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武汉丨虽然我是男生,但是我非常温柔

大象新闻记者 孙玥

1月28日,河南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接收了武汉第四医院第一个病区,29日,接收了第二个病区,2月15日,接收了第三个病区……从进入病区至今,这支队伍已经在一线战斗了24天。

这24天,他们和患者之间都有哪些令人难忘的故事?有哪些细节令他们感动?他们又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2月20日,记者拨通了医疗队队员谷旭杰护士的电话,这位1993年出生的男护士,是大家公认的“小暖男”。他温柔地讲述了这24天自己的心路历程。

直通武汉丨虽然我是男生,但是我非常温柔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谷旭杰

我是一名90后,当年非典的时候我还在上小学,疾病似乎离我还很遥远。没想到,现在我竟然成为了一名医护工作者,站在了抗击疫情的一线战场。在武汉的这些日子里,我被一次次地打动着,也在这样特殊的病房里,留下了人生难得的记忆。

“听到她这么帮我们解释,我们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我们这批医疗队支援的是武汉第四医院。其实,早在2019年12月底,这个医院的医护人员就已经接触到这个疾病了,刚开始,他们对这个病情的了解不太透彻,还以为只是普通的流感、肺炎,这导致很多同事都病倒了,有的现在还在住院治疗。

大年初二,我们来到了武汉一线。“你们终于来了!”一见面,这群医护人员就把我们这群陌生人,当成了自己最亲的家人。在我们来之前,疫情已经比较严重,武汉四院一个病区从20个病人增加到30多个病人,全都住满了,这些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成倍上涨。对于我们的到来,他们期待已久。

这段时间,我们河南医疗队接管了三层病区,但每一层还有本院的科室主任、大夫和护士长各一人留守,帮我们做接应的工作。

前几天,12楼肝胆外科的李主任接到了17床病人家属的电话,对方一直抱怨。“现在在照顾您父亲的不仅是咱武汉的医护人员,从河南来的兄弟姐妹也来帮助我们了。”“咱们一定要学会感恩,他们年都没过就来帮咱们了,咱们一定不能寒了他们的心。”……电话这边,李主任一遍遍地耐心安抚家属。

听到她这么帮我们解释,当时,站在她旁边的我们,感激之余,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直通武汉丨虽然我是男生,但是我非常温柔

想方设法地耐心沟通,病人们把我们当成了亲人

我是重症监护室护士,很能理解一个人长时间待在封闭环境,那种压抑难过的心理状态。再加上我们病区的患者病情大多较重,只能卧床休息,思想负担重,更需要我们悉心照顾和心理疏导。

和病人待得久了,我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很多时候,他们就只是想让医生护士过去说说话;有时候,对待病人就跟哄小孩儿一样;对患者说话的语气方式更温柔更缓慢一些,病人就会更安心;病人不舒服时,认真耐心地去跟他解释……

在这边照顾病人面临一个难题:病人大多是武汉本地人,他们说的话我们听不懂。“没事儿,您一个字儿一个字儿的说。”这句话,就成了我们和病人沟通时说得最多的话。

直通武汉丨虽然我是男生,但是我非常温柔

还有一些年龄大的病人,听力不好,和他们的沟通我就想了个新的办法:手写。29床的奶奶有段时间一直想求我帮忙:“孩子啊,我没生病,你让我出院吧。”她一直觉得身体没问题,天天闹着想出院。但是她耳朵不好使,即使趴在她耳边讲话,她也没反应。为了让她安心养病,我还把我想说的话用大大的字写在纸上给她看:“没事,安心治病。我给医生说,家人都在外面等你。”

慢慢地,病人对我们的信任感更强了。“小伙子,你叫什么啊?”“小伙子,你转过身去,让我看看你叫啥?”“谢谢你啊小伙子,有你们在我们很安心。”听到这些话,我们心里也很高兴:在耐心沟通和悉心照顾中,这些病人逐渐把我们当成了亲人。


哥们儿,等着我回去,一定把酒言欢

直通武汉丨虽然我是男生,但是我非常温柔

还记得,来武汉前,我那群好哥们儿听说我的决定后,一向相互调侃的哥们儿,这次对我说:“哥们儿你太牛了!”语气中,满是赞叹。

时间一晃,我们已经来武汉快一个月了。当初来的时候,我还想着半个月就能回家了,但现在看来,我们距离返郑的日子可能还要等很久。但是,如今,我早已没有了最初的恐慌和迷茫,不仅找到了工作的方向,而且内心感到很坚定:我们一定能战胜新冠肺炎。

顺便还要对我那些哥们儿说一句:你们等着我,等疫情结束后,我们一定把酒言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