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三部曲讲述了什么?

林筱儿


曾国藩的传记很多,你说的应该是唐浩明版的曾国藩传吧!

首先需要明白的是,唐浩明版曾国藩是小说,有虚构情节,对曾国藩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不能完全当做历史看。

第一部《血祭》

从曾国藩为母亲奔丧讲到为父亲奔丧,在湖南办团练,组建湘军,然后带湘军出湖南,收复武昌,顺长江而下征战江西。

唐浩明没有遵循一般人物传记的时间顺序,而是直接把曾国藩放在太平天国运动的时代舞台上,把早年科举之路和在京城做官的经历穿插叙述,在情节上更有吸引力。


这段经历是曾国藩人生中最坎坷最艰难的一段:

一,官场排挤。

因为性格耿直,嫉恶如仇,成为湖南官场众矢之的,辛辛苦苦拉起来的湘勇受到长沙绿营军的排挤,多次爆发正面冲突,自己本人的大本营还被绿营士卒给毁掉了。不得已把部队拉到衡阳,远离官场是非。


二,书生带兵,赶鸭子上架。

曾国藩是科举出身,在京城做了十年京官,顶多也就读过几本兵法,连骑马都费劲,本来立志成为治世能臣,圣贤君子,一代理学大师,谁想遇上乱世,回家奔丧期间临危受命。

而且他也没有历史上儒将们的天分,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风采,后来战场实践证明他是逢战必输,凡是亲自带兵打仗战况都很惨,首次出征就把辛辛苦苦组建起来的水师折损了一半,还两次被逼的跳河。

但是他有三样人所不及之处:

(一)意志坚定或者说是认死理。

凡是认定的事情,谁都改变不了。

写日记坚持了一生,每日一言一行甚至每一个念头,反省是否符合圣人之道,有违背之处都要记录下来。

在衡阳练兵期间,太平军已经一路横扫湖北,进军到安徽和江西,威胁到朝廷的安全,八旗和绿营一战即溃,咸丰帝几道诏书急令他增援,他都以军备未齐全为由拖延,一直等到预订的大炮全部装上战船才开拔北上。

(二)会识人用人。

这一点很像三国时的孙权,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擅长打仗,独具慧眼选拔了很多有军事天分的将领,诸如塔齐布,罗泽南,李续宾,鲍超,弟弟曾国荃和曾国华等人,大多数都是跟他一样的读书人,日后都成为叱咤风云的猛将和地方督抚。

(三)善于治军,稳扎稳打。

步步为营,不出奇不取巧,打硬仗打苦战,每到一处必定深沟高垒扎好营寨,反客为主,可攻可守。

尤其在打安庆和围南京体现得淋漓尽致,军队开到城下就长住不走了,不急于攻城,先在城外挖战壕建起一座坚固的堡垒。兵法云,十则围之,湘军就敢以弱势兵力围城,打持久战,逐步切断太平军外援,活活把对方耗死。


三,师出无名。

朝廷下旨办团练,为何说师出无名呢?

湘军的地位很长一段时间是很尴尬的,本身是团练的民兵性质,为保卫湖南而建,却要开出湖南主动出击,军费粮草还要湖南供给。更要命的是,还可能给人拥兵自重心存不轨的口实,朝廷又一直没有给到一个名分,还一直只能以湘勇自称。

如果只是响应朝廷号召,拉起一支团练保卫湖南,那就没有那些事儿了。

曾国藩的过人之处就在于有战略格局,他要么不出师,既然投笔从戎就要打造出一支平定天下的王者之师,同时又不能引起朝廷的猜忌,还要让自己的部队得人心顺民意。

太平军深受贫民拥戴,但是宣扬基督教,全盘否定儒家传统纲常伦理,曾国藩就以消灭异端邪说为旗帜,争取得到士大夫和读书人的支持。


四,军费没有来源。

湘勇属于地方团练,没有正规军的编制,得不到朝廷一分钱的援助。

曾国藩为了确保兵源的质量,学习明朝戚继光的招兵理念,要求只招乡下农民,老实听话,不会投机取巧。

但是农民兄弟都比较实在,很难用忠君爱国的那一套来说服他们舍生忘死,赴汤蹈火,曾国藩只得利用自己的声望,挨家挨户发动地方乡绅捐钱捐物。


五,朝廷猜忌。

满清历来提防汉人官员,自吴三桂叛乱后,基本上没有汉人手握重兵。

在八旗兵和绿营一战击溃,太平军所向披靡的形势下,曾国藩带领湘军攻下武昌后,本来是奇功一件,朝廷却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嘉奖,反而加紧提防,使得湘军处处掣肘,军费要自己筹集,孤军奋战无人援助,打了败仗官场同僚冷嘲热讽。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湘军攻下安庆,清军江南江北大营全军覆没,朝廷除了倚仗湘军别无选择。


