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中"火烧博望坡"蓄势手法的运用

导语:《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全书一共有一百二十回,其中自刘关张桃园结义到诸葛亮身死五丈原这五十一年间的事就占了一百零四回,以后四十六年的事只用十六回就草草结束,从这个布局看,作者是把蜀汉作为全书描写的重点。而就蜀汉方面来说,作者全力贯注的中心人物又是诸葛亮。诸葛亮自刘备三顾茅庐而出山以后,火烧博望坡可以说是他第一次真正的亮相。在此之前的不管是司马徽,还是徐庶的推荐,不管是在三顾茅庐中用环境,用童子,用友人,还是用家人,亲戚,还是用对联对其高雅人品和学识的映衬,总归是一种臆测。诸葛亮的才学我们是没有真正见过的,他的才学到底咋样,不仅我们有疑惑,就是刘备也有许多疑惑。火烧博望坡是他的第一仗,作者采用蓄势的写法让我们读者悦然,让刘备欣然,让关羽、张飞服然,让曹操怒然。

蓄势艺术的文学运用

何谓蓄势艺术呢?包世臣在《艺舟双楫·文谱》中说:"文有垫拽之法,所谓垫拽者,为其立说之不足耸动也,故垫之使高;为其抒议之未能折服也,故拽之使满。高则其落也峻,满者其发也疾。"包世臣在这里说的垫拽艺术,是指在议论性的文章中为了使所说之理能够服人,必须垫高拽满,以加强论证的力量。这种垫高,犹如关闸蓄水,水位提高后,一打开闸门,水势就会更加凶猛;这种拽满,犹如射手把弓拉满,等力量积蓄足够之后,箭发出去就会更加强劲。使用这种艺术手法可以极大程度上丰满主要人物形象,增强故事可读性,因此写议论性的文章,为了使人"折服"、"耸动"须用垫拽艺术。

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中

《三国演义》

在古典优秀长篇小说中,作家为了塑造出某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为了突出某一个形象的鲜明的特征,总是浓墨重彩,极力渲染烘托,等到把文势推向顶端的时候,才"千呼万唤始出来"——从正面亮出所要描绘的形象,或者说是作家到这个时候才把他那隐藏极深的一笔告诉读者。这种写法,如同蔡东藩在评点自己编著的《元史演义》第二回后所说的:"如看山然,下有要穴,则上必有层峦叠嶂;如观水然,后有洪波,则前必有曲涧重溪。"这"上"为"下","前"为"后"的写作艺术,我们把它称之为蓄势艺术。蔡东藩在《元史演义》第三十五回中有一句评语,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是蓄势艺术,他认为:"层层翻跌,亦文中蓄势的法。"另外,布瓦洛在《诗的艺术》中对蓄势艺术有过这样的解释:"剧情的纠结必须逐场继长增高,发展到最高度时轻巧地一下解掉,要纠结得难解难分,把主题重重封裹,然后再说明真相,把秘密揭破"。

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中

蔡东藩著《元史演义》

文学作品中采用蓄势艺术,目的是为了使"剧情""纠结得难结难分",把所埋下的秘密"重重封裹",等到故事情节"发展到最高度时轻轻地一下解掉",作家这才"说明真相",揭破"秘密"。综合以上的论述,我们是否可以为蓄势艺术下一个这样的定义呢?所谓蓄势艺术,就是作家在写作的时候,为了突出某个人物和情节而采用的衬托、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和叙述、描写、抒情等表现手法的写作方法。《三国演义》中使用"火烧"的艺术情景很多,本文选取的是第一次火攻的场景,在"火烧博望坡"这一回中,作者就是运用了衬托跌宕的蓄势艺术而显出诸葛亮的奇才的。

"火烧博望坡"的蓄势情节

刘备当时的主要对手是曹操,我们先看曹军阵营。曹操为了尽早除掉刘备这个"世之枭雄

"、"心腹后患",命大将夏侯惇领十万大军,企图"直抵博望坡",意图一举擒获刘备。荀彧、徐庶极力劝阻,说刘备有诸葛亮为军师,如虎添翼,不可轻敌。而大将夏侯惇根本没有把诸葛亮放在眼里,"看诸葛亮如草芥耳,何足惧哉!"扬言此去"吾若不一阵生擒刘备,活捉诸葛,愿将首级献与丞相。"并且当即立下了军令状,"奋然而辞曹操,自引军登程"。这里荀彧和徐庶的话是正衬,曹操、夏侯惇不把诸葛亮放在眼里是反衬,俗话说,骄兵必败。为后面曹兵大败蓄了势。

