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為何要焚書坑儒?

作家雲冗霧


秦始皇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位偉大的帝王,他是"皇帝"一詞的最早使用者,也是後世"千古一帝"所評價的對象。他在位期間統一六國、修建長城、統一文字和度量衡,並北擊匈奴、南征百越,將中國的版圖大大拓展,也把中原文化傳播到了偏遠地區。

如此貢獻,可謂是前無古人,後難有來者。

然而,即使是賢明的帝王,也會有犯錯的時候,何況秦始皇本就不是以寬容仁厚著稱的君主。後世常常批判秦始皇殘暴不仁,並且舉出"焚書坑儒"的故事來責難他,儘管這一用詞有待商榷,但秦始皇確實為鞏固統治、統一思想而頒佈了一些措施。而《史記》中的"始皇置酒咸陽宮"一段對其進行了記載。那麼,始皇置酒咸陽宮後到底發生了什麼歷史事件呢?

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蒙恬在北方基本驅逐了匈奴,安定了秦國的北方,長城的修建也穩步進行;在南方,秦朝則設置了桂林、象郡等郡,統治範圍取得了很大增長。再加上有一顆明亮的星星從西方升起,被認為是吉祥之兆,於是秦始皇興致勃勃地在咸陽宮設宴慶祝。

據《史記》中"博士七十人前為壽"的記載,七十名學習儒家經典,掌管經學傳授的"博士"也出席,為秦始皇敬酒獻辭。席間,擔任僕射的周青臣獻上讚美之詞道:"他時秦地不過千里,賴陛下神靈明聖,平定海內,放逐蠻夷,日月所照,莫不賓服。以諸侯為郡縣,人人自安樂,無戰爭之患,傳之萬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

周青臣這段話,重點在於誇讚秦始皇用郡縣制代替分封制的行為,認為由政府選拔官吏、皇帝直接任免,會使得各郡縣能夠被中央更好的管轄。從而避免商、周時期政府將地方交給諸侯,害的諸侯坐大,顛覆中央政權的情況。

儘管周青臣的語氣盡是諂媚,秦朝也不會如他所說,人人安居樂業,遠離戰火,從而萬事相傳。但他所敘述的郡縣制優於分封制這一點是確實存在的,且被後來中國的數千年曆史所證明。而當年力排眾議採用分封制的秦始皇也很喜歡周青臣的歌功頌德,於是十分高興。

但這個時候,不和諧的聲音響起了。魯國是孔子的祖國,也是春秋戰國的諸侯中,最為遵守周禮的國家,周朝衰微後,禮樂不興,人們評論說:"周禮盡在魯矣。"後來,魯國被楚國所滅,作為近鄰的齊國趁機取得了魯的部分土地,隨之而來的還有許多提倡儒學的人士。

到了秦朝建立,許多儒學學者都來自於原本齊國的土地。在秦始皇欣慰於自己提倡的郡縣制時,一位來自齊國的儒生淳于越發出了不和諧的聲音:臣聞殷周之王千餘歲,封子弟功臣,自為枝輔。今陛下有海內,而子弟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無輔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今青臣又面諛以重陛下之過,非忠臣。

淳于越先是用商朝國祚綿延五百餘年,周更是存續了整整八百年為例,論證君王分封自己的親戚、功臣於各地來輔佐自己,才得以長久維持統治。又批判秦始皇繼位後不將子弟封到各地,只讓他們當普通人,認為將來如果發生叛亂,他會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從而主張秦始皇遵循古人,採用分封制,並斥責周青臣的阿諛奉承。

面對這一煞風景的發言,秦始皇選擇將淳于越的發言交給眾臣商議。當年就支持郡縣制的丞相李斯說道:"五帝不相復,三代不相襲,各以治,非其相反,時變異也。"站在今天的角度看,李斯的話也是十分正確的,統治天下的制度就應當因時而變。

不過緊接著,李斯便因為儒生們"率群下以造謗",妄議朝政、批判秦始皇所頒佈制度為由,建議道:"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

秦始皇在酒宴上被墨守成規的儒生敗了興致,加上自己作為一個銳意進取的君王,本就厭惡不知變通的人。於是聽到李斯的建議後,便當即下詔,按照李斯所說去實施。後人將這一行為稱作"焚書",並將之與其實是坑殺招搖撞騙的方士的行為相併列,醜化為"焚書坑儒"。


煮酒君


原以為這個問題不需要我來多說,因為秦始皇焚書坑儒的事情,《史記》裡記載得非常清楚。

但是,看了幾個回答之後,對回答者的無知妄說,驚到了。難道他們在評說歷史問題的時候,不需要史料嗎?歷史事件可以信口開河嗎?

