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一年级小学生上直播讲课,家长抢着答题,对此你怎么看?

紫竹长青


一年级的孩子上直播课恐怕效果不会太好,题目中所描述的这种现象,如果没有家长的话,估计孩子们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办?

实际上很多省市的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明确了小学低年级阶段不允许开设网上直播课,也不允许开展网上授课。

这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网上授课这种形式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学生,更不适合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所以有关教育主管部门才会叫停这种方式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实施。

对于现在发生的疫情来讲,全国人民都非常关注。教育上主要还是从事网上授课,但是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人都发现了,网上授课的弊端还是比较大的,长时间来看,很多孩子可能会以各种理由的方式,不学习不做作业,家长不知道,老师没辙。

所以如果真的是一年级的小朋友,家长那么积极,恐怕也不可能,不能坚持太长时间,这是一个客观状态,刚开始很热闹,感觉到很新奇,所以无论是积极性还是互动性都非常高,可是呢时间才能沉淀一切。

好在我们慢慢的看到现在疫情得到了相当的控制,3月份开学已经成了大概率事件。

其实3月份开学也不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了,从这一次疫情的发生,给我们很多的中国人明白了一个道理,网上授课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学生,这个教训可能也算一个收获吧。


义诚老师


家长的积极性也太高了吧!建议不要干涉孩子的正常的学习。我是王老师,专注于小学数学,分享解题策略,推广趣味数学,提供家庭辅导建议,欢迎大家的关注!低年级大部分地区是不强制线上课堂的,毕竟年龄还较小,不熟练也不适合长期接触电子设备。学习是孩子的事情,家长事事代劳只会起到反面的效果,这是过度干涉孩子学习的表现。学习的主体到底是谁呢?

线上课堂不适合低年级孩子

王老师不建议低年级孩子上直播课堂,首先肯定是坐不住,这是年龄阶段特点,另外由于缺少好的互动方式,上了也没有效率。拿数学来讲,更建议老师多布置一些数学活动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积累日常数学经验,这是课堂上欠缺的。以下学期主要内容为例。

① 100以内数的认知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手机生活中的100以内数,制作百数表练习数感。

② 平面图形认知

一年级很多数学内容和生活息息相关,课堂更应该在生活中,除了数域的拓展,还有对于空间和图形的认知,本身就需要家庭的引导和配合。找出家中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图形,鼓励孩子自己描述图形特征,通过七巧板,折纸等动手操作和趣味游戏,加强孩子的空间观念。

③ 人民币认知

人民币知识是下册的难点,家长有时间抢答还不如和孩子来一次模拟购物活动,为下学期学习做好准备。

结束语:一年级刚入学,有时家长对孩子学习过于干涉,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你能帮孩子答题,写作业,却不能替代他的思考内化过程。结合孩子认知阶段特点,科学引导,放正自己的位置,以上!

学习更多好玩有趣的数学学习方法


一学堂王老师


小孩子上网课,家长抢着答题,就好像家长代劳幼儿园孩子的家庭作业本质上是一回事。习惯于替孩子代办一切,是现在很多家长身上的通病。


替孩子代办是源于什么原因呢?

1. 省时省力

现在家长们对于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孩子反馈最多的就是孩子动作慢。因此,一般从幼儿园开始,各种作业,亲子作业,基本都是家长在完成。因此对于,一年级小学生,家长抢着回答,就可以更快的完成了。


2. 让孩子开心

还记得幼儿园时期,很多家长会代劳小朋友做手工吗?因为小孩子的作品是比较粗糙的,很多家长因为争强好胜,怕第二天老师批评。大家知道孩子都喜欢被表扬,因此家长为了替孩子争取到老师的表扬,经常会代劳作业。一年级学生直播课,家长抢着答题,也是一个道理,他们觉得如果自己帮孩子得到第一名,得到老师的表扬,孩子就会开心。


3. 家长自己本身自尊心太强,要面子

现在的很多面对孩子的作业,学习上,考虑更多的自己的面子。在其他家长的面前的面子,在老师面前的面子。完全忽略了对孩子的影响。

替孩子代办给孩子造成的害处

教育的主体是孩子,一切教育行为都要以孩子为主,以孩子的所学所得为目标。而现在的很多家长恐怕在平时的孩子教育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替孩子代办就是忽略了教育的本质,忽略了孩子的主体地位。


这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害处呢?


1.孩子习惯依赖他人

小时候家长经常对孩子的事情代办,孩子渐渐养成对别人的依赖性。失去了独立自主的能力。这一点不仅在学习上,更会延伸到生活中。比如以前小,你主动给孩子剥鸡蛋,孩子长大了,就不会自己剥鸡蛋。这个梗,大家应该都知道。


2. 孩子变得自私自利

小时候家长经常对孩子的事情代办,孩子会变得自私自利。因为从小,他就是全家的中心,所有人都是围着他转,替他张罗一切。这样的孩子是不会替别人考虑的,他想得只有自己。因此,想要老有所依,就停止替孩子包办一切吧。


3. 孩子变得没有责任感

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你替孩子抗了一切,却要求他抗住整个世界。”说得比较夸张,但是很形象。小时候,什么事情都是家长代办的,这样的孩子,从小压根就不用为自己负责,更何谈为他人负责,所谓的责任感,能有才怪呢!


