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为什么有些老年人在家族喜欢争土地,争房屋地基,对未来社会有用吗?

MYname王文江


新农民大雨为你答疑解惑!在我们村这样的现象还是非常多的,因为争夺土地,相互之间闹出了很多矛盾,彼此之间大打出手,两家人也互不理睬,这样的事情多的说不完,就算是到了今天还是有很多老人因为土地引起纠纷。

我近房2家就是如此,本身就是同一房的,又是邻居。却因为下水道的问题在一起大吵大闹。结果村干部出面协调,并签订了协议书,今后两家人不准找各自的麻烦。争夺宅基地也是常有的事情,我们村的两个老人就因为石界在一起争吵,2家人在一起骂了几天几夜,结果被家里的子女拉开才行。

还有就是土地的权属纠纷,三姑说她家的土地少了1亩,认为几家人占用她家土地,天天找上门,然后又到村委会闹。不过经过证实别人没有少她家的地,至于这块地怎么没有的,她自己也说不出来。之后又到了镇级政府,但核实后发现是她自己弄混了。但她还是不死心,天天去找村里人。

其实老人之所以会对土地和宅基地这么重视,还是认为这些土地是自家的,在农村人还真没有集体土地的意识,很多人认为土地分给自己,一辈子都是自己的。像我们村很多的闲置宅基地,没有人敢去动,村干部也不会将其拆掉,因为在大家的眼里,这就是自家的土地,谁也不能夺走。

而老人据理力争,还是为了子女着想,如果不争的话,可能子女就会吃亏,一旦错下去了,可能要一直错下去。虽说在很多人眼里,争夺那几厘土地没有什么意思,也不会对未来社会有什么作为,但老人对土地却一直很重视,大家怎么看呢?


访普通人


老人都是为儿孙。我家的故事。我老爷爷从上边分下来的土地不少。分给我五个爷爷盖房子。当时都挺宽余。我大爷爷盖房子的时候,看着我爷爷孩子多,就拿了个麻杆,向前让了三杆。这是算不挣,还让吧!时间发展到,村里规划盖房子。我们的老房子给了四叔。我大爷爷家的儿子要盖房子,按规划要向后,可我四叔说啥不给,他一个儿子,也用不了那么多地方。你越说他越不让,你说这怎么办,我们都生我四叔的气,我们把我三叔的地方(这块我爸说了算)给我大爷爷家的叔换,他又不愿意离开老地方,只好往前挪,只是没院子。两家闹一辈子。现在孩子都进城了,还有到北京的。别怨老人争,他不争,孩子麻烦多。我就是,我家啥都让,没我爸了,回老家啥都不清楚,想要,一点点的争把,不要个一院子别人硬是用一块,不是外人,可他们比我还气势。还的我慢慢把他们请出去。我觉老人弄的越清楚了越好。


奇石宝光191


首先,我不是太赞成就这个问题讨论“对未来社会有用吗”等实用主义的、功利性、目的性的观点。

很多老一辈的人,包括农村人和城里人,都喜欢“争”家产、攒家底、留“破烂”。其实,不是他们自私、吝啬,守财奴,而是习惯使然。是因为他们过惯了苦日子、穷日子,过日子仔细、认真,精打细算;是因为他们知道吃不穷、喝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


我的岳父,土生土长东北城里人,年轻时当过警察,后来在运输公司开了一辈子车。记得那年动迁倒腾平房东西。好家伙,镐头、锄头、斧子、各种锯、镰刀、耙子……,很多农村家庭都不一定有的工具,应有尽有;各种材质、规格的木方,各种各样的坛子等等五花八门、乱七八糟的装了好几车……。岳母和媳妇说楼房没地方放,劝他扔了或者卖了,反倒是遭他一顿骂,说是败家子,不会过日子!

后来,岳父年龄大了,直到去世以后,堆在楼下储藏间里的那些”破烂”,才带着一点点地扔了或者卖了。


可能是一天天变老的缘故吧,我慢慢也习惯攒东西。几年、十几年以前的衣服,随着换季不停地往外拿、往回收,很多都是好久、好久没有穿过了,可是就是不舍得扔。想给人,又怕人家嫌弃,以为我们在打发穷人,瞧不起他们。于是,就那么攒着,大包、小包,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前天去上坟,在土产日杂花十八块钱买了把镰刀。路上我就跟媳妇嘀咕:要知道今天花钱买,当初在老岳父的”宝贝箱”里留一把就好了。结果被媳妇骂了句”老农民”!


