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用酵母粉發酵蒸的饅頭吃起來不香?

清晨47958


,因此我們老家做饅頭,一般都是用米酒發酵的,而現在市面上很少有人用米酒發酵做饅頭,今天教大家如何用米酒做饅頭。因為用米酒發酵的饅頭,蒸出來的更白,吃著更香(清香味),還有淡淡的甜味,比酵母做的更好吃,所以我建議大家,做饅頭時千萬不要用酵母了,用米酒發酵,會讓您饅頭更白更香。以下配方和做法我自己用了幾十年,請放心使用。

饅頭

配方:中筋麵粉500克、米酒400克(取米酒水120克即可)、35℃水120克。

做法:

1.將麵粉放入盆中,在放入米酒水和水,攪拌均勻。

2.然後一直揉麵,直到盆光、面光、手光,就代表面揉好了。

3.揉好的面用保鮮膜包好,常溫發酵即可,直到麵糰發酵到比原來大2-2.5倍,就代表發酵好了。

4.發酵好的面,切成適當大小的劑子,然後做成小饅頭即可。

5.做好的饅頭,放入蒸籠中,繼續發酵10分鐘,最後放入蒸鍋中(冷水開始蒸),大約蒸12-15分鐘,關火,然後不揭開鍋蓋,5分鐘後揭開,這樣做可以防止饅頭塌陷。

饅頭

注意事項:

1.不要買超市瓶裝的米酒,特別是保質期3個月之上的,這些米酒都進行殺菌處理了,含菌量幾乎沒有,用這種米酒會導致發酵不成功的,只能用菜場賣的米酒(一般都用盆子裝的),這類米酒的含菌量多,味道更香濃,能使饅頭髮酵成功。

2.發酵時,取米酒水用就行了,不要放酒糟,500克麵粉120克米酒水即可,放到太多,會導致饅頭吃的太甜,因為現在很多人賣的都是甜米酒,120克米酒水,含糖量就非常的高了。

3.揉饅頭必須要“三光”,盆光、面光、手光才能代表麵粉揉好了,只要有一個沒有揉光,就必須繼續揉,揉好了的面,饅頭吃著才鬆軟才更香。

4.蒸饅頭時需要用冷水,直接用熱水蒸會導致饅頭蒸不大,蒸好的饅頭不要立即起鍋,應該燜5分鐘,可以防止饅頭塌陷,不管做什麼饅頭都必須燜。

饅頭

這就是今天教給大家用米酒發酵饅頭的方法,大家實在是擔心發酵不好的,可以加1-2克酵母,只要麵糰比原來大2-2.5倍,就可以進行下一步了,只要米酒好,做出來的饅頭,就非常白,而且聞著還更香,吃著更鬆軟


捕味者


不會呀,我家就是賣包子的,也是用酵母做的,周圍的人都說很香好吃的呀!也是很有嚼勁的呀!根據我之前的失敗經驗,我總結了幾點,也許會對你有幫助。

第一,酵母的選擇,沒錯,不是所有酵母都是適用於做包子的,我用過口碑好質量硬的酵母有安琪,金桂,它們都是高活性乾酵母。做包子放些糖是可以增加麵糰的光澤度,所有適量的糖是可以放的。不過放糖的話一定要選擇耐高糖酵母。

第二,和麵,包子有嚼勁跟麵糰和的好壞至關重要。面和水的比例一定要對,我們自己做包子用和麵機和麵一般是20分鐘,這樣和出來的面不粘機器也不粘手,完全不需要撒乾麵粉防粘。

第三,發酵,我覺得發酵是包子做的成不成功的最基本的一步了。一般,我們做包子都是選擇二次發酵的,這樣做出的包子有組織有嚼勁。面活好後取出來,將面分成相同大小的小劑子。其實這同時也是一個發酵過程,也就是我們所稱的一次發酵。如果我們做的包子量小,這時我們把面取出來,就可以分成小劑子,滾圓,然後蓋上紗布進行醒發,一般醒發十到15分鐘。如果我們做的包子量很大,我們把面剛取出來,就分成小劑子,這時候後面大的麵糰同時在發酵。等到我們分到最後一個劑子的時候,剛開始分的劑子也完全發酵完成。所以只要分完小面劑子,我們就可以開始做包子了。

拿起一個面劑子,按壓排出氣泡。可以多按揉幾次。然後將餡包進包子裡,收口捏緊。將它放入刷好油的蒸籠裡,蒸籠裡的包子,每個與每個之間要有相同的距離,防止二次發酵時互相粘連。

此時我們應儘快將包子包好,全都放進蒸籠裡。

包好包子後,如果做的量小。要繼續餳發20分鐘,發酵至1.5倍至兩倍大。如果做的量大,要立即查看最開始做的包子,因為時間長了,會發酵的很快。包子發酵到兩倍大,要立馬上鍋蒸,所以我們應該在沒有發酵至兩倍大之前就應該把水燒開,將包子上蒸鍋蒸,包子至少蒸15分鐘。如果量大,更應該延長蒸的時間,大概20到25分鐘。

