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毅和刘越在96年亚洲杯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导致刘越再没进入国家队,转行解说?

倩倩不是公主


刘越阅读比赛好,聪明。最适合的位置大概是后腰,而不是左后卫。如果刘越当时挺过来,2002年世界杯打主力后腰,他比另外三个:马,肇,李,都要“贼”一些。题外话:个人认为最贼的球员是尤文图斯时期的孔蒂,“奸滑”水准甩巴萨的布教授几条街。一个足球队的组成,不需要11个梅西,可能两到三个梅西足矣。但需要有8个人警告对方,别想耍流氓手段,并且保护梅西。当年尤文图斯球员保护天才皮耶罗,齐达内时,那才叫荡气回肠,孔蒂的狡猾(孔蒂脑袋当时在球场上像鸵鸟一样,四处扫描,红黄牌事故现场一准有他),德尚的“长脸”,托里切利的冷酷脸。正是有他们的保护,才有了天才齐达内们的发挥。提个案例:第一,当年丰田杯尤文图斯踢,拥有“小毛驴”的河床队,南美球队动作脏。而且全往齐达内身上招呼,最后还是孔蒂搞定的,当时孔蒂在裁判跟前,趁裁判视线离开,狠狠扇了对方后脑勺一巴掌,对方直接懵逼了,后来还狠狠扭了对方后腰一把,直接把场上,最不安定因素干挺。保证了球队的运转。


第一队


当时我上大一,那场比赛印象很深。那晚上我跟同学偷偷从宿舍溜出去看比赛(好像是11点开球),刘越上半场表现非常出色,一个边后卫,我记得至少有5、6次沉底传中,中国队也以2球领先,看的我们热血沸腾。可是到了下半场,刘越应该是体能下降严重,左路被沙特打爆,中国队也被反超了。

那时的中国队,至少有跟强队叫板的实力,值得我逃避宿舍监管去看球。现在的中国队,闲的蛋疼也不会去看!


珠海大眼哥


说一下当时的情况吧,当时范志毅是在2场比赛中都骂了刘越。范大将军作为球队大佬,在球员们出现问题的情况下,肯定是要说的,至于倒霉催的刘越接下来无缘国家队,最主要的还是能力问题。

1996年亚洲杯在西亚进行,当时的国足实力非常强,当时是戚务生带队,当时效力于济南泰山将军队的刘越也在这支国家队。左后卫这个位置上,除了刘越,还有延边的李红军以及上海的吴承瑛,后两人的能力都比刘越强,但戚务生却选择了让刘越做首发。

第一场对乌兹别克斯坦,国足0比2输球。比赛中有一个镜头,中后卫范志毅和刘越,一起防守对手的前锋,结果在前面的刘越一个倒地铲球未果,然后一个踉跄后倒地,就此和范志毅撞在了一起。对手进球,乌兹1比0领先,两人发生了言语上的争吵,范志毅对于有些懵的刘越,相当愤怒且有些无语……

再之后就是四分之一决赛对阵沙特,张恩华和彭伟国的进球让中国队2比取得领先。但是沙特主帅文加达,对,就是后来来到中国出任大连实德主帅的那个葡萄牙老头,马上发现刘越这边是中国队的一个漏洞,沙特老将图纳扬把刘越镇守的左路突成了筛子,被对手连续打入4球。

范志毅这个时候叉着腰咆哮着刘越,甚至据闻还给了刘越一个耳光。此时的刘越已经心理崩溃,最终直到60多分钟才用吴承瑛将刘越换下。

当时的刘越已经是完全心理失衡,回国后自然也是变成了足协以及主帅戚务生的替罪羊。当时的刘越年仅21岁,可惜早早就和国家队说了再见。

这里说一下,戚务生确实喜欢刘越,后来离开山东,他加盟了戚务生执教的云南红塔。2003年底红塔俱乐部解散,刘越转会重庆力帆,效力一年后退役。再后来,刘越担任了上海体育的足球评论员,而且还收到了一致好评,至于和他和范志毅,早已经是一笑泯恩仇了。


乔麦@鲁能


大家首先要明白,老甲A时代的职业球员,特别是入选过国字号球队(国少,国青,国奥,直至国家成年队)的球员们都是出了名的“大哥大”。在那个时代,要进入国家队能力是一方面,主要的是关系,和主教练的关系;要想成为场上主力,那得和球队大哥搞好关系。举几个列子,全兴的魏群,国安的高峰,申花的范志毅,宏远的区楚良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大佬。

