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号脉准吗?中医号脉看病到底准不准?

杨金龙33


看谁来号,学徒级别很难准,能坐堂的基本问题不大,老中医基本不存在准不准的问题(冒充的除外)!


快乐的余明


西医看病准吗?20天之前朋友因为吃的不对胃上吐下泻家人害怕120拉到医院,做完心电图告诉家人赶紧心脏搭桥,家属说本来胃不好怎么心脏搭桥呢?把医生给我叫过来,结果医生来了也没想到家属还懂医学知识,说必须搭桥吧,后来患者坚持跟医生理论,把心电图拿出来跟医生讲,结果医生没活可说,说他们医院的仪器坏了,你说这医院和医生还有护士缺不缺德?如果一点医学知识不懂的医生就给搭桥了,我认识一个做保健品的董事长,认识医院里的院长主任,五年前他说我唱着歌跳着舞进医院,被医生给忽悠搭了5个支架花25万,现在彻底跟他那朋友翻脸了,所以不要问中医准不准,说中医不准的可能就是跟丁香有关系!


838433714567


中医号脉很准,一个女孩子怀孕了,在D超检查下验证了确时怀孕了,但是到了中医号脉确没号出来,女孩子当时就喷老中医是骗子,原来老中医嘴下留德,女孩子肚子怀的孩子是死胎,死胎B超在怀孕初期是检查不出来的,但老中医号脉确能准确的号出来。


用户3992753364989


废话,中医号脉几千年不知道治好了多少人,就这几年一些受西医蛊惑的人说中医不科学,本人的颈椎病开始当感冒,吃了一段时间的感冒药没有见效,我一个哥们是医生,我也没去医院,就在他的诊所号了一下脉就查出是颈椎病,然后用中药调理了几个月就彻底好了,比去医院少花不少钱。


用户429505575023


中医号脉总的来说是比较准的,只要这个中医的水平过的去,号出来的脉都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中医脉象在中医诊断里面是比较初级的水平,中医都能学会的诊断方法。

那中医又分为望、闻、问、切四个诊断方法,号脉又叫做切脉

那我来详细和你解释下中医号脉的种类。

一:四季正常脉象

  1. 春天:凡春天的脉象都有点偏弦,号脉号到弦脉是正常的脉象。

  2. 夏天:凡夏天的脉象都有点偏洪,号脉号到洪脉是正常的脉象。

  3. 秋天:凡秋天的脉象都有点偏浮,号脉号到浮脉是正常的脉象。

  4. 冬天:凡冬天的脉象都有点偏沉,号脉号到沉脉是正常的脉象。

二:平常人正常脉象

脉象摸上去是很柔和的,有胃气,一息四次,不快也不慢,不浮也不沉。

三:李时珍总结的二十七脉象

李时珍的频湖脉决总共总结了二十七种脉象,如果细说的话,篇幅不够,在这里简单的介绍下。

  1. 浮脉、散脉、濡脉、芤脉、洪脉、革脉,号脉号到这几个脉象的话,浮脉的话主表证,散脉的话主肾气衰退,濡脉的话代表湿气重。

  2. 沉脉、牢脉、弱脉、伏脉;号脉号到这几个脉象的话,沉脉代表的是里证,弱脉的话代表阳气衰败了,要感觉补充阳气。

  3. 迟脉、结脉、代脉、缓脉、涩脉;号脉号到这几个脉象的话,迟脉代表的是寒证,结脉代表体内有淤积,代脉代表脏腑功能衰退。

  4. 数脉、疾脉、促脉、滑脉、紧脉、动脉;号脉号到这几个脉象的话,数脉代表的是热证,滑脉代表的是痰(孕妇也会有滑脉,又叫喜脉)注意注意,缓脉也算是正常脉象的一种。


好了,以上就是关于号脉到底准不准的解答,一些常见的脉象对应病症已经列举出来了,希望可以帮到你。

健康活到一百岁


中医号脉与西医听诊是一个道理,只能获得心脏的信息,如心跳强弱快慢,是否均匀规律,可以大致判断心脏是否健康。

听诊器直接贴在心脏处,当然比肢头末端感触微弱博动,获取的信息多得多。

听诊器还可判断肺部是否健康,号脉则不能。

至于头部、肠胃、炎症……等疾病,听诊不能判断。

所以号脉看病绝对不准。


辛福先


存在就有极限。中医打脉也一样!有准确的。也有错的。

请问B超准确吗?CT准确吗?这类提问难道不是多除的?

