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明朝朱棣皇帝的孙子朱瞻基的名字不带《金木水火土》,有违祖训啊?

曹孟德青梅煮酒论英雄


题主问的题目是为什么朱瞻基的名字没带有五行之中的金木水火土。

我感觉题主的意思是金木水火土要作为偏旁部首放在名字里才行,如朱祁钰、朱棣、朱见深、朱高炽,其实朱瞻基的“基”带了五行之中的土字。

“基”,字从土,从其。“其”的意思是指一系列排列的直条,“土”指夯土层,“基”的本义是指用于承重的夯土地面。引申为基础、开始、基业等。明朝还有位带土的皇帝是隆庆帝朱载垕,“垕”的古义通“厚”

厚字,现代用的就比较多了,厚道、厚德载物等。

皇室里多是博古通今满腹经纶的人,给皇家子弟起个名字不会像普通百姓那么随意,随便就叫个朱五四、朱重八。

朱元璋让他的后世子孙名字中带有五行,说明他对“易经”已迷恋到了不能自拔的地步。

朱元璋自幼家贫如洗,给刘大地主放牛谋生,不会像地主的儿子可以跟私塾先生学些《四书》《五经》。后来朱元璋去皇觉寺做了和尚,在寺庙里他是有机会自学的。不知道和尚们整日念经,有没有文化考核,但是作为和尚你不多识字又怎能看懂经书。

朱元璋起兵之后,身边有学问的人多了更有条件自学了,至于他为何热衷于五行说,应该是受到身边第一谋士刘伯温的影响。刘伯温作为一位易经大师,对五行八卦的研究以达到炉火纯青学以至用的地步。朱元璋也从学习易经中受益匪浅,因为他真正懂得了用兵之理和治国之道。

可惜我们对“易经”没有很好的发杨和传承。曾几何时,和“易经”

同源的中医都有被边缘化的危险。

今天的人们为什么不能根据“易经”

中的哲学原理,来规避社会上的一些风险,不辜负古人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





墉上闲人


明太祖朱元璋,明朝皇族以“金木水火土”命名就是他的主意,所以朱元璋不在五行之内;

明惠帝朱允炆,本来应该是木字旁的儿子辈接替,但是朱标死了,就变成火字旁的孙子接替;

明成祖朱棣,木字旁;

明仁宗朱高炽,火字旁;

明宣宗朱瞻基,土字旁;

明英宗朱祁镇,金字旁;

明代宗朱祁钰,朱祁镇弟弟,属于同一辈分,所以也是金字旁;

明宪宗朱见深,水字旁;

明孝宗朱祐樘,木字旁;

明武宗朱厚照,火字旁,在古时,“灬”是归在“火”部的,比如照、煦(朱棣的儿子朱高煦)都是属“火”部的。在古代“灬”是由“火”演变而来。

明世宗朱厚熜,朱厚照堂弟,所以也是火字旁。

明穆宗朱载垕,土字旁,好像土字旁都不是正规以土字为偏旁,只能算有土字;

明神宗朱翊钧,金字旁;

明光宗朱常洛,水字旁;

明熹宗朱由校,木字旁;

明思宗朱由检,朱由校亲弟弟,木字旁。

所以朱瞻基的“基”字算有“土”字在里面,没有违背明朝皇族命名原则。


陈子帅菌读文史曰


为何明朝朱棣皇帝的孙子朱瞻基的名字不带《金木水火土》,有违祖训啊?

人家明宣宗朱瞻基的名字哪里就违背了祖训呢???一个“基”不就体现了金木水火土当中的土吗——基础基础,打地基哪里不离一个土的因素呢?

写到这里我突然明白了题主真正的意思——题主是不是觉得必须要名字里面带着金木水火土的偏旁才算符合祖制啊?

那笔者不妨告诉题主,还真不是。举个例子,朱元璋的孙子朱高煦(朱棣的二儿子)。这人都听说过吧,人家名字里面有带火的偏旁不?没有啊,可这名字你说它难道没有火元素吗?和煦春风,阳光明媚,岂不是火元素!你要非转牛角尖说人家这名字有四点水所以是水元素,那就真走进死胡同了。

朱元璋制定的这个祖制说实话,在皇族内部没有必要违背的——再说了,人家皇族内部人才济济,实在不行还能找一下经史子集,取个名字那不是分分钟的事情嘛,不就是要满足“金木水火土”因素含义嘛,真不难的。

所以啊,其实人家朱棣的孙子朱瞻基,这名字不违背祖训的,很正常的满足朱元璋祖训。题主明白了吗?