所以,《血祭》基本上就是讲曾国藩投笔从戎后的艰难二次创业史,以为母亲奔丧期间筹建湘军开篇,以为父亲奔丧离开江西战场告一段落。

第二部《野焚》。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战火所及之处,生灵涂炭,寸草难生,历史兴亡的剧本反复的上演,受苦受难的是那些被焚毁的野草。

这一部讲的是湘军跟太平军的艰难相持,生死角逐,天京内讧后,湘军开始占上风,在左宗棠和李鸿章的协助下步步紧逼,最终打破金陵,平定天下。

但是作者为何以曾国藩回老家为父亲守孝为界限划分,原因是在家这段时间曾国藩的思想发生巨大变化。

再次回到湘乡荷叶塘老家,曾国藩静下来反省了过去数十年的经历,苦思不得解,最终在老子的思想中找到答案,寻求了出路,世间万物,本是阴阳两面,相生相克,太刚则折,太柔则靡,刚柔相济才能游刃有余,逢凶化吉。

《野焚》的时间线,太平天国内讧,实力大大受损,曾国藩和湘军长长的喘了一口气,历史的天平开始向清朝倾斜了。尽管如此,洪秀全大胆提拔任用的李秀成和陈玉成也是草莽英雄,天下奇才,用兵奇诡,曾国藩和湘军的日子还是不太好过,每向前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三河之变,湘军一只骄横的劲旅,由悍将李续宾和曾国藩六弟曾国华六弟率领的六千人,孤军深入,陷入李秀成精心布置的包围圈,全军覆没,李续宾自刎,曾国华失踪,小说中按照野史中编造了曾国华死里逃生削发为僧的情节。


安庆是天京的门户,拿下安庆天京危矣!湘军和太平军深知此城系这场战争的成败和生死存亡,在这里展开拉锯战,先是湘军饿肚子,安庆外围通道被切断后,城内太平军开始饿肚子,吃光了野草树皮就吃老鼠,吃光了老鼠开始吃人肉,人间地狱莫过于此,围城,城内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

陈玉成派来的援军也陷入弹尽粮绝的绝境,六千人放下武器投降,被曾国荃全部杀死,一百人一批带进营帐砍头,整整砍了一天,仅仅留下一个高级将领,在城下当众肢解,曾国藩写信安慰怀着愧疚心理的弟弟,“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安庆城破后,成年男子全部杀死,女人成为湘军的私人财产。


对天京也是如法炮制,围城,打援,封锁各个出口,随着左宗棠收复了杭州,李鸿章收复了苏州,天京就成为孤城一座了,被攻破只是时间的问题了。这段时间,曾国荃军中瘟疫扩散,每天都有很多人倒下,曾国藩的幼弟曾国褒病死。

天京城破后,依然是烧杀淫掠,尸堆成山,战争中,所谓的道德仁义荡然无存,人性最极端一面充分展现。

第三部《黑雨》。

这一部分主要是讲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后的一系列经历,从如日中天到黄昏落日,裁撤湘军,任两江总督,兴办洋务,出山平捻,处理天津教案,也是曾国藩中兴之梦破灭的经历。


打破金陵,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后,曾国藩的名声如日中天,手握十几万骁勇的湘军,俨然天下第一武装,同时面临一个人生中最大的危机,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历史血案成为挥之不去的噩梦,身边很多人劝他效法宋太祖黄袍加身,推翻腐朽的满清朝廷,恢复汉人的江山,不然很可能遭受灭族之祸。

从小浸泡在儒家忠君爱国思想中,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曾国藩万万不能接受自己走上造反的道路,于是决定自剪羽翼,裁撤了大部分湘军,让朝廷放心。对于曾国藩的忠心和旷世功勋,朝廷也给予了空前的信任和嘉奖,封侯,官拜两江总督,这是清朝有史以来汉人之最。