中医号脉的理论依据是全息论(现代的理论术语)从理论到实践都体现出其正确性。但医生水平有高有低。疾病问题有易有难。这就必然产生差别!产生准与不准的现象!


用户63859711


中医号脉看病到底准不准?答案是非常准。但有三个内容需要了解,否则理解不了,玩不开又找不到,再真的也会被讹成假的。

首先是“脉”与“号脉”。人体最基本的生命信息于中医学是“气”和“血”。脉是人体诸经气血多寡和运作形态最根本的反应。而号脉就是直接读取生命信息,都直接读取了,哪有不准的道理?

其次是“病”。在中医学里,“病”是诸经气血出了问题——或多或寡、或卑或亢、运作或受阻或竭耗、或离经或克辱。所以,号脉看病就只看中医在乎的问题,而不是病名或指标。

最后是医生。号脉看病绝对准,可施诊的人水平如何就很难说了。中医学立足于无行且深不见底,能修到本真层面且造诣高深的医生可遇而不可求。所以,不要见到中医都追求“一伸手、全搞定”,要知道还有个诊断方式叫“辨证论治”。

望、闻、问、切——通过诸外反推诸里,同样能达到了解人体内气血情况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切”是经验层面的,主要是通过大小、浮沉、强弱、疾缓等脉形脉象做分析,属于脉诊的经验层面,为入门阶段。之所以特别提出来,是为了避免读者因为用过中医药不行就觉得是中医学不行,哪怕人家给你把过脉。要知道,脉诊的经验层面就和其它三诊一样,都是理论反推,解决不太复杂的情况没问题,遇到太复杂的难免尺有所短。

因为中医理论高于物质层面,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无法企及,对诊断和运用压根参与不进来。所以给“眼见为实”的外行带来“脱离认知和把握”的不安全感,以至于令中医备受争议,而脉诊更是争议中的大争议。

对此想说的是:世界上不存在哪种手段可以衡量一切,因为不是所有存在都是一板一眼。“眼见为实”可以是客观的看到,还可以是主观的体验,对于医学而言,好不好得疗效说了算。不要因为搞不懂和不会用就否定任何东西,这样显得幼稚无知和狂妄自大;也不要随便高赞未长见识或未曾掌握的事物,盲目追捧不但不是添砖加瓦,反而会带来负面影响。


宴春秋


在中医中,没有《号脉》一词,不知道是有意或无意的串改。确切的说是【候脉】,候是等的意思,天气不可测,可以候,这是候脉的来历。《号脉》是什么意思啊?对号入座吗?。

在脉诊中、有候脉与切脉两种,【把脉】是百姓的俗语,一字之差可以误导读者。

候脉是中医四诊之一,入中医门必须要精通的技术!这种技术需要天德的悟性和天生对脉象的敏感,才能入实战应用。中医的难点是辨症理论与脉诊的联系,大部分没有联系上,都只是停留在滔滔不绝的理论中,真是让他诊脉,却脉诊却是了了,不摸四至,不能脉诊断病,在中医行医中,就是诊断与治疗两个方面,如果不能诊断,又不能治疗,辨症理论再高,也是白搭一只蜡,



无名1898146086933


中医号脉是将三指搭在腕动脉的寸关之地,用指尖感触血液跳动情况来诊断病情的方法,是中医望闻问切之一的切法!

准不准呢,据说有二十八种脉象。按理来说,根据此原理,及历代中医经验完全可以造出如心电图的脉诊议,方便中医诊断,因为电子传感器的灵敏度超过人体感觉几万倍,只要有相关数据,完全可以百分之百辨出各种脉象。

建国至今,由于走中西医结合道路,国家也组织了多次技术攻关,至今为止,也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诊脉仪出现!

科技发展到今天,象这样简单的采样分析的中医医疗设备也没有出现,难道是科技不够发达远没有中医医生的三根手指头的灵敏度?显然不可能!那就是会脉诊的中医都有特异功能?显然也不可能!

显而易见!中医脉诊是无用的!更不要说准不准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