具体到这件事大概是这样的:当时的国家队主教练是著名的“泣无声”(戚务生),国奥也是他带,刘越在国奥被戚务生相中,直接被带到了国家队,成为由国奥直接进入国家队并成为主力的少数几人之一。  当时在国内左后卫的人选上有这么几个:延边的李红军,(我感觉戚务生好像很看不上延边的球员,高仲勋在国内那么牛就是进不了国家队)上海的吴承瑛和山东的刘越。戚务生在当时力挺刘越打首发。

在第一场对阵乌兹别克斯坦的比赛中,国足0-2输球。有一个进球是这样:中后卫范志毅和刘越,一起防守对手的前锋,结果在前面的刘越一个到底铲球未果,然后衣蛾踉跄倒地,和范志毅装在了一起。对手进球,乌兹别克斯坦1-0领先。两个人发生了语言上的争吵,范志毅对于有点懵的刘越,相当愤怒并且有些无语……

再之后四分之一决赛对阵沙特,张恩华和彭伟国的进球让中国队2-0领先。但是刘越依旧在执行主教练戚务生布置的下底任务。沙特的主帅文加达,就是那个后来执教过大连实德的葡萄牙老头,马上发现了刘越这边是中国队的一个漏洞,沙特老将图纳杨把刘越镇守的左路突成了筛子。当时在左中场是很少回防的马明宇,在左后场左中场都支持不力的情况下,刘越就成了沙特人的活靶子。范志毅作为队长。左中卫以及场上的大佬,对于刘越不及时回防不满,骂人的情况是肯定有的当年刘越毕竟年轻气盛,就还了几句嘴,结果就挨了范大将军一巴掌还是两巴掌。

赛后戚和刘这对难师难徒共同陷于媒体和球迷的责难中,戚到此时仍不忘袒护刘越,质问媒体:范应对比赛失利负多少责任。这话不无道理,但更重要的在于主帅用人不当却强要辩护。既然明知范与刘无法精诚合作为何不早日换下刘(别生气,刘与范比只能是被牺牲的料)而刘越也并未因戚为其开脱而躲开媒体和球迷的责难。因此刘越从此以后也就无缘国家队了。


老凯说体育


刘越一开场就频频插上助攻,结果开场顺风顺水,30分钟中国就2:0领先了,这时沙特换了个15号老将图纳杨上场,图老头经验老到,一看刘越这边上去后边空档大,就专跑刘越身后空档,一打一个准,刘越因为之前上下助攻跑的欢体力不足,加上身体单薄,拽都拽不住图老头,被灌了2球后彻底懵圈,范志毅那时打自由人拖后中卫,看到刘越身后空档大就赶过来补位,范志毅一向比较老卵认为打后卫一对一亚洲范围内没人能搞定他的,谁知道这个图老头踢得兴起,连带补位的范志毅一起过个干净,又打进2球,比分变成2:4,范志毅觉得被图老头过得丢面子,一窝火就那骂刘越撒气了,其实范志毅除了身体强壮,玩技术真心搞不过图老头,那图纳杨技术是真好,就年纪大了所以才打替补,打成2:4时戚务生居然还坐在教练席位上发呆,不知道赶紧调整,结果看台上球迷就开骂了,说戚傻x你他么倒是换人啊,换刘越,换刘越喊成一片,这时戚务生才在球迷提醒下用吴承瑛换下刘越,结果吴承瑛上场后效果很明显,最后好像是范志毅又打进个点球,比分锁定3:4……戚务生喜欢刘越因为刘越听话,要他怎么打就怎么打,虽然吴承瑛公认左后卫第一人,但吴承瑛是个富二代出生,当时身家不次于现在的王思聪,上海滩的老人都知道,大名鼎鼎淮海路1号花园洋楼就他家的,在那个刚职业化时段,郝海东还要靠倒香烟赚外快,范志毅还要靠偷6千块周转的年代,吴承瑛虽不怎么开口说话,但骨子里是傲气的,自然不太会买账,所以戚务生到辞职都不大重用吴承瑛…不要质疑我的真实性,当年爷叔我就是坐在看台上冲底下戚务生喊换刘越的人之一……其实沙特之后对日本那场才是闹剧,为了做掉韩国踢0:0默契球,从70分钟开始就中后场倒脚等吹哨了,置满场嘘声于不顾,一心就为0:0,结果小日本3号相马直树93分钟大禁区外似是而非一脚抽射居然穿透区楚良的十指关飞入球门,小日本当然目瞪口呆,鞠躬道歉,却奇迹般把韩国救入决赛……


