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宁肯囤尖上留,不敢在囤底上愁,是何意?蕴含老祖宗的智慧

农村俗语当然是反映农村生活,所以有些俗语出来以后,长期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是不太明白的。不太明白的原因就是其中一些俗语中提到的物品只是在农村才能见到,在城市里是看不到的。就比如这句俗语“宁肯囤尖上留,不敢在囤底上愁”,首先这句俗语中的“囤”是什么东西,很多人就不明白。

俗语:宁肯囤尖上留,不敢在囤底上愁,是何意?蕴含老祖宗的智慧


我们都学过一个成语叫囤积居奇,“囤”实际上就是过去农村放粮食和谷物的仓库。它的外形有点像圆柱形,不过越到上面越尖。囤积居奇的意思,就是把货物放在仓库里,不拿出去卖,等到市场价格高的时候,再出售。

为什么农村会家家户户有个“囤”呢?原因很简单,城市家庭人口少,买五十斤米能吃十天半个月。而农村家庭人口多,动辄一顿饭要十几斤米,而且农村男性个个是壮汉,是需要下地干活的,饭量也大,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专门用来放粮食的仓库,十分不方便。

直到今天,如果你到北方的一些偏远农村里去,还能看到这样的“囤”。说完了囤,咱们再来说一说什么是“宁肯囤尖上留,不敢在囤底上愁”?

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宁肯多准备一点粮食在家里,让粮仓满一点,也不要等到粮仓见底了,再来发愁。也就是闲的时候要储备充足一点,急的时候才能用得上。因为过去农村是靠天吃饭,丰年的时候还好办,家里人能吃个饱饭。可是到了灾年,遇上发大水或者刮大风,那就麻烦了,如果没有一点储备,搞不好就要饿死了。

俗语:宁肯囤尖上留,不敢在囤底上愁,是何意?蕴含老祖宗的智慧


这是中国农民根据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话,相当有智慧,对于现代人也很有警示意义。我们现在家里少了米,就会到超市去买,但很少有人想到,如果超市里的米没有了怎么办?

普通人可能不需要去关心这个问题,但是国家不能不想到,所以才会有了粮食储备制度。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应该有这种观念,因为你永远不知道灾难什么时候降临。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日本的家庭里,每家每户都有一个急救包,急救包里面放了足够这家人食用七天的水和食物。

因为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每个人随时都要为可能发生的地震做准备。这个急救包将会帮助全家人度过最困难的时候,直到救援来临。

急救包里的水和食物定期更换,但是绝对不能没有,可能十年都用不上,但是当真正需要用上的那一天,就是救命的时刻。我们目前正处在物质最为丰富的时代,但是很多人却还是缺少一种忧患意识,总认为现在都政通人和了,哪里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

俗语:宁肯囤尖上留,不敢在囤底上愁,是何意?蕴含老祖宗的智慧


但是灾难的发生往往就在那一瞬间,就如同当下的武汉,事先谁能想得到呢?我们的祖先显然是想通过这句俗语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不要目光过于短浅,只盯着眼前一点利益,而要放眼未来,为将来做更长远的打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