终于拥有地方督抚实权,而且是中国最富庶的地方,曾国藩可以放开手脚实现自己的中兴抱负了,恢复科举考试,整治贪腐,并且主持建造现代轮船,新式武器,派遣中国第一批留学生前往欧美学习,其中包括詹天佑等一批后来传播西方科学文化的火种。

如果说魏源是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那么曾国藩就是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但是捻军叛乱打乱了他的计划,僧格林沁战死,朝廷无人可用只得重新启用曾国藩,裁军后的曾国藩无良将,无重兵可用,只得硬着头皮前去,结果无功而返,还是学生李鸿章收拾了残局。

征讨捻军的失利已经看见他的颓势,天津教案的处理则让他晚节不保,名声毁于一旦,替朝廷背上卖国贼的骂名。

总体说来,唐浩明的小说版《曾国藩》底蕴深厚,堪称晚清太平天国运动期间的史诗画卷,对曾国藩的描写相对比较客观,相比评价曾国藩的两个极端,一类人狭隘地骂他是刽子手,走狗,卖国贼,还有一类肤浅地把他当做中国式成功学的典范,极力吹捧奉为神明。

作者把人物放在真实的历史环境中,那么曾国藩的辛酸历程,坚守的信念,捍卫的传统,残暴的杀戮,以及虚伪和诸多瑕疵都是可以理解的了。


他就是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的人,从一个农家子弟成长起来,资质平平,靠着一半努力,一半运气登山一个又一个更大的平台,同时一生都在同人性的弱点作斗争,不断自拔更新,最终有所成就。

为什么我们一直这么热衷研究曾国藩,很接地气,他的家书和日记以及书信中,没有讲太多的大道理,很多都是絮絮叨叨的细节,无论是为人子,为兄长,为朋友,为臣子,都是简单的道理不厌其烦的说,比如勤奋,坚持,真诚,读书,早起等,普通人可以学得来,但是大多数人不能像他那样做到极致。


柳影看历史


关于这部书,我想从三点来说:

其一:唐浩民算是研究曾国藩这方面比较权威的作家,所以他写的三部曲广为流传,就内容而言,我觉得应该以看细节为主。曾国藩此人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的功夫极深,正是从一些小事,一些细节来感受,品味。总体来说我觉得这本书很真实,对话很符合古人的习惯,描写也是非常细致,常常在一些细节之处让人有很多感触。

  其二:关于权力斗争,阴谋权术不可能像架空历史那样写的扣人心弦,自认为历史上的权力斗争也会有,但不会像有些网络小说写的那样惊世骇俗。况且此书前半部分主要写的曾国藩操办团练,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后半部分主要写他继续为国尽忠,兴办洋务之事。所以距离权力斗争有些距离,但是也有一些权臣之间的斗争,只不过并非主体。况且太平天国运动前曾国藩就已名扬四海,所以才能聚集起一堂文臣武将与太平军斗争;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曾国藩之名更可谓是如日中天,更有很多人劝他推翻满清,自立为王,只不过曾老一生奉行忠君敬上,却是从未动过反清的念头,而且平定太平军后自己又主动裁军以示忠心。所以要说当时有人和曾国藩有权力冲突还真找不出几个。

  其三:就曾国藩其人,当时那个年代,且身居高位,说他愚忠,死板等等这些都是情有可原,但他一生却是修身养性,识人用人,爱国爱民,无愧于心。《黑雨》文末有一段曾老总结自己的一生,自觉带兵打仗他是外行,舞文弄墨也没几篇拿得出手,德行勋业也只能望古人之项背,说起来识人之明却是长项。在我看来曾老擅于识人用人确是不虚,但最大的成就还是修身养性之道,真正做到了“随心所欲不逾矩”。为人处事自有原则,恪守一生,更难得的是让人信服,不愧“修身齐家治国中华千古第一完人”之称。

