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江南花開 江北雁來

雨水是一年中的第二個節氣,東風解凍,草木萌發,北方的氣溫普遍上升到0℃以上,雪盡雨來,候鳥北歸,南方則已經桃李含苞,春色漸濃了。

春雨貴如油,雨水會下雨嗎

雨水在農曆正月,雨水之後,北方雪減少而雨漸多,所以雨水的意思並非這一天要下雨,而是此後氣溫上升,雨水增多。

在節氣誕生的中原地區,雨水之後,大地解凍,就要開始準備春耕了。在灌溉技術落後的古代,春耕之前的雨格外重要,“春雨貴如油”,唯有一場春雨溼潤了大地,種子才能順利地生根發芽。

按照氣象學標準,連續5天平均氣溫大於10℃,即為春天。在南方溫暖的地區,終年有雨,到雨水節氣時,氣溫普遍上升到10℃以上,已經正式進入春天,馬上就到春暖花開的季節。但相對應的,在北方有些地方,此時仍舊天寒地凍,比如西北、東北等,仍有可能大雪紛飛。所以,雨水並非是下雨的意思,而是特定地區氣溫上升、雨量漸多的轉折點。

不過,隨著氣候變化,即便在北方,雨水期間,雨量增多的現象也越來越明顯。氣象數據顯示,今年的雨水期間,我國大部分地方降水量都會增多,其中,西北、華北、黃淮、東北部分地區,降水量較往年同期更多。

同時,降水量增多也帶來了氣溫的“乍暖還寒”,氣象變化顯示,今年雨水期間,氣溫較往年略高,江南大部分地方,將陸續進入春天,但頻繁的降雨,使得氣溫波動增多,因此要注意防寒。

一年之計在於春,雨水之後種什麼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雨之後,就進入了播種的季節。但實際上,不同作物、不同地區播種的時間不一樣,雨水期間,有哪些作物適合播種呢?

雨水在正月,是春天的第一個月,雨水期間適宜播種栽培的,大多是早春作物,既包括糧食作物,經濟作物,也包括蔬菜。

在糧食作物中,如春小麥、大豆等。在冬季過度寒冷的區域,冬小麥無法成活,因此多種春小麥。根據氣候的不同,春小麥的播種時間也不同,在甘肅、寧夏等地,農曆正月底或二月初即可播種,恰好在雨水期間。東北是春小麥播種最晚的,一般要到農曆三月份才能播種。

在南方,春季大豆也在雨水期間播種。大豆播種一般要求土壤溫度在15℃左右,因此只有南方可以早種,越往北,播種時間越晚,在最寒冷的東北,要到農曆三月到四月才能播種。

在蔬菜中,春季土豆一般在2月初開始播種,因各地氣候不同,也有差異。此外,扁豆、小白菜、春蘿蔔、甘藍、菠菜、芹菜等,也大都在此時播種或移栽定植。

隨著地膜、溫室大棚的推廣,不少蔬菜、作物的種植和收穫時間不斷提前,比如在北京郊區的溫室大棚裡,不少種類的蔬菜在春節期間就已經開始成熟,而大棚裡的水果也在同時期進入了花期,如大棚桃,此時正是桃花開放的季節,雖在北方,但大棚裡卻有江南氣象。

二候鴻雁來,候鳥為何變留鳥?

雨水三候,其中之一是“鴻雁來”,意思是南飛的大雁歸來了。農曆正月底,二月初,南遷過冬的雁類開始北返,最早的一批,在雨水期間就能到達秦皇島、北京一代。

鶴類的遷徙同樣較早,農曆二月底左右,丹頂鶴就能回到東北地區,到達北京附近時,一般在立春到雨水之間。相較往年,今年氣溫較高,因此候鳥北歸的時間也有所提前。據報道,大約在一星期前,北京官廳水庫就迎來了首批北歸的灰鶴,大約1000只,比往年早了半個月左右。

事實上,在官廳水庫,還有駐留越冬的灰鶴,大約500只左右,這些灰鶴在北京過冬,等到春天,和北歸的灰鶴彙集一處,再繼續往北。

除了灰鶴,還有其他候鳥也越來越多地在北京越冬,比如鴛鴦。鴛鴦原是候鳥,每年3月末4月初陸續遷到東北繁殖地,9月末10月初離開繁殖地南遷。但近年來,隨著北京生態環境的提升、溼地景觀的增多,越來越多的鴛鴦選擇冬天“留宿”在北京,其中,一部分冬天也不結冰的溼地、水域為鴛鴦等候鳥的停駐提供了條件。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