包子蒸好後關火,不要馬上下蒸鍋。要讓他們燜個五分鐘左右。這不是為了包子整形好看,防止塌落。下蒸鍋時也應該儘量避免水滴滴落在包子上,影響美觀。

補充:1.其實做包子最重要的是經驗。和麵時要注意麵粉的吸水性,我用的是老雪花面粉,所以要配方的比例就可以完成。但是其他牌子的麵粉吸水性不同,水應該適量進行加減。

2.最重要的一步還是發酵。發酵的怎麼樣,不是依據時間程度而定,而是依靠包子的發酵大小而定。夏天溫度高發酵的時間就短,冬天天氣冷,發酵的時間就相應的更長。我們應該學會自己判斷。尤其是二次發酵時,千萬不能發酵過了頭。包子在蒸的時候也是會進行一次發酵的,所以說千萬不能發酵過頭。如果發酵過頭面團發的很大,就會把蒸籠的孔眼堵住使熱水汽不能上升,包子就完全有可能不熟,而且造型也會很難看。






蕭蕭vlog


用老面發麵是傳統的發麵方法,發酵時間長,又有兌鹼的不準確性,有一定的難度,已經很少用這種方法發麵了。那些開蒸饃店的大多都是用酵母粉發麵的。同樣是用酵母粉發麵製作饅頭,有些做得饅頭有香味,有的卻感覺不怎麼香。其實原因應該在這三個方面:

自我感覺的一種錯覺。酵母是單細胞微生物,它是由工廠培養菌培育而成的活酵母,屬於高等微生物真菌。酵母無害這一點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因此它廣泛應用於發酵食品的製作,也算是大眾化了。只是有些人吃慣了老面發麵蒸制的饅頭,偶爾吃到酵母饅頭,由於兩者口味不一樣,都說習慣成自然,也就覺得酵母粉做得饅頭沒香味。


酵母粉選擇上有關係。目前市面上賣的酵母類型有不少,各個酵母廠家在培育酵母過程中工藝有差異,使用不同品牌的酵母蒸出的饅頭味道也會不一樣。看好的酵母還是“安琪牌”。

酵母粉放得多了任何東兩的使用都有個“度”。酵母粉也一樣,一般來說照著包裝袋上的使用說明,問題不是太大。也可以按每市斤麵粉2克酵母,800克麵粉用酵母3克,如果超過了酵母的用量。面發得快,蒸饅頭不用再加純鹼,就會是饅頭酵母味甚濃,直接影響到口味。



要是酵母發麵蒸出的饅頭有香味,就要注意以上幾點。另外,如果在發麵時加入一定量的白醋,會產生香味。因為酵母有鹼性,白醋能夠有效的中和饅頭內部的鹼性物質,讓饅頭更加鬆軟。而且白醋本身帶有一種香味,通過高溫蒸過,香味會融入饅頭之中,是饅頭吃起來更有香味。


為生活而提神


這個問題其實我也很早有了這樣的疑問。

在自己蒸饅頭的過程當中,用購買的這種生產出來的發酵粉,就是,發出來的面就是不如用老窖頭髮出來的面做的饅頭有嚼頭,好吃。

後來自己分析了一下原因。工廠生產出來的發酵粉。他們選取出來的菌種發酵出來的麵粉,應該是特別適合做西方人吃的麵包的,而不是中國人做的饅頭。所以說用發酵粉發出來的麵粉,蒸出來的饅頭,就感覺覺得特別的軟甜,但是沒有饅頭固有的緊緻的口感。第2個原因可能也是跟他發酵過程有關係,用窖頭髮酵出來的饅頭,至少有個發酵週期,這發酵週期略長,而且最後這人制作過程當中還要加鹼面,還要加很多的乾粉,所以說,最後製作出來的饅頭可能會覺得更加緊緻。而用購買的發酵粉含就省去了很多的工序,製作起來很簡單。之後的效果自然會不盡人意。


孤簑獨笠翁


我覺得不是酵母粉發出來的饅頭蒸出的饅頭不香可能是你做的方法不對吧,發麵大家都會把正常的方面發出來之後,然後在拿乾麵粉再揉一遍多揉一會兒,這樣的饅頭更勁道,揉完之後在讓保鮮膜蓋上二次發酵20分鐘等發酵好了之後拿出來再揉一次,揉完之後放進鍋裡醒發十分鐘開始蒸水開上大氣之後再蒸上15分鐘這樣蒸了的饅頭口感勁道,而且有面香味,吃起來有小時候媽媽蒸的老面饅頭的味道。


賀媽13


其實我們在蒸饅頭的時候,大家都知道要用酵母粉發酵。但是內行人都知道,只靠酵母粉發酵出來的饅頭,味道和效果還是差了不少的,所以蒸饅頭時,我們不管要加酵母粉,還要加點“它”,就是白糖。白糖放進麵粉裡面,不光能讓麵粉發酵,還能幫助增加甜度,讓我們蒸出來的饅頭又香又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