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魚最好釣?新手學釣魚應先學釣什麼魚?

愛學習的佩琪


大家好,我是三農領域創作者,喜歡釣魚還有養殖動植物,對於我來說生活的美好都來自於勞動跟耕作,可以藉此來接觸大自然,對於這個問題,我來發表下我的個人觀點,希望你們喜歡:

我比較喜歡釣鯉魚。也覺得鯉魚比較好釣。鯉魚是淡水魚類中個體較大的魚種之一,屬雜食性。鯉魚喜群遊,一般三五成群,喜混水、弱光、緩流,喜在鬆軟的泥底或腐殖質較多處拱動覓食,其上唇發達,比下唇長很多,並可伸縮,因此鯉魚攝食最喜歡的是食物在嘴的前下方。

釣鯉魚最適宜的溫度是5到25度,高於30度則躲到陰涼處或潛入較深的水域。

鯉魚生性警覺會本能的採取試探性行為,或利用其鰓和嘴的配合使水流對食物先推而後吸入,或用尾甩動食物。鯉魚必須釣鈍。釣鯉魚調漂我一班會調平水釣兩目。也是春夏秋冬四個季節都可以釣獲的魚種之一。這是第一個問題。

再來說說新手學釣魚,釣什麼魚好釣。先要學習釣法,現在學釣魚,都是學習臺釣,也就所謂的懸墜釣法。

懸墜是指在水中釣組的墜子不觸底,處於懸浮狀態。這種狀態下,鉤、墜、連接環等的重力與漂等的浮力處於平衡狀態,因而整個釣組的狀態,是比較靈敏的。

新手學會調漂,開餌,就可以開始釣魚了。

新手釣魚我的想法是從釣小白條開始,白條的是自然水域常見的重種,很多地方水域都不會缺少這種魚,它是雜食性魚,對吃餌沒有講究,只要鉤上有餌它們都會一擁而上。

釣小白條用小鉤,小線,短竿就好,把釣小魚的基本功練好。基本功紮實了,釣什麼魚都會得心應手。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喜歡我的回答,也希望大家也能從事三農方面的工作,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我的生活跟三農離不開的關係。


95後小鄧


大家好,我是仲山青年。

說起釣魚我也算是個老手了,我記得一開始學習釣魚的時候,我們都是到野河裡釣小鯽魚,我們還是買的最便宜的杆子,那時候就買小米打窩,用蚯蚓做誘餌,一開始的時候在河邊坐一天也釣不到一兩條,那時候也不會調漂,反正是把鉤扔到水裡就行了,也不懂得浮漂露出水面幾目為宜。

看到別人中魚心裡很是著急,可是越著急越釣不上來,我覺得釣魚要有耐心,不要打一槍換一個地方,這裡剛打好窩,沒到一個小時看著不中魚就想著換地方,這種方法有時候是不可取的,也許你再等一等就可能中魚了。

後來自己慢慢摸索還有看網上的視頻學會了調漂,什麼調四釣二,還有重鉛找底,我的釣技慢慢的有了起色,從一開始的釣十來個到後來的釣四五斤,中魚的喜悅那滋味真的好爽。

所以我認為對於初學者來說釣小鯽魚還是比較合適的。




仲山青年


您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什麼魚最好釣?我看了好多朋友都寫了鯽魚好釣,可我認為鯽魚並不好釣。鯽魚嘴比較小,吃口也輕,剛學釣魚的新手在調漂選擇勾線方面還不是太懂,所以新手釣鯽魚還是有點吃力的。

我從小就很喜歡釣魚,不過小的時候也是瞎玩瞎鬧,挖條蚯蚓拍個蒼蠅,一根竹竿,再用大頭針彎個勾隨便用根線就開釣了,漂都不用的。那個時候魚多,小旁皮小白條總能釣幾條。

真正愛上釣魚是在兩年前。我收了一個徒弟,他很喜歡釣魚。至從那次他帶我去釣了一次昂刺(有的地方叫嘎丫或黃鴨叫)我就上癮了。

記得那天是在四月份,天氣挺好大概有二十幾度,我徒弟說現在這季節釣昂刺好釣,買點蚯蚓吧!我說行,雖然我很喜歡釣魚但當時只是喜歡什麼都不懂。

我們買完蚯蚓就出發了,兩個人就往有河的地方去找釣點,開了十幾分鍾看到一條小河邊正好有兩個大爺在釣。徒弟說這邊有人釣河裡應該有魚,我們就在這邊釣吧!

