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三个月,运笔生涩不连贯,结构不匀称,请问后续该如何改进?

guiluojie


很高兴能被邀请回答你的提问,我也是书法爱好者,每天坚持练字两小时。看了你的字,练字三个月已经有很大进步了。可能是你太心急了,三个月时间对于一个书法爱好者来说根本不值得一提。毕竟练习书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些书友练了几十年才找到一些门道。所以,练习书法要持之以恒。建议你认真临帖,写完后多和原帖进行对比,找到差距,反复临,先单个字临,等到具有了一定的手感后再整篇临。希望你能坚持下去。







心砚空间


你好,从所发两件习作来看,我作以下几点分析:

一,对练书法的人来讲,三个月时间在学书生涯来说,几乎可忽虑不计,所谓的时间概念,不能用月来记,给自己一个计划,满一年再回头看看。

二,没有书法基础,没有楷书基本功。这是关键问题,两件习作几乎所有的字如干柴搭起来“丝瓜棚”,没有半点的书法之美,更谈不上艺术。从笔画来讲,没有认真仔细的读帖,没有了解欧楷的主要笔法,更没临过欧楷字帖。

三,欧楷选帖有讲究。欧阳询留给我们珍贵的碑帖本不多,都是顶尖之作,初学者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笔就临《九成宫醴泉铭》,往往是越临越没信心,写出来的字四不像,这是选帖错误,一脚就想登上珠穆朗玛峰?这是自找的麻烦。我开始练的时候选的是《皇甫君碑》,此帖,字清瘦修长、险俊挺拔、每一笔力道刚劲,适合初学者力习指、腕配合度,当然从笔画开始练。

四,不重视书法理论。初学者选纸选墨都会出问题,要通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培训,对书法艺术、书法理论、书法技巧、文房四宝等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会帮助在练习过程中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迎刃而解。

五,运笔生涩关键还是基本功的先天不足。三个月时间,就算“神笔马良”也写不出好的字来。不要道听途说,速成能写好字,那是不可能的。

希望我的一点经验能给你带来帮助和乐趣,在今后的书法上更上层楼。

《皇甫君碑》节选。


传承书道袁建华


你好,看了你写的字,感觉仅仅练习三个月,进步还是很大的。

如果近期突破有了瓶颈,还望不要灰心失意,重新树立信心。另外建议还在读帖上下功夫,在笔画上下功夫。

练书有六步法,即:读 摹 临 背 意 用。建议你是再在前三步读帖,摹贴,临帖上多琢磨。

读帖,要读字的用笔方法、构字方法、神采和通篇的章法等。读帖要经常读,没事闲暇时要经常拿出来翻看。

摹帖,可以帮助你把握字的结构安排。

临帖时最好不要看一画写一画,要看一个字写一整个的字。卉人云:“临书易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临书易进,摹书易忘。”临帖是学习书法最主要最常用的方法。可以说学习书法就是临帖,大凡没有不临帖而在书法上取得成功者。临帖还要进行比较,就是把自己写的字同帖上的字进行比较,比较字的形态,短长肥瘦,字的用笔、结字及神采等,看差在哪里,好在下次临写时进行改进。





冉冉升起wxs


如果真是三个月练出这样的效果,那要先恭喜你了!说明你是有这个天赋的。

题主附图里的字,可能对于老手来说还很稚嫩,但是对于一个刚练了三个月的人来说,还是有一定功夫的。

首先要说,题主的问题关键还不在笔下,而是在心态。才练了三个月就急着出效果,明显是急功近利的思想。

因为练习书法至少要按年来算,三年可能只是进到书法的大门里,五年能有点成绩,十年下来,才能称得上是书法熟手,能不能达到高手的境界,还要看用功深不深。

再说下题主附图里的字,应该说笔画还是基本符合笔法的,结构也是根据字帖来写的,并不是随意书写,认真的态度是能看出来的,只是心态急了点。

另外看附图里的字是每字一个,其实这样不是初学者的正确练法。

简单来说,初学书法,要先选定要临的字帖,然后选择适合的书写工具,包括笔、墨、纸等,开始要先从单个笔画学起,这样一来是为以后写整字打基础,更重要的是学习笔法,也就是怎么正确的写出符合法度的笔画。