雖然歷史並不由這些狗屁東西胡說八道,但也不能如此汙染今日頭條吧!

茲引證《史記》,作一點簡單的說明,以正視聽。並附《史記》相關頁面文字於後。智明者鑑之。

秦始皇對儒家並無偏見,對儒生是重用的。任命姓侯的幾名儒生為博士,隨時在朝堂上聽博士的意見。可是,博士們做了些什麼事呢?盡出歪點子,勸秦始皇修甬道,修了從咸陽宮到驪山阿房宮的甬道,隔離隱蔽秦始皇的行蹤;勸秦始皇修仙,求不死之藥;還反對郡縣制,要恢復世襲分封制;動用廣大儒生,胡亂議論國家大事等等。李斯在朝上駁斥了博士的意見。秦始皇還是要大臣們商討議論,然後才有禁書的決定。這時,姓侯的怕了,幾個博士私下商量,逃走了。秦始皇當然龍顏大怒。但是,還是沒有動殺心,只是要交出書籍。儒生們卻違法隱藏儒家書籍,不交書,欺瞞官府。這就怪不得秦始皇了,於是嚴查。儒生們相互揭發,共460餘人,坑之於咸陽。

事實上,秦始皇燒的書並不多,僅僅限於主要從儒生手裡收來的書,當然還包括其他人交出來的書。圖書館裡的書都保留,包括儒家經典,都沒有燒。不然,後世如何能看到儒家經典?

請各位智者,仔細看看《史記》。再來判斷我說得對不對。




華中小隱


歷史上對秦始皇“焚書坑儒”有很大的誤解,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推薦大家看看2016年央視播放的大型歷史紀錄片《從秦始皇到漢武帝》,裡面對秦始皇的“焚書坑儒”事件有詳細的記載。

秦始皇在統一天下初期,非常重視儒生,百官之長的丞相綰即為儒生(當時的李斯僅為廷尉),並設地位崇高的博士七十,其中多為儒生。然而,儒生卻始終恪守“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的信條,堅信“今不如古”,堅持推行周王朝的分封制,阻礙秦始皇推行的重大改革——中央集權的郡縣制。

在統一天下的第八年,秦始皇在咸陽宮召開賀壽大會,本來歡喜熱鬧的大會卻成為殺氣騰騰的“焚書”總動員。先是僕射周青臣賀頌秦始皇功德,儒生博士淳于越卻認為周青臣在阿諛奉承,進而再次痛斥秦始皇推行的中央集權郡縣制。已升任丞相的李斯認為秦始皇的“萬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今諸生不師今而學古,以非當世,惑亂黔首”,建議全國推行“焚書”。秦始皇採納李斯建議,立即開展“焚書”運動,“使天下無以古非今”。然而,秦始皇並非針對儒家,而是天下“百家”。

次年,方士盧生、侯生等人耗費秦國巨資,多年求不死仙藥而不得,害怕天子盛怒而逃亡,並且在包括儒家在內的諸生中到處散佈不利於秦始皇的謠言。秦始皇大怒,坑殺“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其中除了儒生外,還有很多其他學派子弟。

以上就是秦始皇“焚書坑儒”的基本經歷,但史實應改成“焚書坑百家”。


積微君


首先要先強調一個經常被大家忽略的事實,“焚書坑儒”是後漢時期的說法,根據《史記》、《資治通鑑》這些比較靠譜的史料記載是:焚詩書、坑術士

其次呢,焚詩書、坑術士並不是同一件事,而是兩年內先後發生的兩件事。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焚詩書的始末。

公元34年,有一天秦始皇咸陽宮大擺宴席,這時就有僕射周青臣出來歌頌秦始皇的豐功偉績了;然後博士淳于越站出來大力提倡周天子的諸侯分封制的好處,抨擊對方的阿諛奉承,打擊郡縣制的不好。
由此,雙方展開了劇烈的爭議。

