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结束后,坚持做好四件事,将脱颖而出

湖北确诊病例首次出现3位数,让我们看到胜利的曙光,但是,距离完全解除“禁足”还需要时间。

在过去20多天的假期里,有人狂躁难耐,有人焦虑恐慌,有人放松自己,也有人在学习、网络办公和读书。

胡适曾说:“一个人的前程,往往全靠他怎样利用闲暇时间,闲暇定终生。”

事实上,与其焦虑、放松、无所事事,不如好好利用难得的假期,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给自己充电,在复工后来一次复盘,做自己的摆渡人。

疫情结束后,坚持做好四件事,将脱颖而出


1.保持良好习惯。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一个节目的最后曾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不看手机,迅速说出今天是星期几。

问题一出,许多人顿时咂舌,答错或答不出来的比比皆是。

问题让我陷入沉思:“今天星期几”是我们平常再熟悉不过的一件小事,为何在家里待久就忽视了呢?

其实,我们忽视的不是时间问题,而是习惯问题。

家是一个不受人监督、不受人管理、行动自由的安乐窝,你可以随心所欲,放纵自我。时间久了,日常养成的良好习惯则会被打乱,取而代之的是作息不规律、饮食不按时、卫生不讲究、行为不干练、娱乐无节制等不良行为。

可是,当疫情结束复工复产时,又如何以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饱满的工作热情、高效的工作效率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投入到工作岗位呢?

网上有句话说:我们今天戴上口罩,是为了能尽快不戴口罩。

很多事情,现在做并不是为了现在,而是为了将来。

培根有句名言: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他可以主宰人生。

保持良好的习惯,从最基本的做起,学会自律,学会控制,才能在工作上更好地复盘。

疫情结束后,坚持做好四件事,将脱颖而出


2.控制娱乐需求。

前不久看到一个段子:

网络办公刚开始兴致勃勃,但很快发现,网络办公不仅效率慢,而且没有任何的工作环境,工作起来很散漫。前面是电视,旁边是沙发和手机,一不留声就躺下玩起手机看上电视,一趟就是一上午。

还有些人,晚上追剧看直播,原本准备11点前睡觉,结果一不留神到了凌晨1点;计划早起开始办公,结果因为熬夜,醒来再刷刷手机,一上午过去大半。一天下来,工作进入不了状态,工作效率上不去。

罗曼·罗兰说:生活中最沉重的负担不是工作,而是无聊。

当一个人处于无聊的状态,往往倾向于娱乐需求。

适度的娱乐有益于身心健康,但过度的娱乐也会让人沉迷,丧失自我,消磨斗志。

一个真正优秀的人,即使是在假期里,他们往往不会过于放纵自己,无节制地追求娱乐,反而是保持良好的习惯,控制对娱乐需求的欲望。

做人的最高意境是节制,而不是放纵,当你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你则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疫情结束后,坚持做好四件事,将脱颖而出


3.坚持读书。

陈继儒在《小窗幽记》里说:“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读书,和外界的喧嚣无关,那里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

前两天,一张在“方舱医院”读书的照片火了。病房里,大多数人或玩手机,或躺着睡觉,只有一个年轻人躺卧在病床上,戴着口罩,聚精会神的读一本书,网友们称他为“清流哥”。

有人说,他看的不只是一本书,而是另一种生活状态,另一种心情,另一个世界。

疫情结束后,坚持做好四件事,将脱颖而出


英国作家毛姆曾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在长时间的假期里,我们大多数人,往往被手机绑架了,却没有想过,放下手机,静下心来读一本书。

海明威在《真实的高贵》中有一句话:“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董卿曾说:“我始终相信我读过的所有书都不会白读,它总会在未来的某一个场合帮助我表现得更出色。”

读书,不能让你免疫病毒,但能驱除内心的浮躁;读书,不一定能带来好运,但能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坚持读书,能改变人和思维方式,丰富并完善人格。

坚持读书,是天堑变通途的机会,也是照亮世间一切美好的灯塔。

疫情结束后,坚持做好四件事,将脱颖而出


4.解锁新技能。

前几天,网络上有一个段子:疫情让全民成了厨子,医护成了战士,老师成了主播,门卫成了哲学家,逢人就问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

在朋友圈里,也看到不少人在晒美食、晒网课,从没有哪一个时期像现在这样,有足够的时间尝试新的事物,学习新的技能,掌握新知识。

木心曾说:“高质量的生命,是时时刻刻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当你不知道做什么,读书读不下去的时候,最好的打发时间的办法就是学习新技能。

比如说,学习做美食,让家庭的烟火气息更浓烈一些;学习运动技巧,让房子成为私人健身房;学习带娃攻略,让自己成为带领孩子通往世界的指路人;学习职业技能,为复工之后加薪升职做准备;学习理财方法;做好家庭财务规划......

这些新技能,简单实用,有益身心。并且,掌握技能固然重要,但学习的过程更考验一个人的耐心决心、行动力和时间管理能力。

英国著名教育家赫胥黎说:

“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

时间是世界上最公平的东西,利用好每一个二十四小时,用得其所,用有所获。在每一天里掌握一点点新的知识和技能,日积月累,终会厚积薄发,让自己更优秀更有价值。

疫情结束后,坚持做好四件事,将脱颖而出


5.

《摆渡人》有这样一段话: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

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灵魂拷问。

杨绛说:人这一生,无非是认识自己,洗练自己,自觉自愿地改造自己。

我们每个人最终的归宿都是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不停洗练自己,改造自己,提升自己,做自己的摆渡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