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代雅閣混動在靜音性方面做得怎麼樣?噪音大嗎?

用戶3276076523585


十代雅閣整個外觀給人一種非常激進的造型,隨著雅閣的不斷改造,這一款車也慢慢的走入尋常百姓家。他慢慢的往著私人用品的屬性去轉移,所以對於年輕感的東西是有一些追求在裡面了。外形看上去是一個轎跑的設計和大眾君威這種歐系的車子相比的轎跑又不太一樣。隔音降噪方面有很大提升的十代雅閣

歐系的轎跑一般身材比較瘦長,但是本田的這個轎跑,整個身形比較渾厚和膨脹。值得一說的是十代雅閣用了一個米其林3st靜音的輪胎,後面有一個從下往上收攏的線條,有點像雷克薩斯ls身上的在c柱斜背的設計是他最大辨識度的一個地方。

十代雅閣內飾設計是煥然一新的,不過第一眼看起來非常有本田的那種感覺。本田雖然是一個日系品牌,但是在雅閣的這款車上很根植於美國市場,空間一點都不用擔心,非常夠用,甚至是一些很貼身的地方,比如說靠腳的地方還特意做了一個軟墊,這一點非常的人性化,不過本田一貫以來的情況,那是始終缺少一種表現,或者是說和同級別的一些車子相比,沒有很跳脫的地方,總體來看四平八穩,中規中矩的。

方向盤摸起來的皮質手感以及座椅軟軟的那種感覺讓人非常舒服。在細節方面可以看出,這一款車在極力地提升自己的細膩感,檔把推拉的緊緻手感也比以前鬆鬆垮垮,都要好很多。包括前臺的鍍鉻設計以及旋鈕設計,都非常的有質感,升降窗的時候柔柔的節奏,還有他的聲音提升都是很大的。缺點也有在中控臺上方以及手套箱內都是硬塑料,它沒有用上一些絨布的裝飾,包括他的音響,也沒有一個大的品牌進駐。雖然說車子主打追求年輕人的品位,但是車內的木紋設計還是與年輕人的口味有點不太對得上。

後排的乘坐空間無論是從視覺效果上還是實際的體驗感變化,也不是特別的明顯,整款車子後排坐起來與第九代是非常相似的。坐墊的高度會比前排座椅要高一點,但是高了以後車底又沒有順勢的往上增加,所以垂直坐直了之後,頭部沒有多餘的空間了。這個問題在於,雖然後排座只比前排要高,但是相對於後排自己而言,你也會覺得座椅有點太貼地臺了,總體來說,後排的實際乘坐體驗感是有點欠佳的。

在動態駕駛方面,最大的改變是在隔音方面用了一些隔音物料的增加以外,看得到的是前排有一個雙層玻璃,第二個就是米其林3st輪胎,整個隔音的效果最起碼它的底盤以及對路噪胎噪的聲音基本上是可以隔離掉的。底盤方面想不到有什麼地方可以吐槽的,動力總成是1.5t的發動機匹配cvt變速箱最大功率143千瓦,最大六就260牛米。整個動力駕駛起來給你的感覺,沒有大眾那麼直接,那麼抑揚頓挫,那麼可感。但是當你看了轉速錶之後,會發現它的加速拉上去的是挺快的。





汽修創業人


之前的試駕過程中,讓我最為驚喜的就是十代雅閣混動的隔音表現,大多數混合動力車型在進行動力切換時,都會伴隨或多或少的頓挫以及噪音,而這一現象在雅閣混動版或者說本田系混動車型上均未發生,可以說這款車是我開過的混動車裡動力切換最平順的一款,除了出色的混動系統以外,這樣的表現也得益於雅閣混動版所搭載的前排雙層玻璃以及主動降噪系統,只要不踩“地板油”,發動機的噪音都會被很好的隔絕。另外,十代雅閣混動有SPORT運動模式,當啟用SPORT模式後,油門的響應會變得更加靈敏,發動機會一直介入,深踩油門能夠給到你一個不錯的推背感,讓你很難想象這是一臺2.0L發動機,更像是一臺渦輪增壓發動機。而且,由於i-MMD混動系統的特性,整個加速過程沒有像渦輪車那種有渦輪介入的遲滯感,而是非常的平順,讓你不僅有著渦輪的動力,還有著自然吸氣的平順,整個動力的駕駛感受很不錯,可以說,十代雅閣混動即保證了優秀的NVH,又兼顧了一定的駕駛樂趣,。


蛋總說車


曾經試駕過十代雅閣混動,這臺車給我的感覺是NVH控制的非常優秀。在按下一鍵啟動之後,我沒有聽到任何噪音,沒有感受到任何抖動,車輛就已經啟動了,在整個試駕過程中亦是如此,無論是在駕駛位開車還是坐在後排試乘時,十代雅閣混動都保持了良好的靜謐性。值得一提是,第十代雅閣銳混動不僅油門響應夠快,就連模式切換與發動機介入也是悄無聲息,因為當時我看到電量充足已經提前切換到純電EV模式,而當右腳發力之後,發動機瞬間啟動,在幾乎感受不到抖動的情況下車輛已經向前衝了出去。 在操控方面,得益於重心與坐姿的進一步降低,第十代雅閣銳混動依舊保持了與燃油版相同的操控穩定性。尤其是在AHA敏捷操控輔助的幫助下,車尾循跡性得到進一步提升,在快速過彎、調頭的時候並沒有感受到因長軸距而帶來的負擔。總體而言,第十代雅閣混動擁有迅捷的加速響應,並在保證了優秀的NVH同時,還同步提升了操控與底盤穩定性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