那天我們用的是兩根手杆,徒弟幫我隨便調了一下漂,我掛上蚯蚓就開釣了,當時好像窩都沒打,下杆沒多久漂有了動靜,上下抖了幾下之後漂就慢慢下沉了,我猛的一抬杆,手上感覺挺沉。中魚啦,我連忙喊到。拉上來一看是條昂刺,還不小呢,那天我釣上來三條昂刺,雖然不是很多但已經讓我過足了癮。

昂刺嘴大,吃口比較兇猛,對調漂、線組方面沒什麼講究,只要勾到底就行。昂刺咬勾之後基本都會黑漂,拉晚了也沒事,而且釣昂刺1⃣️般都不用打窩,所以昂刺魚是很好釣的非常適合新手垂釣。

再過段時間溫度有個二十來度昂刺魚就要開口了,剛學釣魚的新手們,搞起…

謝謝大家的閱讀,祝大家大鯽大鯉!





鴻小斌


大家好 ,在什麼魚最好釣的問題上我相信每個釣友都有自己的看法和個人見解,就我個人而言,小時候我喜歡釣鯽魚,感覺那時候的鯽魚很好釣,不需要多大的線組 多大鉤 用什麼味道的餌料,那時候五毛錢就能買一套線組 簡單的鵝毛碎票 從家裡裝幾把米 在自己家的菜地裡挖幾鐵鍬就夠用一天的蚯蚓。隨著年齡不斷的增長直到今天,釣魚不再像小時候的那麼簡單和那麼單純了,如今的釣魚五發八門 ,數不清牌子和味型的餌料,大大小小各種形狀各異的鉤子 還有從零點幾到十幾二十幾型號的釣線等等。 直到今天,釣了這麼多年的魚,我個人感覺鰱鱅還是比較好釣的, 只要溫度夠 塘裡有 就一定能釣到 。 關於新手學釣魚先學釣什麼魚的問題上這個問題取決於個人 ,每個人的思想和想法都不一樣 ,如果這個問題偏要選擇的話我個人還是推薦先學釣鯽魚,為啥呢 因為鯽魚在淡水領域裡分佈比較廣泛,到處都可以釣到 不需要太複雜的釣法 對於新手還是比較適合的,這些都是我個人的看法,不能代表天下無數釣友看法,謝謝。




蘇北奇哥


冬天除外,春夏秋天氣稍微熱一點蒼條就很活躍,釣魚釣蒼條最容易上手。打窩也很簡單,用乾麵包沫子撒在水面上即可。漂調靈一點(最好調半水)竿子下水只要有漂相起竿就行,而且蒼條會越聚越多。初學釣魚的人也會有連竿的感覺,而且釣多了也就信心滿滿了!




梅西阿建


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我從八歲開始學釣魚,那時拿一根竹竿,一杯蚯蚓,一天也能釣五六斤鯽魚,感覺鯽魚是最好釣的。即便是新手第一次釣魚,也能輕鬆釣到鯽魚。鯽魚是分佈最廣的,數量最多的,繁殖能力又強,最貪吃的,一年四季都在找東西吃。

以下一二三是摘自百度百科,鯽魚的生活習性。

一,鯽魚是我國最常見的淡水魚類之一,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域以外的各大水系。鯽魚是雜食性魚類,食性廣、適應性強、繁殖力強、抗病力強、生長快、對水溫要求不高,便於養殖,是我國重要的養殖性魚類。鯽魚主要是以植物為食的雜食性魚,喜群集而行,擇食而居。

二,鯽魚的生活層次屬底層魚類。一般情況下,都在水下游動、覓食、棲息。在氣溫、水溫較高時,也會到水的中下層、中上層遊動、覓食。成魚鯽魚主要以植物性食料為主。由於植物性飼料在水體中蘊藏豐富,品種繁多,供採食的面廣。維管束水草的莖,葉,芽和果實是鯽魚愛食之物,硅藻和一些狀藻類也是鯽魚的食物,另外還有小蝦、蚯蚓、幼螺,昆蟲等。