  以上皆为愚人拙见,也只是从几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但愿能够有些用处。


用户5757283474


今日读完了唐浩明的《曾国藩三部曲》,由起初对其文字的不耐,到最后被其波澜壮阔的情节所吸引,从此连续阅读,为其行事谨慎果决,思虑深远,勤俭严肃,而深感佩服,也引为寒家子弟的榜样。其大体的情节如下:初创湘军之时,湖南官场与绿营一片质疑排挤,曾国藩远离长沙,赴衡阳练勇,可谓是卧薪尝胆。而首次亲率湘勇出战却遭靖港之败,险些投水自杀,但偏师塔齐布连战连胜才挽回一丝岩棉,经左季高之痛骂醒悟后,抱着“打落牙齿和血吞”的精神重整旗鼓,终克武昌。却遭咸丰的猜疑。其后石达开更是三破曾国藩,使其只能坐困于南昌,天可怜叹,天京事变,石达开面对近在咫尺的南昌只有赶回南京参与夺权。面对在江西的作战不利,朝野一片质疑,曾国藩适时的获得了回籍奔丧的喘息之机,“少忍以待其变”。虽已离开战场,但天京事变之后,天国人心浮动,湘军趁势在江西展开一系列攻势,朝廷急需统帅之人,最终还是启用曾国藩。这一次曾国藩详细谋划进军皖中的战略,为了联合左季高,更是活用黄老之术,定下四路进兵之策,夺取安庆。此后更是势如破竹,三路进军金陵,终于夺得克复金陵的首功。削平太平天国后,朝廷认识到湘军的尾掉不大,围绕裁撤湘军,展开了一系列权谋斗争。

曾国藩在这之中,既面对朝廷的威逼,又有将领的劝行赵太祖之事,看描述曾国藩也不是不曾动心,可从多方面考虑下,1、朝廷对汉人的防备不曾放松。2、左季高的将才,湘军乃至海内无人能敌。3、曾国荃的性子恐为太宗。4、一生抱负,千秋名节的约束。5、天下人心思定。终于书下“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以表心意。天津教案的挫折,使曾国藩认识到清廷与外国的巨大差距,开始将精力开始放到洋务之上,开启了洋务之始。在此书之中,首先,我们可以看到曾国藩许多超人之处,如个人道德之严谨,如读书写作之刻苦,如教子持家之有道,如识人用人之明。当然,也有面对利益时的私心,行事的杀伐果断。其次我们要认识到这是一部小说,也有许多情节是为艺术之需要。如为使立意更加深远,特地安排了康福与康禄这两个人物,巧妙夹叙了作者对农民起义的歌颂,对清王朝腐朽衰落的批判。

为了体现其不择手段,更是虚构借斩韦俊裁湘军。而陈广敷这个人物更是喻示一条暗线,承托出曾国藩的思想从一个心向孔孟之道的书生,到重用申韩的统帅,最后明悟黄老的文正公。且最后借陈广傅之口肯定了曾国藩削平太平天国终于清廷的事迹,但对其面对腐朽衰败的清廷,没有澄清天下,一扫乾坤之志。而是被忠君敬上所局限,最终仅使清廷延缓几十年。最后我们最为读史的后人,应该关注于历史于今人的意义与用处,而不可纠结于当时人的道德评判当中,反而忽略了在那些历史当中所带来的教训。


