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機如何把普通路邊景,拍出文藝範?最好舉例說明?

柳侍墨


路邊景,有路有景就行,至於文藝範就完全是一個個人概念。個人見解,歡迎指教!











Yang新元


我在緬甸,緬甸婦女樂善好施,每天會自覺抬水注進路邊有遮萌棚的木架上的陶罐裡,緬甸天熱路過的行人可隨時舀水解渴。(這振照片我找了好幾天)這很有文藝範!第二幀是在白塔旁,左側有穿拖鞋騎單車背上揹小孩還打傘的女人飛駛而而過。




阿鼎AD


一次路過,看見牆上靠著一輛自行車,很有畫面...



青蛙三太子


普通路邊景,手機如何拍出亮點?教你4招!

想拍美景,未必非去“大山大水”,往往在我們家門口就有很多值得拍,且能拍出新意的小景。

只要我們多留意觀察身邊的一草一木,一門一窗,甚至是一束光。

善於發現這些平凡事物中的亮點,然後用手機記錄下來,就是源於生活的美!

至於如何將路過的風景,拍出小清新,方法有很多,但還是要根據眼前景來選擇適合的拍法。

接下來小月就用最近拍的一組“牆頭草”為例,看看這些在牆根兒野蠻生長的野花草,如何能拍的“清新脫俗”。

之所以說“牆頭草”,只因這些花草的確就在一個公園外牆野生,幾乎沒人注意到它們(見下圖實景)。

當時吸引小月的是連續多個方形窗,與這些自然生長的藤草構成了不同畫面,讓這片牆和窗很“有感”。

▼ 駐足觀察,發現3處亮點:

1-背景乾淨(白牆面)

2-色彩對比簡約,但很強烈(白牆與綠葉)

3-有自然光透(側逆光透過小窗)

有優勢,就會有劣勢,同樣要了解,拍攝時儘量避免.

▼ 2個弱點,如何避免?

1-逆光拍,曝光不好掌握(解決方法:巧借側逆光拍光透,同時提亮暗部細節)

2-同樣環境和主題,容易畫面雷同無新意(解決方法:看下文)

▼ 小結|先觀察,找亮點:

想將普通場景拍的與眾不同,不要急於去拍,像小月一樣要先觀察環境,尋找環境中存在的亮點,然後再通過構圖,用光等方面考慮如何利用好這些優勢,然後突出亮點。

下面小月就聊聊,是如何用四個拍攝技巧,將這一段“牆根草”,拍成“簡約小清新”。

一、巧借色彩對比|簡潔明快

“綠和白”是對比色,恰好用這面白牆作背景,直接就能突出主體綠葉,我們只需考慮怎麼“擺弄”這些綠葉的形態,那感覺特像在畫“牆繪”。

如果是大片的綠葉,我們也可以利用綠葉“深淺顏色”形成的明暗對比,讓畫面拍出層次感。

二、巧借光透|拍出層次

雖然是“逆光”拍攝,但大部陽光被牆內的大樹擋了大半,好在一些沒被綠葉遮擋的窗戶透過一些陽光,反而給本來發暗的畫面增添了亮點。

利用好僅有的“光透”,嘗試拍出畫面層次感。

三、巧借構圖|畫面多變

因為同樣的背景和主體,色調也沒差別,如果不想點辦法,很容易拍出雷同的畫面。

小月嘗試用不同的構圖,展現畫面的不同感覺。、

1-居中構圖:

居中構圖能讓畫面感覺很穩定,但缺點是有點“呆板”。

下圖中恰好一扇方形窗,採用居中構圖,利用自由生長的藤草打破居中構圖的死板。

而下面這張簡約畫面,構圖時糾結了一下,最終選擇主體綠葉接近居中構圖,讓畫面看上去更平穩。

2-對稱構圖:

這組圖中,好幾張都類似“對稱構圖”,但對稱的方式略有不同,所以感覺也不一樣。

▼ 比如:利用左右綠葉對稱

▼ 利用“中心線”形成左右對稱:

下圖中的左右綠葉從體積數量上並不對稱平衡,但因為牆面一道接縫,在畫面居中位置,這樣就能平衡了不對稱的畫面。

3-不對稱構圖:

雖然是“不對稱構圖”,但要保證畫面的整體“平穩”,避免“頭重腳輕”,或者左右傾斜。

這種構圖如果拍好了,會讓人感覺畫面很活躍,有動感。但處理不好元素間的搭配,就容易“失衡”。

▼ 比如:下圖左重右輕,畫面有些失衡

▼ 在右側加了根枝葉,讓畫面更穩定

四、手機後期|調出“小清新”

小清新的畫面,更像是“裸妝美女”,給人“乾淨、淡雅、清純”的印象。假如你拍出的畫面對比,色彩都很強烈,就很難感覺“小清新”。

▼ 比如:下面兩圖效果對比

左圖:原圖畫面對比強烈

右圖:後期調色減弱對比,飽和度

左右兩圖對比,是否右圖感覺更接近“小清新”?