三,鯽魚適應性非常強,不論是深水或淺水、流水或靜水、均能生存。即使在pH=9的強鹼性水域,鹽度高達4.5%的達裡湖,仍然能生長繁殖,鯽魚的採食時間依季節不同而不同。春季為採食旺季,晝夜均在不斷地採食;夏季採食時間為早、晚和夜間;秋季全天採食;冬季則在中午前後採食。

下面分享一下我釣鯽魚的方法經驗。

1,春季—-初春,春回大地,萬物復甦,乍暖還寒。此時水溫還比較低,魚兒經歷了一個寒冬捱餓,此時稍微活躍起來,已開始慢慢靠岸覓食。由於水溫還比較低,還沒到搶食猛口。釣法還是用冬季那一套,小鉤細線小漂腥餌,或者掛活蟲餌效果更好。調漂還是調幾釣幾,例如調二釣二,上鉤觸底下鉤躺底不靈不鈍。

2,仲春至暮春,農曆二月至四月。此時氣溫明顯暖和多了,百花爭春,草長鶯飛,一片生機勃勃。此時魚兒越來越活躍,一天到晚到處覓食,為接下來產卵補充能量。此時線組可以放大些,因為鯽魚開口很猛,而且鯉魚也開口了,萬一中了鯉魚也能溜一溜過過癮。餌料還是以腥為主,或者用活蟲餌效果也很好。調釣宜釣靈為好,調高釣低目,使上鉤離底。例如調四調二、調五調三等等,此時魚口猛,基本上都是直接黑漂或上頂二三目,打必中魚。此時魚兒都要產卵,為了以後還有魚可釣,建議大家還是釣獲放生。

3,初夏和暮春差不多,但到了農曆端午節之後,一天比一天熱。白天氣溫可達三十六七度,就算是打傘也熱的要死,而且很多小白條搶食,餌料還沒到底就搶完了。鯽魚生性膽怯,又搶不過小白條,那麼夜釣就是很不錯的選擇。夜晚繁星點點,涼風習習,坐在水邊好不愜意。夜釣一定要幾個人一起去釣,野釣環境複雜,萬一有什麼危險相互有個照應。還要帶上防蚊蟲防蛇的東西,一定要穿上靴子防蛇,最好白天去熟悉一下路況環境,咱們釣魚一定要安全第一。夜晚釣鯽魚很容易碰到大魚如鯉魚、草魚,晚上鯽魚口很好,線組要放大點。可以用夜釣燈藍光燈看漂非常清楚,也可以用吃鉛量2克左右的電子漂,餌料以腥香為主。晚上沒有小白條鬧鉤,只要浮漂動了,基本上都是大鯽魚,如果用濃腥味餌料,很容易釣到黃骨魚鯰魚。

4, 秋季是釣鯽魚的又一個黃金季節,這時候的鯽魚個體都比較大,為過冬儲存能量吃口都很猛,線組可以用夏天那一套,餌料以香為主,用紅蟲蚯蚓效果也很好,調漂和春天差不多。

5,冬季氣溫低水冰涼,其他魚都不開口,此時能釣的只有鯽魚。鯽魚不活躍吃口很輕,線組要儘可能放小,小鉤細線小漂腥餌,餌團要輕,浮漂調四釣四,如果漂沒有動作提竿卻有魚,那就釣2目,釣靈。冬季用紅蟲蚯蚓釣大板鯽效果非常好。根據水面大小盡量使用長竿釣深水。

好啦,以上就是我多年釣魚經驗,鯽魚是最好釣的,祝大家多多暴護。適當放流,保護生態平衡,保護環境。純手打,如有不足請見諒,歡迎大師指導。交流釣技,共同進步。我是樂水釣魚,謝謝大家觀看。


樂水釣魚


根據多年的釣魚經歷來看,我個人覺得一年四季都可以釣的到的魚為鯽魚,也還比較容易學到和掌握的釣法。新手想要學好釣魚,必需瞭解在哪些情情況適合釣魚。

魚兒在水中四外活動覓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是作為新手要知道有幾種情形不適合釣魚。

第一、缺氧難釣

淡水魚對水中含氧量要求不低於3毫克/升,草魚、鰱鱅對氧氣的要求還要更高,如果水中的含氧量低於這個標準,那就會出現缺氧的現象。一般發生在陰天或者悶熱的天氣,氣壓會降低,還有就是養魚塘的密度大、水質過肥,也空易造成缺氧。輕度缺氧時,水中含氧量在2毫克/升,這時的魚兒大都沒什麼精神,不會積極的進食,鰱鱅偶爾會浮頭透氣。當水中含氧量再下低一點,大多數魚類都會浮頭透氣。再嚴重或者缺氧時間較長,就會造成魚類大量死亡。遇到水中缺氧的情況時,魚兒根本就無心進食,保命是它們的第一選擇,所以基本上很難釣到魚,可以早早收竿回家了。