一个求漏油的奔驰车主


这是刘越永远挥之不去的痛啊!当年刘越只有21岁,被戚务生委以重任,出任球队的主力左后卫。在对阵沙特的淘汰赛中,中国队领先被沙特逆转,惨遭淘汰。比赛中刘越表现不佳,防守失误频频,且多次被突破。为此,范志毅在比赛现场就开始埋怨起刘越来,当时刘越辩解了两句。这是在电视镜头上交待的,但是具体范志毅骂了什么,刘越回怼了什么并不清楚。这是场上经常发生的一幕,只是这样比赛很关键,还有电视直播,所以广大球迷朋友记忆犹新。

1996年亚洲杯后,刘越确实再也没有进入国家队。本届亚洲杯比赛,戚务生发现了全能的孙继海,以后孙继海可以大左后卫和右后卫,同时吴承瑛表现稳定,他就再也没有没有获得过机会。在山东队后期,刘越丢到了主力位置,去了云南红塔队。刘越离开国家队是能力的原因,与范志毅的怒喷无关。退役之后的刘越将家安在了上海,在踢业余比赛的时候,认识了上海电视台的相关人士。对方发现他的普通话说得好,同时吐字清晰,就邀请他来上海台担任解说嘉宾。从此便一发而不可收,离开了上海台后,他又去了PP体育。刘越的解说条理清楚,分析问题能切中要害。他被很多人认为是评论员中最专业的一个。在PP体育推行收费看球的时代,刘越的解说总是被安排在收费场次中,这也是对他的一种认可。


球哄哄


96年亚洲杯,中国队在当时算是一支强队,但是从小组出线后,在1/4决赛中遇到了沙特队,在2:0领先的大好局面下,中国队最终3:4,被沙特逆转。当时的主力左后卫刘越在比赛中表现不佳,队长范志毅在场上痛骂刘越,是想让他打起精神来。

96年的亚洲杯,中国队实力很强,在当时算是亚洲的强队,实力仅次于伊朗、韩国、日本。中国队出征亚洲杯是想有所作为。在小组赛与日本、乌兹别克、叙利亚分在了一组,中国队仅获得了一场胜利,但是却以小组第二晋级8强。在8强赛中面对实力一般的沙特,中国队还是很有希望晋级4强的。

在与沙特的比赛中,中国队开场就2:0领先,但是之后左后卫刘越因为频繁的插上助攻,导致体能不足,中国队的左路被打爆,沙特连续突击中国队的左路,连进4球,并最终以4:3逆转战胜了中国队。

范志毅作为场上队长,对刘越的表现非常不满,刘越在下半场几乎跑不动了,而恰巧电视直播画面捕捉到一个镜头,范志毅一手叉着腰,一手指着刘越大骂,口型都能看出是在骂娘。刘越就像个被老师责罚的小学生一样,低着头一脸惶恐的表情,根本就不敢还嘴。

自从96年亚洲杯之后,刘越就再也没有进入过国家队,范志毅向国家队推荐了毛毅军作为主力左后卫。刘越此后因伤病退役,转行做了足球解说员,并且做的还不错。



大鹏老师


刘越在1996年亚洲杯上踢的确实不好,当时范志毅骂他是对事不对人,还有就是刘越在未来再也没有进入国家队也并不是这件事的原因,其实刘越的水平原本就一般,他没有再被征召是实力不行。



范志毅为何骂刘越?

1996年亚洲杯,中国队当时是亚洲一流水平的球队,是有实力和日本伊朗等球队一战的,虽然赢的可能性不大。当时中国队的主教练是戚务生,他本人是比较喜欢刘越,在左边后卫的位置上,当时有几名球员的实力在刘越之上,但是他依然坚持重用刘越,并且让他在关键的淘汰赛中踢先发,不过这个决定也导致了中国男足被淘汰出亚洲杯。


