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孔子說的“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古人不是一再講“位卑未敢忘憂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嗎?

我在墾丁天氣晴


1、官場術語;即,不是你的(我的)職權所在,少參合。2、倡導語;即,低下小吏乃至老百姓都應關心國家大事,國家不論興旺,或是有難,都與老百姓有關。兩句話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覺醒207580216


兩者並不矛盾。在其位,不謀其政,就是怠政,即便位高,終是誤國之人;有其位,力謀其政,就是勤政,即便位卑,亦當有功於國。在位與否,當先立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有志,無位,也可憂國,是為百姓之心、匹夫之責;有志,有位,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方為國之中流、天下脊樑。


父文子畫


在儒家文化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就是“位”。社會上的每一個角色都有自己的位置,比如君王、諸侯、大臣、士農工商,父母、丈夫、子女、妻子等等。每個人都要恪守自己所在位置上的角色,恪守你的責任和權利,否則就是僭越。儒家文化裡面有大量這類的論述。後代儒家的發展中湧現了很多東西都是從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當中而來的。孔子的本意是做諸侯的不能謀君王之事,否則國家就會大亂,這叫僭越。後來,儒家發展成社會上,每一個角色都有自己的位置,比如職業上就有士農工商之分,士階層排在第1位,類似於現在的高級公務員階層。在家庭當中,每個角色的位置也是很鮮明的。比如父母在不遠游;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兄友弟恭等等。

毫無疑問,統治階級最喜歡就是這一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形成一種位置文化,如果逾越就會受到社會道德批判和指責。權利最大的就是皇帝,然後就是管理國家的士階層。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一思想源於顧炎武。而真正提出這8個字的人是梁啟超。但是顧炎武和梁啟超對於這一思想的理解卻並不完全相同。

顧炎武在《日知錄》中說了嵇康之子的故事。通過嵇康之子是否應該應該出仕,引出國家與天下的觀念。國家指的是一家一姓之國。是與古代的王朝相互聯繫起來的。對於這樣一種國家,顧炎武認為它的利益並不直接和“匹夫”有關。但是“亡天下”卻是完全不同。“亡天下”所要破壞的是維持整個傳統文化的倫理基礎,而這就會與每一個人產生密切和直接的關聯。坐視這樣一種文化的衰敗,無疑使得每個人都成為了無父無君之人,這就是儒家文化的特徵。朝代可以更換,文化不能斷絕。

而梁啟超時代的國家就與顧炎武大不相同,在梁啟超的概念,國家更不同於一家一姓之家天下,而指的是國民,國家不再是作為一個君主的私人財產,而是每一個具體成員的國家,這種觀念就非常類似於西方近代政治哲學的理念了,也更加近似於現代國家的概念而與中國傳統的國家概念區分了開來。在這樣背景下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不再是作為君王以及傳道者的天下的概念,而真正是每個國民的匹夫有責。當然與匹夫有責對應的更是匹夫有權。


金融見聞錄


孔老夫子(中國古代土匪黑話:老夫子即黑道老大)一天到晚信口開河,語無倫次,胡說八道。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論語》記錄他的言行,多半不是他當官時的行止,但,裡頭幾乎全是他為當政者出得餿主義一一也就是不在其位,專謀其政。

最典型的莫過於:齊國發生政變,孔老夫子覺得不合乎他心中的禮制,於是不顧年老體衰,上竄下跳,鼓動魯國當政者出兵伐齊,儘管到處碰壁,仍賊心不改!

其實當時齊國實力比魯國強大的太多,孔二的餿主意無異於讓魯國飛蛾撲火,但孔二自不量力,大謀國政,活脫一個民間政痞!

至於後者,是人之常情,國運關係每個人,國家興亡關乎百姓生死,當此關頭,每個人都不得不有所思,有所想,哪怕是要飯的花子,也得想想國亂是否會影響自己乞討的效益。″位卑未敢忘憂國"一點沒錯,這是每個國民的權利,也是國民的義務。

孔二的的流言,之所以能流毒至今,是因為縱觀中國歷史,差不多都是蠢驢政治,當政者,帝王將相就是一圈爭槽亂咬的蠢驢,這幫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蠢驢實施的國策,幾乎全是不靠譜的下作之做。拿這樣劣質的政治產品糊弄百姓,百姓自然因不服而議論紛紛,當此,蠢驢們便祭出孔老夫子遺留的法寶: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一一以封堵民口,為自己蠢極的二百五政策找洗白的藉口。

這一點,皇帝新衣鬧劇中帝王將相們的表演,就是活證!