第二、猾魚難釣

所謂猾魚,說的是猾口魚,指被多次釣放或者掙脫的魚,通常在黑坑競技池塘中常見,在野外釣魚時,在釣友比較集中的釣點,也會遇到猾口魚。這類的魚,謹慎多疑,不會輕易咬鉤,遇到食物往往是來來回回的反覆的試探,浮漂動作要麼很輕,要麼雜亂無章,很難抓到口。

第三、低溫難釣

這裡說的低溫,主要是指水溫,平常的淡水魚類,最適宜的水溫在20℃~30℃。當水溫低於15℃時,基本會停止攝食,水溫低於6℃,除了鯽魚,大多數魚類都不會攝食。特別是在11月中下旬以後,水溫已經變涼,魚兒在低水溫中遇到食物,往往是輕拱輕吸,浮漂表現的動作也是很輕的。在低水溫的季節釣魚,空軍的幾率也會大大增加。

第四、肥水難釣

肥水從水的顏色上是很容易判斷的,一般呈淺綠、深綠、褐色或深褐色,水的透明度低,水面散發腥味,水生動植物較多,消耗氧氣量大,水質偏酸性,而且容易出現缺氧,造成魚兒食慾不振,攝食不積極。在這種釣點垂釣,想有所釣獲也是十分困難的。

作為新手想學會釣鯽魚瞭解鯽魚的習性非常有必要的,鯽魚俗稱鯽板、鯽柺子、鯽瓜子、河鯽魚、童子鯽等,鯽魚分佈極廣,遍及亞洲東部除青藏高原外的寒溫帶至亞熱帶的江河、湖泊、水庫、池塘、稻田等。鯽魚是雜食性魚類,食譜極廣,其動物性食物以枝角類、饒足類、苔鮮蟲、輪蟲、淡水殼菜、蜆、搖蚊幼蟲以及蝦為主。

鯽魚的生長速度較慢,常見個體多為250-300克,最大個體可達4千克,鯽魚生殖季節為3-8月,以3月份為主,生活的水溫通常在20—25度之間。 影響釣鯽魚的因素有時間、季節、水溫、天氣、釣位、餌料等,釣鯽魚的最佳時間為早上6點—8點左右和下午7點以後,早上6點多的時候,水面平靜,魚兒經過一夜的消化,飢餓難耐,而且大部分人都在熟睡,沒有雜音,正是魚兒進食的最佳時機。

下午7點多的時候,魚兒要進食,為過夜存儲能量。為了搶一個好的釣位5點鐘我們就要起床,所以說釣魚人很辛苦,起的比雞早,睡的比鬼晚,吃的比豬差,乾的比牛累,曬的比鐵黑。季節的變化會直接影響鯽魚的進食情況。

比如3月份鯽魚開始產卵,它需要大量的補充能量,進食很猛。再比如夏天溫度比較高,鯽魚的活動範圍增大,進食也很厲害。秋季,隨著水位的降低,鯽魚活動範圍變小,在固定區域進食。冬季溫度低,鯽魚很少活動,也很少進食。

切記:夏季釣魚注意陰涼處,冬季注意向陽背風處。水溫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水溫太低或太高鯽魚都不會進食。水溫在20度至25度左右,適合鯽魚進食。天氣狀態對釣鯽魚同樣非常重要,比如天晴就比陰天好釣鯽魚,陰天天氣悶熱鯽魚很少進食。

下雨過後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釣魚時機,你可以試試。一個好的釣位可以決定你的魚獲,找釣位非常重要。根據我多年的經驗,以魚塘為例。方形魚塘釣角落,小型魚塘釣中間,大型魚塘釣邊邊。餌料可以說是釣魚人的法寶,每位釣魚愛好者都在追求最完美的餌料。

