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民兵愛“嘮叨”——透視邢臺民兵一線疫情防控宣傳

在邢臺戰疫20多天時間裡,千餘支邢臺民兵“疫情防控宣傳小分隊”,深入山區鄉村、商場超市、街道社區,利用大喇叭、無人機、條幅標語……第一時間把軍民眾志成城戰疫、疫情防護常識和開展復工復產的訊息,傳遍整個邢襄大地,為人民群眾健康生命安全穿上了一套“防護衣”。

採訪中,最讓人印象深刻、記憶猶新的,當屬邢臺民兵在疫情防控宣傳一線上天入地、無孔不入的“嘮叨”聲。有“唐僧式”喊話提醒群眾佩戴口罩的,有“媽媽式”勸退居民出門的,還有“罵”散聚眾嘮嗑的……儘管“嘮叨”,卻聽著親切,入耳入腦入心。戰疫還未結束,“嘮叨”仍將繼續。

內丘縣民兵:無人機喊話式“嘮叨”真強悍

“鄉親們注意啦,無人機已開始盤旋起飛,誰也不要出門扎堆嘮嗑了!”“水壩上那位大爺,就是你,出門要戴口罩,趕快回家去!”2月20日上午,內丘縣大鵝石村響起一陣陣喊話聲。

15分鐘不到,執行空中巡邏任務的無人機,已將全村情況盡收眼底。內丘縣人武部副部長張漢鐸介紹,山區村莊住戶分散,組織民兵徒步巡查宣傳一次費時費工費力。為此,他們迅速從民兵中招募了21名無人機操作志願者,開展防疫知識宣傳,不僅有效避免了人與人之間的密切接觸,大大降低了防疫特殊時期面對面宣傳、群眾聚集帶來的傳染風險,還擴大了宣傳、巡視範圍,讓更多的群眾瞭解防疫宣傳內容,提高了宣傳、巡視工作效率。

橋東區民兵:橫幅式“嘮叨”真硬核

“防疫警惕一鬆,必定遺憾終生”“你不聚,我不聚,人人齊把病毒拒”“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在橋東區各鄉辦、社區裡,由民兵撰寫的標語橫幅或硬核風趣,或鏗鏘有力,或溫情款款,或嚴肅認真,一條條防疫標語、宣傳金句,傳遞著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堅定決心。

“初衷是讓通俗易懂的標語,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敲響防疫警鐘、傳播防控知識,讓群眾在耳濡目染中養成良好習慣。”橋東區人武部政委張志國說,戰役中,他們廣泛組織發動轄區民兵創作宣傳標語120多條,通過有力度的口號傳遞黨和國家的聲音,用有溫度的標語動員人民群眾加入到防疫戰鬥中,傳播有深度的內容,掃除防控盲點,築起一道遏制疫情蔓延的鋼鐵長城。

威縣民兵:大喇叭式“嘮叨”真耐心

近來,一則“威縣‘村長’大喇叭緊急倡議”的短視頻在網絡爆紅,其濃重的鄉音和接地氣的規勸,讓眾多網友為之點贊。為此,威縣人武部充分發揮應急廣播“傳播面廣、靈活迅速”的優勢,組織民兵骨幹利用全縣522個行政村大喇叭、100多輛流動喇叭宣傳車,及時發佈正面信息,消除雜音,告誡群眾不信謠、不傳謠,對聚眾集會、走親訪友、舉辦婚喪事宜等行為及時進行勸導,實現疫情防控知識進村入戶“全覆蓋”,真心為群眾織起一張“疫情防控信息網”。

民兵的“嘮叨”聲,極大提高了群眾的疫情防範意識。威縣洺州鎮北關村70多歲的唐春風大娘聽了大喇叭後,連夜召開家庭會議,要求晚輩們今年不再去親戚家拜年,同時給親戚打電話,也不讓他們來拜年。她還一再叮囑兩個兒子,誰也不準外出聚餐。

臨西縣民兵:心理諮詢師在線“嘮叨”真貼心

面對疫情心不慌,民兵骨幹來幫忙。“我們要做的就是為您提供實時心理支持……”通過視頻連線,縣人民醫院民兵李詠正在給疫情防控一線值守人員做心理疏導。

為有效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群眾心理健康,臨西縣人武部專門聘請2名青年民兵志願者擔任心理諮詢師,採取電話、微信視頻等形式,24小時輪流值守,面向廣大群眾免費開展心理健康關愛,提出意見建議,化解思想包袱。

趙女士前些日子因為普通感冒低燒,心理負擔較重。通過民兵志願者的疏導和回訪解開了“心鎖”,身體也恢復得很快。“志願者這兩天一直陪我聊天,安撫情緒,感覺就像自己的親人,很暖心、很感動。”

(燕都融媒體記者 張會武 通訊員 王健 劉松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