秦始皇聽後便讓大臣們在朝中討論。

丞相李斯站出來力排眾議,提出:焚詩書的提議。

於是,焚書就這樣開始了。

和大家熟知的焚書不一樣的是,秦始皇的焚書焚燒的是詩書、諸子百家的書;而且最重要的是秦始皇燒的是私書和藏書,也就是說就算是焚書之後咸陽宮內也是有正本和副本的。

說白了,秦始皇焚書的目的是為了愚民、短期的穩固政權罷了。

第二、坑術士

如果說焚書事件是秦始皇的汙點的話,那坑術士可以說是秦始皇背的最大的鍋了。

上文說了,"焚書坑儒"這個詞是在後漢時期才有的,而最靠近這段歷史的史料《史記》和《資治通鑑》則是說焚詩書、坑術士。

什麼是術士呢?

說白了就是古代的練術士,在當時有個叫盧生的練術士忽悠秦始皇能找到長生不死藥。

秦始皇高興壞了,給這個練術士大筆的賞賜。

事實證明,長生不死藥是不存在的,盧生不僅找不到藥,還和另外一個練術士在背後說秦始皇壞話。

結果這事傳到了秦始皇耳中,秦始皇無比震怒,可是這個時候盧生和另外一個練術士已經跑步抓不到了,秦始皇便下令把其他妖言惑眾、蠱惑百姓的練術士抓起來坑殺。

這裡有一點要強調的是,秦始皇雖然震怒,但在下令的時候也是強調了抓捕那些真正妖言惑眾和蠱惑百姓的練術士坑殺,其他沒有犯事的是不抓的。

這就是所謂焚書坑儒的始末緣由了。

所以說,秦始皇在焚書坑儒上是背了一個大鍋。


瘋言歷史


一、什麼是焚書

史載,秦始皇34年,47歲的秦始皇為自己做壽,70多名“博士”(指諸子百家中知識淵博的各類專業人才、技術骨幹,並非僅僅指儒生哦)前往皇宮賀壽。壽宴上,秦始皇的侍衛長周青臣發表了一個長篇大論的演講,演講的主題只有一個——拍秦始皇的馬屁:

“他時秦地不過千里,賴陛下神靈明聖,平定海內,放逐蠻夷,日月所照,莫不賓服。以諸侯為郡縣,人人自安樂,無戰爭之患,傳之萬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史記秦始皇本紀》

對於這種拍馬屁的行為,自命清高的“博士”自然看不慣,於是博士淳于越對秦始皇說:

“臣聞殷周之王千餘歲,封子弟功臣,自為枝輔。今陛下有海內,而子弟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無輔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今青臣又面諛以重陛下之過,非忠臣。”——《史記秦始皇本紀》

對於淳于越的話,秦始皇倒並過激反應,只是下令大家議論議論。然而這時候丞相李斯跳出來了,他說:

“五帝不相復,三代不相襲,各以治,非其相反,時變異也。今陛下創大業,建萬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異時諸侯並爭,厚招遊學。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當家則力農工,士則學習法令闢禁。今諸生不師今而學古,以非當世,惑亂黔首。”——《史記秦始皇本紀》

按李斯的意思,每個朝代的具體情況是不一樣的,現在有現在的情況,陛下你創下亙古未有的基業,你的偉大,又怎是這些讀書人知道的呢?現在國家已經統一,最重要的是老百姓要吃飽飯,至於讀書嘛,不僅沒什麼用,還容易惹出事端。

接著,李斯向秦始皇獻策:“焚書”,他的具體內容是:

第一,“史官非秦記皆燒之。”對於史書一刀切,除了秦國的史書,其他國家的全部燒掉。

第二,“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對於四書五經和諸子百家之類的書,只有朝廷的博士官、也就是技術骨幹們可以收藏研究,民間不許流通。

第三,“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敢胡說八道、厚古薄今的,殺頭甚至滅族,地方官發現情況不報告的,同罪。

第四,“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期限30天,到期不燒的,抓去戍邊、修長城。

二、什麼是坑儒

坑儒又是怎麼回事呢?話說有一個叫盧生的方士,說可以求仙藥,服用後可長生不老。秦始皇一聽居然信了,給了不少錢,讓盧生等人為自己找仙藥。

可以想象,這自然是一些江湖騙子了,結果他們捲走秦始皇給的錢物,一溜煙跑了,不僅跑了,還誹謗秦始皇:“始皇為人,天性剛戾自用,起諸侯,並天下,意得欲從,以為自古莫及己。”

