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隶贸易:探索深蓝大海下的海路交织

导语:

自15世纪开始,新航路开辟使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中。世界渐渐地连成一体。从西方的马可波罗历险记,到东方耀武扬威的郑和下西洋,都在证明着地理大发现的历史性。海洋不再是交流的障碍,开始扮演必要的角色。伴随着探索时代的开始,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与贸易交流频繁,并由此萌生殖民主义和自由贸易主义。但是伴随而来的黑人奴隶贸易也不断加强,成为人类史上的一大悲剧。究竟在深蓝帝国笼罩下300多年的奴隶贸易,在文明与野蛮之中,它经历了什么?

奴隶贸易:探索深蓝大海下的海路交织

(图一,新航路开辟线路)

从奴隶到贸易,再到奴隶贸易

在阐述奴隶贸易之前,我们有必要认真思考一下奴隶和贸易的含义。奴隶,理论上概括起来就是失去人生自由,被他人任意任命驱使的人。实际上,奴隶的具象多样。例如,在古代希腊和罗马社会中被迫一辈子都要在矿场劳动的奴隶,也有任命于文字性工作的知识分子奴隶,还有先秦时代战败成奴。即使到了19世纪,奴隶也大量存在于古巴和巴西的农场中。因此,奴隶一词历史跨度大,而且是时间和空间双双并重,其复杂性难以用一句话来形容。

奴隶贸易:探索深蓝大海下的海路交织

(图二,古希腊的奴隶矿工)

贸易,从理论上说,就是指代买卖或交易行为的总称,但前提是以货币为媒介。从古代的物物交换等有形的价值贸易,到现代的无形贸易包括资金,信息,人才都可以作为贸易的形态。即使贸易跨越时间和空间大,但毕竟是各国通用,不用过于深究。奴隶贸易,顾名思义,也可以从上述的概念中组合而成。值得注意的是,奴隶贸易大多数带有非人道主义以及殖民主义特征。

东非和北非的奴隶贸易

专家拉尔夫·奥斯汀曾收集并分析非洲东部和北部的奴隶贸易的数据。以7世纪开始到19世纪结束,越过撒哈拉沙漠被送往摩洛哥、埃及四周区域的奴隶就高达940万人,从红海去往阿拉伯半岛和从印度洋送往西南亚各地的奴隶人数至少有500万人。所以,总共加起来,在12个世纪之内,至少有1460万奴隶被送往异国区域,远远高于我们所认知的大西洋奴隶贸易的人数。这份数据足以证明,东非和北非奴隶贸易规模之大。

奴隶贸易:探索深蓝大海下的海路交织

(图三,非洲押奴图)

这些非洲的奴隶除了被卖往以上笔者所描述的地方,还在9世纪到18世纪之间源源不断被送往中国和印度。即使我们无从得知数据,但真相往往在于史料之中。据历史资料记载,1382年,爪哇将101名黑人奴隶进贡给明朝,因此广州的富人区就存在大量的黑人奴隶。"皮肤黑如墨,红嘴唇,卷头发。"这是当时对黑人奴隶的细节描述。

与中国相比较下,印度的奴隶数量远远高于中国。旅行家伊本·白图泰曾在他的游记中记载大量的黑人存在于印度全境。他们大多数都充当军人,甚至有少量成为了位高权重的宦官。安巴尔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他幼年被卖于阿拉伯和伊拉克当奴隶,机缘巧合被一个商人看上带到了印度。过多的经历让他成为了一个杰出的军事战略家,在为多年也未曾让莫卧儿帝国试图殖民德干地区的计划成功。

奴隶贸易:探索深蓝大海下的海路交织

(图四,泉州海外交通博物馆伊本·白图泰雕塑 )

对于非洲东部和北部的贸易,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给所在地区的人民带来的深重的灾难,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的。其次,在亚洲从事奴隶贸易的阿拉伯商人在贩卖奴隶的过程中行驶了非人道主义的手段。奴隶成为权利的象征,原本的劳动剥削从最开始的欧洲地区扩散到世界的每个角落。世界的近代史似乎并不是被解放的历史,反而是不断加强奴隶化的历史。

中央航路:罪恶的地狱

中央航路指的是约1518年开始,向美洲等新大陆贩卖非洲奴隶的中段旅程。在这段航程中,时间较长,至少需要50到80天,特殊情况下长达六个月。在这艘船上,商人们为了追求商业利益,在一只排水量仅为100到300吨的小型船舶,大规模地装载更多的奴隶,以至于很多奴隶在中途中因缺氧缺水不幸去世。

奴隶贸易:探索深蓝大海下的海路交织

(图五,中央航路线路图)

在乘往奴隶商船的途中,奴隶们赤身裸体被放到底舱中,男女分开,地方过小只能蹲坐。奴隶们每天吃的东西只有煮玉米,永远得不到足够的水,只有少量的一品脱水。没有人愿意与船员对抗,否则只会受到皮肉之苦。所有的贸易记录中无不存在着缺水、缺食物、糟糕的卫生条件等字眼。

奴隶贸易:探索深蓝大海下的海路交织

(图六,法国奴隶商船)

同时,在中央航路上,奴隶的人生安全得不到保障。著名的钟号大屠杀(Zong)就是如此。1781年,英国利物浦所属的奴隶商船从牙买加出发,在行驶不到两个月就要高达60多名的船员因食物不足而死去。更严重的是,船长认为航海愈加危险,于是在4天内活生生地把133名黑人奴隶扔下船溺水而死。可是,令人震惊的是,这个事故在法律面前,并没有人觉得是非人道的,反而是合乎情理。这样一来由此推动了奴隶解放运动的开始。

奴隶与白糖

在19世纪末,白糖占据了人们卡路里摄入的14%,可想而知白糖在日常家庭中的重要性。虽然白糖为欧洲人民带来了幸福和甜蜜以及丰富的营养价值,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白糖也给非洲和美洲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对于非洲而言,非洲人因要充当种植甘蔗的人力而备受折磨。对于美洲而言,美洲成为甘蔗的重要产地使大量的人口减少。

由于贸易与航海条件的发展,白糖和甘蔗传遍世界上任意一个角落,同时也深受人们的喜爱。随着白糖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作为白糖原材料的甘蔗从原产地东南亚开始被带到阿拉伯地区和地中海地区等等进行改良,最终带到了奴隶的集合地。因为只有奴隶愿意去领取一份少的不能再少的薪水,在炎日下进行劳动。

奴隶贸易:探索深蓝大海下的海路交织

(图七,奴隶在西印度群岛砍伐甘蔗)

之所以说白糖的生产给世界带来苦难是因为它的生产步骤复杂,很多都需要人工化而不是机械化来完成。在炎日下收割甘蔗,到在滚压机压出甘蔗汁,再到提炼糖浆原液,都需要人工来完成。面对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的白糖,只有奴隶默默承受这份痛苦。甚至在劳动的现场就发生很多非人道主义的事件。腿疾、五花八门的体罚、截肢双臂也是常事。甜蜜的白糖中装满了多少黑人奴隶的苦难和眼泪。

结束语:

笔者从奴隶贸易的含义,到奴隶贸易的来源地,接着描述重要的航线,最后到奴隶去往地,整篇文章以奴隶贸易的过程为主线来进行展开。通过这条主线,我们可以发现奴隶贸易可以说是非洲的灾难,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契机。毕竟商人们还是为贫穷的国度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方式。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忽略这些非人道主义的行为,反而应该在现在爱好和平的时代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让奴隶贸易成为历史而不是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