4. 孩子不懂感恩

从小习惯于接受家长的代办,孩子的潜意识里就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对身边的人和事狠冷漠,不懂感恩。


不管是依赖性,自私自利,缺乏责任感,不懂感恩哪一个都有可能成为孩子成大道路上的绊脚石。面对这么的害处,家长们,以后应该避免大包大揽了。

那该怎么办呢?

1. 用行动告诉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每个孩子都时常会听到这句话。但是为什么孩子还是不够独立自主呢?因为很多家长只是口头上这么说,实际行动都从来没落实过。以后能让孩子做的事情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做,比如洗袜子,整理书包,安排作业......


2. 小事都让孩子自己独立做主

多在小事上让孩子自己做主,比如穿什么衣服,买什么文具。吃什么,甚至家里的事情也可以多征求孩子的意见,比如一日三餐,日用品的购买.......


2. 教会孩子多为他人考虑

李玫瑾教授告诉我们一个很好用的方法:在给孩子吃东西的时候,让孩子先给家里人吃,最后才给孩子吃。这样可以培养孩子考虑他人的习惯。


3. 鼓励孩子多帮助别人,也对感谢别人的帮助

比如小贝有一次告诉我,他给以为老奶奶开门的事情。我当场狠狠地表扬了一番,孩子很受用,后来很多孩子见到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都会向前给予帮助。学会了帮助别人,就会收到别人的感谢。下次别人帮助他的时候,自然更的懂得感恩。

结束语:

现在很多家长习惯于对孩子事情,不管学习还是生活,进行大包大揽。希望看到这篇回答,可以改变思维,更多从孩子的教育出发,停止大包大揽。家长放手,孩子才会成长的更好!


cao听听


我认为一年级学生上直播讲课没有效果反而带来负面作用。很多中文都不识,字的意思不懂,直播讲课孩子一知半懂,起不到效果。家长还抢着答题是完全错误的,提供孩子的依赖性思想。抑制孩子的智力开发和接受能力。家长这样的做法我认为好事变坏事。自找麻烦。一年级学生上直播讲课不适应这些孩子,也不适合这种直播。


小兵9402603276173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和家长来说,在这次疫情中,他们面对的一个网络课程是全新的一个东西,他们对于孩子的把控以及家长对孩子的一种管教的程度都是需要一个尝试的过程。

在网络课程中,孩子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自己又该怎样做,家长要如何配合呢?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思考。

第一,在网络课程中,老师与孩子其实是在媒体中的一个面对面的交流,而这种面对面的交流,相对于在课堂面授课中它的空间限制是比较大的,因为在教室里面上课,老师给孩子的一个知识传递过程,他是可以观察到孩子的一个及时反应和吸收的过程的检测的,但是在网络上的课程,他需要孩子在听取录像音频的效果下,去理解老师所说的知识和方法,而这个过程中孩子的专注和家长的监督是很重要的,因为一年级的孩子必定自制力和一些纪律意识和专注力都是不够的。所以在家长的配合下,要先专注于孩子的专注意识和心理意识的把控,而不是在知识层面上去帮助他,因为在上课时需要的是孩子的投入和理解以及运用的过程,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在一旁陪着他听课,也可以只把控它的几率和专注力,其他的都交给孩子。

第2个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其实我们在管教孩子时,家长过多的操心,其实是干涉了孩子在自我成长或者是学习方法的锻炼上的一种障碍。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这样的架子,孩子的数学题本来是会计上的,只是他的思路不够流畅,在做题的过程中总是磕磕绊绊的,所以家长很着急,干脆把答案给他说了一遍,并且告诉他这是什么原因,但是这个过程真的是帮助到孩子了吗?其实比较起孩子自己磕磕绊绊的,但是这种思路是他自己思考的过程,他需要自己锻炼这个过程的完整性,而比起你给他告诉他,那么这个效果其实是阻碍了孩子的一个思考成长的过程。所以说我们有很多时候需要放手给孩子一次机会,这次机会不仅是对家长的一种考验,因为你的心态很重要成功,决定了你对孩子管教程度,的一个把控也对孩子来说是一种锻炼,因为他需要尝试,成功也好失败也好,这样这对他来说都有一些促进的积极作用。

所以在这个问题中而是,我们看到了一些家长的一种心态的问题,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千万不要成为他学习成长的一种,而是要成为他在学习上的一个恰当的引导者和参与者,不要变成了这个学习的主角,因为学习的主角永远是孩子。


思维数学小课堂


其实很好理解。家长就是像平时辅导一样,对于没有及时回答的都是引导着小孩回答,不知不觉中就回答了。加上都不希望自己落后也就变成了家长回答。


寧靜的山里蛙


那只能提醒家不能喧宾夺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