水處理工藝、增設工程作業區消殺流程,提高疫情防控期間生產作業安全。

武侯區水務局“三位一體”助推重點項目復產復工

涼水井、三河汙水處理站針對疫情防控期間進站汙水有害物資含量複雜多變、日處理汙水在3000噸左右的情況,在汙水處理工藝流程中加大紫外線消殺強度,提高水質檢測頻率,儘量減小甚至消滅處理出水中糞大腸菌群數,降低新型冠狀病毒通過糞便傳播的風險,確保了汙水處理站處理出水安全、達標,從源頭消滅病毒。

另一方面,除每天向指定區域定時消毒2次、嚴格作業人員體溫檢測外,落實車輛進入作業區登記消毒,並嚴格限制進廠(站、場)數量和頻次,向在崗人員每人每天發放一次性口罩1只,併為特殊崗位配發一次性手套;嚴格落實分餐制並分時段輪流就餐,每天詢問檢查在崗人員身體狀況,對返崗員工按規定進行隔離觀察,做到精準防疫。

武侯區水務局“三位一體”助推重點項目復產復工

隨著企業商戶復工復產、人員返程等新情況出現,疫情防控進入關鍵時期,企業復產復工容易形成人員聚集,疫情防控容不得半點馬虎,武侯區水務局也將把指導服務相關企業作為當前一項重要工作,堅持“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體,做到有序復工和精準防疫兩不誤。

武侯區水務局“三位一體”助推重點項目復產復工

據瞭解,截止目前,區內相關企業共儲備口罩2720個,還有4000個口罩正積極採購中。此外還儲備了酒精355升、消毒液396升、護目鏡130個、一次性手套520雙等其他防控器材,以保障河道管護公司、汙水處理站等運管企業的正常運轉。

(記者 王良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