這種後期效果很好製作,手機基本一步搞定。想了解的夥伴可以按以下步驟嘗試製作。

(一)需要的手機後期工具:

手機打開(或下載)snapseed——指劃修圖工具,很多攝影老師都喜歡用的一款後期工具(免費下載使用)。

(二)手機制作“小清新”效果

▼ 第一步:插入原圖,打開“曲線”

1-打開軟件,點擊“+”插入原圖

2-點擊“工具”

3-選擇“曲線”

▼ 第二步:一鍵製作“小清新”

1-選擇“K02”效果

2-可點擊微調每個節點,調整畫面效果(也可不動)

3-點擊“對號”

4-點擊“導出”

5-選擇“導出”即可將後期效果存至手機相冊

以上,我們通過簡單的後期調整,調出“小清新”感覺,這只是方法之一,僅供參考。

以上內容如有幫助,歡迎點贊,留言,轉發,是對小月最大鼓勵。想了解更多手機攝影技巧,創意後期,馬上關注吧!


手機黨拍


用手機如何把普通的路邊景,拍攝出文藝範兒?

要拍攝出文藝範,首先在心中得要明白文藝範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如果在大腦沒有文藝範的畫面感,肯定難以拍出文藝感。


文藝範,直白的說,就是要從照片上表現出有文化氣息和藝術氣息。元素上要簡潔大方,拍攝的主體元素要有一定的意義,給人的視覺感受很舒服。色彩上比較清新淡雅,復古懷舊,比如膠片的感覺,色彩對比較弱、色彩飽和度不高、有顆粒感等。

因此,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著手拍攝文藝範兒的照片:

1、拍攝的主體元素要有趣味性

正因為要表現出有文化感,有藝術感的效果,所以拍攝的主體元素必須得有一定的內涵和趣味性。

2、拍攝畫面的元素要簡潔

畫面元素的簡潔,除了能夠體現具有藝術感的視覺效果,而且還能給觀者延升想象空間。


3、畫面的構成意識較強

在構圖的時候,構成意識要比較強,構圖的方法比較特別,給人感覺比較獨特,具有陌生感。

4、拍攝角度要獨特

拍攝文藝範,拍攝角度至關重要,獨特的角度,更能體現出拍攝者的審美意識和能力。


5、色彩色調要清新淡雅

在色彩色調要非常講究,色彩簡潔,飽和度相對較低,對比度也較低,給人清新淡雅的感覺。

以上就是個人對拍攝文藝範照片的幾點經驗,僅供參考。


腦攝狼圖世界,愛好攝影,且擅長後期處理,敬請關注本頭條號!


腦攝狼圖事界


最近的銀杏樹葉是深受大家的喜愛,有時候你不比去到大片銀杏樹葉的地方也能拍出漂亮的照片!

下面就是我最近街頭的掃黃照!











二木攝影


不知道什麼是文藝照片,發幾張給大家欣賞一下











哭泣的小丑z


老師的這個問題其實應該是考考攝影愛好者對美的發現能力,也就是說的靈感吧。

路邊景,關鍵還是要有一雙對美感來電的眼睛,能在路人眼中稀疏平常的景觀中發現特別的有意義的拍攝素材。至於如何能拍出文藝味,我認為需要拍攝者有必須的藝術修養,然後才是拍攝水平,兩者應當是不可分的。