於是,秦始皇乃大怒曰:

“吾前收天下書不中用者盡去之。悉召文學方術士甚眾,欲以興太平,方士欲練以求奇藥。今聞韓眾去不報,徐市等費以鉅萬計,終不得藥,徒奸利相告日聞。盧生等吾尊賜之甚厚,今乃誹謗我,以重吾不德也。諸生在咸陽者,吾使人廉問,或為訞言以亂黔首。”於是使御史悉案問諸生,諸生傳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皆阬之咸陽,使天下知之,以懲後。”——《史記秦始皇本紀》

從上面這段記載可知,他坑殺的人,有兩個條件:其一,殺在咸陽的諸生,既然是諸生,當然不僅僅是儒生了,既然是在咸陽,那咸陽以外的地方也就不追究了。其二,殺傳播了盧生等人對秦始皇謠言的那些“諸生”,審問後,沒有傳播的,不予追究。說明秦始皇還是挺謹慎的,生怕殺錯了人。最後,由秦始皇親自決定,坑殺了犯禁的460人,這460人並非是僅僅儒生,更多的是誹謗了秦始皇的那些方士之類的人。

三、秦始皇為什麼要焚書坑儒

事實上,秦始皇剛統一六國的時候,還是比較重視文人的,為此還設置了“博士官”,把這些文人養起來,給工資,讓他們安安穩穩做學問,有什麼國家大事,也會和他們探討,聽取他們的意見,以使這些文人為己所用。

但是,秦始皇最終事與願違了,秦朝文人幾乎都生長於戰國時期,這些文人們提倡“效古”,在他們看來,“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因此他們利用一些古文獻,引經據典,反對秦始皇的治國理念。比如淳于越就反對秦朝的郡縣制,鼓吹恢復先秦時期的分封制,等等。在秦始皇看來,如果任由這些文人胡說下去,勢必影響國家的長治久安。

而文人們反對秦朝政策的依據,就是他們推崇的是諸子百家之言(尤其是儒家)、各國史書等。因此,對這些書,秦始皇不能忍受它們的存在,於是下令焚書。

至於坑儒,則是因為盧生等人對秦始皇大肆誹謗,同時“諸生在咸陽者”又經常造謠,以致動搖民心國本,這已超出了文化思想領域的範疇,變成了一種政治煽動。

從根本上說,秦始皇雖然結束了幾百年的封建割據,但舊貴族的思想意識並沒有隨之消失,其影響尚在。因此,秦王朝與舊貴族們在意識形態領域的鬥爭是不可避免的,而焚書坑儒正是這場階級鬥爭的最激烈表現。

我想,這就是“焚書坑儒”的根本原因吧。


孤舟釣江雪


提問者該好好讀讀寫歷史的典籍!

《史記》《漢書》《資治通鑑》裡都沒有焚書坑儒出現,這個問題很奇怪,其一、寫史記的司馬遷就是因為真實的撰寫史實而受宮刑的,他比秦始皇只晚一百年出頭,那麼大的事件他不可能不收錄在著作中,史記應該是最靠近史實也最可信的史書著作。

其二、歷史通常是後朝貶斥前朝的,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推翻前朝意味著新朝才是正統。但整個漢朝不住的噴秦皇暴政但就沒提焚書坑儒的事,況且漢朝是獨尊儒術的,秦始皇幹了這麼人神共憤的事應該早就被漢朝的儒生們的唾沫星子給淹沒了。

其三、如果焚書坑儒應該先把丞相李斯給活埋,他是標準的大儒,是秦始皇時代儒生的代表,是中央集權制和郡縣制的統治理論的奠基人。

4.焚書坑儒的理論是民國、五四時期的疑古派(有誰大家自行腦補或百度)搞出來的,不否認民國出現了一批文化人,但有部分所謂的大師值得商榷,有才無德,標新立異,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比比皆是,其實他們自小在私塾被四書五經薰陶出來的,他們的學說和基礎理論也出自這些經典,反過來還詆譭古聖先賢的經典,如果相信他們的話無異數典忘祖。

以上是一家之言,歡迎大家評論或者辯論。


不東先生


大嘎侯,我是阿翔。

其實吧焚書坑儒這個典故我們都挺熟悉,從小聽到大對吧,但是秦始皇為什麼要焚書,又為什麼要坑儒呢,請聽我慢慢道來。

說實話,我們大多人都說焚書坑儒焚書坑儒,以為這是一件事。其實呢,這還真不是。一碼歸一碼,焚書在前,坑儒在後。為什麼焚書呢?

