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行動」疫情防控中的黃陵宣傳力量

2月14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說:“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同樣,對於縣級宣傳部門來說,在疫情防控中,如何讓權威、準確的信息在廣大人民群眾中迅速傳播,也是一次大考。

面對疫情的嚴峻形勢,黃陵縣委宣傳部、黃陵縣融媒體中心應時而動,順勢而為,主動迎戰,第一時間將採訪報道的觸角延伸至抗疫的一線戰場。從1月21日(臘月二十七)開始,黃陵縣委宣傳部、黃陵縣融媒體中心完全進入戰鬥狀態,採訪、編輯稿件,拍攝、製作視頻,發佈、審核內容,每個工作人員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忙碌著。

「戰“疫”·行動」疫情防控中的黃陵宣傳力量

黃陵縣融媒體中心記者正在現場報道一線工作人員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多種形式的宣傳內容的背後,是黃陵縣媒體融合強勁的生產力。不論是電視、報紙、廣播為主的傳統媒體,還是“愛黃陵”APP、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黃陵宣傳積極記錄疫情防控的足跡,講述戰“疫”背景下的動人故事。

「戰“疫”·行動」疫情防控中的黃陵宣傳力量

黃陵縣委宣傳部幹部侯寶軍正在果園拍攝短視頻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我在一線採訪疫情防控工作,她在後方編輯‘愛黃陵’APP。”在這次疫情報道中,黃陵縣委宣傳部幹部侯寶軍與在黃陵縣融媒體中心工作的妻子劉會雲二人攜手“夫妻檔”,在工作中積極配合,共同講述了多個動人的戰“疫”故事。

「戰“疫”·行動」疫情防控中的黃陵宣傳力量

侯寶軍的妻子劉會雲正在加班編輯將在“愛黃陵”APP發佈的內容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1月24日,大年三十,黃陵縣融媒體中心記者寇軍龍肩扛攝像機卻腳步匆匆,額頭上直冒汗。這一天,從黃陵縣衛健局到包茂高速黃陵出口,再到黃陵縣人民醫院,寇軍龍的拍攝工作安排的滿滿當當,晚餐也是匆匆吃碗泡麵。

為了做好疫情防控的宣傳報道,寇軍龍最多一天接了近百通電話。2月8日,在參與報道全縣各檢查點防控措施落實後,回到單位的寇軍龍噁心嘔吐,眼前昏天暗地,睏乏到極致的他用方便麵搪塞了自己後,在單位倒頭睡去。

「戰“疫”·行動」疫情防控中的黃陵宣傳力量

黃陵縣融媒體中心記者寇軍龍正在拍攝工作中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這個視頻還有完整版嗎?”

“這個內容還需要幾張高清照片。”

“確定一下這個人名對嗎?”

在戰“疫”宣傳報道“大後方”,黃陵縣融媒體中心新媒體編輯們時刻不敢鬆懈,配合記者們做好報道製作與發佈。他們的電話與微信閃爍不停,經常為了核准一個小信息而多方面瞭解詢問,以確保新聞真實、及時地推送到群眾那一端。

「戰“疫”·行動」疫情防控中的黃陵宣傳力量

黃陵縣融媒體中心副主任吳靜(中)正加班審核新聞內容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黃陵縣制定了嚴格的稿件審核程序,每一篇稿件要經過嚴格的“三審三校”制度審核來確保報道準確無誤。重要報道以及《黃陵宣傳》發佈的內容,更是要由黃陵縣委宣傳部負責人親自審核。

“媽媽你在哪裡呀,我好想你,你什麼時候回家?”

“媽媽在單位工作呢,你乖乖的,媽媽馬上就回來。”

大年三十開始,黃陵縣委宣傳部幹部張甜就投入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工作中。張甜的主要工作內容是策劃編輯《黃陵宣傳》平臺的內容,每當加班到晚上十一二點,剛滿四歲的女兒奶聲奶氣地不斷催促,她卻只能匆匆掛斷電話。

往往晚上十一點左右,《黃陵宣傳》的內容才能全部審核發出,張甜回到家後,常常凌晨一兩點還在精選、回覆評論。

「戰“疫”·行動」疫情防控中的黃陵宣傳力量

感冒,眼睛發炎,腰痠背痛,高強度的工作讓張甜身體開始吃不消,但她依然堅持著。從1月24日至今,張甜連續在《黃陵宣傳》微信公眾平臺編髮稿件150餘篇,與讀者互動千餘次。