戴老师讲历史


没有违背祖训。

朱瞻基的“基”字等于“其”+“土”。他的名字中间带有五行之中的土。


明朝皇帝的名字中唯一让人有点摸不清的是朱厚照的“照”字,乍一看好像不带五行。

但“照”字下面的四个点也是汉字,“灬”字读作“huǒ”或者“biāo”。

读(huǒ)时,通“火“字。读(biāo)时,是烈火的意思。可引申为货 、家伙的意思,比如“二货”就可以写作“二灬”。

这样看下来,明朝皇帝的五行顺序是:木火土金水。

第一代:朱元璋→无五行。

第二代:朱标、朱棣→木;

第三代:朱允炆、朱高炽→火;

第四代:朱瞻基→土;

第五代:朱祁镇、朱祁钰→金;

第六代:朱见深→水;

到这里一个轮回完了。

第七代:朱佑樘→木;

第八代:朱厚照、朱厚熜→火;

第九代:朱载垕→土;

第十代:朱翊钧→金;

十一代:朱常洛→水;

到这里第二个轮回完了。


剩下的十一代、十二代朱由校、朱由检以及朱由检的儿子朱慈烺、朱慈烜、朱慈炯、朱慈炤,分别是木和火。


Mer86


明朝皇帝起名字都是根据金木水火土来的定的。 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五行属火德,五行中,木能生火,所以朱家第一代继承人名字中带木,也就是说永乐皇帝叫朱棣,“棣”字里面就有木,建文帝的父亲叫朱标,都是木字旁。 继续往下来,木生火,意思是建文帝叫朱允炆,“炆”就带火字旁。和他同辈的仁宗皇帝叫朱高炽 火生土,宣宗皇帝叫朱瞻基。

土生金,所以明英宗才叫朱祁镇。他的兄弟叫朱祁钰,都是金字旁。 金生水,所以宪宗朱见深。 水生木,也就是孝宗朱佑樘,木生火,武宗朱厚照,照下面四个点就代表了火。 火生土,穆宗朱载垕(hou四声),土生金,万历皇帝朱翊钧。金生水,光宗朱常洛。 水生木,熹宗朱由校。满清来了,于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皇帝出场,是朱由校的兄弟,朱由检。

自大明王朝的第二个皇帝起,虽然朱棣最后没有找到朱允炆,但朱允炆仍然是明朝的第二个皇帝,朱允炆中的炆就带火字旁。

明朝的第三个皇帝朱棣,他的名字中的“棣”字有木,其次就是明仁宗朱高炽,然后是明宣宗朱瞻基,再就是英宗朱祁镇、朱祁钰、朱见深、朱佑樘等等已经后来的朱翊钧、朱常洛、朱由校、朱由检,都是按照金木水火土起名字的。

将这些皇帝名字中的一个字提取出来,炆、棣、炽、基、镇、钰、深、樘、钧、洛、校、检,我们就可以一目了然。除了这些当皇帝的人之外,朱元璋的后裔都是按照五行偏旁命名的。

朱元璋作为一个皇帝,他的子孙肯定非常多。以至于有五行偏旁的人根本就不够用。所以有的人只能自己造字。结果,现在很字体我们都不认识,也打不出来。后来很多字体都被废除了,并没有流传下来。后来,连起名字造的字都不够用,所以朱元璋的后来有一部分人只有姓没有名字。


公元前


(朱标)家: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燕王(朱棣)家: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徐州热心市民王先生


亏你还把字打出来了…基字不带土??!!罚抄一万遍!!![捂脸][捂脸][捂脸]


不知道叫啥子3


大哥这基字是那两个字组成的你看清楚了吗,上面是个“其”字,下面是个“土”字。你是不是把下面的“土”字看成“士”字了[灵光一闪]



清风卷沙


朱元璋有祖训后代名字必须带五行,但是很多人奇怪为何朱棣的孙子朱瞻基的名字不带《金木水火土》,是有违祖训吗?