文刀沐子


這幾句話之間並不是矛盾。


孔子講的“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表達的本意應該是:在其位,謀其政。這可以分兩個方面理解:


1、在這個崗位上,就要履行這個崗位的責任。盡心盡力,盡職履責。而不是尸位素餐,得過且過。


2、不在這個崗位上,不能過於干涉別人履行職責。換句話,誰在崗位上,誰就有決定權,責任就由擔當。我們不在那個崗位上的人,只有建議的權利,沒有替別人做決定的權利。


陸游的“位卑未敢忘憂國”,以及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指的是:我們都是國家的人民,國家有事情,有困難,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保護國家,為國家分憂。這個責任是由我們是國家的一份子而決定的,而不是你所從事的崗位或工作決定的。


打個比方:


如果我們的國家是家大的公司,我們人民都是這個國家的員工。那麼,“公司”有困難,按照孔子的說的“在其位,謀其政”,我們就應該“為國分憂”,“匹夫有責”。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與“位卑未敢忘憂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相統一的,都是在講要履行好自己的責任。


以此次抗擊疫情來說,我們每一個普通人待在家中,不隨便出門,不聚集,不串門,同樣是在“為國出力”、“為國分憂”。依據能力大小,做好我們的本職工作,也是在履行我們的責任。


我們更應該看到“逆行”的醫護人員,他們冒著巨大風險戰鬥在一線,更是“在其位謀其政”的深刻體現。


向奮戰在一線的全體人員致敬!


黑色暱子外套


在這次疫情中,我們看到很多善良的普通人,特別是老人拿出了自己畢生的積蓄,為災區捐款。然而這種充滿了善意的行為,在我們的孔聖人眼中,是一種“侵官”行為,也就是所謂的“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夫禮!天下愛天下,諸侯愛境內,大夫愛官職,士愛其家,過其所愛,是曰侵官。

我們先來說說孔子的一個故事,這個故事與我們上面說的普通人為國捐款有一定的相似之處。

古書《反經》曾記載這樣一件事,孔子的弟子子路在邵為官時,魯國的政權掌握在三桓手上,權勢最大的季氏限百姓在五個月內開通一條運河。古代的生產力十分低下,季氏的這個命令,對百姓來說可謂是十分苛刻。

子路為了鼓勵百姓,在經費不夠的情況下,用自己為數不多的錢財給百姓補貼,還把家裡的糧食運來供百姓吃。孔子聽聞這個消息後,馬上派另一個弟子子貢把子路給工人做好的飯倒了,還把鍋砸了。

子路很生氣,跑到孔子面前理論,說孔子滿嘴的仁義、天天教導另人要從善,現在他在做善事,孔子又嫉妒他,派子貢來搗亂。

孔子卻說子路愚蠢,接著說出了那句話,其意為,君王因為天下是自己的,可以忘掉自己而關愛天下;諸侯因為國家是自己的,所以愛護自己國家的百姓;大夫也只需要把自己的份內事做好;你一個普通的小官小吏,愛自己的家人就可以了。你這樣做,雖然是仁義之舉,但是你過界了,你這樣做是侵犯了別人權力和威望。

那麼,孔子自相矛盾了吧?

並沒有,儒家所說的仁愛是從愛身邊的人做起,想要愛別人,先要學會愛自己,然後愛自己身邊的人,最後才是愛更多的人。孟子也一脈相承的說過類似的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認為,如果一個善良的人為了幫助素未謀面的陌生人,而使自己陷入某種困境,是一種不明智,也不是仁義所提倡的行為。讓善良的人活得更好,才有利於社會的良性發展。

而“位卑未敢忘憂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句話本身也沒有錯,但如果過度理解這句話就很容易犯下兩個錯誤,一個是國家不需要你出力時你出力了,一個是承擔了超過自己能力範圍的責任。

還是拿這次疫情來舉例,如果所有人都不自我隔離,那麼這次疫情可能會蔓延到全國各個地方,甚至蔓延到全球,成為世界性的災難。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拯救世界其實不難,作為普通百姓的我們僅僅需要做一個簡單的自我隔離就可以拯救世界了。不是每個人都是super hero(超人),要整天為了拯救世界來回奔波,我們把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好就可以了。天塌下來,當由大個子在前面撐著,這很公平,因為世界賜予了大個子更多。