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中

《三国演义》影视作品

再看刘备阵营的內部,关羽,张飞对诸葛亮这个年轻人要刘备三顾而才出山本来就心存不满,而刘备自从请来了诸葛亮以后,更是要求众人"以师礼待之"。对于关羽、张飞二人来说,诸葛亮当时不过就是一个不知深浅的青年,没有了解他真实才能的情况下,刘备的"三顾茅庐"就显得有些过分殷勤,且二人跟随刘备一起请诸葛亮出山时,也吃了几次闭门羹。关羽,张飞心中甚是不悦,所以听说夏侯惇引大军杀奔而来时,他们两个人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去迎敌,而是要看看诸葛亮如何迎敌的笑话:当刘备唤二人进入商量如何迎敌时,张飞就说:"哥哥何不使'水'去",就反映其内心对刘备太过于重用诸葛亮的怀疑;当诸葛亮调兵完毕,张飞是冷笑而去,关羽是"我们且看他的计应也不应,那时却来问他未迟"。其他的将领呢,"虽听令,却都疑惑不定。"就连刘备对诸葛亮用兵也"

疑惑不定"。

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中

刘关张桃园结义

毛宗岗在这一段的最后批道:"不惟众人不信,连玄德亦未信,愈显得下文奇妙。"这里主要是采用了反衬手法写刘备军内,为下文诸葛亮用兵之奇,料事如神蓄势。在这一回里,作者不仅写了曹军阵营内的文武和刘备军内的众将,用的是以人物衬人物,为故事的结局蓄势。而且还用了景物的衬托为后文蓄势。作家写双方交战的时间是"

时当秋月,商表徐起"。写夏侯惇进军到博望坡的环境是"天色已晚,浓云密布,又无月色;昼风既起,夜风愈大"。写夏侯惇大军途经的道路是:"窄狭处,两边都是芦苇。"典谓禁曰:"山川相逼。树木丛杂"。这些景物的衬托,正如毛宗岗所点评的那样:"先写月色之暗,以反衬后文火光之明;先写风力之大,以正衬后文火势之猛。"写芦苇,林木,道路狭窄,以衬后文曹兵大败无路可走,这些衬托都是为后文蓄势的。

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中

刘关张桃园结义

"火烧博望坡"作家除了运用衬托为后文蓄势之外,还采用了层层跌宕法为后文蓄势。跌宕之一:夏侯惇带领大军到了博望坡,见前来迎敌的老弱之兵,正在"大笑"诸葛亮不会用兵的时候,赵云忽然出马与之交锋,"不数合",赵云便诈败而走。"夏侯惇从后追赶,云约走十余里,回马又战,不数合又走。"韩浩见赵云如此几番战而又走,便"拍马向前",向夏侯惇谏说道:"赵云诱敌,恐有埋伏,"文情发展到眼看夏侯惇就要进入诸葛亮设置的埋伏圈时,有韩浩的一谏,文势一曲。那么夏侯惇此时到底是追赶还是不追赶呢?读者这个时候的阅读期待是相当强烈的。

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中

赵云影视形象

跌宕之二:夏侯惇不听韩浩的劝谏,依然"只顾催兵赶杀"。李典、于禁这一路大军走到山的狭窄处,见两边都是芦苇,惟恐诸葛亮用火攻,赶忙"止住后军"。这里如果真的止住了军队前进,那么诸葛亮的计策则像竹篮打水一样了。文章写到这里又是一曲。那么军队到底能不能够停下来,这里,在读者的心里又是一个问号。

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中

《三国演义》中的夏侯惇

跌宕之三:于禁、李典虽然大叫"后军慢行"怎奈主将夏侯惇一味的催赶进军,再者"人马走发,哪里拦挡得住。"夏侯惇正走之间,于禁从后面急忙赶来,说在此处"应防火攻"。"夏侯惇猛省,即回马令军马勿进"。毛宗岗在此点评道:"忽有夏侯猛省欲回一段,竟似下文烧不成者。如此曲折,试掩卷猜之,决猜不着也。"文章就在这无数衬托,层层跌宕之后,夏侯惇猛省"言未已"之时,作家陡地一下把文情发展推向了高峰:"只听背后喊声震起,早望见一派火光烧着,随后两边芦苇亦着。一霎时,四面八方,尽皆是火;又值风大,火势愈猛。曹家人马,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夏侯惇冒烟突火而走","李典纵马混战,夺路而走。""于禁投小路奔逃去了

""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夏侯惇不仅没有"生擒刘备""活捉诸葛亮",自己反倒差一点丢了性命。

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中

右一为于禁的影视形象

作者在这里采用蓄势艺术,从内容表达上说,用荀彧和徐庶的劝谏来正衬;用夏侯惇的骄横来反衬;用张飞、关羽的疑惑来逆衬;用景物来正衬,反衬;又用了三个跌宕,读者心中总是怀疑诸葛亮之计未必能够成功,总是担心诸葛亮在这初出茅庐第一仗中能否建立奇功,总是疑惑诸葛亮真的就像前面诸如司马徽、徐庶等所说的那样神乎其神。但是通过作者在表现的过程中的蓄势艺术,结果却事出读者的意料之外。我们看到的是:对于曹军,"

夏侯惇冒烟突火而走","李典纵马混战,夺路而走。""于禁投小路奔逃去了""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而对于刘备阵营,"关、张二人相谓曰:'孔明真英杰也'行不数里,见糜竺、糜芳引军簇拥着一辆小车。车中端坐一人,乃孔明也。关、张下马拜伏于车前"。

