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多支專項慈善信託成立

湖北武漢等周邊地區爆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後,一向低調的信託行業也紛紛出手馳援,2月19日,華寶信託宣佈發起設立“華寶善行·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專項慈善信託”,定位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防控和救助。

目前,該信託資金包含華寶信託捐贈人民幣250萬元和公司員工自發捐款人民幣22.8萬元,資金將全部捐助用於上海赴鄂抗擊疫情醫院的抗擊疫情物資採購項目和上海赴鄂抗擊疫情醫院的赴鄂一線醫護人員關愛項目。

事實上,選擇以慈善信託支援抗疫的信託機構並非華寶一家,短短半個月,已經有包括興業信託、重慶信託、上海信託在內的多家信託公司發起設立了慈善信託,為助力打贏抗擊疫情攻堅戰籌集資金。

作為反應最快的信託公司,光大信託在1月25日就成立了國內首單醫療實物類慈善信託,委託人藍帆醫療捐獻100萬隻醫療級防護手套作為信託資產。

2月4日,光大信託聯合光大銀行推出的“光信·光築·浦匯恆鼎尊行-加油武漢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正式上線發行,上線2天銷量即破億,首期最終募集資金3.69億元。該產品的銷售累計籌集善款1000萬元,將專項用於支援武漢地區抗擊疫情。

如此驚人的銷售數據吸引了不少信託公司的加入,就在上週,上海備案的第一單抗擊疫情專項慈善信託--“上善”系列赴鄂救援抗擊疫情慈善信託在上海市民政局備案成立。

據瞭解,該慈善信託規模500萬元,首期資金已達到353.3萬元。全部資金及其收益將用於上海赴武漢疫區參與一線救治工作的醫護人員的補助、湖北地區參與抗擊疫情相關醫護人員補助、上海以及武漢地區醫院開展新冠肺炎診療等項目。

條例中明確顯示,每位上海赴武漢醫護人員可獲得不低於1500元基本關愛補助金,每位上海赴武漢醫護人員出現感染症狀可獲得不低於10000元的特別補助金。

根據資料,慈善信託在我國屬於新生事物,此前稱為“公益信託”,於2016年9月1日被寫入《慈善法》,並採取地方民政局和銀保監局“雙備案”措施,有實物類、資金類和諾貝爾式三種設立形式。近期成立的4單疫情防控類慈善信託囊括了這三種形式。

慈善中國官網顯示,截至2月3日,全國已備案的慈善信託為285單,財產總規模29.39億元。

除了針對赴武漢支援的醫療人員設立的慈善信託之外,也有專門為建築勞務工人而設置的,建信信託設立首隻專注於建築勞務工人的慈善信託——“建信信託關愛建築勞務工人慈善信託”,同時,建信信託表示不會收取任何信託報酬。

建信信託提到,信託資金及其收益在扣除相關稅費後,將全部用於向全國重點防疫地區的建築勞務工人提供新冠肺炎的安全防護用品;以及為建築勞務工人定製購買“建工無憂”系列病殘、意外商業保險。

值得一提的是,由信託業協會倡議、國通信託擔任受託人於1月26日發起設立的“中國信託業抗擊新型肺炎慈善信託”,為開放式信託,有61家信託公司作為委託人參與捐贈,截至1月28日,已成立了三期,募資額達3080萬元。

筆者瞭解到,慈善信託業務屬於公益事業,由該公司作為受託人設立的慈善信託均不收取信託報酬。

中國信託業協會數據顯示,全國68家信託公司一共有61家參與了“抗擊新型肺炎慈善信託”,其中大部分信託公司各捐贈了50萬元,近期業績不佳的安信信託捐贈20萬元,總部在武漢的國通信託更是直接捐贈100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