想想老辈人,再想想我们自己,然后再想想我们的孩子。如今,年轻人去饭店点一大桌子菜,每个就吃几口,然后就都扔了;几千块的手机,用个一两年就换掉了;好好的家具,说不要就补要了;如今农村的红白事情,一家比一家的排场大……。

所以说,题主所说”老年人喜欢在家族争土地、争房屋地基”,我想,多数就是老辈人的一个念想、习惯而已。他们这种历经风雨和生活磨难养成的生活习惯,反倒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弘扬、传承下去的美德。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道理,或许只有到了一定年龄才会体悟出来。


二胡的世界


怎么说呢?

有句俗语说,老婆孩子不让人,宅田土地不让人,估计也是头脑发热,争的就是一口气吧,

农村出生,农村长大的我,对于这些可以说司空见惯,以前老头老太太,文化程度不高,对人对事有时候理解有偏差,碰到问题,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办法去解决,于是出现了,他们认为最简洁的办法,争和吵,争到了就是自己的…争不到也不会让他人好过,

人活着就是这样,都想守着自己家的“一亩三分地”,认为土地是祖辈传下来的,以后自己还要传给子孙使用,土地不能在自己手里能丢一分一毫,我们邻村,也有类似的事情,盖房子因为几公分的宅基地,吵呀!闹呀!争的你死我活,打的头破血流,最后那一家人造成五死一伤,就一个姑娘在外地上大学,幸免于难,就这样悲剧发生了,

我们倡导和谐新风,邻里互爱,碰到问题,你说了不算,我说了也不算,交给法律去公办,多好多秒,

可是有时候,事情出来了,我们也应该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什么钱财土地,这些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邻里情长,不是大家所期待,所看重的吗?

所以,做人做事,大家都要收起性子,三思而后行,三思而后言,避免危害社会,伤及无辜,


臭小子的春天


在农村你不争还真不行,按理说三五几尺不算什么,但你让了,当时他不说什么,甚至会说两句好话给你听,反正又不用什么成本。可过后,你就死开一点来了,别人讲起来他肯定不承认是你让的,反而会说:这本来就是我的,不是我的谁会让给我。人们总喜欢举六尺巷来教育人,张英是大学士,谁敢欺负他,他家让了三尺也是因为他是大学士,要作出这样的高姿态,他也能作出这样的让步,他让了三尺你不让会让附炎趋势的人的唾沫星淹死你。实际上张英是以退为进,还得到了好名声,而他的邻居却成就了他。在农村,宅基地是真的不能让,得寸进尺就是真实状况,这还没完以后你四周的邻居都会想着让你多让几尺,因为有先例,说句不好听的话你在他们眼里你就是块肉,只要比你强就能食的肉。他们甚至会合起伙来一起侵占你的宅基地,让你找村里乡里都没用,因为没人给你作证,而过去的土地证标注物有许多早已不存在了。空说无凭,到那时你只有气得张开嘴来出气了。我这二年就遭到了邻居想占我家地基的事,幸好我原来的老屋基我在拆屋的时候多长了一个心眼没动埋在地下,否则也只有吃哑巴亏了。而两个邻居(其中一个还是我亲叔)以为时间过了那么久了,你又没凭没据,凭什么说那地是你的,关建是看见我的地基是他们的两三倍,我建了房还有很阔的余坪,眼红心毒,心痒嘴谗,再加上早二年父亲过世了,我又是独子,而邻居这几年以为经济好到超过我了,靠山又比我硬,子女又挣钱,我的儿子还在读大学还要花钱,这二年他们要建房子,于是动了侵占我地基的念头。吵闹,如果我不粗壮没习过武(我年轻时手上力大是出了名的,单手可举起百斤石锁)他们一定会动手,甚至还走了乡里的关系。我心里知道我不能退让,如这次我没争赢,那么我永远也不会赢,而且我的子孙也不会赢,不论在那个方面我家都将是弱者,让人踩在地上的弱者,永远也别想雄不起来,更不要奢望后代能兴旺发达了,因为你是个窝囊废你生出来的后代也不会有那种杀伐决断的勇气,也就不会有大的出息。命运之神也不会站在你这边的,现在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老人会去争那几尺地基,其实与其说争地倒不如说是争气,为后人争运气,为家族争志气这才是根本原因。聪明的老人都懂得这个道理,只要你赢了或守住了地基,那么对不起,他们家只有走下坡路,而你家将走上成功的巅峰。所以老人们才会纠缠不休,誓不罢休,想尽一切办法就是要赢,在这方面没有共赢这回事。幸好现在已过去了,只是他们心中不甘,因为看见到嘴的肉不仅没吃着,还惹了一嘴的毛,全村的人都议论他们的不是。但不甘心又能怎么样,我可以很明确地告诉他们这一生他们只有更差没有更坏。毛主席教导我们: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这也是我老爸生前在我碰到困难时最喜欢说的鼓励我的话。怀念父亲,同时也可告慰父亲在天之灵。