一個好的餌料直接影響到你的上魚率,對於釣鯽魚的餌料,個人推薦用蚯蚓,效果不錯。 本人擅長用蚯蚓釣鯽魚,以蚯蚓為例,教你如何釣鯽魚。眾所周知,蚯蚓被稱為萬能餌料,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蚯蚓是很多魚類喜愛的食物,釣鯽魚時一定要用紅色的蚯蚓,大小和火柴大小差不多,蚯蚓掛上魚鉤時,切記不要把蚯蚓拍死,水下活蹦亂跳的蚯蚓,更能引起鯽魚的注意,因為蚯蚓在水下的一舉一動,鯽魚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我們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鯽魚喜歡香、腥、甜這三種味道,因此我們在製作打窩子餌料時可以從這些方面入手,對於釣鯽魚打窩子的餌料:米酒 菜仔油餅 紅糖 蜂密。下面教你如何製作,先把大米放進鍋中炒熱,大米有點燙手即可,然後把大米裝入密封的容器中,倒入高濃度酒精的白酒,浸泡一個晚上第二天就能用了。

有人會問為什麼要把大米炒熱?我要告訴你這個問題問的相當有國際水平。因為把大米炒熱以後,大米是熱的,而白酒是冷的,炙熱的大米碰到冷卻的白酒,這時大米會充分的吸收白酒的香味,也就是說大米里面全是白酒的香味,打窩子時丟進水中酒的味道就會慢慢的散發出來,可持續半小時以上,魚兒聞到香味就跑過來了,菜仔油餅魚具店有賣,紅糖、蜂密超市也有賣。

至於餌料使用的比例情況,網上有很多餌料品種的調餌視頻或者文章,可以好好看看。

關於線組,釣鯽魚個人推薦的線組是主線0.6—0.8子線0.4,釣鯽魚選擇這麼細的線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增強靈敏度,及時準確的給出魚訊,提高提竿的質量。

是不是魚線越細越好呢?我覺得魚線不要再比這個更線了,萬一碰到大魚就比較吃力了,斷線的可能性非常大。鯽魚的顏色有白鯽、黑鯽以及金黃鯽魚等,白鯽一般是飼養的鯽魚,野生的鯽魚一般是黑色和金黃色,小鯽魚和大鯽魚咬鉤的動作是完全不同的,這個可以在浮標中完美的體現出來,小鯽魚咬鉤是咬著蚯蚓帶來帶去,因為嘴巴太小不能一口吃完,浮標似沉非沉的樣子,相當不給力。

所以大鯽魚咬鉤的動作就是浮標迅速往下帶,然後慢慢浮出水面,以後看見浮標出現這種動作,大鯽魚的可能性非常大。

尋找好的釣點非常重要, 一個好的釣點會直接影響你的魚獲,那麼如何尋找一個好的釣點呢?釣鯽魚我們一般要選擇有水草的地方作為釣點,在水草中尋找草洞,並且這草洞是直接到底的,這個草洞就是最佳釣點。

有人會問在水草中我沒有發現草洞怎麼辦?很好辦,你可以頭天晚上在水草中間人工挖一個草洞,第二天再來釣。我們都知道,鯽魚喜歡躲在有水草的地方,這個水草是指從水裡面長出來的水草,而不是浮在水面上的水草,為什麼有水草的地方就會有鯽魚呢?個人認為有三個原因:第一,有水草的地方比較方便尋找食物。

第二,水草可以躲避其它魚類的攻擊,具有很好的隱避作用。第三,有水草的地方,是鯽魚產卵的最佳場所。既然我們都知道鯽魚躲在哪裡,你們說找一個好的釣點還難嗎?除了有水草的地方,我們還可以選擇在有河底下坡處、石坡拐轉處或者樹根旁邊,這裡會有鯽魚喜愛的食物,選擇在這些地方作為釣點,往往收穫不錯哦。

釣鯽魚的水深通常是在80CM到1米左右的樣子,水太深鯽魚比較少,水太淺鯽魚也很少。我們都知道不同的水深會有不同的魚,選擇多少的水深決定你釣什麼魚,如何測試水深?這是釣魚人的最基本的功課,先要把浮標拉高一點,放進水中如果浮標是浮出水面的樣子(橫在水面),說明這裡的水深沒有浮標那麼深,再往下拉一點(拉低一點),如果浮標剛好只露出水面一小點,這說明水深和浮標深度差不多,前提是鉛墜的重量和浮標的浮力是相等的,也就是說魚鉤在水裡是一種懸浮的狀態。