首先吧我們知道,秦始皇統一前的時期,是戰國時期,戰國時期什麼最出名呢?是思想!那時侯的思想可謂是百花齊放,什麼儒學啦法學啦吧啦吧啦的一大堆,在我們看來真不錯,燦爛的歷史文明對吧。可在秦始皇看來,我統一了六國,我是皇帝,你們就得聽我的,我說的才是正統,我的思想才是你們改遵循的。所以在他的眼中,這些思想是隱患,是毒瘤,不利於他的統治,他要統一天下,就必須先統一思想,加強專治,所以才有了焚書這個典故。


然後才是坑儒,但不要誤會,很多人都覺得,坑儒啊,那肯定是埋讀書人啊,暴君啊什麼的,其實坑的真不是表面上的儒士,而是方士。那些方士幹了什麼呢?他們行騙,他們騙秦始皇,信我們你就能長生不老,給始皇帝這個樂的啊。後來因為什麼我們也知道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啥都沒收到,換你氣不氣。秦始皇當時就怒髮衝冠下令把這些江湖騙子給埋了,而因為當時的方士也穿儒+的衣服,才被人誤以為是儒士,其實就一群江湖騙子。這就是坑儒典故的由來了。


喜歡這篇閱讀的,覺得還不錯的,給個小❤❤

啦。


思維很飄的阿翔


秦始皇之所以要採取焚書坑儒這樣堅決鎮壓的措施,因為這批反動儒生相互勾結,他們造謠惑眾,對新建立的統一的地主階級政權體制大肆攻擊,同時製造反動輿論,搞陰謀詭計。

盧生和候生所說的“博士雖有七十人,只是備而不用”,就是對秦朝沒有采用孔孟一派儒家的那套復辟舊制度的理論而懷恨在心。他們把秦朝對於博士官的備而不用列為第一個大罪狀,其目的就是要為博士官爭權力,想由此擴大他們一夥的勢力,從而實現他們復辟舊貴族統治的陰謀。

秦始皇在這個“坑儒”事件中,對犯法的和沒有犯法的儒生是有區別的。例如著名的秦博士濟南人伏生到漢代還在,他曾經傳授《尚書》,著作有《尚書大傳》。又如薛人(今山東滕縣東南)叔孫通原是講究禮儀的儒生,住在咸陽,準備候補博士官,後來升為秦博士,他投降漢朝的時候,還帶有弟子一百多人。還有秦朝著名的儒生陸賈、酈食其等人也一直活到漢代。

這些例子都說明,秦始皇的“坑儒”,只是坑了成陽四百六十個“以古非今”的反動儒生,這樣的鎮壓措施,對於“厚今薄古”,現固統一,是完全必要的。

從來國家機器是階級壓迫階級的工具。當封建制代替奴隸制的初期,地主政權為了鞏固地主階級專政,一方面固然要鎮壓農民階級的反抗鬥爭,另一方面又要和奴隸主貴族的復辟勢力作鬥爭。他們為了有效地向舊貴族進行鬥爭和鞏固地統治農民,就開始創立封建的集權政體。

過去商鞅在秦國的變法,就是廢除了奴隸主貴族的特權,開創了封建的集權政體。到秦始皇完成統一,把這種封建的集權政體推行到了全國,就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這是我國曆史上的一個重大轉變也是對奴隸主貴族殘餘勢力的一個沉重打擊。

因此,這時代表奴隸主貴族殘餘勢力的反動儒生,就採用“以古非今”的理論和手法,集中攻擊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體制,妄圖扭轉歷史車輪,復辟已經失去的貴族特權。

秦始皇為了鞏固地主階級專政,推行“厚今薄古”的措施,就針對反動儒生“以古非今”的進攻,斷然採取了焚書坑儒這樣一個有力措施。這是代表新興地主階級對奴隸主貴族復辟活動採取的一個必要的專政手段。


司隸左校尉


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就是為了維護統治。具體說來,就是“統一思想”,消除不同政見,禁止非議政治,以保持社會和統治的穩定。

