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教育報國正當時 ——河南大學把疫情防控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鮮活教材

“長江長江,我是黃河,收到請回答!”這本是電影《渡江偵察記》中的一句經典臺詞,而在疫情肆虐之時,河南大學校友劉春龍和該校音樂學院師生共同創作的歌曲《長江,長江,我是黃河》,卻將這經典的呼號變成了中原人民對武漢人民共同的問候和鼓勵。

“長江啊長江,我是黃河。你在南方,我在北國。兄弟情深,一奶同胞,一樣的心跳,一樣的脈搏……”歌詞用象徵的手法以黃河和長江來代表河南和武漢,又通過生動的呼號式語言將黃河與長江同為中國母親河、共同哺育中華兒女的關係深切地表達了出來,展現了中原人民與祖國人民一道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大愛之情。

據悉,河南大學僅用兩天時間就完成了歌曲的作曲、編曲、錄音、製作,並通過官方微信平臺進行了發佈,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具有108年辦學歷史的河南大學在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防疫工作部署的同時,注重以“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大學精神加強對師生的思想教育和價值引領,用疫情防控的實際行動作為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鮮活教材,使廣大師生在一個個生動事例中更加堅定“四個自信”,不斷深化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

“建校百餘年來,河南大學櫛沐風雨而茁壯,始終與中華民族同呼吸、共患難。疫情當前,我們一定能凝聚起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強大力量,堅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河南大學黨委書記盧克平說。

疫情發生以來,河南大學時刻牽掛著每一位學生、尤其是湖北籍學生的安危。學校及時啟動疫情緊急救助機制,通過大數據分析,從6萬多條資助數據中精準摸排出了37名湖北籍及暫住湖北的家庭經濟特別困難的學生信息,安排專人負責,逐一通過電話聯繫37名同學,瞭解他們所面臨的實際困難,共發放臨時困難補助金37000元。同時,建立交流溝通群,通過線上和37名同學密切聯繫,為他們加油鼓勁。

“感謝學校,這筆補助不僅幫助我解決了燃眉之急,更在精神上傳遞了溫暖與力量,我相信疫情一定會被戰勝!”河南大學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黃美玲同學來自湖北宜昌,家庭經濟來源主要依靠父母外出打工收入,此次疫情對其家庭產生了不利影響。在得知學校要提供臨時困難補助時,黃美玲同學無比感動。

“母校的疫情防控行動和大愛之舉也在感染和帶動廣大學子。他們響應黨中央號召,積極投身於家鄉疫情防控工作,為遏制疫情擴散、奪取防控鬥爭勝利貢獻著青春力量。”該校物理學專業的陳沛帆,家住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堯山鎮涼水泉村楊大窪組。寒假正值農民工返鄉高峰,也是疫情肆虐之時,陳沛帆在涼水泉村疫情防控處的組織下,和其他志願者對返鄉人員逐一走訪,核實返鄉人員是否來自或是否到過疫情防控重點區域,嚴格落實排查、隔離措施,協助做好分類管理,科學精準防控,堅決阻斷疫情傳播途徑。“通過疫情防控期間母校採取的切實舉措和親身參與家鄉的工作,我更加熱愛我們的黨和偉大的祖國。相信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一定能遏制住疫情擴散蔓延勢頭,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陳沛帆說,

“在這次抗擊疫情中,我不禁想起戰爭時期河南大學8年抗戰的辦學歷史,河大師生犧牲9人、失蹤25人,在烽火連天和戰爭硝煙中,堅持敵前辦學,秉持教育報國,表現出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這也是河南教育的精神。”2月14日,在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九場新聞發佈會上,河南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鄭邦山充滿深情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