釣鯽魚一般是要選擇釣底,釣底就會出現魚鉤掛住樹根或者其它東西的情況,最好多帶幾副魚鉤。冬天釣鯽魚時,一定要注意向陽背風,向陽是因為冬天溫度低,鯽魚喜歡在有太陽的地方尋找食物。背風是為了更好的看清楚浮標的動作。

對於釣魚初學者來說,個人推薦你選擇使用七星浮,使用比較簡單方便,鯽魚比較溫順,是釣魚初學者學習的最佳魚種。想當年,7歲那年我釣起來的第一條魚就是鯽魚,哈哈。

外出釣魚一定要帶齊裝備,其中包括魚具、水、食物、長袖衣服、帽子和交通工具等,大晴天釣魚穿個短袖,晚上你會睡不著的,我以前就做過這種事情。

除此之外還要注意自己的安全,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注意環保,垃圾放在指定的地方。如果你老婆反對你釣魚,你可以想盡一切辦法討好老婆,如果你是單身,那你就自由了。如果你是一名釣魚初學者,你可以用我的方法試試,保證能上魚,個人建議釣魚初學者不要花費太多的錢購買裝備,因為你不知道你是否適合釣魚。


野釣人老元


你好,我是飛哥愛夜釣,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1什麼魚最好釣:

這個魚啊就跟人是一樣的,小孩子好騙大人不好騙,魚也是小魚好釣,大魚難釣,初生牛犢不怕虎嘛!如果按易難程度來講,先是一些小體型的魚,比如小白條,小鯽魚,然後就是鯉魚,草魚,最後就是大體型的青魚之類的。

2:新手應該學釣什麼魚:

從你的提問應該是一個新手兄弟,作為一個小白,我覺得你不應該先關注釣什麼魚,而是應該先花一點精力公關一些基礎的知識,比如先學學線組製作,學學綁鉤,學學開餌,學學調漂,學學如何選擇釣位,學學看天氣,等你把這些基礎知識學的差不多了,那釣魚就是水到渠成的事,現在你什麼都不會就去釣魚中間會碰到很多的問題,會讓你是釣的很煩心,

3:小結

釣魚是個綜合性很強的東西,看似簡單但要想釣好它,卻不是一個簡單的事,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經驗積累才行,所以不要急先從基礎知識開始慢慢來,

等你學會了釣魚,釣到像我這樣要道理有道理,要實戰有實戰的境界的時候,你就能體會空軍是多麼的無敵[捂臉]不說了市場快關門了趕緊買幾條魚交差[我想靜靜][我想靜靜][我想靜靜]

關注飛哥

帶你爆護






飛哥愛夜釣


白條和鯽魚分佈廣泛,基本上有魚的河道小溪都有這兩種魚的存在。白條鯽魚吃口猛,繁殖快。因此也便於上鉤。這樣會給新手釣者極大的信心。鯽魚是分佈最廣的,數量最多的,繁殖能力又強,最貪吃的,一年四季都在找東西吃。

鯽魚是我國最常見的淡水魚類之一,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域以外的各大水系。鯽魚是雜食性魚類,食性廣、適應性強、繁殖力強、抗病力強、生長快、對水溫要求不高,便於養殖,是我國重要的養殖性魚類。鯽魚主要是以植物為食的雜食性魚,喜群集而行,擇食而居。

鯽魚的生活層次屬底層魚類。一般情況下,都在水下游動、覓食、棲息。在氣溫、水溫較高時,也會到水的中下層、中上層遊動、覓食。成魚鯽魚主要以植物性食料為主。由於植物性飼料在水體中蘊藏豐富,品種繁多,供採食的面廣。維管束水草的莖,葉,芽和果實是鯽魚愛食之物,硅藻和一些狀藻類也是鯽魚的食物,另外還有小蝦、蚯蚓、幼螺,昆蟲等。

鯽魚適應性非常強,不論是深水或淺水、流水或靜水、均能生存。即使在pH=9的強鹼性水域,鹽度高達4.5%的達裡湖,仍然能生長繁殖,鯽魚的採食時間依季節不同而不同。春季為採食旺季,晝夜均在不斷地採食;夏季採食時間為早、晚和夜間;秋季全天採食;冬季則在中午前後採食。