蓄势艺术的分析

作家通过前文的衬托和跌宕,欲扬而先抑,待文势发展到垫高拽满时,猛然推出火烧奇景,诸葛亮初出茅庐的"奇才"形象在这里得到了鲜明地塑造。从审美感受和艺术效果上来说,作家在这里的蓄势,是符合读者心理的。主要来说,有以下三种考量。

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中

"智绝"诸葛亮

1、它富于召唤性,能诱发读者的阅读热情。读者在看文章时,总是有一种探询的心理,总是有让故事的进程既符合事情发展的逻辑规律,又稍稍超出自己的生活经验之外,也就是期待视野与期待指向遇挫之间的矛盾。总是在担心中紧张,在紧张中期待,"火烧博望坡"作者就是抓住了读者的这个心理,采用蓄势的手法,在行文的过程中一而再,再而三的蓄势,读者的阅读热情随着文势的走向而慢慢膨胀,所以看起来引人入胜,充满刺激和期待,到最后释然而笑,从而产生韵味无穷,余音绕梁而流传不衰的艺术效果。

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中

罗贯中

2、它富于表现力,能增强表现对象的美感价值。小说是要表现人物的,《三国演义》的诸葛亮是小说中要表现的"三绝"之一的"智绝"的代表。在其出场之前,作者可以说是花了大量的篇幅,利用司马徽的两次荐扬,利用徐庶的衬托,利用三顾时候其友、其亲戚兄弟、其所住的环境的描写,可以说把诸葛亮已经描绘成经天纬地之才,安国定邦之大贤,但是这只是一个虚无的表面影像,诸葛亮到底是不是果如以上诸人所说,在读者的心里是有一个问号的,同样,在小说中的其他人物的心里也是有疑虑的,所以作者通过曹军阵营和刘备军中对诸葛亮的不屑和疑虑来蓄势。诸葛亮的料事如神,运筹帷幄而决胜千里之外的形象就跃然纸上。

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中

水镜先生司马徽

3、它是曲的艺术,蕴藉隽永,耐人寻味。清人袁枚曾说:"凡做人贵直,而做诗文贵曲。"因为艺术影响人、感染人,不是靠直白的说教,而是靠把欣赏者带到使人疑,又使人疑而得之的艺术奥妙中去。所以,一切成功艺术家的创作都力避表现对象的一览无余,而在曲折腾挪上下功夫。《火烧博望坡》所采用的蓄势艺术就是这曲折腾挪的典型。它追求的不是一种直接展示、和盘托出,而是烘云托月、虚实相间。它写柳不从柳着笔,而从柳外着笔。《火烧博望坡》就是要表现诸葛亮的智谋超群,但是通篇没有一句话是赞扬其智谋的,用的是衬托和跌宕的手法。迂回隐曲,含蓄蕴藉,犹如给诸葛亮这个新人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直到曲终人散时,其超人的智慧才凸显,而耐人寻味。

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中

袁枚

作者这里对于蓄势手法的运用和取舍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也就是说,"蓄势"是蓄谁的势?作者在这里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蓄蜀汉的势,蓄诸葛亮的势。纵观整个三国,我们知道蜀汉的重要精神支柱和能臣就是诸葛亮,作为刘备的重要帮手和蜀汉王朝日后几十年的实际掌权者,诸葛亮必须能够担起决胜千里的重要任务。所以作为诸葛亮出场的重要一战——"火烧博望坡"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要反映出诸葛亮的料事如神、用兵有道,体现他"智绝"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要为诸葛亮后续的情节做好铺垫。可以说,也正是处于这些考量和目的才使得"火烧博望坡"变得尤为重要,而作者精心设置也确实达到了他预想的效果,不仅抓住了读者的心,更是为后世留下了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治世能臣形象。

结语:"火烧博望坡"作为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最重要的前一百零四回的重要情节,同时也是三国中蜀国最重要的人物全部出场后最重要的一场亮相,可谓是重中之重。继"

三顾茅庐"后也是诸葛亮作为蜀汉核心人物的重要亮相,所以也就分外勾起读者的阅读欲。作者罗贯中深谙读者的阅读心理,所以对于"火烧博望坡"的情节分外着墨,通过刘关张阵营对于诸葛亮的疑惑,曹操阵营对于诸葛亮实力的敬畏,再加上主帅对于诸葛亮的轻视,充分勾起了人们对于这场战役的好奇心。此外作者还善于使用各种景物蓄势,人物对话蓄势,燃起了大战在即的紧张感,也使人们为此次战役的成败捏了一把汗。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三次跌宕起伏,更是增加了文章的精彩感,且从分勾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可以说,《三国演义》被奉为四大名著之一不是没有单利的,单从"火烧博望坡"一节来看,就足以看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素养,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认识到作为封建社会的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体现了明确的以刘备建立的蜀汉为正统的价值取向,这也是影响作者着笔和情节设置的重要价值导向。

参考文献:

包世臣 《艺舟双楫·文谱》

蔡东藩 《元史演义》

布瓦洛 《诗的艺术》

陈曦钟等 《三国演义会评本》

袁枚 《随园诗话》

罗贯中 《三国演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