其实并没有违背祖训,朱瞻基的“基”字等于“其”加上“土”,他的名字中间带有五行之中的土。

在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的名字里面,明朝皇帝的名字最有特色,最能投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了。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本名朱重八,幼年时家境贫寒,后来父母兄长死于瘟疫中,他做过放牛娃,为了谋生到了皇觉寺出家当了最低级的小行僧,然而寺庙里面的生活也难以为继,朱重八只能外出流浪,当时也正好是元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时期,朱元璋在云游过程了,增长了见识。

在朱元璋25的时候,他投奔了郭子兴的红巾军,此后的他一路拼杀,最终诛灭了元朝,建立了大明朝,朱元璋从小的时候就没有受过教育,对于子孙后代的名字却极为考究,他按照金、木、水、火、土的五行相生关系排定了子孙后代名字用字的偏旁。

五行存在相生相克关系,相生关系是: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五行还存在相克关系: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朱元璋深知五行相克的关系,但是他却希望自己的子孙是相生的,而不是相克的,因此他儿子辈的名字都开始于有生命力的木字,他一共有26个儿子,每个儿子都是木字偏旁的单名,比如朱棣、朱标。

既然木生火,因此朱元璋的孙子们起名字的时候都选用火字旁,比如朱允炆,后来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了朱允炆的江山,朱棣死后,传位于朱高炽,朱棣是木,朱高炽是火,火生土,因此朱瞻基的名字里土。

土生金,朱瞻基驾崩后传位于名字中带金字旁的长子朱祁镇,朱祁镇驾崩后,传位于名字中带水字旁的朱见深。朱见深驾崩后,第一次的“木、火、土、金、水”循环就完成了,共经历了8位皇帝。

第二次循环从朱佑樘开始,同样是木开始,朱佑樘驾崩后传位于带火字偏旁的朱厚照,朱厚照死后,没有子嗣,只能找堂兄弟继承皇位,朱厚熜成为皇帝。

朱厚熜驾崩后,儿子朱载垕继承皇位,名字中带土,接下来是含金的朱翊钧,朱翊钧驾崩后,传位于含有水名字的朱常洛,朱常洛去世后,第二次的“木、火、土、金、水”循环就完成了。

明朝皇室名字带五行的第三次循环开始于木字旁的君主,也终止于带有木字旁的君王,朱常洛驾崩后,长子朱由校继承皇位,但是壮年早逝,死后没有子嗣,只能让五弟朱由检来继承皇位,年号崇祯。

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城,朱由检见大势已去,自缢于景山,明朝灭亡。

可叹的是,到崇祯朱由检为止,明成祖朱棣位下的二十字辈分字诀正好用了一半,另一半却没有办法在皇位上延续了。

朱元璋曾经在《皇明祖训》中说“至二十世后,照例续添,永为定式”,他万万没想到,推及到了十世便已然中断。


小聪历史客栈


题主错了,朱瞻基的“基”字下面带“土”,他爸朱高炽带火,是符合火生土的规则的。

下面对朱家的起名规则再多说几句。朱元璋规定,他的字孙起名,必须附合五行相生的原则。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相生原刚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又生木,完成一个循环。

同时五行还可以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又克木,完成一个循环。

朱家子孙当然不会用相克来起名,而用相生来起。我们举明朝历代皇帝的名字来说明:

明朝(公元1368-1644年)共276年,共有16个皇帝(不含南明)。

朱元璋的儿子朱标生了惠帝朱允炆(木生火)。

朱允炆被四叔朱棣夺了皇位。

成祖朱棣生了仁宗朱高炽(木生火)。

朱高炽生了宣宗朱瞻基(火生土)。

朱瞻基生了英宗朱祁镇、代宗朱祁钰(土生金)。朱祁镇生了宪宗朱见深(金生水)。

朱见深生了孝宗朱祐樘(水生木)。

朱祐樘生了武宗朱厚照(照的四点底是火,木生火)。

朱厚照没儿子,被叔叔的儿子朱厚熜继承了皇位,称世宗。

朱厚熜生了穆宗朱载垕(火生土)。

朱载垕生了神宗朱翊钧(土生金) 。

朱翊钧生了光宗朱常洛(金生水)。

朱常洛生了熹宗朱由校、思宗朱由检(水生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