xiangyushao


1、读了唐浩明写的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三部曲》:《血祭》《野焚》和《黑雨》,总体感觉他是个了不起的功大于过的人物。 我最佩服曾国藩为官清廉,崇尚节俭的行为。官至极品的他始终严以律己,曾国藩十分清楚“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道理,虽然后来官越做越大,但一直要求家人生活俭朴,远离奢华。他自己常说:“余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官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盖子孙若贤,则不靠父辈,亦能自觅衣食;子孙若不贤,则多积一钱,必将多造一孽,后来淫佚作恶,大玷家声。故立定此志,决不肯以做官发财,决不肯以银钱予后人。”他在京城时,见到的世家子弟都一味奢侈腐化,挥霍无度,因此不愿意让自己的子女来北京居祝他让他们住在老家,门外也不能挂“相府”、“侯府”的匾。他北上征捻前夕,为家中妇女定下功课表,严格要求。因为他教育子女有方,所以他的后人都秉承他的治家十六字箴言:“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成就都不校 2、 暑假我阅读了唐浩明写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三部曲》,即:《血祭》《野焚》和《黑雨》,曾国藩这人有时我曾是唾弃,有时让人依靠,有时让人嗤之以鼻,有时又让人十分佩服,他的所作所为,真的是不可预知的。不过,总体感觉是,他是一个成就大于过错的人。 曾国藩的一生孜孜以求的人生境界是内圣外王。他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战场上的猛将,其锲而不舍的性清决定了他不平凡的一生!此外,他的文辞隽永湿润,谆谆告诫,真诚待人,同样令人钦佩。 曾国藩待人随和,经常会耐心倾听学生提问,这个不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且他为官清廉,一生都没有贪得钱财,深受文人学者好评。 曾是一个永远无法理解的人,谁也看不懂他,他是一个学者,也是个好官。也许只有那一句最中肯的评价:“曾国藩是地主阶级力最强大的人。” 3. 曾国藩,湖南湘乡人,生于清代嘉庆十六年(1811年),卒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谥号文正,因称曾文正公,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儒家讲“三立”,“立德”居第一位,然后才是“立功”、“立言”。曾国藩在修身立德方面,一向笃学力行,老而不懈,尤其注重教育子弟,认为家族兴旺不在积银两、置田产,而在出贤子弟。他在政事繁劳、军务紧张之际,总共写出了一千六百多封、近百万字的家书。其内容涉及社会生活、人际交往、家教家训等各个方面。读《曾国藩家书》,不仅让我学到了许多家教家训,而且也让我增长了不少有关治家、治学、修身、立志、从政等方面的知识。 3、治家篇 儒家认为“孝”是治天下的根本,并由此派生出“悌”和“友”。深受理学熏陶的曾国藩将此列入修身的准则,同时作为家庭团结兴旺的凝聚力。在他看来,荣华富贵的仕宦人家好景难长,优越的家庭条件是使子孙滋生骄佚的温床,只有谨朴耕读、孝顺友爱之家才会兴旺发达,前程远大。曾国藩在给弟弟的信中写道“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未有不败。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教导弟弟们,对长辈要敬爱兼至,平辈之间要和睦相处,在晚辈面前要做出榜样,人人恪守和、勤、敬三字,树立良好的家风家教。要求子侄辈除读书之外还要室内和下田劳动,并且认为这是极好之事。兄弟情如手足,必将患难与共,同御外侮,所以必须团结和睦,互相庇护,相互扶植,休戚与共,“兄以弟得坏名为忧,弟以兄得好名为快。兄不能使弟尽道得令名是兄之罪,弟不能使兄尽道得令名是弟之罪。” 时代不同了,今天的人们不必再拘守君臣父子之类的纲常信条,而应该还“孝友”之本来面目,赋予其崭新的意义。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往往也是一个胸怀四海,追求美善、笃敬事业的人,一个友爱兄弟的人,难以想象他不是襟怀坦白、肝胆相照、善于合作的人。 治学篇 明清以来,科举取士的制度日趋腐朽弊陋,压抑人才,浪费青春,贻害匪浅。曾国藩参加科举还算顺利,但他却明确认识到“此中误人终身多矣”。他期望于弟弟们的,不在于科名的有无,而是孝悌为瑞,文章不朽,要真才实学,不图科举虚名。这些真知灼见,体现了他务大、务远、务实的思想作风。 他还在信中跟弟弟们讲治学修身之道,妙语连珠,感染力强,例如“师友夹持,虽懦夫亦有立志”,“为学譬如熬肉”,“用功譬如掘井”,“但取名师之益,无受损友之损”,均十分贴切深刻。 修身篇 儒家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是起点,是基矗曾国藩在他给弟弟的家书中讲道“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知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这些都是有关“修身”的道理和方法,他认为人成材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做到言有矩,动有法,并且开列了自己修身养性的课程,每天都纠正过失,增长知识和技能,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他不但自己这样做,而且也希望自己的弟弟们能够仿效。 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历来是人们的准则。凡骄傲者,总是拿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处相比,因而沾沾自喜,不求上进。或者觉得自己怀才不遇,牢骚满腹。这些都是影响进步的因素。曾国藩在信中通过总结正反两方面的教训,谆谆告诫弟弟们力除傲气,力戒自满,对后人也同样会有深刻的教益。 立志篇 立志是成材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凡成材者,都是有志者;凡平庸者,都是无志或志短者。要在事业上取得卓越的成就,就要树立远大志向,同时还须具备坚强的性格。曾国藩自办理军务以来,既要对付强大的太平军,又受到地方实力的排斥、攻击和朝廷的不信任,但他却能从大局出发,“忍辱包羞,屈心抑志”,用一个“忍”字诀应付险恶的环境,在与太平军的战事中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在中国近代史上创造了奇迹。 从政篇 自古以来官场险恶,伴君如伴虎,为官者大都苟合取容,投机钻营,耿直不阿者可谓凤毛麟角。而曾国藩则敢于在新君即位之际力矫时弊,直言进谏,将个人得失祸福置之度外,公而忘私,国而忘家,一切升官得差之念毫不挂于意中,其精神确实难能可贵。 时代在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该继续读《曾国藩家书》,知荣明耻、惩恶扬善,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营造一个良好的政治、思想、经济等环境氛围,共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奇石之家


