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被肺炎感染了一直沒發熱,到最後還會發熱嗎,會呼吸困難嗎?

遠方7868


如果感覺自己不舒服,懷疑和感染人員解除,最好去醫院檢查一下,沒有發熱可能是因為還在早起,或者潛伏期,如果時間長了還是會發熱的,嚴重的很了就會出現呼吸困難,最好還是去醫院檢查一下。


癌上健康


如果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了一直沒有發熱,到最後還會發熱和呼吸困難?

答案是可能會出現發熱和呼吸困難,也有可能不會。

新冠肺炎主要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導致。



新型冠狀病毒並不是侵入人體就發病出現症狀,大多數需要潛伏3~7天才發病出現症狀和體徵,最短的潛伏一天,最長的潛伏14天左右,個別特殊的患者可以潛伏長達20天甚至24天才發病出現症狀和體徵,病毒為了複製繁殖下一代,變得越來越聰明和狡猾了。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最主要的表現是發熱、乾咳及乏力。

根據感染來就診住院的患者來看,就診的時候就出現發熱的患者不到一半,而住院觀察治療過程中超過八成的患者可以出現輕微發熱到中度發熱,體溫通常波動範圍是37.3~39℃。

另外出了發熱、咳嗽及乏力,還可以伴發咽喉部疼痛、流涕、鼻塞、拉肚子等表現。



輕微的患者可以一直沒有發熱和呼吸困難,或者只有低熱和輕微乏力的表現,部分人甚至出現攜帶有新型冠狀病毒但是一直不會出現發熱、乏力及咳嗽呼吸困難等表現。

嚴重患者在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之後病情迅速的進展出現呼吸困難、極度呼吸困難、休克、凝血功能異常、出血功能異常及酸中毒,而且不好治療。

重症的患者大多數在一週後出現呼吸急促、呼吸困難、口唇甲床發紺、心跳加快、出現神志恍惚甚至陷入嗜睡昏睡甚至昏迷等缺氧引起的表現。



雖然稱之為新冠肺炎,但是不一定都有肺炎的表現,沒有肺炎的表現,也就沒有咳嗽和呼吸困難的表現,雖然肺部有炎症,並非所有的患者都會出現發熱,輕微的患者、重症以及嚴重的患者均可以不出現發熱,或者僅表現為低熱或者中度發熱。


佳園道


大家好,我是一名內科醫生,咋看這題目,我反覆閱讀了幾遍,愣是沒看懂,被肺炎感染了?我想可能是筆者打字打的太快造成語句不太好理解,從問題字面上來理解,題主應該是想問: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一定都會發熱嗎?會不會有不發熱的情況?如果前面沒有發熱,但最後還會發熱、呼吸困難嗎?下面我來談談我的看法。

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一定會的“肺炎”嗎?

①這裡我覺得要打一個問號,很多人對這個疾病介紹時都習慣性的打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注意了,並非所有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都會得肺炎,因為是否發生肺炎要取決於感染病毒的數量多少、毒力大小、以及患者的免疫力強弱。

②相對來看,疫情嚴重的幾個地區新型冠狀病毒毒力自然是比較強的,而外省的一些經過幾代傳播的毒力相對要減弱了一些,多數的患者預後良好。老年患者、患有慢性基礎性疾病者、免疫力較弱者、感染後拖了很久為及時得到治療者這幾大類易發展為肺炎。

為什麼很多人感染後會“發熱”?

①我先表明我的觀點,我認為這恰恰是一種正常現象,理由如下,當我們人體受到病原體感染後(拿此次的新型冠狀病毒來舉例),來自於病原體的某些物質會被人體免疫系統的安全衛士識別,後者就會釋放出細胞致熱因子。

②發熱是生物進化和自然選擇的結果,是幫助機體對抗感染的一種生理反應,所以發熱是很多傳染病的共同表現,而監測體溫是有助於早期識別感染者的一種手段,即使是疫情發展到現在,測體溫仍然是必備的措施。

③理論理解起來可能比較乏味,我來舉幾個例子,如下:

  • 我們身體某個部位受傷後化膿了,其實這也是機體的一種正常反應,膿液它是機體組織炎症過程中形成的濃稠或稀薄的混合物,炎症過程中細胞、組織在細菌和中性粒細胞釋放的蛋白溶解酶的作用下發生液化壞死,加上血管的液體滲出,形成肉眼呈灰黃色或黃白色的濃稠狀液體。膿液中的中性粒細胞除極少數仍有吞噬能力外,大多數已發生變性和壞死,稱為膿細胞,膿液中除含有膿細胞外,還含有大量的細菌、壞死組織碎片和少量組織液。這就是人體受到細菌攻擊時安全衛士(白細胞、中性粒細胞等)與它大戰的結果。


  • 再例如咳嗽,正常情況下健康人是不會咳嗽的,如果氣管、支氣管黏膜或胸膜受炎症、異物、物理或化學性刺激引起,就會表現先是聲門關閉,呼吸肌收縮,肺內壓升高,然後聲門張開,肺內空氣噴射而出,通常伴隨聲音,並反覆出現。注意了,這其實也是人體的一種保護性措施,它具有清除呼吸道異物和分泌物的保護性作用。

④小結:咱們言歸正傳,繼續回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發熱的疑問解答上來,因為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而新型冠狀病毒這個病原體會入侵我們的呼吸系統,我們機體被感染,那發熱也就就順理成章了,而發熱這一信號也正預示著身體在向我們求救,所以從目前感染的病人來看,發熱還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比較常見的症狀,發熱不一定都是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而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很大部分都會出現發熱。


如果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前期沒有發熱,後期還會發熱、呼吸困難嗎?

①針對這個疑問,我需要分開來講解。前面我也講到,不一定所有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都會發熱。所以一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如果沒有出現“發熱”症狀,接下來他有兩條路可以走,如下:

  • 第一種:這是一個輕症病人,可能並未累及肺部,或者及時採取了各種應對措施(如吸氧、加強營養、抗病毒、服用中藥調理等措施),這病人各方面身體素質也不錯,靠著自身強大的免疫力,病情直接由症狀轉為好轉,那病情好轉了不再發熱也在情理之中。

  • 第二種: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前期確實是沒有發熱,但不代表疾病不會進展,順著疾病的軌跡發展,累及肺部,接下來開始出現炎性滲出,雙肺斑片狀影、多發磨玻璃影、浸潤影甚至大面積的肺實變,也就是大家常說的“白肺”,那出現發熱、呼吸困難是必然的,大家試想一下,肺部感染了,肺部實變已經影響到雙肺發揮它的“通氣功能”時,你們說會不會呼吸困難,隨著肺功能逐漸降低,機體缺氧進一步加重,呼吸困難還要進一步加劇,所以這是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發熱那是完全可以解釋的通的!!!

③小結:

前幾天鍾南山院士團隊也在國外頂級醫學期刊發表論文,該論文分析了109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後,得出最新感染新冠病毒患者的臨床表現:“只有43.8%在早期表現出了發熱症狀,但住院後出現發熱症狀的佔87.9%”,這是其一,其二,發燒(87.9%)和咳嗽(67.7%)是最常見的症狀,而腹瀉(3.7%)和嘔吐(5.0%)很少見。25.2%的患者至少有一種潛在的疾病(即高血壓、慢性阻塞性肺病)。

下圖為鍾南山院士團隊發表的題為“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fection in China”期刊網站封面。

下圖為鍾南山院士團隊中論文對2019-nCoV ARD的臨床特徵 (實驗室確診病例)進行了回顧性研究。


所以我的看法是你不能把發熱當成診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絕對指標,但發熱仍然是這場新冠肺炎防疫戰中篩查、預檢、防止交叉感染、及時隔離等措施的重要參考依據!!!

作者寄語:疫情來臨,很多普通人由於沒有專業的醫學知識,不瞭解這種病毒,也不懂怎麼去保護自己。所以每天我都會抽出一點時間為大家進行健康科普,而且最近我都會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科普內容為主,如仍有疑問,可以評論區留言,歡迎大家關注、轉發,如果有幫助,就幫我點個贊,謝謝大家支持。



張壘醫生


首先看是不是被感染了,感染了之後也會有不同情況的出現。一般可能會存在這幾種情況:

1.自愈,自己不會發病,所以不會發燒

絕大部分的人會發病,只有很少的人不會發病。

新冠肺炎據鍾南山院士的研究表明,潛伏期最長可達24天,平均潛伏期七天左右,快的三天左右。潛伏期人是沒什麼症狀的,跟正常人沒啥別,所以全國範圍內出現了很多潛伏期感染的患者,有的自己還沒發病症狀,其傳染的人卻發病了。

人發病時間的長短主要跟自身的免疫系統有關係,病毒入侵人體細胞需要突破重重關卡,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即使被感染了,病毒前期自我複製準備階段,沒有出現大規模的攻擊宿主細胞,就不會出現症狀,人是感覺不出來的自己是否被感染的。

假如病毒在準備階段,感染了少數細胞時迅速被人體的免疫細胞識別,被免疫軍隊消滅那麼人就永遠不會發病。

新冠病毒特別狡猾,且容易變異,潛伏期內被自身免疫系統消滅是概率特別小的事情,現在還沒有相關數據統計自愈的概率,按照目前國內如此嚴峻的疫情可判斷出,絕大部分都是易感易發病人群。

2.已知被感染,但不會出現發熱症狀

據現在官方統計發佈的病例,新冠肺炎發病症狀主要有發熱、乾咳、乏力為主要表現重症會出現呼吸衰絕,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瀉等症狀。已有診斷出沒有發熱的患者,有的症狀只是出現腹瀉、咳嗽等情況並不一定就會出現發熱這種情況。

3.被感染前期不發熱後期出現發熱

發熱也不一定就會出現呼吸衰絕,只有是重症及危重症患者一般才會出現呼吸衰絕,新冠肺炎如果沒有併發症情況一般都是輕症,保持良好的心態,注意休息睡眠,配合治療相信每個患者都能戰勝病魔!

對於不知道自己是否感染,去過疫區或者懷疑接觸過患者的朋友自我隔離最少14天,平常勤洗手,屋裡多通風,接觸公共場所回家進門多消毒!重在預防!

為每一個患者加油,為每一位天使加油!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我就是一條鹹魚


如果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了一直沒發熱,到最後還會發熱嗎?

這是一個假設性的問題,即一個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如果一直沒有發熱,最後會不會出現發熱、呼吸困難等症狀?
從目前收治的患者來看,發熱、乾咳、乏力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主要症狀,少數患者可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腹瀉,重型患者多在1周後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可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呼吸衰竭等。但是,重型及危重型患者在發病過程中也可能表現為中低熱,甚至無明顯發熱。

也就是說,發不發熱,跟病情輕重並不是完全一致的。如果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一直沒有發熱,想知道最後還會不會出現呼吸困難及發熱等症狀,首先要明確的就是這個“一直”是多久。
如果是超過兩週了,沒發熱,也沒有特殊不適,那麼基本上就是輕型患者,已經痊癒了。如果是剛感染幾天,還在病毒的潛伏期內,人體還沒爆發出來對病毒的免疫反應,那後來會不會發熱,就不一定了,因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多在3-7天以後發病,但一般不會超過14天。


關注重症行者-阿鋒,獲取更多健康資訊。


重症行者阿鋒



流浪的靈魂666


如果被肺炎感染了一直沒發熱,到最後還會發熱嗎,會呼吸困難嗎?

題主提到的這種情況是存在的,也就是講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後症狀可以有輕,有重。輕的感染者,可以表現為低熱,甚至沒有發熱,而重的感染者,會表現為呼吸困難,甚至多臟器功能衰竭。


假如一個新冠肺炎患者,一直沒有發熱,那麼到最後沒有發熱,沒有呼吸困難,自己自愈了,完全是有這種可能的。目前甚至已經有爆料一個女大學生通過自我隔離自愈的報道,但是一定要有自我評估能力,不然不主張這種方法。

目前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大部分是病情輕微的,通過一般治療後可以痊癒,但是有些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會出現重症。有些特殊體質人群也會發生重症,比如有些身強體壯的年輕人。甚至有些患者出現死亡。


產科俞醫生


你的意思有肺炎,但沒有發燒,體溫正常;問如果肺炎還有,以後還會不會發燒。這種情況說明你得了肺炎,但不一定是冠狀病毒感染,而屬於正常肺炎情形,暫時沒有發燒,說明你抵抗力還成,容易恢復;只要調整得當很快就會康復的。也可能有另一種情形,如果肺炎加重,免疫力降低,發燒也可能發生。當然康復中伴有發燒說明你的免疫力在工作,當然此時要注意對症治療,而不是對燒治療,如此效果才會更好。~阿依多2月18日於鄭州


阿依多



小小姚612


我認為,當前發燒不發燒不能作為判斷將來輕重的標準,但是可以作為參考。

發燒是人身體的保護性反應,以前人類對待病毒或細菌感染經驗一般是:

如果感染了病毒以後沒有發燒的話,有可能會是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是輕型的患者,第二種可能是病人的免疫力比較低。

如果是輕型的患者免疫力又正常的話,將來可能發燒或出現呼吸困難的幾率要低。

如果是免疫力比較低的患者的話,出現發燒或者呼吸困難的可能要高。

但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我們對於他未知的東西非常的多,原來的東西只能作為參考。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b390001b2b85b95fa0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