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橄欖綠”到“藏青藍”,他們必將“疫”無反顧

有這樣一群人

他們從軍營到警營

從橄欖綠到藏青藍

改變了稱呼,改變了身份

卻永遠改變不了他們恪盡職守

無私奉獻的工作態度

在在開發區公安分局新城派出所隊伍中

就有幾位這樣的人

他們曾經是鐵骨錚錚的共和國軍人

如今,他們脫下軍裝,穿上警服

依然不忘初心

在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征程上不斷前行

從“橄欖綠”到“藏青藍”,他們必將“疫”無反顧


01抗擊過非典,再戰新冠肺炎的勇士——啟人

17年前,“非典”肆虐神州,身在軍營的他主動請纓,奮戰在抗擊“非典”第一線。17年後的今天,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來襲,身在警營的他同樣堅守在抗擊“疫情”一線。

他就是啟人,中國共產黨員,2001年12月入伍,2003年參加抗擊“非典”任務,2018年10月轉業後來到開發區公安分局新城派出所工作。

2020年1月26日,收到所內取消休假立即上崗的通知後,啟人第一個來到派出所報道,憑藉抗擊非典時的經驗,他主動請纓到最危險的地方、最危險的崗位上工作。從那時起,他便前往通遼市首例確診新冠肺炎病例患者居住地執勤,執行確診患者所在單元樓封閉隔離任務。除此之外,他還承擔小區的門崗執勤任務,這兩個執勤點全部是白加黑,24小時執勤。不怕辛苦,毫無怨言,對他而言完成任務就是職責所在。

不管是在部隊還是在警營,他都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始終戰鬥在第一線,用愛崗敬業鑄就平凡中的輝煌,軍裝時他保家為國,警裝時他守護平安。

從“橄欖綠”到“藏青藍”,他們必將“疫”無反顧


從“橄欖綠”到“藏青藍”,他們必將“疫”無反顧


02與孩子隔空擁抱的父親——白呼和

“妮妮、祺祺,來,讓爸爸抱抱。”隔著手機屏幕的白呼和輕聲呼喚著一雙年幼的兒女,未滿三週歲的女兒妮妮高興地喊著“爸爸,我想你了”,剛滿一週歲的兒子祺祺奶聲奶氣的喊著“爸爸、爸爸”,而此時這個部隊出身,堅強如鐵的漢子雙眼有些溼潤,喃喃地念著孩子的名字。

白呼和,中國共產黨員,2009年6月入伍,2018年11月轉業後到新城派出所工作,現任新城派出所副所長。2019年5月時白呼和被抽調到分局掃黑大隊負責專案,疫情發生時,看到所內人手不足的情況下,他主動要求從專案組返回新城派出所,協助王曉楠教導員做好各項疫情防控工作。從那天開始,他便一直吃住在派出所,到現在已經連續了20多天。

抗疫戰鬥打響後,作為一名黨員、一名退伍軍人,白呼和從未對肩負的責任有一絲懈怠,他將部隊的優良作風帶到日常各項警務工作中,堅韌不拔、不畏懼、不退縮,儘自己的全部力量默默守護群眾的健康、平安,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人民公安為人民的錚錚誓言。

從“橄欖綠”到“藏青藍”,他們必將“疫”無反顧


從“橄欖綠”到“藏青藍”,他們必將“疫”無反顧


03漂亮的狠心媽媽——孫琦

提起新城派出所的戶籍民警孫琦,人們都會稱讚她“人美,業務也美”,自轉業至新城派出所工作,她便是戶籍民警,一干就是9年。通遼市發現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患者以來,孫琦和同為警察的丈夫張冰便一起請戰,回到工作崗位。齊上陣的夫妻倆沒有時間照顧孩子,便把兒子送去了奶奶家代為照顧。

作為一名部隊轉業歸來的民警,孫琦在疫情面前沒有退縮更沒有畏懼。戰“疫”期間,男警們每天要在小區門崗值守或是接處警辦理案件,非常時期的後勤保障就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需要每天中午為轄區49個執勤點的民警送餐。人手不夠時,孫琦主動幫忙送餐;執勤點民警緊缺時,她及時補上;社區民警核實登記流動人口信息,她主動擔當。一天從早忙到晚,同事們問她什麼感受,她俏皮的說到“別看我很瘦,特別能戰鬥”。

從“橄欖綠”到“藏青藍”,他們必將“疫”無反顧

孫琦的愛人張冰是通遼市公安局國保支隊的一名民警,他也奮戰在一線,負責科爾沁區某小區的防控工作,執勤時間多數是夜間,條件格外艱苦。下了夜班的張冰回家休息時,孫琦已經在工作崗位了,而張冰夜班上崗時,孫琦還沒下班。就這樣,生活在一起的夫妻很多天連面都見不上,更別提一起吃頓飯了。聚少離多是這對雙警家庭的常態,他們兩個人憑著對黨的無限忠誠和對人民的滿腔熱愛,義無反顧付出,一路攜手並進。

從“橄欖綠”到“藏青藍”,他們必將“疫”無反顧


從“橄欖綠”到“藏青藍”,他們必將“疫”無反顧


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

“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

絕不僅是一句響亮的口號

更是軍人和警察為人民負重逆行的承諾!

審核:張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