唐浩明先生所著《曾国藩》三部曲,第一本讲述的是曾国藩前辈奔赴母亲丧事后开始主持湘勇团练,对抗太平军,并且多番失利情况的一系列故事和情节,第二本讲述的是在太平天国内乱以及湘勇经过大小硬仗具备比较强作战能力的客观情形之下,为夺取金陵的系列故事情节,第三本是已经剿灭太平天国之后,取得全面胜利之后,裁军,以及处理天津教案,兴办洋务的系列故事情节。

第二本书的目录分别为《进军皖中》《总督两江》《强围安庆》《大变之中》《幕府才胜》《天京大火》《审讯忠王》《殊荣奇忧》共八章。印象最深的有三处,一是曾并不与肃顺有书信往来,肃顺向咸丰提议由曾国藩担任两江总督,以此笼络曾及其湘军势力,但想起历史上的权臣手腕,曾并未对此举有回复。此后慈禧太后发动宫变,并于菜市口砍了肃顺脑袋,抄了肃顺家,并发现凡是带兵的将领,与肃顺均有书信往来,信中各种谄媚,唯独只有曾国藩没有,这让两宫太后叹为观止,并认为曾人品好,加深了对曾的信任。

二是在剿灭太平天国之后,王闿运、彭玉麟、左宗棠等都曾以明示或暗示的方式,“东南半壁无主,涤生可有意乎”,最心腹的幕僚、朋友这样分析和提议都被他一段拒绝,有人说曾是害怕难以功成,我倒不认为,我想他应该是骨子里就有一种忠君的思想,读圣贤书,后入翰林,打太平军也是为了维护国家之稳定,道光与咸丰帝厚待曾及家人,曾又怎会弑君?违背从小所接受的道义观?

三是审讯忠王李秀成,采用完全不同于其弟弟曾国荃的审讯方式。曾国荃用刀割李秀成身体,怒斥,但李秀成拒不透露任何讯息。曾国藩非常懂这种高级罪犯的心理。


用户4510039030


唐浩明先生的曾国藩三部曲:《血祭》、《野焚》、《黑雨》,洋洋洒洒上百万言,酣畅淋漓,其个性鲜明的人物、史诗般的战争、波澜壮阔的时代、才华横溢的诗词语句,看地我激情澎湃,拍手称快。无法停止心中所思,不得不写一些东西记录下来。



唐浩民先生算是研究曾国藩这方面比较权威的作家,所以他写的三部曲广为流传,就内容而言,我觉得应该以看细节为主。曾国藩此人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的功夫极深,正是从一些小事,一些细节来感受,品味。总体来说我觉得这本书很真实,对话很符合古人的习惯,描写也是非常细致,常常在一些细节之处让人有很多感触。



我个人感觉书中描述关于权力斗争,阴谋权术不可能像架空历史那样写的扣人心弦,自认为历史上的权力斗争也会有,但不会像有些网络小说写的那样惊世骇俗。况且此书前半部分主要写的曾国藩操办团练,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后半部分主要写他继续为国尽忠,兴办洋务之事。所以距离权力斗争有些距离,但是也有一些权臣之间的斗争,只不过并非主体。况且太平天国运动前曾国藩就已名扬四海,所以才能聚集起一堂文臣武将与太平军斗争;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曾国藩之名更可谓是如日中天,更有很多人劝他推翻满清,自立为王,只不过曾老一生奉行忠君敬上,却是从未动过反清的念头,而且平定太平军后自己又主动裁军以示忠心。所以要说当时有人和曾国藩有权力冲突还真找不出几个。



就曾国藩其人,当时那个年代,且身居高位,说他愚忠,死板等等这些都是情有可原,但他一生却是修身养性,识人用人,爱国爱民,无愧于心。《黑雨》文末有一段曾老总结自己的一生,自觉带兵打仗他是外行,舞文弄墨也没几篇拿得出手,德行勋业也只能望古人之项背,说起来识人之明却是长项。在我看来曾老擅于识人用人确是不虚,但最大的成就还是修身养性之道,真正做到了“随心所欲不逾矩”。为人处事自有原则,恪守一生,更难得的是让人信服,不愧“修身齐家治国中华千古第一完人”之称。



以上皆为愚人拙见,也只是从几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但愿能够有些用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