老张3151


@云上天汉回答,请赐评!

农村老年人在家族喜欢争土地、争房屋地基,对现在和未来社会肯定没有什么意义。但看待这个问题不可那么简单,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根源,还是农村社会现实的反映。

中国是农耕文明,土地是命根子,宅基地是祖业,农民对土地依赖情由独钟

农耕文明社会,土地就是生产生活资料,一寸土地一寸金,宅基地是最有价值、可传承给子女的资产。无论达官显贵、高贾巨富,还是草根百姓,一生的奋斗就是买田置地,修房建屋。中国历史上朝更替,农民揭杆起义,社会变迁,劣绅豪强巧取豪夺的是土地,宗族械斗也是争夺土地,邻里仇杀结怨还是土地。老百姓给子孙唯一留下的祖业,可传家的资产,是土地,是宅子。现在,农村老人争土地、宅基地,尽管无意义,但这是农耕文化基因在老一辈骨子里的传承,这样就不难理解老人的行为。

农村老人思想保守,财富观念落后,子女平时疏导是关键

在农村,现在仍然视地如命的老人,大多是文化水平低,不了解国家现行土地制度,误认为承包土地,就是私有土地,是可传承的家产。这代老人生活封闭,没有感知外面世界变化,不适应社会变革,争土地、宅基地,往往引发邻里纠纷,个别还酿成人命官司,这是乡村治理中的薄弱环节,革除老人陈旧财富观念,远亲不如近邻,子女平时要与老人们多交流现行土地政策,遇到邻里纠份,要対老人疏导,避免发生悲剧。



人和、业兴、家富,期望农村所有老人晚年幸福!我是@云上天汉,愿意与大家共同分享三农领域感兴趣的话题,希望朋友们多交流互动!


云上天汉


在农村,为什么有些老年人在家喜欢争土地,争房屋地基,对未来的社会有用吗?

在农村,赖以生存的唯有土地,想当初老前辈为了生存,给地主打长工,垦死垦活为拥有一亩自已的土地而省吃俭用,以自已拥有土地而自豪,土地实在太重要了。而一个家属分家,土地和房产象征家属的富裕,土地寸土必争,越多越好,,越多越争,和国领土一样寸土不让。


情感三农扭坤


家和国是一样,国与国争国界,家与家争地界,互不相让,发生争吵和战争,


侗家老石


简直是荒唐的废话,农民以土地为生,不争土地,难道要把土地让出去吗?

没有了土地,农民吃啥?喝西北风吗?

城市人为啥争房产,也不就是为了在城市的生活吗?


歌声飘过999


因为宅基地的事情,农村打死打残人都有,尤其是兄弟之间更狠。和我堂大伯旷日持久的战争让人身心俱疲,一条水沟不让你出水😄😄,一小片儿地花了9000,后面又想反悔。

反正就是再怎么样也不会和农村人合伙做生意,骨子里阶层思维决定了不是双赢,而是相互拆台。我自己是农民,我都很烦这种烂事。很奇怪的是,读过书的年轻人也一样,一条水沟也争,也不想让邻居家出水。

我情愿啥都花钱在城市门一关,谁都不认识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