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一位“代購”社長的一天,早出一車菜,晚歸百家貨

瀘州一位“代購”社長的一天,早出一車菜,晚歸百家貨

朱小剛的記事本上記滿了代購明細。蔡有攝

蔡有 胡容四川在線記者 魏馮

近幾天,瀘州市江陽區丹林鎮梨花村朱小剛當起了“代購”,賣的是蔬菜,買的卻是大米、麵粉、磷肥……

原來朱小剛是梨花村七社社長,也是當地的蔬菜個體經營戶。在丹林鎮,梨花村算是一個大村,全村有10個社、人口5000多人,村裡的產業以蔬菜種植為主。

疫情防控期間,村上要求村民不趕場,儘量不出門、不聚集。為了解決村民賣菜難和生產生活物資購買難的問題,朱小剛開著自己的“川EEL086”,上午到村民的家裡收菜運到集市上去賣,下午賣了菜就義務幫村民代購生產生活物資。

泸州一位“代购”社长的一天,早出一车菜,晚归百家货

朱小剛到遊正其老人地裡收菜。蔡有攝

“118斤,1元一斤,這是120元,您老拿好。”在一塊兩畝多的白菜地裡,73歲的遊正其老人不出家門,就把自家種的蔬菜賣了。“全部收完應該有2000、3000斤,朱社長每天都來收,還幫我背上車。”

泸州一位“代购”社长的一天,早出一车菜,晚归百家货

朱小剛到場鎮上幫村名代購農資。蔡有攝

另一處,在村民孫志偉家門口,朱小剛正在幫著孫志偉搬運大米、麵粉等物資。卸完貨,朱小剛翻開自己隨身攜帶的本子,在上面打了個記號。記事本上,密密麻麻地記錄著賣菜村民的名字和村民需要代購的名細。

泸州一位“代购”社长的一天,早出一车菜,晚归百家货

朱小剛將蔬菜搬上車。蔡有攝

“朱社長是個好人,幫了我們一個大忙。這不,沒出門想買的東西一樣不差,還不收一分運費。”孫志偉說。

疫情期間,朱小剛賣完菜後,會開著車在場鎮裡四處轉轉,他要抓緊時間幫村民代購所需的各類生產生活物資。“老闆,來五包碳銨、5包磷肥。”在一家農資門市,朱小剛將代購的化肥搬上車。付完錢,朱小剛和他的“川EEL086”漸漸消失在街道的盡頭。

#SplitPageHere#

泸州一位“代购”社长的一天,早出一车菜,晚归百家货

朱小剛到場鎮上幫村民代購農資。蔡有攝

泸州一位“代购”社长的一天,早出一车菜,晚归百家货

朱小剛正在登記村民代購的物資。蔡有攝

泸州一位“代购”社长的一天,早出一车菜,晚归百家货

朱小剛正在記錄老人要買的物資。蔡有攝

#SplitPageHere#

泸州一位“代购”社长的一天,早出一车菜,晚归百家货

朱小剛到場鎮上幫村民代購農資。蔡有攝

泸州一位“代购”社长的一天,早出一车菜,晚归百家货

朱小剛正在幫村民孫志偉搬運物資。蔡有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