当时是亚洲杯的四分之一决赛,中国队的对手是在当时来看实力一般的沙特队。左边后卫刘越在小组赛中的表现就很一般,但是戚务生还是选择给这个年轻小伙子机会,于是在与沙特队的比赛中,刘越再一次首发出战。在比赛中刘越在一定程度上执行了主教练的意图,他不断的向前插上助攻,在进攻端消耗了很大的体能。中国队在开场以后也踢的顺风顺水,率先打进了两粒进球,可是好景不长,沙特队主教练发展了刘越是中国队防守的短板,于是沙特队开始猛攻中国福的左路,刘越开启的时候因为体能消耗很大,跟不上对手的速度,到后来他的精神完全崩溃了,已经完全防不了对手了,最终沙特队利用刘越这个防守短板打进了四个进球,中国队也3比4输给了对手。


当时的范志毅是中国男足的后防核心,同时也是场上的队长,他看到了刘越如此糟糕的表现以后确实很生气,脾气火爆的他就在场上言辞激烈的批评了刘越,他的本意是想骂醒刘越,可是当年刘越只有21岁,在如此重要的比赛中出场他无法承担精神上的压力,已经被对手完全踢懵了,范志毅的责骂也没有骂醒他。这届亚洲杯结束以后范志毅向国家队推荐了新的右边后卫,刘越也再也没有入选过国家队。

刘越后来没有再入选国家队还是因为他的能力不行,当年只有21岁的他没有持续进步,虽然后来踢的也不错,但是达不到国家队的标准,于是他就再没能为国效力了,退役后他成为了一名解说员。


锐理体育观


刘越主要还是太年轻当时,被打爆是事实,尤其是不回追那球,真的是精神和身体都放弃了。范志毅是队长加中后卫,脾气本来就火爆,但刘越因为这场比赛,自信心尽毁,职业生涯受到重大影响,虽然后来在俱乐部也踢得不错,但始终无法再回到当初,也是不争的事实。从这一点上看,刘越的心理素质确实相对差一些,你看人家李铁被全场喊换李铁,后来还不是一样东山再起了。

说戚务生打法问题导致边后卫助攻后回不去的,可能有这个原因,但是当时下底传中是中国队进攻的主要方式,彭伟国在中间控制节奏和分球(边路不顺就和马明宇轮番打远射),边路无论是李明曹限东这样的,还是魏群谢峰这类的强力助攻边后卫,传中能力都很强,中间黎兵郝海东都是比较全面且头球很不错的前锋,还有小王涛翟彪等纯粹的高中峰储备,导致技术相对不全面只有快和灵的高峰只能打主力替补,加上余威仍在的技术抢点型的高洪波,金靴胡志军,偶尔状态火热的谢晖蔡晟这些人,锋线人才济济,竞争激烈。那届国家队头球确实很强,包括徐弘范志毅张恩华这样的中后卫,后来李玮峰杜威之后就一代不如一代的慢慢衰落了。别说东南亚球队一场顶进它三四个,就是日本沙特都怵咱,不过一遇到伊朗韩国这样比咱还硬的,就往往吃亏,这和咱们中场防守强度不够是有关系的。第二年十强赛,姚夏这样的快马都被改造成了中场用,后来黎兵慢慢淡出,宿茂臻乃至后面的张玉宁都是标准的高中峰(张玉宁护球和脚下要全面一些,但同时头球比宿茂臻也要差一点,尤其和强队一比划就很明显),因为打法原因,曲圣卿这样的又快又壮的,在国家队都始终出不了彩,直到大帝出现后终结了一切,哈哈。这时为了配合下底传中,后面换成孙继海吴承瑛包括后来的孙翔等助攻型后卫,包括霍顿那一届,基本上都还是这路子(但是霍顿强调压迫式打法,从那会儿开始,中国足球的选材标准逐步开始改变,强调身体和对抗,这是海埂基地当年也没能发挥出的作用,球员越来越没有个性,换个两三个人打法都变不到那儿去,再不想像之前,高峰一上去,马上防返打法都变了)。

整体上看,主要还是刘越当时心理素质这些都比较嫩(可以比较的人是同样很年轻,但是少年老成的孙继海,嫩的一个表现就是紧张,人紧张了就会发懵,紧张了就不会分配体能,紧张了就会动作变形发挥失常),魏群比刘越年龄大很多,也是一个劲助攻,但是那届亚洲杯,要不是魏群数次回追从空门把球捞回来,小组能出线?当然,这也要怪咱们自以为是和日本打默契球,结果被相马直树一脚无心插柳。

