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知识」五颜六色的血,你见过没有?

哈喽大家好,我是你们既搞笑又好学的大猴猴同学。

提到血液,大家都知道是红色,之前一期节目咱们也聊过,这并不代表所有生物的血都是如此,放眼全世界,很多动物都“不按套路出牌”,血液的颜色任性又多彩。

同样都是血,为啥不同物种之间颜色会完全不同呢呢?

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血液颜色的奥秘。

「冷知识」五颜六色的血,你见过没有?


构成血液的物质很多,大多数是无色透明的,只有色素蛋白和一些特殊代谢产物有颜色。

先说这色素蛋白

色素蛋白是动物血细胞中或血浆内一类负责运输氧气的大分子蛋白质,它的颜色主要取决于色素蛋白结合的金属离子,不同色素蛋白所结合不同类型的金属元素,以及不同价态的金属元素,都会影响血液的配色,形成不同颜色的色素蛋白,比如血红蛋白,血蓝蛋白,血绿蛋白等等。

包括人类在内的大多数脊椎动物红细胞中都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含有丰富的亚铁离子,因此一般血液呈现红色。静脉血含氧量低,呈暗红色;动脉血含氧量高,呈鲜红色。

沙蚕等环节动物血液中,色素蛋白为含二价铁离子的血绿蛋白,血液颜色呈现绿色。而星虫等动物的血液甚至全身都是粉紫色,是由于含有二价铁离子的血褐蛋白。在海鞘纲动物体内,色素蛋白是又含有钒离子的血钒蛋白,血液呈现翠绿色。

还有许多甲壳纲动物和软体动物,拥有含二价铜离子的血蓝蛋白,使血液颜色呈现蓝色。

经典的蓝血代表就是鲎(hou)和普氏乌贼。

这里不得不要说下鲎,因为太可怜了。

话说4亿年前就存在这种生物了,这4亿年来地球上的物种要么灭亡要么进化,而鲎绝对是个异类,一直保持着4亿年前的复古造型,几乎没有任何进化,它长着一个圆圆厚厚的壳,大壳下面有12条腿,屁股后面还有一根像剑一样的尾巴,整个看起来就像一个外星生物。

本来嘛,这种动物挺幸福的,有厚厚的盔甲,蓝色的血里面含有铜这种重金属,肉和血都是有毒的,没啥动物能吃他们,所以他们一直以来活的逍遥又自在。

可是有一天,科学家发现鲎的血对细菌有强烈的反应,特别适合用作医疗病菌检测试剂,于是这种天下最逍遥的动物,成了最倒霉的动物。从此以后,本来没有天敌的鲎,有了史上最强的天敌:人类。

吃饭、睡觉、散步都不安全了,一不在意就被人类捉去放血,就算抽完血放回海里,很多身体不行的鲎还是就此一命呜呼。本来数量庞大的鲎,一下子减少的快灭绝了,现在已经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鲎如果有智商的话,想必现在一定恨透了自己的蓝血。

    

除了色素蛋白外,其他情况也会影响血液的颜色。

比如,在大洋洲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就生活着这么几种“诡异”的蜥蜴——作为具有血红蛋白的脊椎动物,它们全身却都流淌着绿色的血液!甚至会把全身的肌肉、粘膜、舌头甚至骨头都染绿……

难道他们跟绿巨人一样,被辐射变异成了绿色血液吗?

nonono,并不是这样。

这些蜥蜴与正常蜥蜴的血色之差在于血液中的胆绿素含量。胆绿素是一种深绿色的胆汁色素,就是这些高浓度“绿色汁液”引起了蜥蜴血液颜色变绿。

正常情况下,脊椎动物体内的胆绿素大多会迅速转化成胆红素,并通过胆汁或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如果胆绿素在生物体内的累积过高,就会产生细胞毒性、神经毒性等。人类血液中胆绿素浓度达到50微摩就会导致死亡。

而绿血蜥蜴的血液中胆绿素的浓度却高达714-1020微摩,如此高浓度的胆绿素对蜥蜴没有表现出毒性,反而给这些蜥蜴带来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于抗感染、抗氧化、保护细胞等都具有潜在功效。这“百毒不侵”的本领倒是真有点儿像绿巨人了。

还有些动物,比如昆虫和个别软体动物——既没有色素蛋白,也没有固定颜色的代谢产物,因而血液颜色非常“随意”。

由于昆虫是不完全循环系统,血液和体腔液往往混在一起,因此食物中及体液中的不同显色物质会使它们的血液呈现出黄、橙红、蓝绿和绿等多种色彩。

一定要举出个例子的话,最生动的莫过于讨厌的蚊子——拍死它,流的却是你的红血。

ok,在节目结束前,咱们还有个彩蛋。

大家都知道人类的血液都是红色的,但是在智利奥坎基尔查峰山海拔6000多米的高处,发现了适应力极强的蓝血人,这种蓝血人皮肤也是蓝色的,大家可以登录微信公众号:现代儿童教研社,输入“蓝血人”,就能看到蓝血人的照片啦。

关于人类蓝血的原因,也是众说纷纭,有的科学家认为是血液中缺少一种控制蛋白增长的酶,也有科学家认为是高山缺氧所致。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就等各位同学们长大了,自己来解开谜团吧。

好啦,本期血液颜色的话题就到这里,请大家点点专辑的订阅按钮,这样可以收到新节目的通知奥。

如果还有什么想知道的,欢迎大家在留言区留言,猴猴有问必答。

最后,再说说咱们的 SLOGAN 百科知识轻松学,猴猴聊百科,让我们下次再聊,拜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