咕嘟君


孔子這句話,是指不在這個職位上,就不要去考慮這個職位上的事,也就是不要“多管閒事”。夫子的話是對的。但這與“位卑未敢忘憂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沒有矛盾關係。

為什麼這樣說?因為憂國與否並非某個職位的特定職能。“憂國”事實上是一種價值觀的內在體現,是一種甘願付出的情感體驗,是一種情懷。而“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則不是一種情懷,它其實是一項份內應做好的工作(在其位謀其政),它要受到相關工作條例的約束。做好這項工作並沒有阻止任何人憂國,也不影響你憂國。在很大程度上,每個人做好本職工作本身,其實就是變相在報國,報國不就是為國解憂嗎?所以二者沒有矛盾。

再說,假如“不在其位而謀其政”,那麼,就會出現外行凌駕內行之上,不顧事物的內在聯繫和一般運行規律來挑剔內行、指責內行,若各行各業都這樣,社會不就失序亂套了嗎?所以,“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也是維護社會正常秩序的一條準則。準則不亂,大道通暢;大道通暢,國昌民和,報國之境也!

綜上,“位卑未敢忘憂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與“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並不矛盾。


兩江十八山人


顯然都是至理名言,彼此也不衝突。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位指的是具體官位或者職位,政指的是具體施政或者動作策略,這些當然只有在其位的人最瞭解掌握全局情況,做出的策略也是權衡後最合適的。其他不在其位之人難免實際情況瞭解片面,考慮後果不全面,所以可以提意見建議,但不能做決策者。而這也承接了位卑未敢忘國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雖不是決策者但是人人都有權力和責任為自己的國家變得更好而努力,這努力包括思想,行動和語言。而我們這個時代也越來越體現出這種治國建國思想。古代是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底層民眾或許有少數能進言。現在網絡高度發達,信息傳播快捷透明,我們的言語的監督,進言作用越來越大,很多人已經真真雀雀參與到了國家建設進步歷程當中的。而我們平民百姓在監督他們的同時不斷規範自己,提高自己,如果有一天全民參與公投國家事項決策,希望都有一個公民對國家正確立場。


山海之心路


我覺得兩者有一定的矛盾

孔子說:不擔任這個職務,就不去過問這個職務範圍內的事情。”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涉及到儒家所謂的“名分”問題。不在其位而謀其政,則有僭越之嫌,就被人認為是“違禮”之舉。“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也就是要“安分守己”。這在春秋末年為維護社會穩定,抑制百姓“犯上作亂”起到過重要作用,但對後世則有一定的不良影響,尤其對民眾不關心政治,安分守禮的心態起到誘導作用。應當說,這是消極的。但是處於不同位置的人獲得信息和要處理的主要矛盾是不同的,在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的大環境下“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有其積極的意義。

而“位卑未敢忘國憂”則是唐朝陸游提出的,在唐朝大一統的時代,百姓安居樂業,那時候唯一的憂患就是外族,“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更是明末清初才開始提出的,那是中國的敵人是海外蠻夷,在這兩個大一統時期,每個人都應該為國家儘自己的一份力,而不是春秋戰國的內亂,奴隸制社會君王為了統治國家只能提出禮樂制度。

時代在進步,隨著歷史的潮流不斷向前推進,治國不再是一家之言,而是每個人都有決定的權力,此一時彼一時,雖然二者互相矛盾,但是在每個社會歷史背景下,也就不是那麼難以理解的。


芯設霽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位卑未敢忘憂國!

這很簡單,就是在不同場合下,不同角度,不同情況下隨機應變所說的話罷了。

聖人首先是人,所有的言談舉止是基於一個普通人的行為的!我們反思一下我們普通人說話就知道了,這些話並不矛盾,打個比方說吧:我們遇到普通人說話有時候也是相互矛盾的,這是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源自於周易,易經!

正如同我不口渴的時候,會說我不想喝水!在跑完步,我又會說我想喝水!那你說這個人是喜歡喝水還是不喜歡喝水?所以說兩者都不是,在不同情況下有了不同的需要,和說了不同的話。如果讀文章是讀死書,不會將心比心,以此類推!讀的所有的聖賢說的話,千古聖賢都會大呼冤枉,我們並非那個意思啊!

我們滿懷熱血的時候會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我們謙卑的時候會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或者是針對某種具體事件,或是在特殊歷史背景下所說!

我們在處於貧困時,國家有難,我們反駁嘲笑者時會說:位卑未敢忘憂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