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技术因她领先世界50年,但她却人间蒸发,丈夫:已35年未见

众所周知,中国首颗原子弹于1964年爆炸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有核国家。在研制原子弹的过程中,离不开科学家们的辛勤耕耘,也离不开在背后默默付出的劳动者,他们虽然没能让世人铭记,但历史上终究会有他们的姓名。在那个特殊时期,曾有一名伟大的女子,她在“铀同位素分离上”取得的重大突破,使中国的核技术领先世界50年,但是在那之后,她却突然人间蒸发,就连她的丈夫也30年未曾见过。

中国核技术因她领先世界50年,但她却人间蒸发,丈夫:已35年未见


1912年,王承书在上海出生了,她家里不但有钱,还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是中国传统的诗书之家。在她很小的时候,全家就搬到了北京,让她在北京接受教育。然而,王承书虽有一颗热爱学习的心,但是她的身体却不是很好,在她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三年级的时候,都曾因病休学一年。

中国核技术因她领先世界50年,但她却人间蒸发,丈夫:已35年未见


幸运的是,王承书在1930年成功考入燕京大学物理系,在班里的13名学生中,王承书是唯一的女学生。学习期间,王承书几乎在各个考试中都排名第一,当时的老师们也夸她是一朵傲雪寒梅。1934年,王承书大学毕业,她的成绩仍旧名列榜首,还获得了金钥匙奖。为了继续深造,她又选择继续在本校读研究生。

中国核技术因她领先世界50年,但她却人间蒸发,丈夫:已35年未见


研究生毕业后,王承书留在了学校任教,担任物理系的助教老师。然而在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王承书不得不放弃老师,开始辗转祖国各地,利用自己的知识为国家做贡献。两年后,王承书在昆明遇到了刚从英国回来的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张文裕,在战乱年代下的爱情总是那么热烈,王承书也是一样,没过多久,两人便结为夫妻。

中国核技术因她领先世界50年,但她却人间蒸发,丈夫:已35年未见


婚后的王承书仍然没有被生活束缚住,她有自己的理想抱负,她要去美国求学。丈夫张文裕十分支持她的决定,在二人的共同努力下,美国密歇根大学在1941年破例接受了一个已婚妇女的申请。在密歇根大学就读期间,王承书与导师乌伦贝克(著名物理学家)合作完成了多篇有关稀薄气体动力学方面的重要论文,在物理学领域取得了很多优秀的研究成果。

中国核技术因她领先世界50年,但她却人间蒸发,丈夫:已35年未见


新中国成立后,王承书坚定地表示自己要回国参与科研工作,为了避免审查,她将相关书籍打包,分成了300多个包裹才邮寄回中国。1956年,王承书回国后,从事原子能热核聚变的研究工作,国家也在苏联的支持下,稳定地前进着。然而在1959年,苏联却突然撤回了大量专家,于是王承书临危受命,秘密从事核技术研究工作,开始了隐姓埋名的生活。

中国核技术因她领先世界50年,但她却人间蒸发,丈夫:已35年未见


这一做就是5年,王承书本可以获得一些喘息的机会,可是在1965年,她再次被任命为大型气体扩散机总设计师。直到1978年,王承书已经整整18年没有与丈夫见过面,而此时的她,再次奔赴“激光分离铀同位素”技术的战场。直到1994年逝世,丈夫张文裕才终于见到妻子,她终于不用再隐姓埋名地搞科研,终于可以放下心,因为国家已经强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