笔画熟悉之后,再开始练习整字,在这两个过程中,都应该逐个突破,每天只练两三个笔画或整字,每个写上几十遍,跟字帖有七八分像时,再进行下一组。

而看题主的附图,已经开始练整字了,但基本笔画还不过关,而且每字只写了一个,这叫抄帖,效果不如逐个击破好。

综上所述,给题主的建议是,先学笔法,再攻笔画,继而整字,当然练整字的时候也在巩固笔法的,练上三年以后,再跟附图里的字对比,一定进步巨大。


玩墨书法


看了您发的图片,习字三个月能写出这样的字,已经很好了。学习书法是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坚持每天临帖,不能急躁,要持之以恒。在日复一日的临帖过程中,慢慢体会帖中字的笔法,字的结体,逐步提高。现在头条上的书法老师和书友很多,也可以互相交流,学习一些书法理论知识和笔法技巧,但还是要以坚持临帖为主。附我昨天写的小楷。





金星753


三个月能写成这样己很不错了,生涩点不是问题,难提高还是结体,整篇就几个字写得好,若想每个字都很好,别说三个月!三年三十年也不见得能做到。你太着急了。这期问可写点别的,如行书,隶书,体验一下不同的笔法后再写楷书,会觉得很活!不像新手了。








云雪书画


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决:

第一:量变到质变

初学者握笔不论采用何种姿势,都有个熟练过程,这个期间都会出现颤抖,毛笔不听使唤,写出的线条不流畅,不坚实等问题。更实现不了提按顿挫等基本技法,这也不用担心,毕竟时间太短,这是个量变积累的问题,所谓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过程。古人为了练字能做到池水尽黑,日书万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正确执笔,由易到难

首先握笔要自然,姿势端正,放松心情。再者就是在练习时不要贪多,掌握一个再练下一个,这样既把握了笔法又掌握了结构一举两得,同时又树立了信心!古人说执笔无定法,但也必须掌握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如果是初学者,建议最好找个老师当面学习,这样更直观,能更好更快的掌握方法,切不可自己盲目练习,一旦养成不好习惯日后就更难改变!

总之来说,方法正确了,练习多了问题自然就解决了。个人建解,不同再议。愿您早日成功!谢谢!


致墨轩


学书三部曲:笔法 字形 结构

笔法就是笔画,注意起笔行笔收笔。

字形就是形状,这字它是长的扁的,在写时眼睛要先观察再写,思考远远大于书写。

结构就是左右 上下 包围等结构。

开始写字时,出现运笔生涩,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是正常的,不要心急,多动脑,善于总结!运笔不流畅,本人觉得或许是墨调的不合适,或许书写不熟练,另外刚开始写字时,最好用兼毫笔!选择纸最好用半生宣为佳!这三点或许对刚开始写字出现运笔不畅有所帮助

对于开始写字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谁都会遇到这个问题,不必大惊小怪的,没有捷径可选,只能临摹古人或当代名家的字,仔细研究,有条件的话,选择一位适合自己的老师,那更好不过了。




墨文轩书画


首先练字必须临帖,要选择一个合适自己的帖子,每日临摹。建议从唐代欧阳询或颜真卿入手。其次,每日要有一定量的积累,至少每日四百字左右。再次,要选择毛边纸作为练习用纸,而毛笔最好选用兼毫。要时刻感受笔、墨、纸三者的关系,同时一定要注意中锋用笔。第一阶段主要是适应笔墨之间的关系,第二阶段熟悉用力的感觉,第三阶段感受中锋带来的线条感觉。不要一味去描摹字像与不像,而应更多关注笔尖触纸的力量变化。逐渐笔在手里,手能掌握力量分寸,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这个时候再进一步观帖,看每个字的运笔特点,开始往笔笔相似的程度去。当线条越来越均匀,用笔自然之后,再考虑间架结构与布局。书法绝非一蹴而就,非三年千日之功不可得。因此循序渐进最为关键!


友霖说


对于初学者甚至对于有几年练字经验的人都会出现这个问题,每天对着字帖练字,会让整个人在心理上被固定在一种书体上,跳不出去,但是又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把控笔画及字的结构布局。在这里谈几点个人的体会,供大家参考,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互相学习。

1、临帖要选择古代大家的书贴,建议不要选近代,更不要选当代的书法家的字帖,只能作为指导和参照对象。

2、先从楷书练习,因为楷书是行草书的基础,特别是行书的骨架都是从楷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没有楷书的基础,行书阶段就抓不住哪里需要停顿使转,哪里需要连带,哪里突出,哪里避舍,写出的字没有力量感和节奏感!

3、初学者如果没有那么多时间及精力,不要每个字都要练习,抓住常用字集中练习,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这一点最重要,以上三点都做到了以后,还要经常跳出来字帖的范围,把最近练的字放到自己能看到的地方,看看哪些地方不足,如何能改掉不足的毛病。写字过程中不断的思考和修正很重要,如果一味地练字,会深深地陷入到里面去不能自拔,有些弊病不能及时的修正错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