路邊景拍出文藝味,來自於對普通景物的發現。不管用手機還是相機,發現美的因素才是最重要的。

以下幾張手機拍攝的路邊小景,我覺得很有點味道,但要達到文藝味道我還得繼續努力。

來自於散步途中,路旁的常青藤

景觀步道上的休閒長凳,幾片落葉

路旁小池塘中飄著的落葉

路邊秋風中的一叢狗尾巴草

人行道邊很普通的綠化帶

初冬陰天街景

散步時拍攝的,據說有點歐洲風味

平時不起眼的楓樹,夜景裡這麼美

這也是路邊隨拍,看書這麼認真啊?竟然不知道我在偷拍。

太多太多了,最後來幾張開闊視野的,準確的說也是路邊景,因為是在飛奔的車上拍攝的車窗外的風景。

圖片都來自於我的寶貝手機拍攝,華為Mate20x。

一個攝影愛好者,希望老師您給予指教。


大風


我們平常都會用手機拍照。

要想拍出好的有文藝範的照片,軍哥認為有三點必須做到。

第一、要有攝影的基礎知識和相關的理論基礎,比如:構圖、光線把握、二次修圖的基本技巧。

下面這張照片,是我在晨跑時發現路邊的座椅在燈光照射下很美,隨手拍了一下來。

第二、要有一雙善於觀察的眼睛。改變一些審美角度,用自己另一個角度去看世界。

下面這張照片是我上班公司大門旁邊的玻璃幕牆,倒映對面建築物。這個應該很平常了,當你發現它的美,拍下來後經過二次修圖處理,並採用黑白形式,讓冰冷的世界變得很藝術化。

第三、多拍,不要怕拍了不好看,多幾次你會發現自己與以往有不同。

下面這張照片是我上班吃早餐時的早餐店外的一株三角梅,只有其中一朵開得很豔,我馬上用手機拍下來。並且拍攝時採用大光圈虛化背景,讓它有一種獨立秋風的感覺。


軍之攝影路線


要回答這個問題,其實要先弄清楚兩個概念,一個是普通路邊,一個是文藝範。第一個概念好理解,不過,這個“路”應該包含多種多樣的路,高速公路、城市街道、鄉間小路都可以算是,但這個“文藝範”卻是很多人喜歡用但實際上卻不明其意,以為只要拍出來的照片有點好看就叫做“文藝範”,其實他們對“文藝範”根本就不明就裡,只不過隨意貼個標籤而已。

所以,不是什麼照片都叫做“文藝範”。那麼,什麼叫“文藝範”呢?我認為這要從“文藝”二字去理解。“文”,就是要有文化氣息、文學氣息;“藝”,則講究的是藝術氣息,包含書法、音樂、舞蹈、建築設計等等。具有“文藝範”的照片要麼能體現“文”,要麼能體現“藝”,要麼二者兼有,並不是像很多人說的那樣,打個燈光、選個天氣、調個色調就叫做文藝性質。

明白了這兩個特別是後面這個概念,我想要回答這個問題就不難了,方法大概可以從以下方面考慮:

一、如果只拍景物,要選擇路邊具有文藝元素的部分來拍攝。

在普通的路邊,我們也可以找到一些具有文藝性質的東西。它們可以是一些路邊雕塑、藝術造型、塗鴉牆面、歷史建築等等。拍攝時,我們可以選擇具有類似文藝元素的的東西,把他們作為照片要突出的主體就可以了。

比如,可以拍攝佈滿塗鴉的牆面、可以拍攝藝術造型的特寫,可以拍攝人物與雕塑的合影……

二、如果拍攝人物,可以從人物穿著打扮方面做些考慮。

這就需要體現人物自身的“文藝範”,可以讓人物的穿著打扮多一些文藝元素,這些元素可以體現在人物全身裝扮、頭髮造型、動作姿勢等方面,比如:

可以讓人物穿旗袍、穿漢服、穿唐裝,或行走在時尚現代的都市街道,或流連於古色古香的古鎮小巷,這是從服裝上讓人多一些“文藝範”;

可以讓人物拿著書報、揹著吉他、吹著笛子,或坐在路邊長椅上,或“流浪”在鄉間小路上,這是從舉止上讓人多一些“文藝範”;

除此之外,也可以設計一些具有故事性的人物對話、互動、交流的小鏡頭。

三、當然,如果要拍人物,也可以將背景和人物結合起來考慮。

也就是說,既考慮背景的文藝元素,也想辦法增添人物的文藝特色。

總之,要拍出“文藝範”,最主要的是要弄明白“文藝範”的意思,照片中總得有點文藝的東西在畫面裡面。如何用手機如何把普通路邊景,拍出文藝範?你要麼去路邊尋找具有文藝性質的元素,要麼自己想辦法創設一些文藝元素。至於怎麼構圖、打光等技術性的東西都是其次的,至於用手機還是單反,這都沒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