一、長期以來對這一事件形成的歧義

首先,一直以來,“焚書坑儒”都是秦始皇和秦國迅速滅亡的主要罪責之一。其實,根本沒那麼嚴重,因為“清理刪除”持反對意見的人(謗者)是歷朝歷代非常常見的事情,幾乎不值得一提。漢代的“酷吏”制度、唐代的“銅匭(告密)”制度、明代的廠衛制度以及最臭名昭著的清代“文字獄”,都屬此類。相比而言,完成中華民族思想一統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則更顯得溫和而從容。同時從人數上來說,這件事情的嚴重性也被誇大了,因為秦始皇不過是坑了三百多人,清代的“文字獄”可是成千上萬的殺。

其次,從“焚書”的內容和數量上來說,和後代相比較,算不上什麼事件。對於“焚書”,到底是焚了哪些書、焚了多少書,史料中一直語焉不詳,只是大體知道《詩經》、《尚書》在“必焚”之列(看來執行的不太好)。

第三,“坑儒”一詞被解釋為“坑持儒家學說的人”不恰當。一方面,按《史記》中的記載應該是“坑術士”,所謂“坑儒”是後來演化的。另一方面,先秦時期,儒家和法、墨、名、兵等學說一樣,只是“百家爭鳴”中極為普通的一種,其地位不僅遠沒有後世那麼高,甚至連和法家、墨家相比都遠遠不如。既然如此,始皇帝雖然沒有把它抬高為主流意識形態,但也沒有必要或者說不屑去滅絕它。而且,儒家推崇的“忠孝節義”統治階級們都很喜歡。明朝焦竑說:“秦未嘗不用儒生與經學。”也就是說,秦代並不排斥儒家。


二、“焚書坑儒”的產生是歷史發展需要

“焚書坑儒”,從殘酷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文字獄”,但從過程和結果上可以看作是對建立官方主流意識形態的一次嘗試。它的出現絕非偶然,秦始皇的“大一統”改變了國家政體的存在形式——即由“分封制”向“皇權專制”時代的轉變和過渡——這就必然要求有一種新的“文化軟實力”來配合法律、軍隊等國家機器實現對經濟、社會的有效管理——這和大周初建時周公制禮是一樣的道理。


三、“焚書坑儒”的負面作用。“焚書坑儒”的目的是讓人們莫談國是、不謗政非,其負面作用顯而易見。其一,人人三緘其口。《史記》明確記載:“天下畏罪,莫敢盡忠”、“群臣恐諛”。大臣們根本不敢提任何意見,因為不知道哪一句會違反原則,給扣上“以古非今”、“誹謗時政”的帽子,就有被殺頭甚至族誅的危險。因為李斯說:“以古非今者族!”其二,朝堂之上沒有了不同聲音。《史記》對此作了同樣的記載:“畏忌諱諛,不敢端言其過”、“下懾服謾欺而取容”,皇上不管說什麼,下面都是一片附和之聲。所以,西漢時,張釋之對漢武帝說:“秦以不聞其過,天下土崩。”


彼岸歷史


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是有理論根據的,絕非是心血來潮,而是一場蓄謀已久的文化大清洗。它的理論依據就來源於以商鞅和韓非為代表的法家思想。在他們的著作當中,都曾經提倡要焚燬諸子之書。



在商鞅的弱民五術中,有一條就是臭名昭著的愚民術,他認為民眾有知識,有財富,有尊嚴,有參政權就是民眾強大的表現,在這種局面下國家一定會衰弱下去,對此,他有一句名言:民強則國弱,民弱則國強,故有國之道,務在弱民。

在這種思想的支撐下,愚民就成為國家治理的一項重要內容,於是商鞅提出,要廢除私學,切斷讀書人的生活來源,然後把他們都改造成農民,另外,商鞅還規定,國家的官爵只能授於有軍功的人,堅決不用讀書人,要堵住他們的上進之路,這樣讀書的人就會越來越少。



事實在商鞅時代,就在秦國焚燒過大量的圖書,只不過影響不大而已。

所以,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是既有理論依據,又有歷史經驗,再加上他的丞相李斯也是一名狂熱的法家信徒,因此,發生這樣的事情就不足為奇了,這一行為本身的目的也很簡單,燒書就是為了阻斷思想的傳播,坑儒就是為了消滅思想的源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