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凌農科先鋒在“疫”線,楊飛:社區防控“鐵將軍”

楊凌農科先鋒在“疫”線,楊飛:社區防控“鐵將軍”

庚子年春節,沒有往年熱熱鬧鬧的走親訪友,大家紛紛減少不必要的外出,宅在家裡“自我隔離”,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做力所能及的事。

1月25日,大年初一。接到楊陵區委區政府的緊急通知後,在“與家人團圓”和“堅守防疫崗位”兩者中,楊飛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

楊飛是楊陵區住建局黨組書記、局長。此次又擔任楊陵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社區防控組日常工作負責人。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楊飛坦言,“作為黨員領導幹部,只有做好表率,才能鼓舞士氣,眾志成城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

到崗後,楊飛迅速行動,堅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一線,帶領社區防控組工作人員全力開展摸底核查、群防群控、居家隔離等工作。

楊凌農科先鋒在“疫”線,楊飛:社區防控“鐵將軍”

根據防控要求,楊飛組織人員對全區居民和入區企業職工進行了地毯式摸排。重點排查湖北(武漢)來返、途經和經停湖北來返、確診500例以上省份來返“三方面”人員,對其出行軌跡進行了詳細核查,並及時彙總梳理登記信息,科學分類處置。

楊飛深知,人員信息排查工作不能有任何疏漏,只有做得細之又細,嚴之又嚴,才能守好防控一線的源頭。公安系統、三大運營商反饋給社區防控組從區外返回楊凌的人員信息有30多萬條。30多萬條信息,如何篩查?信息量大人員少,怎麼辦?緊急情況下,楊飛又從住建局調來人員,一起投入到信息篩查工作中。短短几天,楊飛和同志們加班加點,夜以繼日,硬是從30多萬條信息中篩查比對,將2080條重點信息及時反饋各鎮(街道)進行精準核對。

社區是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也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最有效的防線。把社區這道防線守住,就能有效切斷疫情擴散蔓延的渠道。

楊凌農科先鋒在“疫”線,楊飛:社區防控“鐵將軍”

2月13日晚上十一點,楊陵區新冠肺炎疫情社區防控組辦公室燈火通明,一個個忙碌的身影來回穿梭。楊飛正和相關人員就疫情防控措施進行討論。而這樣的場景,天天都在上演。

針對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在楊陵區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的領導下,楊飛組織社區防控組及時召開會議,研究制定了《關於廣泛建立群防群控組織進一步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牽頭指導各鎮(辦)在全區55個村、142個居民小區分別成立群防群控委員會,在227個村民小組及居民小區每個樓棟成立群防群控工作組,實現群防群控組織全覆蓋。

經過多次調研後,楊飛牽頭制定了《楊陵區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新形勢嚴格居民小區防控工作實施細則》,明確每個小區必須成立(臨時)黨支部並由一名科級幹部下沉包抓等“十個必須”要求和32項最嚴措施;出臺《進一步加強駐區單位自管小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抽調區級部門29名工作人員擔任20個駐區單位自管小區疫情防控指導員;牽頭制定關於進一步加強小區居民和車輛管控的公告,進一步加強人員流動管控的公告,關於居民出入小區證件管理規定(暫行)的公告……

楊凌農科先鋒在“疫”線,楊飛:社區防控“鐵將軍”

在全區防控工作進入精準管控階段後,針對居家隔離政策不清、標準不一等問題,楊飛及時組織進行研究討論,提出了居家隔離“八個一”工作辦法,並積極協調各小區成立後勤服務隊,保障群眾日常生活必需的蔬菜等物資供應。

為了直觀掌握各小區疫情防控情況,不打招呼,直奔小區,成了楊飛督查的習慣性工作方式。

“楊局長往往在中午和傍晚吃飯時間,到各個小區進行檢查。因為此時正是人員交接班的時候,往往最容易出現疏漏。” 楊陵區新冠肺炎疫情社區防控組工作人員尚雲飛說。

楊凌農科先鋒在“疫”線,楊飛:社區防控“鐵將軍”

對於檢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楊飛及時提醒糾正,有些普遍性問題直接給鎮辦負責人打電話、發微信進行提醒。回到辦公室後,楊飛對重要問題製作《工作提醒》,及時督促下發各鎮(辦)對照整改,確保每個問題都能得到及時整改。“等忙完這些工作,早都錯過了飯點。這時,一碗泡麵就成了楊局長的一頓飯。”督導檢查組工作人員對記者說。

雖然督導手段“硬核”,但對基層一線存在的物資緊缺問題,楊飛又積極協調,為小區一線防控人員提供了物資保障。

協調各方、安排部署社區防控組工作、督查、牽頭制定防控措施……不管白天還是深夜,總有一系列工作等著楊飛來處理。

從大年初一到現在,楊飛和社區防控組工作人員一道,雖然從早上忙到晚上十一二點甚至凌晨兩三點,但第二天早上,他們頂著“熊貓眼”又準時來到辦公室,開始新一天的工作。

楊凌農科先鋒在“疫”線,楊飛:社區防控“鐵將軍”

“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提起社區防控組,楊飛深受感動,“大家克服家庭困難,不喊苦、不喊累,辛勞付出,築牢了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

“責任重大,不能有絲毫懈怠。”楊飛說,“我將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戰鬥姿態,衝鋒在前,主動作為,疫情不退絕不下‘疫’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

(WGQ)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