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区水务局“三位一体”助推重点项目复产复工

成立防疫工作小组、安排专人轮流值守、设置隔离场所、提升防控效果……武侯区水务局积极采取多种措施,“人防、物防、技防”三管齐下,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紧盯重点水务工程复工聚焦用力,扭住河道日常管护跟踪问效,围绕污水处理站运营加强监管,督导企业始终以务实举措助推施工单位积极复工。

武侯区水务局“三位一体”助推重点项目复产复工

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双管齐下构筑安全防控网

武侯区水务局为确保水务工程有序复工,指导成都德润锦隆环境治理公司、成都建工集团“宜居水岸”项目部、信泰建筑公司等企业成立由项目负责人任组长的防疫工作领导小组,要求严格落实省市区疫情防控要求,扭住建立健全专职防控队伍不放松,有的放矢地展开防控工作。

武侯区水务局“三位一体”助推重点项目复产复工

“我们分类制定了防控措施18条,配备了保障应急车辆6台,同时在各个企业内部,也安排专人定岗定位轮流值守,加强对进出人员的体温检查、车辆(机具)的消毒。”防疫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说道。

“人防”是组织疫情防控的关键。同时为保证疫情防控工作扎实开展,武侯区水务局指导各企业组织专班工作人员进行疫情防控专项培训,增强全体人员防护意识,做到“自身不感染、不交叉感染”,确保防控措施有效落实。

武侯区水务局“三位一体”助推重点项目复产复工

在“物防”方面,多方筹措物资器材。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武侯区水务局的协调下,我们采取购置、自制等方式,储备防控物资、添置防控器材、设置隔离场所,尽全力满足疫情防控期间复产复工所需。”记者在部分项目建设现场看到,企业结合场地实际和工种作业特点,自制简易隔离墩、隔离网、消洗池、喷洒器等器材,设置观察区和隔离室,指定固定场所放置酒精、消毒液等危险品并安排专人保管,确保复产复工安全顺利。

“一防两保”,优化提升技术流程,三位一体提升防控效果

“技防”是提升防控效果的关键。以防控疫情扩散、保安全生产、保职工健康的“一防两保”为工作重点,改进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工艺、增设工程作业区消杀流程,提高疫情防控期间生产作业安全。

武侯区水务局“三位一体”助推重点项目复产复工

凉水井、三河污水处理站针对疫情防控期间进站污水有害物资含量复杂多变、日处理污水在3000吨左右的情况,在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中加大紫外线消杀强度,提高水质检测频率,尽量减小甚至消灭处理出水中粪大肠菌群数,降低新型冠状病毒通过粪便传播的风险,确保了污水处理站处理出水安全、达标,从源头消灭病毒。

另一方面,除每天向指定区域定时消毒2次、严格作业人员体温检测外,落实车辆进入作业区登记消毒,并严格限制进厂(站、场)数量和频次,向在岗人员每人每天发放一次性口罩1只,并为特殊岗位配发一次性手套;严格落实分餐制并分时段轮流就餐,每天询问检查在岗人员身体状况,对返岗员工按规定进行隔离观察,做到精准防疫。

武侯区水务局“三位一体”助推重点项目复产复工

随着企业商户复工复产、人员返程等新情况出现,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时期,企业复产复工容易形成人员聚集,疫情防控容不得半点马虎,武侯区水务局也将把指导服务相关企业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坚持“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做到有序复工和精准防疫两不误。

武侯区水务局“三位一体”助推重点项目复产复工

据了解,截止目前,区内相关企业共储备口罩2720个,还有4000个口罩正积极采购中。此外还储备了酒精355升、消毒液396升、护目镜130个、一次性手套520双等其他防控器材,以保障河道管护公司、污水处理站等运管企业的正常运转。

(记者 王良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