总的来说,戚务生的业务能力谈不上多好,也不能说太差,其实当时国内球员的风格是比较多元的,分为南派北派,比如姜峰高仲勋这些都很能踢,但他比较总体上喜欢古典型中场,技术流的(尤其是早期),当时的中国队中场太古典,彭伟国曹限东这些人才华横溢,但是明显偏软,当年的马儿也还比较瘦弱,属于攻强守弱的感觉,后来的小肇也还比较稚嫩,所以进攻打得好看,防守基本上需要交给后场,幸好后来从健力宝调了个李铁(四小天鹅首次亮相李铁正经是禁区呗铲射打死角破过门的,完全不是后来自己跑半场把球抢下来再跑半场带到对方禁区一脚打飞机的那个人,哈哈。其他三人李金羽前锋不说了,隋东亮张效瑞也很软,尤其是张效瑞控球和盘带那叫一个好,对抗和防守那叫一个差,后来张效瑞为了提高对抗把自己炼成个胖子,结果灵性啥都没了,很快就沉沦了),戚务生十强赛后自己也后悔没带高仲勋。现在的烦恼是球员都太差,那会儿的烦恼是刚职业化造出来明星太多,一堆糙哥怎么平衡。后来戚务生到云南执教,魏群被实德清洗后能投奔他他能收留(对了,还有刘越哦),说明他还是讲义气的。当时国内的职业联赛受到的关注实在太多,球星的待遇基本上等同于港台明星,也就是现在的大陆的吴亦凡鹿晗这样的(我觉得比现在健康,至少是血性男而不是娘炮)就像于东风说被喊下课后萌生退意时说的,四川盆地就像一口足球压力锅。不了解情况的人压不住球员,尤其是各地的带头大哥们,捏合起来很困难。了解情况的人,又更容易心理上出现问题,无论是戚务生还李铁,还是范志毅骂刘越,大多数人都不比别人强到哪儿去,那会儿的球员和教练从专业队刚出来,一下子被当做城市英雄,什么嫁人要嫁魏大侠,生娃要生小姚夏之类的,这是这一代球员无法想象的。所以戚务生的国家队,特征就是实力很强,但心理素质很差,其实这也不完全是他们自己的错,环境因素不能忽略。

职业化初期的糙哥时代因为金钱而打假球是很少的,更多的是义气和江湖,包括成都保卫战,一场颇有官哨嫌疑的比赛,却被渲染得悲壮而正面。这和这几年某些球队上半年挣分,下半年送分以赖在顶级联赛里也有很打不同。关注度太高,自然就有利益介入,利益太多,随之而来的就开始有污染,加之很多从业者从小在专业队基本没受过什么教育,很难抵御住诱惑,于是职业联赛就进入假球和赌球时代,尤其是糙哥们归隐后,小弟们更没了带头大哥约束,这种情况更显著,这和为了义气打默契球有本质区别(糙哥们一般球技确实了得,关键是精神领袖,魏大侠为了小弟血染蓉城,而且因为太红了挂彩了不敢去医院,半夜一手兜着快掉下来的屁股去小时后的队医家缝针;范志毅在京沪大战上被红牌罚下后套件橙色T恤居然重返赛场挨个给小弟们鼓劲,裁判都不敢阻拦,试问这都是什么样的霸气,在小弟们面前能没威信吗,申思祁宏这样的,无论是天赋还是实际水平,试问比现在上港的球员差?但是也很快在这样的环境里跑偏了)。就像当年的金哨陆俊(我至今认为他业务能力还是很强的)进去后说的,他认为没有人能抵御住官方的压力,关系的侵袭和金钱的诱惑。

物极必反,假球太多,足球的口碑越来越差,送孩子去踢球的人越来越少,好不容易出个苗子,类似郑智这样的,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都快放到二线队去了,谈什么经验积累和成长?幸好郑智明智的转会,要不咱国家队前面几年的成绩得更差。国家队也一样,一年集训,轮番找了一两百不同的人,其实都是为了去镀金,到位了就你懂的,反正正规大赛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大可以美其名曰叫考察培养新人,关键某些外国名教也学会了这套,有你让我下课就得给我违约金兜底,长此以往,人才自然凋零。

再到最近几年,足球的意义太丰富了,就不评价了,大家都希望中国足球好,但是足球人才是需要球员基数的,就这几个人还算能踢,只能靠外援了,外援关键太强了,强到不是带高了我们的水平,而是不给我们机会了,尤其是各个队的中轴线我们踢不了,还能产范志毅彭伟国郝海东这样的吗?下一步据传要组成一个队去联赛杀怪练级,以提高配合默契度,以让咱们的球员至少还会踢中轴线,这样至少这几个少有能踢的人能快点出成绩,不管真假,其思路肯定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否则即便现在开始重视青训,没个十几年,这个问题也是很难解决。

以上只是愚见和牢骚,跑题了,哈哈!