鯽魚應該是分佈最廣泛的魚類,幾乎有水生物的地方,能構成一個小型生態系統的環境,就可能存在鯽魚的身影。(有人說羅非也是,不好意思,我們湖北平原地區沒有羅非魚這個品種。)鯽魚適應性強、繁殖力強、抗病力強、生長快、對水溫要求不高,所以往往水裡面鯽魚的比例是最大的。而且鯽魚是雜食性的魚類,什麼都吃,葷的,素的,掛粒米飯都可以釣鯽魚。

鯽魚的特點1,鯽魚在我國分佈非常廣,江河湖泊,野溝小河,幾乎都有它的蹤跡。根據水溫和含氧量也適應不同的水層,以底層為主。鯽魚是雜食性,水草的莖葉芽果實,藻類,小蝦,蚯蚓,昆蟲,蚯蚓,麵食可以說是食物非常的廣譜。能在不良環境下生長和繁殖,對溫度,水質,含氧量有較大的忍受力,繁殖從3月份可以持續到8月份,以春季繁殖最盛,一年生鯽魚就可以產卵,產卵數量多。營養豐富,幹炸,煲湯,紅燒,樣樣都算美味。二,鯽魚是河裡分佈最廣最多的,普通的餌料單開,麵糰,米飯,或一盒蚯蚓就能開釣,不需要複雜的調餌,窩料撒點酒米就行。這些對初學釣魚來說很容易做到,花費也很少。

鯽魚的線組好配,普通的魚線從0.4到2.0,有的釣友基本就是1.5主線配0.8子線大小野釣鯽魚通殺。剛開始建議幾塊的普通魚漂或七星漂,袖鉤就可以了,拿個鯽杆,溪流杆較等輕的杆,就開釣。

漂像好看,野釣鯽魚調漂初學,掛蚯蚓調平水釣一目兩目就行了。什麼調四釣二了,調五釣三了,主要是餌料針對目標魚或競技時比較講究,野釣講究沒這麼多。漂像很簡單,魚漂點幾下浮漂頂起來了,基本就是死口,提竿中魚,或者魚漂突然下頓,甚至黑漂提竿就行,基本也能上鉤。

南方地區羅非魚數量龐大,羅非魚又稱非洲鯽魚,是從非洲引進的外來物種,因為自身繁殖力超強,又缺乏天敵,已經取代本土魚類,成為南方水系中數量最多的魚種之一。小羅非魚一年四季都瘋狂地咬鉤,讓釣魚人最為頭疼,甚至空鉤下水也能中羅非魚,所以羅非是最好釣的,建議南方初學釣魚者從釣羅非開始。剛學釣魚就能中魚,對初學者來說是非常開心的事情,可以繼續保持對釣魚的興趣。


小魚釣上


你好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您的疑慮其實是大多數初學者都會遇到的問題,對於新手首先不是要釣什麼魚,而且先學一下釣魚的基礎知識!要一步一個腳印的和其他釣友學習!

如:初學者應該知道咱們常釣的魚種都有哪些?它們的習性是什麼?最愛吃什麼味型的餌料?它們平時在哪個水層活動?還有線組搭配,浮漂的選擇等等,這些基礎都是您應該先了解的!

我相信很多釣友最初都是拿鯽魚練手的,因為鯽魚在我國分佈非常廣,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鯽魚,鯽魚屬於雜食魚類,最愛吃香腥味型餌料,屬於底層魚,是初學者的首選!

但是我建議那些初學者平時可以去練杆坑練習,因為很多大師都是從練杆坑開始的!

釣鯽魚我們可以選擇鯽魚杆,28調的就可以,完全可以把控魚的樂趣發揮出來。線組我們可以選擇主線1.2+ 子線0.8,鯽魚一般個頭都不大,所以線組不用太大,在加上魚杆的腰力調性,完全可以把魚控好!在餌料味型上我們就用商品餌藍鯽或者918就可以,非常簡單,如果在冬季和初春,我們用紅蟲是最好不過的餌料,也是鯽魚最愛吃的!魚鉤我們選擇袖鉤就可以,型號3-5號都沒問題,我去年秋天用袖3釣到過1斤左右的大鯽魚,我們前期可以選擇有倒刺的魚鉤,等熟練以後就可以直接用無倒刺!可以直接從網上購買綁好的成品魚鉤,這樣非常方便!浮漂我們用鯽魚漂就可以,一般我們都是調4釣2,具體要看當天天氣,溫度等,要一點點找到魚層!希望我說的這些能幫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