宣傳無小事,群眾讀到的每一字一句裡,都凝結了如張甜,如侯寶軍夫妻,如寇軍龍等宣傳工作者們一次次的徹夜堅守,字字斟酌以及追求極致的良苦用心。

「戰“疫”·行動」疫情防控中的黃陵宣傳力量

2月17日晚,黃陵縣融媒體中心的記者和編輯在黃陵高速入口檢查檢測點拍攝值守檢查的公安民警,交警和醫務人員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同事們支援一線,黃陵縣委宣傳部幹部張海鵬則扛起了部裡的新聞宣傳之外的“其他工作”。疫情期間,張海鵬每天經手大量信息和數據,為新聞工作組總結工作動態並分類統計所有新聞報道,總結經驗做法。面對這些繁雜的工作,張海鵬說:“同事們衝鋒在前,我能做的就是多扛一些工作,留給同事們更多的時間去採訪報道。”

這樣“拼”的 “黃陵宣傳人”還有很多,黃陵縣網信中心副主任蒲園園身兼輿情監測重任,晚上還投身新聞一線,參與《黃陵宣傳》編輯工作;黃陵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劉會斌為掌握第一手資料,經常到疫情防控一線採訪,撰寫了數篇精彩報道;黃陵縣融媒體中心總編輯鄭海軍為了呈現出一個音頻最好的效果,多次連夜親自錄製;播音員史利宜時刻在崗待命,做到隨時錄製發回的新聞稿……

「戰“疫”·行動」疫情防控中的黃陵宣傳力量

2月19日凌晨,候寶軍(左一)、蒲園園(左二)、劉博(右二)、張海鵬(右一)在與同事們討論《黃陵宣傳》稿件內容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喚起群眾對疫情的重視,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問題。為了讓宣傳的聲音真正傳到千萬百姓家中,黃陵縣委宣傳部針對不同群體策劃錄製了《愛扎堆的大爺大媽 請您回家去》《致黃陵縣廣大市民的一封信》《致黃陵縣小朋友的一封信》《向奮戰一線的社區工作者致敬》等宣傳音頻,這些音頻為此次抗疫宣傳起到了重要作用。

《愛扎堆的大爺大媽 請您回家去》在各村“大喇叭”和流動音箱循環播放,親切而有感染力的話語,不僅疏散了聚集的群眾,更讓群眾切身理解體會到來自黨和政府的特別“問候”;《致黃陵縣廣大市民的一封信》對於引導群眾配合工作人員,做好社區、村口等卡點防控工作,起到了積極作用;而《致黃陵縣小朋友的一封信》,則教育小朋友們勤洗手,多消毒,行動起來抗擊疫情......

在黃陵縣委宣傳部的統一部署下,一大批黃陵本地部門及鎮辦宣傳公眾號如《今日橋山》《店頭先鋒》《橋山文學》《黃陵雙龍宣傳》《黃陵城管執法》等也積極創作了眾多疫情宣傳作品,以文藝、文學、新聞報道等多種形式引導群眾正視疫情。

這段時間,“家裡備好的飯菜等不來歸人”是新聞工作者們的常態,但儘管如此,他們心中還是保持著對職業的敬畏與熱愛。黃陵融媒體中心記者曹海軍寫下這樣一段話:“是記者這份職業,讓我從每一位採訪對象身上,讀到了屬於我們這座小城、屬於這個時代的榮光。”

「戰“疫”·行動」疫情防控中的黃陵宣傳力量

黃陵縣融媒體中心副主任元亞娜(左二)與記者在街邊採訪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功夫不負有心人,截至目前,黃陵縣疫情防控宣傳報道已經發出了2106條,其中,挖掘援鄂典型的《吳媛:一位80後黃陵姑娘的援鄂日記》,反應黃陵全縣凝心聚力戰“疫”的《陝西黃陵:勠力同心戰疫情》,以及致敬一線平凡英雄的《陝西黃陵:風雨同舟 全民抗“疫”》被中宣部《學習強國》平臺首頁推薦;報道復工復產情況的稿件《“疫”線賽農時 播種新希望》《春風拂龍鄉 防疫生產兩加強》等被中省市各級媒體轉載。

對於下一步的宣傳報道工作,黃陵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秦延輝表示,“我們將緊跟形勢變化,及時調整內容和節奏,積極回應群眾關切,增強及時性、針對性、專業性,讓表達方式更平實、更多元,更有效的引導群眾增強信心、堅定信心。與此同時,黃陵宣傳還將統籌做好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經濟形勢等重大宣傳,為當前輿論融入更多暖色調,營造風雨無阻向前進的濃厚氛圍。”(文 張雅潔 編輯 馮妍)


分享到:


相關文章: