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疫情過後,人口是否會向西部地區進行分流呢?

趙教先


暫時不會,但是慢慢大家都會喜歡農村生活,各個縣及市區周邊蓋房子或者買房子比較多了。


獨狐SY20170707


這次疫情過後,人口會不會向西部分流不好說。

但是從2003年的非典到這次的新冠肺炎來看,在胡煥庸線(黑河—騰衝線)尤其是西北地區得確是疫情較輕的地區。而這片土地差不多快佔到了我國領土面積的百分之六十。

所以有一點國家應該予以重視。從戰略發展角度考慮,應該把西北作為一個國家系統重啟的備份,來應對未來可能面對的威脅。

現在的科研,生產製造等等都集中在沿海和東部發達省份。如果一旦這些地區遭受了自然災害或者戰爭威脅導致停擺。我們國家必須要有應對災害和發起反擊的後備力量。

而這種備份應該是要全方位的。

不只是單純的戰略物資儲備。應該從生產製造,科技研究,各種人才培養等等全方位的備份。

也許未來的大西北地區會是一個重啟系統的U盤和火種。


地球人194940188


有可能。

首先,這次疫情會讓人們覺得人群過於集聚的地方,容易傳染疾病,甚至可能引發疫情,而且疫情中傳染源多,不易防控。

第二,現在西部地區發展很快,人居環境逐漸開善。去年,我去過新疆伊犁,那兒環境美,生態佳,人口稀少,生活成本低,非常適合中老年人居住。此次武漢疫情中,老年患者不治身之的不少,對中老人是一次有力的提醒,也許會引發從大城市向人居環境良好的西部地區移居潮流。


靠譜的知心大哥


新冠疫情過後,會對人們的思維,生活方式產生一定的影響!人口會向西部地區分流,但是不會太明顯!

國家希望地區之間均衡發展,有序發展!但是西部大開發以來斷層還是沒有充足的彌合!面對這次疫情,各種社會資源和人才支援還是集中在沿海地區,中南部地區!

西部自然資源相對匱乏,生活習慣迥異,沒有產業集聚優勢,難得大規模人才引流!

疫情過後,人口會向農村和西部迴流,但是不會改變現有格局!





從壹而啟彼岸花開


聰明之人年年有,開悟之人今年多。縱有房屋千萬間,死後拿不走半塊磚,縱有綾羅綢緞無數件,不能件件身上穿。車子房子票子馬上就要被所有人看透,人生苦短几十年快樂生活才是真的。炫富沒有人看,浪費就有人管,一個偉大復興的時代,在潛移默化中已經打開詩篇!


何處安心是我家


可以根據大數據來看的話,目前往西部發展的話還是比較緩慢的,但是發展中西部的經濟還是比其他地方要好的快一點,由於中國的一帶一路經濟發展也會帶動西部的發展。通過一帶一路發展會一大部分人。開發西部的農業或者工業。

目前我國西部發展最強的城市是重慶。僅次於上海,北京,深圳,以及廣州。

通過這次疫情來看的話。早期所有從武漢流出的人口基本上流入了東部或者是中部和南部地區。流入西部的人口比較少。

如果說想去西部發展的話,建議可以去,因為目前來說無論是經濟還是政策,都會有很大的優惠幅度和政策來鼓勵去西部發展。


好客山東潘先生


首先我感覺這次疫情過後,人口應該不會像西部流動,首先從地理位置來看東部地區的醫療,就業、教育、交通都相對比西部地區要發達,人是為了生存的,既然要生存必定要收入,如果去西部地區收入降低,生存的質量也會相對的降低,可是在東部地區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東部地區有充足的就業機會和發達的交通,人流資金流都相對來說比較活躍,相反,這次疫情過後,很多人會從西部地區往東部地區流動,去尋找更多的就業機會,所以個人覺得,大家應該不會向西部地區流動。


快樂楓葉


真有可能,國家爆發的幾起傳染疫情,幾乎都在南方。西北氣候乾燥,細菌病毒都不喜歡乾燥,它們喜歡溼潤。西部城市庫爾勒,銀川,武威和包頭這些城市,房價不是太高,人不是太多,居住環境不錯,應該是以後退休養老的好地方。


賀蘭山上一棵樹


不會的,疫情過後一切正常,以前什麼樣,現在還是什麼樣,人口肯定往東南沿海和北上廣深等大城市方向發達地區聚集


會飛的萱萱


我猜的哈,有幾類人可能會萌生想法和作出計劃,比如退休養老和有餘錢的,目標可能是西部小地方,不用管教育但會關注環境、醫療條件、物產物價這些。隨便提個例:雲南紅河州蒙自,知道的不多,30萬人的小城,100平方公里內四家三甲,房價5000,地處溫帶四季花開,海拔1300(比昆明低500),有點農業蔬果不少,(圖一中心醫院,後為城郊村落農田及車少路寬密度低的巴掌大的城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