旅拍家


刘越跟范志毅的故事那可真是小孩没娘—说起来话长了,话说当年96亚洲杯那可真是中国男足历史上不可磨灭的一次“搞笑之旅”,相马直树,大家可以百度一下这个名字,此君便是中日磨洋工90分钟后,一脚冷射差点把国足踢进18层地狱的“罪魁祸首”,不过幸运的是,叙利亚人发挥了人道主义精神居然爆冷击败了乌兹别克斯坦,中国得以侥幸进入八强(乌队小组赛2:0击败中国,当年乌队有一妖人名曰:什特维克,这厮颇得前苏联真传,虐亚洲各队尤为管用)。进入八强后,中国队碰上了当时的亚洲一霸,94世界杯刚进过16强的沙特,结果开局让人大跌眼镜,小组赛磕磕绊绊的中国队居然取得2:0的梦幻开局,不过,转折点发生在刘与范的一次争吵后,沙特的葡萄牙籍主教练文加达(就是后来大连队请的那个)发现刘越镇守的左路是那样的“空旷”,于是乎,他换上了快马图纳扬,结果,图纳扬成为了刘越此生挥之不去的梦魇,图纳扬利用刘越助攻回不来留下的大片空档带领沙特连入四球,直接打崩国足,而刘越自此也是告别了国家队,据我后来从事足球行业多年并与当事球员了解的情况来看,大致的内幕是这样,国足2:0领先后,刘依旧不管不顾二杆子一般的执行主教练戚务生布置的下底任务,范作为队长、左中卫及球队老大对刘二杆子表达了极大的不满,骂人是肯定有的,刘当时年轻气盛,“英姿勃发”就还了两句嘴,结果挨了范一巴掌还是两巴掌,结果范大将军直接把刘打成自闭青年了,再加上当时中国左中场是极少回防的马明宇,在左中卫及左中场都支持不力的情况下,刘就成了沙特人的“活靶子”,最终导致其5-60分钟就已将体力消耗殆尽,终成为96亚洲杯中国最大的“背锅侠”,当时中国队主教练戚务生在接受采访时曾谈及过左后卫为什么选刘越的这个问题,因为在他看来,跟李红军比,刘的助攻更强,跟吴承瑛比,刘的防守更棒,所以,戚就选择了刘这样一个二杆子,而刘则顺理成章的成为了赛后球迷发泄的众矢之的,在此后的职业生涯里,刘的表现只能用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来形容,尤其是精神状态,感觉一直有一点疯癫,直到做解说了之后才慢慢恢复过来并顺利开上了卡宴,而戚务生则又混了一年,率领“史上最强”国家队折戟世界杯外围赛,而戚务生此生好像与2:0领先简直是不共戴天,97年十强赛第一轮中国主场在大连金州对阵伊朗,也是取得了2:0的梦幻开局,不过之后就被伊朗连入4球直接击溃,不同的是96年我们最后还搬回来1个,97年我们是直接被打懵逼了,后来了解到当时的情况是戚务生在开战前大部分的布置都是保平落后了怎么打,压根就没想过2:0领先后我们该怎么干,关键战役(友谊赛不算)未战先怯一直是国产教练的通病,一直到高洪波也没有什么改观,其实97年十强赛也不能都怪戚务生,毕竟他说了也不全算,国安的那个老金头就没起什么好作用,戚当时意识到后腰位置的薄弱想带传控组织意识极强并有不俗防守能力的姜峰(主职是后腰,打过中卫,有点像里杰卡尔德或是德塞利),结果老金头从中作梗换成了陈刚还是毛毅军谁的(具体是谁我有点忘了),最后导致97年十强赛中国队囤了一帮右后卫,而只有李铁一名拿得出手的后腰。随后的剧本大家也都知道了,在金州漫天的“换李铁”的声浪里,戚务生跟中国队一样彻底的迷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